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海云继梦:你不要去记太多…
2025-07-26 11:49

你不要去记太多

就这么来、就这么去,就在这个地方完成一切! 干干净净、清清楚楚,没有任何的这种痕迹!这就是我们在修行中,所发挥的最大的作用。

那么这个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要更上一阶,走上正确的思惟模式,那也就是心的作用,要在这个心──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当中,「直接产生心念」来发挥作用,不要让它堕入第二念。

「第二念」就是存在,「心念」的存在,它就会变成意识形态。这个部份在这里,我们讲得非常的清楚。当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你「心念」要不要产生? 那就看你要不要作用!?你既然不要作用,那就不要产生;你要作用,那就让它产生吧──就由「心念的产生」直接发挥作用,过了就算! 那这叫作「活在当下」。这个观念,禅宗的袓师大德们到处都跟我们交待得清清楚楚的,可是我们就连接不起来!?

当你直接由「心念的产生」发挥作用,你就不会去记忆它,不会存留那个影子在。换句话说,当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我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当中,没有任何的影响会产生,我们也不留任何的痕迹。所以,在这种状况中,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当下。当下是指:六根与六尘境界相接触的时候,那么,直接「产生心念」发挥作用,就是这样而已。

在这个地方,当你逐渐的训练,你就逐渐的步上轨道,这就叫作「菩提道」;这个思惟模式叫作「生命的思惟模式」,生命取向的思惟模式。你不要去记太多!就这么来、就这么去!就在这个地方完成一切!干干净净、清清楚楚,没有任何的这种痕迹!!这就是我们在修行中,所发挥的最大的作用!!!

但是,行者常常在这里,没有抓住那个要领,所以,我们不知道自己在作什么。大家坐在这里,任其云来云去,所谓「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没有东西来,那就不要斩。」变成这样子了吗?不是、不是的!

你坐在这里,不是六根门头灰心泯志。不是的!六根门头是完全打开的!当境界──六尘境界从哪边来,那么「色、声、香、味、触、法」就从「眼、耳、鼻、舌、身、意」当中,不论哪一个部份进来,你都能够承接下来;承接下来以后,你要起作用!不起作用,就随它去!要起作用,那心念马上起作用。这就对了!

End

胡小林:想到极乐世界,但睡眠太多怎办?

这就是习气。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你看我们这些男孩子,见女孩子就起心动念。你学了多少年的佛,佛在经上讲过这个故事。一小和尚在山上跟老和尚学佛,学了十年了说,师父,我成就了。下山了,下山见一小姑娘,不

人不能过得自在,只因有太多的挂碍

觉醒法师百丈怀海禅师是唐代著名的禅宗高僧,我国丛林清规的制定者。他曾写有一首《一任清风送白云》诗歌,这首诗歌在禅门中流传久远,成为历代赞叹出家人悠闲生活的名诗。诗云: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

人家富贵你不要羡慕,你多做好事、莫问前程

人家富贵你不要羡慕,你多做好事、莫问前程梦参长老编者按:在世间生活,有些人得尽荣华富贵,有些人则十分拮据。当我们贫穷时,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大富大贵的因缘是什么?佛门又是如何看待财富与经商的?在此

一日禅|世界最无谓的思考就是想太多

心中无挂碍,人乃有所安。尘世纷扰,充满着未知与不确定。人如纸鸢,我们总想紧紧抓住手上那一根线,但风起时,下一刻又不知身居何处,前路何方。只有到了一定年龄,经过生活的洗礼,才懂得心安是福,心安才是归处。

庄子:看人不顺是境界太小,痛苦太多是智慧不够

看不惯是境界太小人生在世,难免有看不惯的人和事。庄子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万物都有其存在价值和存在根据,没有什么不可以存在,没有什么没有价值。所以世间善恶美丑,从道的观点来看

关于“忍辱”,你不得不知的几个真相

1、忍是一种心境,忍不是纵容,是我们心里不要起嗔怒,用慈悲心来忍辱2、上马杀贼、下马学佛从慈悲而非嗔恨的角度令恶性众生命断,也是慈悲的体现,虽是杀业,但内心出发点不一样,果报当然也不一样。3、对付懈怠

不可破的10条天规,太多人后悔知道的太晚!

