学佛笔记

蛤蜊观音菩萨巧解百姓之危
2025-03-27 11:59

都闻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三应化身,闻声救苦救难,深得百姓敬仰和爱戴。在这三十三应化身中就有一尊蛤蜊观音。那究竟观音菩萨为何要化身蛤蜊呢?这其中故事还和唐文宗有关。本期的佛教故事,为你解析。

观音菩萨常常云游各地,察看民情,寻声问苦。一天来到了宁波上空,看到云空聚集一股极浓重的怨气。菩萨知道,凡有怨气集聚的地方,百姓必有冤苦。观音立即动了慈悲之心,化作一个游方僧人,到宁波察访。

观音来到一个镇上,刚巧看到一个凶神恶煞般的差役在鞭打一个年老渔夫,打得老渔父叫苦不迭。街头远远近近有渔民在观望,但都是面带愁颜,没有人敢上前去阻拦。观音就近问一位渔民,渔民向她说了事情缘由。

原来这是因为上贡蛤蜊,差役勒索渔夫。当时皇上唐文宗最喜欢吃蛤蜊,爱之如命,每日必吃,不吃就像犯了大病一般。为此,官府差役天天要给皇厨准备蛤蜊。这样,浙江沿海一带的渔民就遭了殃,特别是宁波渔村更是首当其冲,因蛤蜊要数宁波最好,又大又肥又香。

但问题不在皇上喜欢吃蛤蜊,这宁波盛产蛤蜊,足够皇上食用,皇帝要吃多少也能供应得上,因皇帝吃得再多又能吃多少。问题就出在一帮贪婪的官吏差役上。他们借皇帝旨意,把蛤蜊作为贡品,巧立名目盘剥渔民,不但数量层层加码,越来越多,而且挑肥拣瘦。

每户渔民按官府规定,必须按期限上交一定数量才算交差;差役收蛤蜊时过了秤,拿了收据才算了事。不然,交不上就要遭殃挨打。由于官役借机从中渔利,渔民交蛤蜊,如果不贿赂官役,暗地塞几贯钱,官役就不会给你过秤,给你开票,他们肆意刁难,无事生非。

蛤蜊这东西甚是娇贵,保存不了多长时间,不及时食用,就会腐烂变质。官役挑剔,说你交的不合格不收,好不容易捕到的蛤蜊就全坏了,还得再去抓。而交蛤蜊有期限,不按时交,还会给你加上违抗圣旨的罪名,更是让渔民吃不消。

渔民为了顺利上交蛤蜊,就得塞钱。但渔民哪里来这许多钱,又哪能满足得了这无底洞似的没完没了的勒索,这样一来,这宁波地区的渔民日子越来越难过,不少渔户被弄得卖妻典子,家破人亡。今日,这差役所鞭打的老渔民,就是因为没有给官役塞钱,差役说老渔民误期抗旨而鞭打老人。

观音菩萨了解了情况后,知道这小小蛤蜊竟给百姓带来这么深重的灾难,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她想,如果再这样下去,这一带渔民都不得安宁,都会弄得家破人亡,我必须想办法拯救这地区的渔民。眼前这可恶的差役,得先治治他。

这时,观音走到了差役面前,说:“请问差役大哥,这老伯犯了什么罪,你这么毒打他?”

差役见眼前是位游方僧人,不耐烦地说:“你出家人管什么闲事?这老刁民总不按期交贡品,二天前就让他交,他今天才来,交的蛤蜊全不好,大多数是死的,怎么能上交皇上。他违期抗旨,还不该打?”

老渔民连连喊冤说:“差役大哥,你说话要凭良心!三天前我就交了,只因这次未给大哥孝敬银两,大哥不肯过秤,才使得蛤蜊坏成这样,我一时又不能再捕得这么多蛤蜊,我有什么办法?大哥,冤枉呀!”

