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海云继梦:当你发现如何可以挂上的要领,就是开悟
2025-07-23 09:13

当你发现如何可以挂上的要领,就是开悟!

心王的作用我不要,心王就开始萎缩, 那个心念的产生,你捕捉的力量就会愈强。逐渐逐渐的,它就转化过来,当尘境与心识接触时,心念的产生,马上就让你掌握到了。

当你能够直接与心念的产生挂上去,而不受心王作用的影响的时候,我告诉你,你的心王也逐渐消失。虽然心念的产生,我们捕捉不到,但是生命品质开始改变。

心王的作用我不要,心王就开始萎缩。就在这个时候,心王愈是萎缩,那个心念的产生,你捕捉的力量就会愈强。逐渐的、逐渐的,它就转化过来,当尘境与心识接触的时候,心念的产生,马上就让你掌握到了。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有一个关卡存在,「为什么老是挂不上心念的产生?」你会发现一个问题,使你逐渐、逐渐一直在找寻,这一个挂不上的原因在哪里。你要是找到一个可以挂得上的那一点时,也就是──当你已经发现如何可以挂上的要领,那就是所谓的「开悟」。

生命的源头,你能够掌握到,那个涌泉一般的生命能量,被你掌握到的时候,你将永不丧失。这个时候,来自本然的,宇宙洪荒的整个生命力量,将从你这里展开。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这一种生命意志,跟你是同一法身,从这里来的。所以,我们修行在修什么?我们要掌握的是什么?就是这一点!它的可贵也在这里,不在那里。语言表达的方法有很多,语言模式尽管不同,思惟模式的运作也尽管不同,但是,标的都一样。

我们从凡夫转变成圣人的关键点在那里?就在这里! 想想看,转凡成圣当中的要领,就在这个点上。当然模式有很多,我们现在运用「三玄九要」,那么,所谈的关键点就在这个地方。

如果我们要用「四料简」,那是另外一套,我们要「宾主论」,又另外一套,但是,在这个地方,你就必须要这样用。不管「四料简」怎么修,「宾主论」怎么修,其它的怎么修,我们不管,但是,这一法就可以使你成佛作袓。透过这一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与你同一鼻孔出气。我们要的是这个转凡成圣的要领,那个key、那个钥匙,你能不能掌握到这里?

这讲起来很简单,但是,必须要你自己去摸索,谁都没有办法替代。

怎么替代你?你以为「个人修个人了、个人吃个人饱、个人因果个人背。」这样就解决了?不是!关键在这地方,我们所要掌握的那一个,你还挂不上,你一直摸索不到。

现在,已经导引到这个核心的问题了,我们不和心王接触,我们要与心念的产生这边来挂在一起,你怎么挂上去?滑溜溜的,摸不到重点,怎么挂上去?所以在这个点上要自己一再的去摸索。它明明可以,为什么我们弄不上去?经验的问题。

而这种内心深处的经验问题,是从前面一点一滴、一点一滴走上来的,你想想看,话头,你怎么产生?你自己没有话头,自己没有办法构筑那个思惟模式。到这个时候,你怎么样去进行?尘境一现前,心王跑第一,那你怎么办?你根本没办法嘛!现在,我们发现「心王的作用,是怎么作用的。」你要很清楚,才能够抖掉它。

End

开悟的人是什么境界

◎ 梦 参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开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断烦恼、证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顿悟,事须渐除。所以称开悟的禅宗大德成佛了是错误的。开悟并没有成佛,明心见性之后还需要学习。如果不识文字就从文

开悟·见性·涅槃

佛法讲修行,从资粮位到加行位,加行位以后是见道位,见道以后就是修行位,是有个过程的。一般讲开悟就是见道位。如何开悟?必须要读经、忏悔、修止观。不读经不忏悔,不修止观,没有经过这个功夫,你开悟不了。

佛陀开悟

◎ 一 行毕钵罗树下,隐士乔达摩把甚深的定力集中在深入观察自己的身体。他看见每个细胞都像是出生、存在和死亡这永无止息的川流里的一滴水。他无法在身体中找到任何一物是永恒不变和有独立个体的。融汇在他身体之

