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海云继梦:理出心路轨迹,话头就出现了
2025-07-23 09:59

理出心路轨迹,话头就出现了

就在这个时候,你要把那个疑情、那个话头,在你的心胸回荡着,让它一直凝聚起来,然后如团如火,成团成片,绵绵密密,它会带你进入毗卢性海,功夫就在这里。

───────────────────────────────

学佛!看起来很难,事实上不难,你找到这个起步点,以后要精进,那就快了。我们之所以难,是因为一直没找到起步点。今天是随着张三,明天又跟着李四,张三讲一套,李四讲也一套,都是语言文字。

很遗憾的是:语言文字,自救不了!你从张三听到李四,听到王五、听到赵六,没有用! 一路听下去,到哪里都没有用的!! 现在资讯这么发达,你要到哪里去才能够听得完? 听不完的。

三藏十二部那么多,十方三世诸佛,过去已说、现在今说、未来当说的,那么多!你怎么听?所以,普劝大家定下心来! 要从这千头万绪当中,整理出自己的一条路,理出一条我们的心路轨迹。这时候,正念就浮现了,你的疑情就此产生,很快的,很简短的一句话──那个「话头」就出现了。

就在这个时候,你要把那个疑情、那个话头,在你的心胸回荡着,让它一直凝聚起来,然后如团如火,成团成片,绵绵密密,它会带你进入毗卢性海,功夫就在这里。但是没有这个核心点,你就是不能成就。这个核心点要怎么建立起来,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月所要下的功夫了。

疑情怎么产生?话头是怎么来的?卷调查这是现在各位所要用努力的「脚下功夫」。不要往外去贪求,也不要问别人「你的话头是什么」? 现在我们统一的,就是深参「念佛是谁?」这是教材上必须这样运用。

这些监香师、维那师,逼迫各位的是「提起来,参!」那你要参的,是参你的疑情、你的话头。至于我们自己要怎么产生话头,那就是你现在的功课了。不是盘腿端坐就好了,不是枯木死灰的坐着,是这个时候,要逼我们自己,把它逼上道!!当你能够进入这样一个状况,那进步就会很快。

举个公案给各位: 当年,雍正皇帝认为高旻寺的这些袓师应该都是见性的人。当时,天慧彻袓是高旻寺方丈,皇帝问他说:「你是开悟者?」他说:「还没。」「还没,那是什么?」 他再答:「我参话头。」

「好!有话头」雍正皇帝很厉害,他知道你是参话头的人,就是有话头。「既然有话头,七天之内给我开悟。不开悟 就人头落地。」 帝能有这种认知,行者呢? 有没有这种胆识!?叫他七天之内开悟,就在雍和宫里面

你看看!每天,皇帝就亲自送来两个馒头,一把尚方宝剑,「记得今天第一天,吃完两个馒头,你的寿命就多接近死亡一步了。」

第二天又来「开悟没?」他说:「没有!」再给你两个馒头,「尚方宝剑我带来了」!!就这样,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已经过了五天,剩下两天,「这两个馒头吃下去,就剩了四个,再不开悟,小心你就要人头落地!」

第六天,他受不了了,坐不下去了,很自然的,就跑起来了。

到了第七天,看到皇帝来,他一紧张,就撞到柱子,开悟了!现在,你自己一定要逼自己提起话头来。

End

明海法师自述出家的心路

明海法师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缘,看了一本介绍弘一大师的书,从而接触到佛教,一下子明白了,人生应该着意的地方在那里,应该用力的地方在那里,当时内心中出现了某些转变,让我知道人生应该用力的地方。

以妄制妄参话头

参禅,就是不打其他的妄想。现在开始打禅七。在禅堂里不念佛,在佛七不参禅。现在是坐禅,行也是禅,坐也是禅,站也是禅,卧也是禅。总之,行住坐卧都是禅。从前参禅人,没有什么念头,这叫无念。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

参话头——念佛是谁

妙祥法师对以前的人来讲,根机特别利,修道不需要借助太多的方法,对个别的人才需要参话头,这是一种没办法的办法。而现在的人根机不如以前,这个参话头就像一把金刚宝剑似的,能破除无明,多少开悟大德都从这开的悟