差役生气地说:“你违期不交,还敢狡辩?看打。”差役又举起鞭子要打。

观音上前用手挡住了,笑着说:“差役大哥,你别生气。老伯这一筐蛤蜊不是好好的吗?你是不是没有看清楚?这蛤蜊个个活蹦乱跳,都是上好的蛤蜊,你就收下,过秤吧。”

差役说:“这不可能。”

观音说:“不信,你把这蛤蜊抛入潮头,保证个个张壳迎潮而来。差役大哥,要是这筐蛤蜊都鲜活的,你能不能收下,过秤,饶过老伯这一关?”

差役不信,顺手抓起一把蛤蜊抛入潮头,观音菩萨暗施神力,说个“变”字,只见死蛤蜊个个复活,张开蚌壳,顺潮而来,看得差役目瞪口呆,感到好不奇怪。

观音说:“怎么样?我看你积点德,做做好事,老伯这么大年纪,你就饶他这一回吧。”

差役被眼前怪事弄得不知所措,这时围上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一些人也帮着央求,差役看看眼前这年青僧人,一股凛凛正气,无形中使他受到震慑,再一听人们央求,不知怎地,也就勉强地收了老渔民的蛤蜊,放了老渔民。

救了老渔民后,观音漫步在海滩上,想来想去还是不安。她想,救了这个老渔民又有何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治本。这蛤蜊给百姓带来的灾祸,归根到底,起因在皇上唐文宗爱吃蛤蜊,所以要解救渔民之苦,不在治治几个官差,首要的在于点化唐文宗。只要唐文宗不再吃蛤蜊,渔民不再进贡蛤蜊,官差们鱼肉百姓的事也就没有了。

听说唐文宗还算得上是个能听纳谏言的明主,又信佛法,何不把他点化。想到这儿,观音菩萨立即想出了一个主意。事隔不久,就出了一件奇事。

在御厨中,厨师在渔民上贡给唐文宗的蛤蜊中看到了一个特大的蛤蜊,蚌壳上有多朵莲花花纹,色泽艳如彩霞,分外引人注目。御厨中天天进来好多蛤蜊,但从没有见过有这样美丽的奇蛤。这样的奇异之物出现,御厨官吏不敢不上奏,他们立即上奏唐文宗。

文宗皇帝闻奏,亲自来到御厨观看,还带来一批大臣。皇上和大臣看到那特大蛤蜊,都感到惊奇。大臣们都纷纷说这是吉祥嘉瑞。唐文宗命令厨师打开蛤蜊,一个开蛤的好手上来开蛤。往常,打开一个蛤蜊轻而易举,迎刃而开。谁知这个大蛤蜊却坚如金石,怎么也打不开,换了好几个人也不行。

唐文宗觉得奇怪,亲自上前,用手敲了敲蛤蜊壳,想看看究竟。只听轰然一声,大蛤蜊应声而开。随着蛤蜊壳的打开,人们看到道道金光四射,彩霞缤纷,在蛤壳中,有一座端端正正庄严肃穆的观音菩萨像,这菩萨像似玉非玉,似珠非珠,晶莹透澈,光彩夺目。

这端庄的菩萨宝像的突然出现,惊得唐文宗和人们都愣住了,感到惊诧。唐文宗更是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观音菩萨会出现在蛤蜊中呢?这究竟是不是祥瑞?他立即传令召见恒正禅师。恒正禅师来到,看了蛤蜊中出现的观音,想到这事肯定和文宗皇帝爱吃蛤蜊,官役借机鱼肉百姓有关,观音菩萨显化,是为了告诫唐文宗。

恒正禅师不禁对观音菩萨的良苦用心十分敬佩。于是,恒正禅师就把自己平日所见所闻有关皇上爱吃蛤蜊,官差借机盘剥渔民的事启奏唐文宗,说:“依老衲所见,这是观音菩萨就蛤蜊伤民这件事现身说法,要陛下体察民情,爱护百姓。依我看,观音大士用心良苦,这次在蛤蜊中显化,就是要给皇上看,让皇上警觉。我看陛下从此把食蛤蜊的嗜好戒了罢。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不然,就是对观音菩萨的不敬。”

