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读过佛经虽没得到实益。可是,只要一入阿赖耶识田中,终能成为得道种子,所以说佛经不可不读。一、专注力提高读佛经,可默念也可出声阅读,小声大声根据自已感受舒服为佳,这样心、眼、口一并到位,来不得半
荆州天皇道悟禅师,石头迁禅师之法嗣,俗姓张,婺州(治所在今浙江金华)东阳人。道悟禅师自幼就生得神仪超俗,迥异常儿,不好世乐,有出世志。十四岁时,道悟禅师就想出家,但是没有得到父母的允许。不得已,他只好
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菩萨和护法,而尸陀林主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尸陀林主是护法,但对他了解的人并不多。为了对尸陀林主有有一定认识,我们来看看尸陀林主的详细介绍吧!尸林怙主,即尸陀林护主又称“墓葬主
昔日有次前往天竺一附庸小国讲《金光明经》时,正值外国军队侵犯国境。摩腾说道:据经上讲,能说此经法,为地神所护,使所居安乐。今将爆发战争,这不是以经法使人民获益的好机会吗?他因此发誓牺牲自己的利益,亲身
省常大师,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弘传净土教法的一位高僧。字造微,浙江钱塘人,俗姓颜,生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幼年时即显天资聪慧之相,才七岁便由家亲送往寺院中礼师剃度出家,这时是北
1、杨枝:即齿木,为用来磨齿刮舌以清除口内污物之用的木片。《五分律》卷二十六中记载:有诸比丘不嚼杨枝,口臭食不消。有诸比丘,与上座共语,恶其口臭,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应嚼杨枝。嚼杨枝有五功德,消食
十八罗汉是佛教传说中永存世间、正义之法的阿罗汉,是由十六罗汉加两尊者演化而来,都是释迦摩尼的底子。从宋代开始,十八罗汉的概念开始盛行,其流行是至今可能于中国人偏爱十八这个数字有关。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
尼蓝婆(青颈)金刚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主——大自在天的化身。释迦牟尼住持的我们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娑婆世界的最高天主,位居十地。义译:大自在天,梵文音译:湿婆,简称:大天,别称:青颈者。阿底峡尊者去拜见
第一首菩提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
五百罗汉第拾柒尊那延罗目尊者,又作那罗延窟尊者。为过去世佛,早于佛陀之前出世,弘传教法。尊者涅槃后众人为他建住持大塔据《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十七载,佛陀曾对弟子们说:那延罗目等过去诸佛的住持大
唐代鸟窠道林禅师,浙江富阳人,俗姓潘。九岁出家,初随长安西明寺复礼法师学《华严经》和《大乘起信论》,后学禅,参谒径山国一禅师得法,并成其为法嗣。南归后,因见杭州秦望山有长松,枝繁叶茂,盘曲如盖,便居于
为了能让居士更好的去修行,所以佛门中规定皈依的居士需要遵守五戒,这样可以让居士有一个修行的基础,也能帮助居士更好的去修行。那下面一起来看看居士五戒的详细介绍吧!佛教中的戒,因有出家与在家的分别,而有繁
梵名Ha^ri^ti^ 。音译作诃利底、迦利帝、诃利帝母。为青色、青衣之意。意译为爱子母、天母、功德天等。以其为五百鬼子之母,故称鬼子母。本为恶神之妻,生子五百,因前生发愿,食王舍城所有儿子,由其邪愿
据说「鬼子母神」相当灵验,不但护持佛法,也成为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一如闽南人与台湾人信仰的七娘妈女神。甚至有说法:「其有疾病无儿息者。飨食荐之咸皆遂愿」。在汉地,「鬼子母神」一如道教中注生娘娘般的功
佛陀在大兜国说法的时候,国中有一个女人,生养很多的孩子,她很爱自己的孩子,但又很喜欢盗食别人的小孩子。大兜国中的父母人人忧虑,担心会失去他们的孩子。比丘把大家传述的情形向佛陀报告,佛陀早就知道这不是普
鬼子母据传是五百夜叉鬼之母,故俗称“鬼子母”。她本为古印度民间传说的恶神,与散脂大将结为夫妻,生了五百个小夜叉,专以小孩为食,危害众生,后被释迦佛所感化,成为佛教的护法神。鬼子母皈依佛门后,偏重于对妇
