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海涛法师:因与果对应关系详解
2025-06-07 07:49

●因缘果报

海涛法师选辑

◎《佛说善恶因果经》简译

佛在祇树给孤独园时,阿难请问八吐命运为何千差万别?佛告诉阿难:都是由于前世用心不同,例如:

1.前世忍辱,今生相貌端正。2.前生爱发脾气,今生长相丑陋。3.前世贪心又吝舍,今生贫穷。4.前生礼敬三宝,今生高官显要。5.前世骄傲轻视人,今生出身下贱。6.前世对人恭敬,今生身形高大。7.前生轻视正法,今生身材短小。8.今生凶狠不认错,前世是羊。9.今生红眼睛,前世吝惜火光明。10.今生眼小如麻雀,前世缝鹰鸟眼。

11.今生哑吧,前世毁谤正法。12.今生耳聋,前世不喜欢听正法。13.今生缺齿,前世爱啃骨肉。14.今生鼻塞,前世燃不好香供佛。15.今生兔唇,前世爱钓鱼。16.今生皮肤黑,前世佛像安在屋檐下烟薰处。17.今生手脚残废,前世看到师长不肯起立致敬。18.今生驼背,前世衣衫单薄背对佛像。19.今生脖子短,前世看到尊长缩头走避。20.今生有心痛病,前世砍刺众生身体。

21.今生常咳嗽,前世冬天给人冰冷食物。22.今生没有儿女,前世杀雏鸟。23.今生多子多孙,前世喜欢救养生物命。24.今生长寿,前世慈心不杀生。25.今生短命,前世好杀生。26.今生大富,前世好布施。27.今生聪明,前世喜欢诵经求学问。28.今生愚笨,前世为畜生。29.今生急躁,前世为猴子。30.今生有恶疾,前世破坏三宝。

31.今生手脚不随,前世捆绑众生手脚。32.今生个性恶毒,前世是蛇蝎。33.今生身相端正,前世持戒。34.今生六根不完全,前世破戒。35.今生不爱干净,前世为猪。36.今生喜爱歌舞,前世为歌伎。37.今生多贪心,前世为狗。38.今生脖子长瘤,前世独食。39.今生常口臭,前世爱恶口骂人。40.今生舌短,前世暗中骂尊长。

41.喜淫他人妇女,死堕鹅鸭。42.喜淫九族亲人,死堕雀鸟。43.吝惜经书,藏匿智慧不教别人,死作土木中虫。44.喜好骑马射箭,死后转蛮荒地方。45.爱好打猎杀生,死堕豺狼。46.喜欢穿彩色衣服,死作斑驳鸟。47.喜欢学人语调,死作鹦鹉。48.喜欢宣扬别人坏事,死堕蟒蛇。49.蛮横恼害别人,死作懊恼虫。50.喜欢流传恶作剧信息,死作鸱枭鸟。

51.常咒别人遭殃横祸,死作野狐。52.喜欢惊吓人,死作蝩鹿虫。53.前生控制人粮食,今生作啄木虫。54.盗用僧水,来生作水中鱼鳖。55.污染众僧地,来生作屏中虫。56.盗僧果子,来生作食泥土虫。57.前生偷僧物,今世作牛驴。58.向僧人强借贷,来生作白鸽。59.辱骂众僧,来生作牛身上虫。60.吃众僧菜,来生作野菜虫。

61.拿用僧杂物,来生作飞蛾。62.浓妆艳抹抽菸入寺,来生作丑嘴鸟。63.夫妇在寺中共宿,来生作青头台虫。64.坐佛塔,来生为骆驼。65.穿鞋入寺,来生作虾蟆。66.听经时乱讲话,来生作百舌鸟。67.污僧尼净行,死堕铁窟地狱,百万刀轮,斩截身体。佛告诉阿难,到寺庙有两种心,一种善心,另一种恶心。68.若到寺中,礼佛敬僧,请问经义,受戒忏悔,供养三宝,不惜身命,护持大法,就是最上善人。69.若到寺中,只向众憎要东西,强求借贷,或是找众僧缺失,存心破坏憎誉,或白吃僧物,毫无羞愧心,甚至将寺中饼果菜肴,私自带回家用,此等人死堕铁丸地狱,镬汤、炉炭、刀山、剑树等等地狱,就是最下恶人。佛又说:70.今生抢劫剥人衣服,死堕寒冰地狱,罪毕转生为蚕。