文宗皇帝听了以后,想到自己吃蛤之事竟然造成这伤民的严重后果,竟然引得观音菩萨显化,感到震惊。文宗皇帝本是明主,又是佛教徒,听了恒正禅师一番规劝,也就幡然觉悟,立即发誓永不食蛤,并下旨罢贡蛤蜊,惩治贪官。同时,颁旨各地建观音寺,供奉观音菩萨。

宁波一带渔民从此免遭上贡蛤蜊之苦。开初,他们对不再上贡蛤蜊和看到县里惩治贪官,都感到又高兴又惊奇,但不知原由。后来,京都皇厨蛤蜊现观音的奇事传到了宁波,渔民知道原来是观音菩萨慈悲,都感激涕零。

于是,家家渔民都供起观音,早晚叩拜,这“蛤蜊观音”的故事在浙江沿海渔村流传至今。

End

法师自述求观音菩萨感应

法师自述求观音菩萨感应◎ 圣 严今天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这对圣严本人来说,尤其感到无限的亲切和无限的赞仰。因我自幼至今,无一天不是沐浴在这位大菩萨的恩光之中。我生而病弱,由我母亲虔信观音而得不

观音菩萨用功的方法

虚 云今日是两个七的第二天。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各位来参加的日益增多,可见上海地方的人善心纯厚,福德深重。更可见人人都有厌烦思静、去苦趋乐的要求。本来人生在世,苦多乐少,且光阴迅速,数十年眨眼就过去了。

紧急关头一心念观音菩萨可化险为夷

紧急关头一心念观音菩萨可化险为夷宣化上人今天传授你们一个要诀,什么要诀呢?就是在紧急关头的时候,保持镇静,不要紧张。将生死置于度外,一心念观世音菩萨,一定会化险为夷,渡过难关。在最危险的时候,心中这样

绍云老和尚:奶奶虔诚祈求观音菩萨找回被拐孙子

《观音菩萨普门品》大家都看过了,普门品里称观音菩萨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这个名号是有来由的。他在我们娑婆世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例子,不可胜数。下面我就讲一个我亲身见闻的例子。1997年

观音菩萨是男是女重要吗?只要信就对了!

浙江普陀山大乘禅院内供奉水月观音像日本泉涌寺唐代木雕观音菩萨像观音菩萨是佛教诸神中在中国民间影响最大、信众最广的一尊神。传说古代印度有两个兄弟,均发誓要修行成佛,普渡众生。两人同侍阿弥陀佛,兄即为观世

百姓饭桌当家菜 价格便宜营养不打折

对很多人来说,大白菜是老百姓的当家菜。它清淡可口,滋味鲜美,烹调方法多样,并且可以与多种食材混搭,让人百吃不厌。然而,对于这种菜,大家仍有很多疑惑。白色白菜和绿色白菜有啥区别?陈春秀告诉记者,颜色发白

准提佛母与观音菩萨的关系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三个最重要节日,分别是二月十九观音圣诞,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出家日。请大家恭念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我就拾点前人的

十一面观音菩萨介绍

十一面观音菩萨介绍十一面观音,六观音之一,主救济阿修罗道,给众生以除病、灭罪、增福之现世利益。总之为除恶导善,引众生入佛道之菩萨。十一面观音菩萨的形相,关于十一面观音菩的形象有多种不同。依耶舍崛多译《

如意轮观音菩萨

如意轮观音菩萨,梵名 Cintāmanicakra。观世音菩萨变化身之一,主破天道三障,属六观音中的救度天道众生,列于莲花部。观世音菩萨有大神咒,名大莲花旃檀摩尼心轮如意宝轮王陀罗尼,此法威力巨大,犹

