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海云继梦:禅坐中,听到即使细微的声音都会感觉身心受到震动,为什么?
2025-07-29 07:24

禅坐于宁静中,就听到即使非常细微的声音都会感觉身心受到震动,为什么?

答:禅坐在宁静中细微的声音你会怕,你会感觉是细微的声音,那个其实它是叩动你的神经末稍,所以你会感觉到那个很震撼,这是一种因为你放松以后所造成紧张的一种反射作用,这个叫做瞬间的一种紧张情形。

禅坐会进入宁静,你们现在感觉的是这些宁静的声音。我简单的跟各位讲,那不是外在的声音,而是你内在的声音。你觉得很宁静,声音也很微细,那个微细是你神经末稍或血管末稍堵塞了,现在那末稍的地方打通了,所以你会感觉到有一种声音,其实你会感觉到「不是啊,那是好像那个什么外面一片落叶的声音,或一个什么声音」,你感觉是外面落叶的声音其实不是,那都是我们身体里面血管末稍堵塞打通的一种现象,你可能没有留意到。

你知道吗,手可能被关门的门把你夹住然后瘀血,久了以后好像化掉了,你有没有那个经验?你以为瘀血好了,其实那个地方的血管末稍就受伤了。一打坐的时候那个地方会好,那个血管又会接回去,在接回去的过程当中,不像我们色身的变化说会痒会怎么样,不一定这样,但是它这个地方通的那个状况就是有声音的,那声音就好像听诊器在那边听一样「啵」打回来了,所以你会觉得那个声音对你来讲有很大的惊吓作用。

End

身心和谐当戒嗔

◎ 理 海《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可见嗔心危害之大,对自己和他人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有些人为人和善,修行也不错,但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听到不顺耳的话,或者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会忽然之

以无我的智慧观察正报身心

净界法师就着我们正报的身心来观察,在正报的身心当中,先观察我们的色身,我们的色身是地水火风这四大所构成的。地水火风的体性,地大是坚性的,水大是湿性的,火大是热性的,风大是动性的。那么坚、湿、热、动这四

刘素云:智慧开了,是一种什么感觉?

什么时候能做到外面的境对我丝毫影响都没有了,要说现在有没有?现在还有,不是一点儿没有。你比如说有时候遇到小事,不往心里去,影响不了。现在就如果遇到所谓的大事,能够经得起经不起?真得考验,但是我总的自我

佛法智慧与身心健康

宽运法师据统计显示,近年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及各种压力的增大,中国精神类疾病患病率有大幅上升的趋势,特别在城市中,每6个市民中就有一个患有精神疾病,其中最常见的3种疾病为心境障碍(抑郁症类)、物质使

遇到这种情况,心里是否感觉很风光

忏云法师某某师!要是有人,你在那讲经说法,或者你在放蒙山、结手印,他啪嚓啪嚓啪嚓!都给你照相,你在那坐着,心里感不感觉很风光?或者是,大家拥护之下,出来捻香,在中间一走,感觉着,有没有一点风光?那时候

五分钟静坐法:放松身心的妙方

一些人以唱卡拉OK、跳舞、喝酒、飙车、开车兜风、钓鱼、登山、划船、打球等,作为放松自己的消遣娱乐。这些活动的确可以调整生活的节奏、转换生活的环境,能使身心得到缓冲的机会,也可以达到在短时间内放松一下自

明佛道先要放下身心

◎慈 舟佛法本无定相,深者见深,浅者见浅。以我们这浅浅的根器,学佛法中浅浅的小乘都觉得很难。何以故?因小乘尚须看得破身心世界无我。一切众生不能转凡成圣,不离六道生死,皆为我所系故。我见不破,连小乘尚构

济群法师:为何总是感觉孤独

济群法师:为何总是感觉孤独生命本身是圆满的,是自立并具足一切的,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依赖。但无明带来的贪心,却不断怂恿我们寻找外在的依赖。不幸的是,任何外在事物都是不可靠的,是无法永久依赖的。所以,我们在

细微处修行

细微处修行弘 恩古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此之谓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们在一些细微处不注意,将来就会慢慢地养成懒散、放逸、怠惰、轻慢的心,将来想要提起正念用功,也提不起来了。为什么?养成了这种坏

如何使相貌声音变得庄严

你要是心改变了,外表就改变了,声音也改变了,业报也改变了,待人处事的方法、给人家的感觉通通改变了;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他的内心是圆满的菩提心,他外表庄不庄严?我们不要说庄严,跪着拜他,没有人会对释迦牟

修行一定要从细微之处着手

◎ 弘恩古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此之谓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们在一些细微处不注意,将来就会慢慢地养成懒散、放逸、怠惰、轻慢的心,将来想要提起正念用功,也提不起来了。为什么?养成了这种坏的习惯,

如何安顿身心

善音法师以慈悲,圆融,宏博为主题的2019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雪窦山浙江佛学院圆满闭幕。佛门才俊集聚一堂,呈辩才无碍,宣莲花妙法,可谓盛世法筵、僧才璀璨。28位讲经法师登台说法,其中15位法师获得金莲

陈兵:禅定的身心效应

禅定的身心效应作为一种主动调摄自心而达到特殊心理状态之禅定,具有优化身心的诸多效应,这些效应是许多禅定修习者的经验所证实,具有普遍性、可重复性,可用心理学、超心理学和人体科学等方法予以观察研究,解释其