71.不喜欢点灯照亮佛经佛像,死堕黑暗地狱。72.今生屠杀斩截众生,死堕刀山剑树地狱。73.今生喜好打猎杀生,死堕铁锯地狱。74.今生行为邪恶,死堕铜柱铁床地狱。75.今生多妻妾,死堕铁磨地狱。76.今生多丈夫,死堕毒蛇地狱。77.今生烧烤雏鸡,死堕灰河地狱。78.今生杀猪鸡,死堕镬汤地狱。79.今生禁闭虐待猪狗,死堕尖石地狱。80.今生常喝醉酒,死堕饮铜地狱。

81.今生斩截众生,死堕铁轮地狱。82.今生偷僧果子,死堕铁丸地狱。83.今生食猪狗肠肉,死堕粪尿地狱。84.今生卖生鱼,死堕铁犁地狱。85.今生继母虐待前母子女,死堕火车地狱。86.今生好挑拨是非,死堕铁犁地狱。87.今生恶口骂人,死堕拔舌地狱。88.今生爱说谎话,死堕铁针地狱。89.今生杀生祭邪神,死堕铁碓地狱。90.今生作地理风水师、丧葬业、算命师,欺骗多收财物,死堕铁铜地狱。无量恶鸟啄食身肉筋骨,受苦无穷。

91.今生作巫婆欺骗他人财物,死堕肉山地狱。92.今生作巫婆骗人可上天取魂神把人救醒,死堕斩腰地狱。93.今生作巫婆教人杀生米其大神,降祸于众生或大地,死堕斩身地狱,铁马啄其眼。94.今生作医生,病治不好又骗病家财物,死堕针炙地狱,全身被火烧。95.今生破塔坏寺,侮辱僧尼,不孝父母,死堕阿鼻大地狱,历经八大地狱和一百三十六小地狱,受苦一至五劫才能出来,若未遇到善知识识教导很快又堕地狱受苦。佛说:96.为人身形高大,污秽,爱发脾气不明理,前生是骆驼。97.为人爱走路,不怕险难以满足食欲,前生为马。98.为人脚不怕寒热,记忆力很差,前世为牛。99.为人自以为是,高声无愧,是非不分,前世为驴。100.为人贪好肉食行为大胆,前世为狮子。

101.为人身高大眼,受游野外,讨厌妻子,前世为虎。102.为人体毛长眼小,喜换住处,前世为鸟。103.为人性情返复不定,喜杀害虫,前世为野狐。104.为人勇健,淫欲少,不爱妻子,前世为狼。105.为人不爱好衣服,喜欢乘机捕捉奸淫非法事,小时眼神凶恶易怒,前世为狗。106.为人好淫,爱说黄色笑话,前世为鹦鹉。107.为人喜欢在大众中,爱说话烦人,前世为鸲鵅。108.为人矮小好淫,见包心迷,常换女伴,前世为雀。109.为人红眼短齿,说话吐口水,睡相缠身,前世为蛇。110.为人不辨是非,说话口气嗔毒,前世为木中蠹虫。

111.为人爱独处贪食,晚上睡眠少,前世为狸。112.为人爱偷盗,贪财记怨,不分亲疏,前世为鼠。113.为人破塔坏寺,隐藏三宝物自己用,死堕阿鼻大地狱,罪毕转生为畜生,像鸽雀、鸳鸯、鹦鹉、青雀、鱼鳖、弥猴、獐鹿等,若得人身,生为阴阳人淫女。114.为人爱发脾气,死堕毒蛇、狮子虎狼、熊狸鹰雉,若得人身,喜欢养猪鸡,作屠夫猎人或狱卒。为人愚痴,不解道理,死堕象猪牛羊、水牛蚤虱、蚊子蚂蚁,若得人身,耳聋眼盲口哑,肢体不全,驼背,不能接受佛法。115.为人骄傲轻视人,死堕粪虫,驼驴狗马,若生为人,受奴婢身,贫穷乞丐,为众人轻贱。116.为人当官借势,贪取民物,死堕肉山地狱,百千万鬼,割食其肉。117.今生喜欢强迫别人站立不得休息,死堕白象,只能站著不能卧睡。118.今生破斋戒而夜晚饮食,死堕饿鬼,百万万岁,不得饮食,要吃食时,口出火焰。119.今生喜欢赤身露体,死作寒枭虫。120.今生斋戒时,暗藏食物偷吃,死堕熟铁地狱,再生为人,因咽寒病短命而死。