千手观音菩萨摆放家哪里好

1 家里供的佛像、菩萨像,摆的位置,有人来跟他讲,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对,到底怎么办?这是魔来扰乱。他让你起分别,让你起执着,让你起烦恼,所以决定不能听。2 佛像供在家里面要供在什么地方?如果你家里面

千手观音菩萨手中拿的法器都叫什么

千手观音菩萨共有42只手臂,除去合掌的双手外,其余四十只手都持有法器。1、手下伸、掌向上:名施无畏手,除一切众生怖畏;2、持日手:救眼暗无光者;3、持月手:救患热病令清凉;4、宝手:为众官位者;5、宝

如何叩拜千手观音菩萨

1,拜佛以诚心为要,拜佛的姿势没有什么特别要求。2,家里必须有佛台,没有佛台不能跪拜。没有佛台,可以上心香拜佛。3,女性生理期没有洗澡的情况下不能拜佛,否则身体不净对佛菩萨不恭敬。可以先洗澡,然后就可

供养观音菩萨有什么功德利益

一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菩萨观时间之音声,受苦众生,但能一心称菩萨名,菩萨则观其称念音声,寻声救苦,令其即得解脱苦恼,是为苦恼无畏。二者: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众生执着知见

观音菩萨的经典

其实观音菩萨的经典是很多的,我们平时常见的佛门经典都是可以找到一些关于观音菩萨的记载:《佛说十一面神咒经》:“世尊,我观世音菩萨名字难可得闻,若复有人称十万亿诸佛名字,或复有人称观世音菩萨名字者,彼

观音菩萨的坐骑

在神话传说中,犼有着能与神叫阵的恐怖力量,有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道行,许仲琳在《封神演义》第八十三回中,写破四象阵的慈航道人,他的坐骑就是犼。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七十一回中写孙悟空在麒麟山战胜了会使用出

观音菩萨行慈运悲

观世音菩萨手执净瓶与杨枝,表示菩萨普救世间的广大悲行。三界火宅,众生心中充满热恼。观世音菩萨能体察众生的苦痛,时以瓶中的甘露水遍洒世间,使在热恼中的一切有情皆获清凉。众生信仰观世音菩萨,即渴求菩萨的甘

称念观音菩萨的功德

称念观音菩萨的功德利益是非常多的,在很多的经典之中有很多的表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观音菩萨的摆放

一、在佛像店请一尊观音菩萨, 需要到寺院请法师开光。二、将开过光的观世音菩萨像摆放到阳台内合适的位置升座,方向最好是面南朝北,天香火供养。三、在摆放观世音菩萨像的正前方不能有餐桌,也不能正对厕所]和厨

供奉观音菩萨的上香时间和禁忌

给观音菩萨上香步骤及讲究1.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是故只要出于至诚心、恭敬心,什么位置皆是好地方。2.不论佛殿

观音菩萨的功德

《法华经》中释尊亦告无尽意菩萨:“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与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法华经·观

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的关系,你知道吗?

说起观世音菩萨和阿弥陀佛的关系,我想先和大家讲一则佛门故事。据说,观世音菩萨还是一个凡人在世间修行的时候,就善根具足,他看到众生遭受生老病死等诸般痛苦,看到众生颠倒迷惑,造恶业受恶果,在六道里轮回,却

李利安:内容观音菩萨修行法门略释

观音信仰是东方世界中最为流行的一种菩萨信仰,也是整个大乘佛教菩萨信仰的代表。大乘也叫菩萨乘,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所以观音信仰也就是大乘佛教信仰的主要表现形式。它所包含的一切理论体系、修

持莲观音菩萨图像欣赏

简介手持一莲花,坐在莲叶上,多为容貌较好的少女形象。该法相为立于莲座之上,双手捧持一茎莲花。 持莲观音,持一茎之莲,立荷叶上,表三十三身中之童男童女身。其源于观音菩萨教化红孩儿时的应化身,《西游记》中