01.流水不争先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无常形,顺势而为,为而不争,方达所愿。可以削平山川却堵不住流水。不争先不是不求上进,而是尊重自然规律,不破坏均衡,不因小失大、迷失自我。做事不能靠

邪淫消福太多,如何修回福报

一、停止邪淫。邪淫包括手淫、未婚同居、婚外情、同性恋、意淫、看和黄色有关的图片、网上转发有关黄色内容等。二、坚持放生。放生是增福报最快的法门,这点是同修共知的。首先,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坚持每天或定期放生

坚勇菩萨--诵经时脑中杂念太多怎样去除?

其实很多自己在家中修行念诵佛经得人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在念诵佛经的时候脑中会有杂念,而有的人的杂念会是非常多的,那么这些杂念该怎么去除呢?诵经脑子里杂念多,先举个例子,就像我们的衣服脏了,怎么办?需

净土旨归:在家修行之佛教的经典太多,何处下手

佛法是应机而说的,众生的烦恼多,所以经典也要多,才能达成济度的任务。你想学佛,并不需要研读那么多的经,只要选择某一部大乘经典,终身持诵就可以了。像金刚经、普门品、心经和弥陀经,都很适合在家人受持。如因

果卿居士:她怀不上孩子因为吃蛋太多

很多佛弟子学佛多年已经断除了肉食,却始终在吃鸡蛋、鸭蛋等,那么,佛弟子到底应不应该吃这些蛋类呢?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次法会上,陈居士带来了她的同事小林。小林年龄在35岁左右,瘦削的脸上透着黄灰色,

慧律法师答:妄念太多,要怎样摄受六根?

问:妄念太多,要怎样摄受六根?慧律法师答:妄念太多,那么就观想,我们若是在持咒念佛的时候,这忏云法师教我们的,说我们如果在持咒念佛的时候,可以观想这个佛像,不要想太久,五秒钟就好,那么观想这个佛像,若

海云继梦:应该有热滚滚的心来深参话头

应该有热滚滚的心来深参话头欢喜魔来,你这三个月会感觉很舒服,日子很好过,可是你生命中已经少掉一大段了!───────────────────────至于从欢喜魔来的,这叫软贼!!我们平常很难看到因为软

海云继梦:因为我们是活在觉知的领域里

因为我们是活在觉知的领域里我们不但要觉知、更要穿透、更要超越! 不只不受七情五欲的操纵,连知识、意识形态的框框,我们都要超越。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放下世间的种种享乐,这么辛苦的来做生命改造的磨练?同别人一

海云继梦:世界的成就是这样来的

世界的成就是这样来的为什么禅堂里法门这么高峻,法门这么猛利? 关键就在这个地方: 一刀下去,一定两断!!─────────────────────── 所以,大家应该在这里,放下一切身心世界, 好好的

海云继梦:禅 参禅 止观

禅/参禅/止观若云佛来佛斩、魔来魔斩、空心静坐,则入空亡禅乃就体而言,参禅则属入道之言,而止观一词则约行用之总称。概「止」则止住一切妄想及色身中物理或生理现象的欲望之谓。在欲界中之众生,心理的妄想及身

海云继梦:禅观中的根与识

禅观中的根与识「舍识用根」与「转识成智」是学佛人耳熟能详的辞汇,皆列属禅观中的工程,但是由于对这两项工程的不熟悉,所以两词浮于空谈、标的不清,也令行者步上误解佛法之困境! 此中当然涉及「能、所,真、妄

海云继梦:我这个会动的心要放在那里啊?