121.今生礼佛头不著地,死堕倒悬地狱,再生为人喜欢欺骗人。122.今生礼佛不合掌,死堕偏僻地方,常辛苦工作而无收获。123.今生听到法师引罄声不起立让路,死堕大蟒蛇,被许多小虫啃食。124.今生拱手礼佛,死堕反缚地狱,再生为人,常遇恶事。125.今生合掌五体投地,诚心礼佛,常出生尊贵,生活快乐。126.今生常生气又贪吃,前世为颠狂人。127.今生凸眼邪视,前世邪眼看别人妇女。128.今生护太太骂父母,死堕斩舌地狱。

佛告诉阿难,以上众苦,都是由于造十恶业,上品堕地狱,下品堕饿鬼,中品堕畜生。造十患业都会坠三恶道,若生为人,各得两种苦报:

(1)杀生的人:短命和多病。(2)抢劫偷盗:贫穷和财产保不住。(3)犯邪淫:配偶不贞良和夫妻相诤,不随己心。(4)犯妄语:常被诽谤和被骗。(5)犯两舌(挑拨离间):破坏眷属和得弊恶眷属。(6)犯恶口:常闻恶骂声和说话常引起诤讼。(7)犯绮语(说无意义的话):说正经话没人相信和所说的话无法实现。(8)犯贪心:贪财永不满足和所求不能如意。(9)犯嗔(凶恶毒狠):常被人找麻烦和常被人激怒伤害。(10)犯邪见:常生邪见家庭和心常自卑阳奉阴违。

以上十恶业为造成众苦的主要原因。会中犯十恶业的人,害怕的请问如何避免三恶道苦,佛说:

129.今生造搭建寺,来生必作国王。130.今生作县市长护持佛寺,来生必作宰相大臣,州长郡长,衣车充足。

131.今生以身作榜样感化别人,作种种功德,来生必大富,众人敬仰,无往不利。132.今生喜欢燃灯照明,来世生在日月天中。133.今生喜欢布施慈心收养生物,来生必大富。134.今生喜欢布施饮食,来生饮食充足,身体力气充足,长寿聪慧,若布施给畜生得百倍福报。135.布施无善根人得千倍福报。136.供养持戒比丘得万倍福报。137.供养法师,流通大乘经,宣讲如来秘密法藏,使大众开心眼,得无量福报。138.供养菩萨诸佛,福报无尽。139.供养父母或布施病人,也得无尽福报。140.今生帮众僧洗浴,来生面目端正,众人敬仰。

141.今生喜欢赞叹读通经法人,来生音声优雅美妙,令人听到心生欢喜。142.今生喜欢持戒,来生身相端正。143.今生造井供人水,种道树给人遮荫,来生作人王饮食丰足。144.今生喜欢抄写经法布施给人读,来生辩才无碍,学法很容易开悟,诸佛菩萨常保护,常为人中领袖。145.今生喜欢造桥船帮助人,来生七宝俱足,众人敬服侍。

佛告诉阿难,以前所讲经典也有许多因果实例,要劝众生读诵修行,自然能消苦难。

※摘择自《佛说善恶因果经》(佛教大藏经二十八册第九百二十页)

※若有内外诸患不净因缘,是人应当修念佛心。若有至心修念佛者,是人则得离内外患,不净因缘,增长悲慧。《优婆寒戒经》

End

宗性法师:缺乏信仰的综合症

必须确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信仰,这个药方是给现代社会开的。现代社会面临很多问题,总的来说根源就在于缺乏信仰,以至个人道德修养失落,公德荡然无存。在这信仰失落的时代,大家普遍感觉无依无靠,内心空虚、浮躁,就

倓虚法师出家后度化妻子的精彩对话

倓虚法师九二零年,我和禅定和尚,离观宗寺,一块回北方,预备到北京去请藏经,路过营口。那时我的家眷还住在那里,我到营口时,住到佛教宣讲堂,那里边的人,都是我在家时的老朋友。我走之后,原来开设的那间小药铺

圆瑛法师:佛弟子如何修身摄心

◎ 圆 瑛我佛所说法门,因机施教,犹如对症开方,由众生有种种病,故佛说种种法。果能信解依修,无不得益。是以称为无上医王,乃能医众生之心病者。一切众生,皆依妄心,迷惑不觉,妄执此身为我。因有我执之病,遂