话头

◎ 体 光 古代的佛教徒,现代的佛教徒,古代的佛教徒在心地上聪明、有智慧,现在的佛教徒在外边聪明,能说能讲,所得的受益跟古代不同。古代的受益是实际的,现在是在语言上、分别上,也可以说是世智辨聪,八难之

出家心路

出家心路◎ 明 通时光如水,生命如歌,短暂的暑假生活结束了,我们又将迎来一个新的学期。这个暑假是个有意义的暑假,甚是欢喜,给我的生命留下深深的印记。以前,我还是小居士的时候,从不愿意主动早起上早殿,每

除习气须参话头

◎ 憨 山蕲阳慧玉慧觉二禅人,参老人于黄梅紫云山,自云:心中生灭,念念不停,犹如野马,特求开示,云何降伏其心?老人示之曰:学人修行,为生死大事也。以心中念念不停,故生死不断。欲实为了生死,必要把一切万

程叔彪:无门直指 第二十九节 话头

第二十九节 话 头永觉曰:『有人谓:参禅须是参无义句。不可参有义句。从有义句入者,多落半途。从无义句入者始可到家。其实不然。「参禅不管有义句无义句,贵在我不在义路上着倒而已。」如「灵光独露,迥脱根尘。

洪修平: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的佛教学派?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的佛教学派?南北朝时期,众多学派的出现成为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它们从不同的理论方向推动了中国佛学的完形。在译介佛教经论的同时,中国僧人开始倾心于对佛教义理的探究。

禅宗文化:净智法师:什么是提起话头_提起话头的境界

提起话头也是禅和子经常说的,有些丛林更是书之于墙壁,时刻提醒行者不得忘记。提起,就像我们两只手提起东西的感觉,因为手已经被东西占据,故再容不下其他事物。提起话头是让这个话头占据我们的内心,把所有杂念扫

禅宗文化:何为“参话头”?

公案中大多是有一个字或一句话供学人参究之用,称为话头。如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答:无。此无字即是话头。参禅时,在公案的话头下工夫,称为参话头。所谓「话头」,是在自己心头上提一句问话,如「念佛的是谁?」

禅宗文化:来果禅师参千年话头“念佛是谁”的悟道因缘

来果禅师,法名妙树,号净如,俗姓刘,湖北黄冈人。来果禅师幼时即不食荤腥,不好他乐,惟喜欢捏泥土为佛像,供于田岸土洞之中,日间前往礼拜数次。来果禅师的记忆力极好,其父教他读四书五经,不到一年,即能倒背如

禅宗思想:参话头参神经病了,只因没有日常修持

参话头不是让我们寻求字面的答案,而是通过寻求答案,通过持续不懈地寻求答案,使我们进入特定的、无杂念的心境,然后,只要功夫到了,机缘成熟了,就像瓜熟蒂落,开悟了,终于寻到了人生的大答案。如果一个人不具备

梁乃崇:从基督徒变成佛教徒的心路历程

问:我对佛法有些兴趣,很想要多了解一点,但都是自己摸索着看一些书,所以也有不少的困惑。当我正在问朋友知不知道谁会讲经说法,能够让人对佛法有所体悟时,结果今天早上看到报纸刊登梁老师的文章,就很想来认识梁

果卿居士:飞翔的翅膀——记濒死重生的心路历程

下面是我的一位朋友学佛后绝处逢生的真实故事,我们且听她的自诉:?2006年9月是我生命中的苦难岁月,因长期身体不适,经肿瘤医院检查,我患了低分化恶性程度极高的乳腺癌,且伴有淋巴转移。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

惟贤法师答:止观和参话头有什么关系?