我这个会动的心要放在那里啊?这个心要无所住啊!以无所住故,那么 面对六尘境界,就自然潇洒、解脱、自在!───────────────────── 我们看惠能大师,他绝不是文盲、 绝不是瞎子。 虽然他不

海云继梦:观念身

观念身念身的训练,重点在看心──「用净心眼看、用觉心看」此一「用心」状态的训练!观念身的重点在六根接触六尘时的用心状态,六根接触六尘之剎那中是物理现象,即尘境经过根境的物理反应──犹如镜子反射影子,此

海云继梦:疑情话头会一直带领着你前进

疑情话头会一直带领着你前进这个话头,会在你心海里搅动,让你的心沸腾起来;让我们的生命产生那不可思议的力量。这个才是叫作「参禅」,而不是叫你枯坐在那里!────────────────────── 所以

海云继梦:都没有摸索,你会完全无知!

都没有摸索,你会完全无知!在心法当中,有心的作用。在心的作用之前,它有心的存在。在心的存在之前,有心的产生。那么,心的作用之前,那个心的存在,是怎么来的!?──────────────────────

海云继梦:不同的丛林、道场,各有不同的道风

不同的丛林、道场,各有不同的道风在禅修上,我们主要运作的微观部份,是意识形态, 我们在这里精进,进行的是心念中的思惟模式,可是我们体现出来的,那时空的适应性,是相当重要的。人在这个世间,影响我们最大的

海云继梦:理出心路轨迹,话头就出现了

理出心路轨迹,话头就出现了就在这个时候,你要把那个疑情、那个话头,在你的心胸回荡着,让它一直凝聚起来,然后如团如火,成团成片,绵绵密密,它会带你进入毗卢性海,功夫就在这里。──────────────

海云继梦:众神的国度

众神的国度真理是无形无相的,但却无所不在的运行着。一位真人,便是具有这种真理完全运行本能的人,此「人」非「人形」之人,但也可藉此「人形」之「人」而运行之真理的本能;此时的「人形」人即是化身佛,而此真理

海云继梦:修行完全是自己的事,不是向任何人交待

修行完全是自己的事,不是向任何人交待修行,本来没有假期的 通常我们看到, 放假,除了堕落以外,大概没有人开悟的!那就是因为我们的「心」没有办法安住在道上。─────────────────────现在

海云继梦:暗示型与承受型禅病

暗示型与承受型禅病因意识形态预设的目标性太强烈所造成暗示型禅病,是以破暗示及破意识形态的执着来对治,其病自除。在生命改造的过程里,有两项因素是导致禅病的主要原因:其一是以意识形态预设的目标性太强烈,其

海云继梦:境界相应就是心一境性

境界相应就是心一境性!提疑情、参话头、守正念──守住这一个中心点,其它的都拿来和这一个自己产生的蛋来相应,能相应,它就能出现──这就是我们修行怎么勘定对不对的基本原则。────────────────

海云继梦:讲到人家听不懂,就不算讲了

讲到人家听不懂,就不算讲了你听得懂,那马上要有个心念:我要自己「做」! 所以你就要去摸索。因为,在这摸索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心境,那个工程面会往前推动。──────────────────────观照「

海云继梦:我的心是怎么起作用的?

我的心是怎么起作用的?眼光要向自己里面看。我们讲任何基础行法的时候,常常有人这样提出:「我们讲心法,不是守住心就好吗?」这不是只有你懂,我比你更懂,但是「基础」我们一定要架起来;没有基础,你心法绝对守

海云继梦:三开行香

三开行香跑香或经行之中有三要:1.先将心胸打开!2.双手前后摆开!3.双脚完全迈开!------------------------------------禅修的训练,原则上是意根的法门,所以对于观念

海云继梦:我们的功夫在这里!

我们的功夫在这里!什么叫作「我」?──我可以不受逼迫! 我可以放下!! 我看得破!!!───────────────────────这里的冬天就是这个样子。今年我们打七,刚好遇上典型的北冬天。前两年因

海云继梦:要起作用,就需要一个媒介

要起作用,就需要一个媒介这个境界,如果你用十牛图来看, 它是返本还源以后,再一次起妙用,就入到红尘中,那么,他很自在! 是指这样的层次感。───────────────────────在体中玄的范畴里

海云继梦:你不能停留,必须再进一步!