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 倓 虚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老人有一最器重的学僧持律法师,外号人都喊他晒蜡的法师。大家知道,这个名字并不是恭维他,而是嘲笑他、揶揄他。 原因是他最初在金山住禅堂当香灯,每年到了六月六这天,照例常住

“三车和尚”窥基法师:玄奘认定的衣钵传人

窥基是唐朝一代法师玄奘的高足弟子。窥基之于玄奘,犹如子夏之于孔子。孔子学说须有子夏辈西河传经,方可阐扬宏发,广被于世;而玄奘之学,窥基不仅有克绍箕裘力,且具后修转密的功绩。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后,天天在

慧律法师开示的小故事

有一次忏公带领了我们一大堆的法师,还有这些护法居士,去参广钦老和尚,广钦老和尚就坐在那藤椅上。那时候我在南普陀佛学院,因为我们总共差不多有二十多个大殿,大的、小的统统拜,我们没意见。因为煮饭九点十五分

律航法师

◎ 陈义孝律航大师,晚年才出家,平日不论行住坐卧,佛号不离口,念珠不离手。大师念佛是用并耳念佛法,即将阿弥陀佛四字洪名,字字念得清楚,耳朵听得清楚。先将右耳听力,作意并在左耳,听一百声。再将左耳听力,

若衲法师

临安上天竺沙门若衲法师是宋代著名高僧,奉旨住锡杭州上天竺。法师经常带领徒众 千人修行,为大众弘扬一心三观、十乘观法、五重玄义、六即之道。法师辩才无碍,出言如泄悬河,堪称为当代四依。南宋淳熙三年,宋高

优昙法师与《莲宗宝鉴》

优昙法师是元代高僧,俗姓蒋,安徽丹阳人,家族世代奉事佛法。二十岁出家于庐山东林寺,后来住在安徽丹阳的妙果寺。元武宗至大初年(1308),皇帝下诏解散净土莲宗,优昙法师十分恐惧地说: 我承受净土教法将近

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

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宣 化 唐朝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时,途中见一位老修行在打坐,小鸟在他头上筑巢,衣服都已破了。玄奘法师用引磬为老修行开静。老修行问:你从何处来?玄奘法师答:我从大唐来,现在去印度取经。

弘一法师往生的最后时光

陈慧剑1942年七月初,永春王梦惺居士二度聘请弘公到永春宏法,并寄来旅费,为弘公婉谢,也将旅费寄回去了,一心在温陵养老院安居。到中秋节这天,在开元寺尊胜院讲《八大人觉经》,由广义法师译闽南语。此时,他

玄奘法师到凉州

◎ 觉 悟玄奘法师遍谒了各位大师,广泛吸收了各家的学说,经仔细推求,发现各有所主,按之佛经,有合也有不合,无所适从。因此发誓亲自到西方向人求教疑难之处,同时取得《十七地论》来解众疑,这《十七地论》就是

印光法师辩一心不乱与佛念三昧

念佛修持的最高境界达到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进而往生西方净土。关于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的关系,古德的论述比较少。念佛本身是佛教禅定的修法之一,欲得三昧,必须达到一心,达到一心者,则自得三昧。如莲池说:至于

南怀瑾 :善的心理行为与生理有很大的关系

《宗镜录略讲》是故,要当集一切善行,救一切众生,所以啊,应该发大悲心修一切善行,救一切众生,这样才能够脱离无边的苦海,露出真如本来的清净光明,离彼无边客尘垢染,显现真如。所以叫作客尘,这是中国文学加上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于凌波 圆瑛法师,俗姓吴,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他是福建省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阙氏,因祷于观世音菩萨,梦观音送子至,于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生此子。

玄奘法师

◎ 汤用彤玄奘法师(602-664)俗姓陈,名祎。隋仁寿二年生于缑氏之陈堡谷,即在嵩山少林寺之西北。兄弟四人,法师最幼。其第二兄长捷先出家,住于东都净土寺。因其奖劝,法师十三岁出家于洛。好学不倦,跋涉

刘素云:正确摆正干活与学佛的关系,不要学偏差了!

有同修老跟我说:学上不上?公司办不办?家里的事管不管?我回答这些和你念佛成佛一点干涉干扰都没有。是一不是二,什么都不管了,什么都放下了,那不叫放下那叫放弃。一字之差,意义大不相同。一说我要学佛了那就都

李炳南:法与性的关系如何?