做到这十六个字就可开悟

安住当下,守一不移,一念不生,灵光独耀。这一十六字,就是修习生活禅的基本方法,基本次第。这一十六字,究竟怎么样在我们的修行中来落实。这四句话,不妨结合《心经》的第一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

禅宗开悟因缘

或许大家常常听说禅宗门下,往往是在言下顿悟,于是就觉得开悟之事是灵然一句超象外,远处三乘不用修的,但是如果大家仔细阅读《指月录》和记录大禅师们生平的行状,就会发现开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以下以即

南怀瑾:观想的要领

《习禅录影》那什么叫做观呢?就是想一个办法,把自己的心念集中在一点上。《观无量寿经》第一个观--日轮观。出家的朋友要注意哦!不但净土宗第一个要你修日轮观,如果,正式出家守戒,不修日轮观入睡,是犯戒的唷

当你看透生活时,再苦也会微笑

当你能看透生活时对待任何问题也就平静了当你能看透生活时别人的眼光也就不在意了当你能看透生活时别人的幸福也就不会嫉妒了当你能看透生活时也就不会反复无常了更不会小题大做了当你看透一切时就不会处处小肚鸡肠格

读《楞严经》而开悟的几位禅师

读《楞严经》而开悟的几位禅师◎ 觉 禅《楞严经》内容丰富,被誉为小三藏,各个宗派都可以在本经中找到呼应处,如天台引之说止观,禅门援以证顿超,净宗取以归弥陀,中观由此见性空。但在汉传佛教八宗之中,《楞严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摘自《五灯会元》

开悟就是在生命拼搏过程中的一次大碰撞

净慧长老开悟实际上就是在生命拼搏过程中的一次大碰撞。经过一次大碰撞后,我们内心深处就受到一次彻底地净化。烦恼解决不了问题,欢喜也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实实在在地去面对、去处理。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生活幸福呢

开悟和没开悟的人

净慧法师问:虚云老和尚的年谱里面提到,老和尚在谈到老参用功的难处时说,有觉有照,不免生死;无觉无照,又落在空亡,这句怎么理解?净慧老和尚答:这个完全是功夫上的话。觉好比是一盏灯,照好比是那盏灯发出来的

业障发现的公案

◎ 梦 参我们每个人,思想随时变化的,当你打完佛七,得到佛菩萨加持,或者诵经诵到非常相应,但不是诵经天天都相应的。我不晓得诸位道友有没有体会,你诵二三十年,这部经你很有基础,在经上所说的话,你也明了了

佛说: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心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心放下了,永恒的安乐与幸福也就随之而来了。人

妄想不断不能开悟

妄想不断不能开悟◎ 宣 化 参禅的目的就为着开智慧,求解脱。要专心致志来参念佛是谁?参到极点,就把一切妄想都忘得一干二净。吃饭、穿衣、睡觉都忘了,甚至大小便也忘了。这时候,风也吹不透,雨也淋不漏,

最迅速、最保证能开悟的窍决!

索达吉堪布在没有修出离心和菩提心之前,先不要修其它的法。这不仅仅是我的要求,在佛经中也如是记载着释迦牟尼佛的教言:欲成佛者,无须修很多法,只修大悲心一法即可。能够发起菩提心的那种悲心叫做大悲心,大悲心

是否开悟的区别

是否开悟的区别来果禅师没有悟的人,与大悟以后的人,前途各有不同。大略替你们讲一下子,不然,笼统下去,是不容易分别。未悟的人,眼睛是没有打开的,犹如瞎子一般。你们想想:这个瞎子还有甚么好处?一脚踏到狗屎

当你的修行能“毫无所求”

人们在世俗的生活中工作,是为了获得某些报偿。但出家人在这方面的教导意义却深远多了:我们无论做什么,都不要求回报,我们工作不为报酬。佛陀教导我们,工作就只为了工作,别无所求。如果我们做事只是为了求得回报

开悟不一定要打坐

◎ 圣 严随着佛法的兴盛,学禅打坐的风气也越来越流行,可是,禅宗有一句口头禅开悟不靠腿,说法不在嘴,可见得开悟不一定要打坐,真正的弘法也未必要嘴说。印度的各种宗教多半会用打坐作为修行的方法,他们认为,