鬼子母为佛教护法神二十诸天之一。仅观其姓名,使人觉得这位女性天神似非善类。确实,这个鬼子母本是个专吃人的恶神!后得佛祖释迦牟尼感召而皈衣佛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由恶神而成善神。鬼子母又名“诃梨帝
所谓“鬼子母”,即诃利帝母(梵名Hariti),夜叉女之一。诃利帝母为梵名的音译,意译则作欢喜母、鬼子母、爱子母。依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一所记载,鬼子母神有五百子,常吞食王舍城中幼儿,
鬼子母亦作欢喜母,爱子母,佛教护法神。原为一外道鬼女,专事食人子女。关于她皈依佛教的故事,佛经中有许多记载。据《毗奈耶杂事》所记,古代王舍城有独觉佛出世,举行庆祝会,有五百人赴会。途中遇一怀孕牧牛女,
民间以鬼子母为守护幼儿的慈悲女神,后来又将她与妇女生育联系起来。其实在印度佛教密宗里就专门有为祈祷妇女顺利生产而修的"诃利帝母法"。修法时念《诃利帝母真言经》与《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一卷,唐
传说古代王舍城有佛出世,举行庆贺会。五百人在赴会途中遇一怀孕女子。女子随行,不料中途流产,而五百人皆舍她而去。女子发下毒誓,来生要投生王舍城,食尽城中小儿。后来她果然应誓,投生王舍城后生下五百儿女,日
鬼子母神为欢喜母、暴恶母或爱子母,又为“母夜叉”,专以人间小孩为食,受佛教化为专司护佑儿童的护法神。传说古代王舍城有佛出世,举行庆贺会。五百人在赴会途中遇一怀孕女子。女子随行,不料中途流产,而五百人皆
德自在尊者,即大自大天。为古印度的生殖神。梵名为摩诃首罗。摩诃意为“大”,首罗意为“自在”。其本然的形象为无头无足,无臂无手,无眼耳鼻舌,浑然一体的术状物,即男根。后演绎为世界的创造者,居于色界之顶,
北方多闻尊天王,普天身护法像,是中国大乘佛教寺庙中“天王殿”中的伽蓝,一般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慧伞左手握持神鼠——吐宝鼠。“毗沙门”梵文译音,翻译为“多闻"。尊王据须弥山天北方世界,尊手持慧伞,用以
在藏历阴木猪年(明万历三年,1575年)箕宿月(藏历六月)十八日,尊者生于曲科顶地方。父名南杰平措,母名多杰布噶拉姆。他出生时被包在五彩胎衣中,将其破开后里面是一个婴儿,手足有法轮之相,身上发出藏红花
据《悲华经》卷二称,删提岚世界的无诤念王有一千个儿子,长子名不眴,次子名尼摩。后无诤念王成佛为阿弥陀如来,不眴太子为观世音菩萨。而尼摩太子则成了大势至菩萨 菩萨跟随佛学法修菩萨行,经过许多阶段之后,才
大颠(732-824),俗姓陈(或说姓杨),讳宝通,祖籍颖川。唐开元末年,出生于潮州。幼年时即志慕云林。大历中,与信丰人药山、惟俨同到潮阳城西郊的西岩,拜惠照和尚为师。惠照,《传灯录》称为神照。他精持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唐代高僧,是一位著名的净宗实践家。俗家谢氏,汉州(今四川锦竹县)人,年青时即有志于四方“甫志学始游乡校”,宿根善利且天资聪颖超乎常人。自小接受儒家的教育,随着年岁的增长和
曹山本寂为曹洞宗的创建者之一,他发展并完善了由洞山良价开创的曹洞宗基本理论。本文对曹山的五位君臣、五相偈、三种堕等理论及其机缘语句进行了具体的解释,指出对自由的极端追求才是曹洞宗的真精神,而这一精神是
步掷明王,梵名 Padanaksipa。音译为播般曩结使波明王。八大明王之一。又作步掷金刚。全称步掷金刚明王。据《大妙金刚大甘露军荼利焰鬘炽盛佛顶经》载,此明王系普贤菩萨之化现,右手持一旋盖,左手握
宝志禅师,修行、参禅、圆寂于天柱山。山谷寺始建于梁武帝时,为高僧宝志禅师首创。相传:南朝梁时,白鹤道人、宝志和尚两人都想在此建道场,梁武帝命他两各施法宝识地,得者居之,道人放白鹤,和尚抛锡杖,鹤飞在前
魔王波旬的前世【杂宝藏经】 (八一)佛在菩提树下魔王波旬欲来恼佛缘 昔如来在菩提树下。恶魔波旬。将八十亿众。欲来坏佛。至如来所。而作是言。瞿昙汝独一身何能坐此。急可起去。若不去者。我捉汝脚。掷着海外。
不空罥索,梵名Amogha -pa^s/a 。又作不空罥索观世音菩萨、不空王观世音菩萨、不空广大明王观世音菩萨、不空悉地王观世音菩萨、不空罥索菩萨。六观音之一。位于胎藏现图曼荼罗观音院第三列第四位。此
密宗最重要的明王有八位,称“八大明王”分别是:孔雀明王、马头明王、不动明王、降三世明王、军荼利明王、大威德明王、金刚夜叉明王、无能胜明王。孔雀明王——因身坐孔雀而得名。能息灾除难,护持佛法,利益众生。
阿格旺波尊者身上生来就有彩色五方佛的法器像,顶轮上自然显现有“嗡”字,胸间自然显现一“吽”字,鼻尖上有自生的“阿”字。灌顶时,弟子们全都千真万确地看到、尊者身上的这些诸佛身语意的种子字闪闪发光!噶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