问:法与性的关系如何?(游祥洲)答:法为万事万理之总代辞,然一事理有一事理之自体,此自体即名曰法,一自体有一自体之状态,此状态亦名曰法。因事理既如是之繁,自体状态又千差万别,说太复杂,故取一字总代。性

弘一法师的三个约定

弘一法师的三个约定◎ 善 缘 1937年梦参法师奉倓虚法师之命,到厦门万石岩万石禅寺邀请弘一法师赴青结夏安居,讲律弘法。弘一法师应允,并与梦参法师立下三个约定。本文记述的是1937年弘一法师在青岛湛

法师自述求观音菩萨感应

法师自述求观音菩萨感应◎ 圣 严今天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这对圣严本人来说,尤其感到无限的亲切和无限的赞仰。因我自幼至今,无一天不是沐浴在这位大菩萨的恩光之中。我生而病弱,由我母亲虔信观音而得不

四种方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觉醒法师为了凝聚人心、摄受众生、开发智慧,佛陀提出了四种方法,指导人们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这四种方法被称为四摄法。1.布施摄,指以不怀任何回报的心向众生传授真理与施舍财物。布施,不光是指钱财、物质、

人与人之间关系如何才能保持清净不碍修行

问:人与人之间关系如何才能保持清净不碍修行?如何保持四众和合不犯过失?如何保持菩提心坚固不失?如何保持护持大众不退转?如何保持团体如金刚不坏?如何让每个人得法入心精进不退?如何带领大家入菩萨愿海增上善

常惺法师塔铭并序

常惺法师塔铭并序太 虚常惺法师名寂祥,族如皋朱氏。母贤且慈,五岁亲为授学;以其颖慧而端静,才九龄送福成寺依自诚长老落发为弟子。长者独具只眼,当清末佛门多难,识其为僧中弘护才,乃使入学校读;旋升学如皋省

弘一法师出家因缘

弘一法师出家因缘◎ 弘 一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河东有一个地藏庵,庵前有一户人家。这是一座四进四出的进士宅邸,它的主人是一位官商,名字叫李世珍。曾是同治年间的进士,官任吏部主事,也因此使李家在当地的声名

饰演弘一法师影响我一生

◎ 濮存昕问:演了很多好戏、好角色,让你印象最深刻、或者说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几个?濮存昕:很有幸,我演了影响我人生的两个角色--电影《一轮明月》中的弘一法师和电影《鲁迅》中的鲁迅。但是,在商业放映渠道

疫情下物我关系的宗教学反思

◎ 温金玉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袭击了我们,让传统喜庆的春节笼罩在恐慌与焦虑的气氛之中。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国上下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广大医务人员无

学诚法师的楞严感悟

【楞严经和大乘经典的当机众】常讲的几部大乘经典,古人读起来都不费什么劲,现代人读着就吃亏了,因为都是文言文,我们读的时候,除了一些有古文功底的人,大多数都要先熟读古代行文,然后在心里转化成方便理解的白

慧律法师清心语录

◎慧 律充满热诚的人,会像磁石一样,深深吸引四周的人。知足的乞丐,强过贪求财物的富翁。快乐就像一副眼镜,可以校正你心灵的近视。快乐有如香水,向人们洒得多了,自己也必沾上几滴。土木工程的技师,懂得如何疏

证严法师的大智慧

袁瑶瑶  1.两个小故事在接触慈济前,我对证严法师一无所知,直到有一天陪阮义忠至台中分享拍摄希望工程的心路历程。演讲结束已是傍晚,两位慈济师兄、姊开车送我们去火车站,谈到法师,其中两个小故事让我印象深

法师答疑

问:我原先诵经,后来就把一切经都放下了,就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了吗?师父:如果你能念得相应的话,一心念阿弥陀佛,真的能够降伏其心,心里越念越清净,越念越安稳,身心愉悦,善根增长,精神提高,法喜充满,

印光法师弁言

印光法师弁言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诸书,无不令人趋吉避凶,改过迁善。明三世之因果,识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极乐之莲邦。读者必须生感恩心,作难遭想。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

诽谤法师的惨烈现世报

诽谤法师的惨烈现世报◎ 倓虚法师世间上的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想成功一件事,不知经过多少波折困难,才能慢慢成功。尤其当一个办事人,必须虚心下士,任劳任怨,各方面去凑和,末了还不知事情成功不成功。无论其