念佛达到一心不乱必须掌握四大要领

念佛达到一心不乱必须掌握四大要领昌臻法师都摄六根就是一心,净念相继就是不乱。打念佛七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要达到一心不乱。这个是根据什么经典呢?主要就是根据《阿弥陀经》。经上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

抱定这一个死句啃,不问开悟不开悟

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更差一程路。这些话同你们讲,实在没有什么讲头;在你们还以为不十分要听;因为各人的心行上差得太远。我亦不能不尽我的天职,只好一层一层讲下去。用功的人,对于世间上名利、荣耀;冤亲、贪爱

看星星开悟的元实禅师

看星星开悟的元实禅师皆仁法师  那天和几位法师聊天,有人说道,除了世尊就没有谁看星星证道了吧?后来想了想,在禅宗灯录的记载中,看星星开悟的禅师倒还真有一位。那他到底是谁呢?且听我慢慢道来:夜晚,一弯新

开悟分为两种

开悟分为两种◎ 净 慧开悟一般地说有两种,一种是解悟,一种是证悟。所谓解悟,就是从理解佛法而获得的开悟。也就是理解了佛说的经典,祖师的语录,修行的法门、次第和途径,然后根据某一种法门去修。理解了、认识

开悟前后的区别

开悟前后有何区别◎ 来 果没有悟的人,与大悟以后的人,前途各有不同。大略替你们讲一下子,不然,这样下去,是不容易分别。未悟的人,眼睛是没有打开的,犹如瞎子一般。你们想想:这个瞎子还有甚么好处?一脚踏到

开悟

◎ (德)埃克哈特托利曾经有个乞丐在路边坐了30多年。一天,一位陌生人经过。这个乞丐机械地举起他的旧棒球帽,喃喃地说:给点儿吧。陌生人说: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你。然后他问:你坐着的是什么?乞丐回答说:

开悟的境界

开悟是什么境界?晋美彭措虽然一切苦乐全部是心所造成的,但当我们去寻找时,心的本体却找寻不到,它无生无灭犹如空中的烟雾。就像在梦中寻找大城市,或在空中绘画一样没有意义,从来不存在的法我们就不要去寻找,我

当你看淡一切,活着就不累了

走过山穷水尽,终会柳暗花明。当你看淡了很多无谓的东西,才会发现接下来有更好的在等着你。人生处处有磨难,活着就是一种修行。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看淡就好。01看淡得失有起有伏是人生,有

一日禅| 无论何时发现自己做错了,竭尽所能去弥补

不小心说错话中伤了他人,当你感到过意不去的时候,竭尽所能去道歉,并且动作要快!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聪明人大多能在犯错后及时处理。生活不是一点瑕疵都没有,而是它满是裂痕,你总能快速缝补,它才不至于裂开。

当你爱上读书,世界就爱上了你

1  上周末去图书馆,有一幕深深地触动了我。  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女孩,欢快地在书架旁边踱来踱去,然后轻声跟一个中老年女子说,奶奶,我可以看这一本吗?  奶奶说,当然可以啊,宝宝喜欢哪一本,就看哪一本。

【夜读】当你爱上读书,世界就爱上了你

1  上周末去图书馆,有一幕深深地触动了我。  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女孩,欢快地在书架旁边踱来踱去,然后轻声跟一个中老年女子说,奶奶,我可以看这一本吗?  奶奶说,当然可以啊,宝宝喜欢哪一本,就看哪一本。

陈兵:发现“上师”有很多不如法的地方,应该怎么办?

问:一个朋友认识了一个上师,道理讲得非常令人尊重,后来又发现这个上师还有神通,她就皈依这个上师。但后来发现这个上师有很多不如法的地方,并要求她做她不愿意的事情,她应该怎么办?答:选择上师这件事情,在密

当你老了 太极陪着你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夕阳沉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暮色下孤立回忆青春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太极拳陪着你不离亦不弃陪你看朝阳升起赏霞光满天当你老了眼眉低垂灯火昏黄不定凉风渐起你在风中

科学惊人发现:付出与回报之间有秘密能量转换

说起因果律,人们都会点头认同,因为物质世界是有规律的,所以无论是理论界的、自然界的因果律,人们都认同:如老是倾倒脏物会污染水源,滥砍树木会造成沙土流失但对于一些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因果循环规律,一些人