惟贤法师答:参话头是止观,念佛也是止观。你参话头,你念佛,你是哪一个?你本来面目是什么?你就得静想嘛,弄懂了你就开悟了。以这样来参话头,定到一句话来想,念佛的是谁啊?父母未生我之前我是谁啊?我本来面目

海云继梦:应该有热滚滚的心来深参话头

应该有热滚滚的心来深参话头欢喜魔来,你这三个月会感觉很舒服,日子很好过,可是你生命中已经少掉一大段了!───────────────────────至于从欢喜魔来的,这叫软贼!!我们平常很难看到因为软

海云继梦:因为我们是活在觉知的领域里

因为我们是活在觉知的领域里我们不但要觉知、更要穿透、更要超越! 不只不受七情五欲的操纵,连知识、意识形态的框框,我们都要超越。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放下世间的种种享乐,这么辛苦的来做生命改造的磨练?同别人一

海云继梦:世界的成就是这样来的

世界的成就是这样来的为什么禅堂里法门这么高峻,法门这么猛利? 关键就在这个地方: 一刀下去,一定两断!!─────────────────────── 所以,大家应该在这里,放下一切身心世界, 好好的

海云继梦:禅 参禅 止观

禅/参禅/止观若云佛来佛斩、魔来魔斩、空心静坐,则入空亡禅乃就体而言,参禅则属入道之言,而止观一词则约行用之总称。概「止」则止住一切妄想及色身中物理或生理现象的欲望之谓。在欲界中之众生,心理的妄想及身

海云继梦:禅观中的根与识

禅观中的根与识「舍识用根」与「转识成智」是学佛人耳熟能详的辞汇,皆列属禅观中的工程,但是由于对这两项工程的不熟悉,所以两词浮于空谈、标的不清,也令行者步上误解佛法之困境! 此中当然涉及「能、所,真、妄

海云继梦:我这个会动的心要放在那里啊?

我这个会动的心要放在那里啊?这个心要无所住啊!以无所住故,那么 面对六尘境界,就自然潇洒、解脱、自在!───────────────────── 我们看惠能大师,他绝不是文盲、 绝不是瞎子。 虽然他不

海云继梦:观念身

观念身念身的训练,重点在看心──「用净心眼看、用觉心看」此一「用心」状态的训练!观念身的重点在六根接触六尘时的用心状态,六根接触六尘之剎那中是物理现象,即尘境经过根境的物理反应──犹如镜子反射影子,此

海云继梦:疑情话头会一直带领着你前进

疑情话头会一直带领着你前进这个话头,会在你心海里搅动,让你的心沸腾起来;让我们的生命产生那不可思议的力量。这个才是叫作「参禅」,而不是叫你枯坐在那里!────────────────────── 所以

海云继梦:都没有摸索,你会完全无知!

都没有摸索,你会完全无知!在心法当中,有心的作用。在心的作用之前,它有心的存在。在心的存在之前,有心的产生。那么,心的作用之前,那个心的存在,是怎么来的!?──────────────────────

海云继梦:不同的丛林、道场,各有不同的道风

不同的丛林、道场,各有不同的道风在禅修上,我们主要运作的微观部份,是意识形态, 我们在这里精进,进行的是心念中的思惟模式,可是我们体现出来的,那时空的适应性,是相当重要的。人在这个世间,影响我们最大的

海云继梦:理出心路轨迹,话头就出现了

理出心路轨迹,话头就出现了就在这个时候,你要把那个疑情、那个话头,在你的心胸回荡着,让它一直凝聚起来,然后如团如火,成团成片,绵绵密密,它会带你进入毗卢性海,功夫就在这里。──────────────

海云继梦:众神的国度

众神的国度真理是无形无相的,但却无所不在的运行着。一位真人,便是具有这种真理完全运行本能的人,此「人」非「人形」之人,但也可藉此「人形」之「人」而运行之真理的本能;此时的「人形」人即是化身佛,而此真理

海云继梦:修行完全是自己的事,不是向任何人交待

修行完全是自己的事,不是向任何人交待修行,本来没有假期的 通常我们看到, 放假,除了堕落以外,大概没有人开悟的!那就是因为我们的「心」没有办法安住在道上。─────────────────────现在

海云继梦:暗示型与承受型禅病

暗示型与承受型禅病因意识形态预设的目标性太强烈所造成暗示型禅病,是以破暗示及破意识形态的执着来对治,其病自除。在生命改造的过程里,有两项因素是导致禅病的主要原因:其一是以意识形态预设的目标性太强烈,其

海云继梦:境界相应就是心一境性

境界相应就是心一境性!提疑情、参话头、守正念──守住这一个中心点,其它的都拿来和这一个自己产生的蛋来相应,能相应,它就能出现──这就是我们修行怎么勘定对不对的基本原则。────────────────

海云继梦:讲到人家听不懂,就不算讲了

讲到人家听不懂,就不算讲了你听得懂,那马上要有个心念:我要自己「做」! 所以你就要去摸索。因为,在这摸索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心境,那个工程面会往前推动。──────────────────────观照「

海云继梦:我的心是怎么起作用的?