蛤蜊观音的介绍

〝蛤蜊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二十五尊。〝应身相〞为蛤蜊观音的〝化身相〞是〝天身和菩萨身〞的示现。蛤蜊观音,乃起源于唐朝之信仰,佛经典籍中,无此记载。此尊着天衣,首戴宝冠,冠中化佛,璎珞严饰,居于两

三十三观音之二十五的蛤蜊观音

“蛤蜊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二十五尊。“应身相”为蛤蜊观音的“化身相”是“天身和菩萨身”的示现。蛤蜊观音,乃起源于唐朝之信仰,以其坐于蛤蜊中,故有蛤蜊观音之称。相传唐文宗爱吃蛤蜊,沿海百姓月月进贡

蛤蜊观音之十种身相

一、平等心:于一切众生不起怨亲等差别。二、清淨身:不住声香味触法,远离烦恼执着,不生疑惑。三、无尽身:离诸贪瞋得胜定力。四、善修身:勤习菩提分、觉支,追求智慧,进入涅槃。五、法性身:观诸圣谛真实不虚之

蛤蜊观音塔的来历

宝庆寺塔——蛤蜊观音塔的来历雄伟的西安南城门楼东北角,有一座七层玲珑塔,名叫宝庆寺塔,俗称“蛤蜊观音塔”。为啥叫“蛤蜊观音塔”呢?还有个曲折的故事哩。相传,唐文宗李昂被宦官集团挟持控制后,名为皇帝,实

蛤蜊观音菩萨巧解百姓之危

都闻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三应化身,闻声救苦救难,深得百姓敬仰和爱戴。在这三十三应化身中就有一尊蛤蜊观音。那究竟观音菩萨为何要化身蛤蜊呢?这其中故事还和唐文宗有关。本期的佛教故事,为你解析。观音菩萨常常云游

蛤蜊观音的由来是什么?

蛤蜊观音观世音菩萨广大灵感,常随众生的因缘而示现,其中蛤蜊观音,亦是大众耳熟能详的菩萨感应事迹,因其端坐在蛤蜊中,所以名蛤蜊观音。根据《佛祖统纪》记载,唐朝文宗皇帝,非常喜欢吃蛤蜊。一日,皇宫中的御厨

蛤蜊观音的来历

相传唐文宗爱吃蛤蜊,沿海百姓月月进贡,弄得渔民苦不堪言。为完成进贡蛤蜊数量,常要冒着生命危险下海去捕捞蛤蜊,哪怕台风季节也要照常出海,许多渔船有去无回,致使家破人亡,百姓怨气冲天。观音菩萨知道人间苦难

蛤蜊观音典故

《普陀山志》、《高僧传·三集》、《观音慈林集》卷下载:「唐文宗一向极好喜食蛤蜊,沿海地方一些贪官污吏以进贡为口实,大加收括民财,于是乘此机会榨取劳力,图利豪夺。人民不胜其扰,苦不堪言,怨声载道。观音闻

蛤蜊观音的诗赞

观音菩萨无量化身,应机变现,救度与教化世人,化现蛤蜊是佛心慈悲的流露,提醒世人心存慈悲。“路人无怙依,愿为彼引导,并作渡者舟,船筏与桥梁。求岛即成岛,欲灯化为灯, 我愿成彼仆……愿彼缘我者,究竟得解脱

蛤蜊观音的故事

据《普陀山志》、《高僧传·三集》、《观音慈林集》记载:唐文宗一向极好喜食蛤蜊,沿海地方一些贪官污吏以进贡为借口,大加收括民财。人民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一日,御厨发现其中有只蛤蜊特别肥大,但使尽各种方法

无畏无敌阿摩提观音菩萨

阿摩提观音是观音菩萨的三十三化相之一,因为阿摩提观音的法相常乘白狮,身放火光,所以也被人们成为“狮子无畏观音”。在佛教中,阿摩提观音象征着无畏,阿摩提观音的宝相通常为:乘白狮,身放火光,一首一面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