癌症可以自愈?美国科学家惊人发现~

心脏是中心,而不是大脑,心脏的磁场比大脑强5000倍,磁场的范围可从你身体延伸出去好几公尺远。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以为心肌只不过是输送血液的生物机器而己。但是2008年3月17 日,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健

西双版纳修行之旅 发现生命本真

跟大多数人不同,Jimmy开始这趟旅行时,真的没有想很多。彼时,他接到朋友一个电话,问要不要一起去修行。一向热衷新玩意的他立马就觉得那是个不错的点子,约好日子,就欣欣然出发了。Jimmy推荐路线:从广

雪漠:开悟之后有没有烦恼?契入大手印后如何进修?

◎陈亦新:开悟之后有没有烦恼?要是有,如何对治?●雪漠:开悟的方式有多种:一种是缘悟,上根之人,遇到具德上师,机缘成熟,就能一悟到底,按禅宗的说法,能一箭透三关。透三关之后,就能悟得究竟,如香巴噶举的

雪漠:发现自家的宝藏

发现自家的宝藏“明心性品”,是为了让你发现自家的宝藏,让你明白什么是心性,什么是真心。吾有陀罗尼,亦名金刚心。欲得胜道果,当下即见闻。佛教所说的真理是一种生命本有的智慧,它有很多个名字,有时叫爱,有时

体光禅师:“不开悟不住山,不破参不闭关”

天气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里边,可能比这还冷。古人说:不到开悟不住山,不破本参不闭关。像我们现在这个样子,到深山里边怎么能行呢?你就说你有那个道心,你这个身体他也吃不消。到山里面住,一定要破

当你对生活无望时,就读读这些句子

歌德说:大自然把人们困在黑暗之中,迫使人们永远向往光明。莎士比亚说: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李嘉诚说: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徐悲鸿说: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

妙泽:佛学的真面目·43:做功课有何要领?

43:做功课有何要领?修密法,参禅打坐,念佛读经等等,任何方式、方法开始都是为了入静习定,人在禅定状态中才容易开慧证果。修习禅定的心要只有一个:止观双运(注:在此仅是一种狭义而表浅的说法)。一般来讲,

正觉和开悟的境界是什么

觉者,知者,是发现自己真实而美好、充实而适合人性发展的真正的生活者那个人,他不畏惧任何人生的难题,也不害怕任何人生的困境,为了找到真理,不退缩,不回避人们遇到的一切问题。终于,他抛弃了所有的城市中人们

药王药上菩萨因尝药而开悟

其实了解药王菩萨和药上菩萨的人都知道,药王菩萨和药上菩萨是兄弟,两人都是精通药理,而且经常帮助人们治病,后来因为因缘就成为了菩萨,那么可能有的人不知道药王菩萨和药上菩萨是因为什么开悟的。第三段就正式讲

当你以为懂了“信愿行”的时候,其实你还没懂!

当你知道“信愿行”,但以为“行”是要靠自己努力修行才能往生的时候,你离往生还差的很远!当你知道“信愿行”,但不知更准确的含义是“信愿持名”的时候,你离往生还差的很远!当你知道“信愿持名”,但不知持名最

文偃禅师开悟的故事

文偃在浙江“博通大小乘”以后,仍觉得“己事未明”,乃发心参学。文偃首先参访的是睦州陈尊宿(道踪)。道踪是南岳系黄檗希运下的门人,他首先住观音院,门下学人常百余众,“随问遽答,词语险峻”,“由是诸方归慕

石头希迁禅师的开悟

一天,他对马祖道一大师说:“像这样呆下去,不如请师父给弟子另指示一位大师,也许还有希望。”马祖道一大师听完后,说:“离此地七百里,有一位称为南岳石头的禅师,如果你到他那里,一定能有一个好的结果。”灵默

程叔彪:无门直指 第四十节 开悟

第四十节 开悟《圆觉经》载: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

开悟之后,为什么需要授记

学佛的人都知道,学佛修行开悟之后,是需要有人帮你“授记”的,如禅宗的六祖慧能听闻《金刚经》而悟道,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他已经开悟了,只是没有人给他“授记”而已。因此,他后来才到黄梅山给五祖弘忍“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