我的心是怎么起作用的?眼光要向自己里面看。我们讲任何基础行法的时候,常常有人这样提出:「我们讲心法,不是守住心就好吗?」这不是只有你懂,我比你更懂,但是「基础」我们一定要架起来;没有基础,你心法绝对守

海云继梦:三开行香

三开行香跑香或经行之中有三要:1.先将心胸打开!2.双手前后摆开!3.双脚完全迈开!------------------------------------禅修的训练,原则上是意根的法门,所以对于观念

海云继梦:我们的功夫在这里!

我们的功夫在这里!什么叫作「我」?──我可以不受逼迫! 我可以放下!! 我看得破!!!───────────────────────这里的冬天就是这个样子。今年我们打七,刚好遇上典型的北冬天。前两年因

海云继梦:要起作用,就需要一个媒介

要起作用,就需要一个媒介这个境界,如果你用十牛图来看, 它是返本还源以后,再一次起妙用,就入到红尘中,那么,他很自在! 是指这样的层次感。───────────────────────在体中玄的范畴里

海云继梦:你不能停留,必须再进一步!

你不能停留,必须再进一步!在「句中玄中要」当中的每一个行者都有一个特色,就是──大嘴巴、长舌、爱讲话、爱论道,这表示你已经走过第一个阶段,正进入第二阶段,这是正常现象。────────────────

海云继梦:华严禅观的入法界次第道

华严禅观的入法界次第道华严禅观的三段教学法是入法界次第的三大区块;于中每一区块皆有理事圆融的次第行法,一一皆能圆满而又相互衔接,兹分别说明于后:第一属前行部分,此一部分有二:于理──即人格养成教育,及

海云继梦:意中玄的特色是已经生出幼芽了

意中玄的特色是已经生出幼芽了!这个话头的蛋,你已经生下来了,就好好的孵着你的蛋, 最重要的是你应该会很自然的往这里靠过去。 也就是很本然的,就像母鸡孵蛋一样,没事自然就会跑去孵蛋。──────────

海云继梦:我就是这一句!

我就是这一句!「这一句」要你自己选的,你要去找出那个方法;这「一句」,就是疑情!!─────────────────────各位的「心」,透过这些语言文字,应该是停留在这个文句上面,这个叫作「句中玄」

海云继梦:我们从生活中来成就

我们从生活中来成就很多人都是家庭方面不完整,弄到最后, 不是禅修的问题,而是生活中的问题! 因此,必须要重建信心,先健全自己的人格之后,再来和大家一起共修,做正常的学习。学佛、参禅,离不开日常生活,日

海云继梦:要「讲」让你怎么开悟,很简单!

要「讲」让你怎么开悟,很简单!你自己要开悟,就须要走很长的一条路。 这个「保衽」功夫,是需要时间的。所以,禅和子在精进之余,还需要的就是耐性。这不是讲一讲、说一说就能开悟的,绝不可能!!!你不要以为,

海云继梦:你的「想」会化成你的行动,你知道吗?

你的「想」会化成你的行动,你知道吗?我们这里要你看得清楚,行! 你怎么行起来的? 血液循环有没有在行? 呼吸有没有在行呢? 要知道你在作很多事情,是受你潜意识在逼迫在行,受到你设定的程式在行! 那叫「

海云继梦:要了解心的作用,必须看清楚心的背景

要了解心的作用,必须看清楚心的背景假如看不清楚,经常就是独头无明毫无头绪的冒出来,那百分百都是错误的。 我们坐在这里,在观察的就是心念的「产生、存在、活动、消失」的轨迹。───────────────

海云继梦:正授行法的两个基础

正授行法的两个基础:正授行法中的两个基础即是:第一、破无明:即破根本无明,泯除识性活动。第二、觅根性:即让根性释放能量,找寻根性的存在。第一个基础是指行者的信心:「信心不具」无法泯除识性的活动!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