佛学与医学的关系

佛学与医学的关系◎ 太 虚表面看来,好像佛学与医学毫无关系,了不相涉。但如果把医学的范围放大了,作广义的讲,佛学也是医学;就是各种宗教、哲学、政治、法律,都可视作医学,归入医学范畴之内。古语说:上医医

修禅宗和修净土的关系

◎ 智 圆【二者参禅必不可无净土,为防退堕,宁不寒心。净土必不可入禅机。意见稍乘,二门俱破。】这里说的是当时修禅宗和修净土的关系,以及修余宗和修净土比例分配的问题。修禅宗和修净土的关系首先,参禅的人到

惟贤法师论人生

人生问题是很重要的。人为万物之灵,既然具有灵性,就有异于一般生物。一般生物只是吃喝睡眠,而人类,就要发挥心灵,要善用其心。恩格斯讲过: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忽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假若忽略的话,那么洪荒时代

《楞伽经》与禅宗之关系

◎ 印 海四卷本《楞伽经》是达摩传授给二祖慧可,并对他说仁者依行,自得度也,这是《景德传灯录》及《续高僧传》中所记载。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初祖,继承者是慧可二祖,二人之间,如此亲手授受,可见本经在禅宗中是

学诚法师:但行善业,福报不求自来

网友:弟子是生意人,看着各商家的竞争,自己又能力有限。是不是可以理解各人各有福报,还得不断进取,但争来争去又感觉好累啊。学诚法师:福报的多寡,以宿业为主因,今生的努力奋斗为辅助条件。所谓的竞争,其实也

圆瑛法师开示四念处观

圆瑛法师开示四念处观主席!各位来宾!各位道友:圆瑛今日叨承开会欢迎,实不敢当。回忆十年前,曾来此地为筹集经费,救济祖国伤难同胞,以尽国民天职。返国后,日人指为抗日分子,遂被逮捕,饱尝铁窗风味,二十八天

济群法师:为何总是感觉孤独

济群法师:为何总是感觉孤独生命本身是圆满的,是自立并具足一切的,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依赖。但无明带来的贪心,却不断怂恿我们寻找外在的依赖。不幸的是,任何外在事物都是不可靠的,是无法永久依赖的。所以,我们在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佛教哲学本身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誉佛教徒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在世界观上,佛教否认有至高无上

五分钟静坐法:圣严法师传授人人可用的放松妙方

五分钟静坐法:圣严法师传授人人可用的放松妙方一些人以唱卡拉OK、跳舞、喝酒、飙车、开车兜风、钓鱼、登山、划船、打球等,作为放松自己的消遣娱乐。这些活动的确可以调整生活的节奏、转换生活的环境,能使身心得

当法师的必备条件

当法师的必备条件◎ 倓 虚倓虚大师(1875-1963)是中国近现代佛教高僧之一,天台宗第四十四代法卷传人,是近代将佛陀的精神和思想发扬广大的践行者、革新家、教育家。他戒德庄严,学识渊博,辩才无碍,深

印顺法师谈财富——财富的积聚与消散

财富究竟属于谁财富,到底是属于谁的?这个看来简单的问题,实际上非常复杂。这要从三方面去说。 从先前的因缘说,那就是宿因则共,现缘或别。这是说:从以前业感而有的宿因说,大地、河山、火、水、田、园、一朵花

大安法师答疑

居士问:净土宗祖师让我们老实念佛。以前的古人比较淳朴,还能做到,但现在的人却并非能做到这老实两字。请问法师,针对现代人福德浅薄、心浮气躁的根性,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能让我们做到老实念佛?大安法师答:除

耀智法师谈读书

读书须务本读书贵躬行读书尚悟性读书可医俗读书须勤奋读书须务本先贤有语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由斯可知,孝悌是立身立德、为人处世的根本。孝是对长辈要承事供养;悌是对兄长要恭敬尊

《印光法师文钞》的面世

◎ 黄家章印光,陕西郃阳(今合阳)人,俗家姓赵,名绍伊。出家后,法名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印光是中国近现代净土宗的一代宗师,他圆寂后,被佛教缁素公许为莲宗第十三祖。史载,印光的个性刚毅,颖悟力强

圣严法师自述拜求观世音菩萨感应

圣严法师自述拜求观世音菩萨感应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所以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这对圣严本人来说,尤其感到无限的亲切和无限的赞仰。因我自幼至今,无一天不是沐浴在这位大菩萨的恩光之中。我生而病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