一日禅:幸福是心的感觉

幸福与哀愁往往会同时敲响人的心门,你把谁邀请进来,你就将与谁同在。你是否觉得烦恼、孤寂、不幸、痛苦?你是否感受过快乐?你是否品尝过幸福的味道?烦恼、孤寂、不幸、痛苦、快乐、幸福,这些都是形容词,而所有

这是每个人临终时都会看见的 但如何知道是佛还是魔

若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实相无相,故有相的净土都属于界内,不属界外,那就是人间的净土或天国净土,而不是三界之外的佛国报土。所以,古来即有大德以为西方弥陀净土,是属于方便土,或者是凡圣

徒步旅行:身心修行

在路上,你不再蜷缩在你的工作和西装里面,这条路完全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壁垒,人与人之间反倒可以毫无界限地交流了。法国作家让-克里斯托夫吕芬在《不朽的远行》这本书中发出如此感慨。徒步旅行带来的独特感受,对

黄国达:身心调治与情绪管理

身心调治与情绪管理黄国达佛法是生命的觉醒之道,落实在生活层面,就是身心的安定、祥和。如果无法表现出这样的心灵品质,即使佛学知识丰富、思想玄妙,也没有实际的利益,或者只有在道场的庄严仪式、气氛中才能感受

黄国达:放松身心

放松身心黄国达放松身心,是中观修持的前方便,如果我们的身心没进入放松的状态,就很难体验到中观,这样,我们将会一直停留在思想、观念的层次里。我在这个层次上,也停留了很多年,般若的直观,没办法很快地切入,

卢志丹:助人为乐是身心良药

卫仁由于生活中的一些挫折,心理出了点儿问题。为此,他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吃过药,看过心理医生,亲戚朋友也曾开导过他,但都无济于事。他后来都有些自闭了,默默地待在一个角落里,脸上总是难以消解的倦容。看着

洪启嵩:放松禅法与妙定功在身心上的实效

放松禅法与妙定功在身心上的实效本段记要,是二○○四年洪启嵩老师应邀至纽约佛青会,教授放松禅法及妙定功的内容摘要,可以提供有心学习者在身心上的实效验证。各位大德,今天在这里,要和大家研讨的是我们身心改变

地藏七,洗礼身心的捷径

禅坐初期,静静的坐在禅堂中,想用空观来对治的腿疼,但是疼痛就是疼痛,无法避免也无法调和,在疼痛中我完全忘了呼吸要领,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意识,就是痛的像腿要断掉一样。每一次打坐或者持续练习时,我都想过放弃

禅宗公案:无言的声音

一天,有一位修行者专程来到山中拜访禅师,请教有关禅的事情。禅师却避而不答,反问他:你到这里之前,经过一个山谷吧?是的,我曾经过一个山谷。你可听到山谷的声音?听到了!那么,从听到山谷声音的地方进去,就是

禅宗思想:打坐有灵魂出窍的感觉,怎么办?

问:法师,为什么我一打坐就有灵魂出窍的感觉,很吓人。宽容法师:坐禅主要要把心态调好,坐禅有三个方法,第一,调身,第二,调息,第三调心,你感觉到有灵魂出窍,心里不自在的感觉,属于第三调心,心没调好,坐禅

太虚大师:身心之病及其医药

身心之病及其医药──十五年三月在江苏省立医科大学讲──现在所提出来的题目,因为、我觉得佛学与医学有相通之点。但是命题所包括之范围极为广泛,于此短小时间不能细为分析,祇好撮其概要,共诸君略作讨论。通常有

海涛法师:营造让身心健康的环境

居住在人们只知追求感官享乐的环境里,可能导致整体的病苦、绝望和沮丧。这只会让我们毁灭自己的身心,并关闭通往未来的大门。我们如果想要健康,就必须下决心营造好环境。各位在家里,一定要有个小小的佛堂,再小都

为什么每次参加法会前后都会莫名的病痛?

问:每次要参加法会前几天就会头晕想吐、手好痛,痛还不是只痛一下,它们提醒过头了,我好难受,不管它们什么念头又说不行,我怎么样可以减低痛苦?戴什么都没用,参加法会完以后,好几天不痛,但是又来了。海涛法师

传喜法师:将此身心奉尘刹

将此身心奉尘刹看《天涯共此时星云大师》开示2014.01.08我在2006年世界佛教论坛上,看到过星云大师他老人家;在国外的法会当中,我们也曾并肩走在一起过。我去台湾多少次也不记得了,他们安排行程的也

证严法师:身心皎若流璃

身心皎若流璃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琉璃。但见冰清涧底,不知春上花枝。明憨山德清禅师〈山居诗〉修实行静思小语⊙对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来说,修行确实很难:但对一个毅力坚强的人来说,修行却很简单。⊙修行并非逃避现

海云继梦:打坐时感觉身体僵硬不断冒汗如何处理?

打坐时感觉身体僵硬不断冒汗如何处理?答:这部份可能跟现在这个时间打坐有关,可能跟你晚上吃饭有关,跟生活的状况有关,大概从这里调整一下就好。心念可以决定行为,但心念由什么决定呢?答:这要从经教来讲,不要

海云继梦:意根即使没有色声香味触,它自己都会动

意根即使没有色声香味触,它自己都会动动!在哪里啊?法尘!所以意识是对「法尘」! 当你记忆了很多的时候,你的法尘就静不下来,静不下来,它会挑动意根去产生意识。第二个就是「照住」。照住是照住什么?照住那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