你不能停留,必须再进一步!在「句中玄中要」当中的每一个行者都有一个特色,就是──大嘴巴、长舌、爱讲话、爱论道,这表示你已经走过第一个阶段,正进入第二阶段,这是正常现象。────────────────

海云继梦:华严禅观的入法界次第道

华严禅观的入法界次第道华严禅观的三段教学法是入法界次第的三大区块;于中每一区块皆有理事圆融的次第行法,一一皆能圆满而又相互衔接,兹分别说明于后:第一属前行部分,此一部分有二:于理──即人格养成教育,及

海云继梦:意中玄的特色是已经生出幼芽了

意中玄的特色是已经生出幼芽了!这个话头的蛋,你已经生下来了,就好好的孵着你的蛋, 最重要的是你应该会很自然的往这里靠过去。 也就是很本然的,就像母鸡孵蛋一样,没事自然就会跑去孵蛋。──────────

海云继梦:我就是这一句!

我就是这一句!「这一句」要你自己选的,你要去找出那个方法;这「一句」,就是疑情!!─────────────────────各位的「心」,透过这些语言文字,应该是停留在这个文句上面,这个叫作「句中玄」

海云继梦:我们从生活中来成就

我们从生活中来成就很多人都是家庭方面不完整,弄到最后, 不是禅修的问题,而是生活中的问题! 因此,必须要重建信心,先健全自己的人格之后,再来和大家一起共修,做正常的学习。学佛、参禅,离不开日常生活,日

海云继梦:要「讲」让你怎么开悟,很简单!

要「讲」让你怎么开悟,很简单!你自己要开悟,就须要走很长的一条路。 这个「保衽」功夫,是需要时间的。所以,禅和子在精进之余,还需要的就是耐性。这不是讲一讲、说一说就能开悟的,绝不可能!!!你不要以为,

海云继梦:你的「想」会化成你的行动,你知道吗?

你的「想」会化成你的行动,你知道吗?我们这里要你看得清楚,行! 你怎么行起来的? 血液循环有没有在行? 呼吸有没有在行呢? 要知道你在作很多事情,是受你潜意识在逼迫在行,受到你设定的程式在行! 那叫「

海云继梦:要了解心的作用,必须看清楚心的背景

要了解心的作用,必须看清楚心的背景假如看不清楚,经常就是独头无明毫无头绪的冒出来,那百分百都是错误的。 我们坐在这里,在观察的就是心念的「产生、存在、活动、消失」的轨迹。───────────────

海云继梦:正授行法的两个基础

正授行法的两个基础:正授行法中的两个基础即是:第一、破无明:即破根本无明,泯除识性活动。第二、觅根性:即让根性释放能量,找寻根性的存在。第一个基础是指行者的信心:「信心不具」无法泯除识性的活动!主要是

海云继梦:今生不成就,来生一定成就!

今生不成就,来生一定成就!现在你守到什么阶段? 自己是不是很自在的、很本然的会跟你话头相应?能够这样相应,你很快的会进入状况。现在,各位等于在交流道上「要进入正常车道」的那个阶段上一样,还在那边躲躲闪

海云继梦:先把内心里那套「背景」找出来

先把内心里那套「背景」找出来这个背景的后面、存在的前身,它有一个产生;产生了以后,它才会存在。 那么,产生之前是什么?怎么产生的那个部份,你就当它是疑情、把它当话头。─────────────────

海云继梦:捕捉那生起的地方,不要去找知识、找答案

捕捉那生起的地方,不要去找知识、找答案!声音来了──是谁在听?这不过是个声尘。 声尘透过耳根,那是谁在起作用?你把那个「能」先找出来。假如你一直设定在捕捉这些资讯,来累积你的经验与知识的话,那就没有意

海云继梦:看念头

看念头华严禅的殊胜重点在看念头,念头在那里?念头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时,那个「根尘相接」时的剎那境中! 对于「根尘相接」剎那中的用心状态,就叫作「看心」或「看念头」!这个根尘相接的剎那,即是念头产生的时

海云继梦:罗汉心又起了,菩萨心又走了

罗汉心又起了,菩萨心又走了!生命境界的展现, 对一个行者而言,这是无限的美好;对一个凡夫来讲,那叫无限的杂草!今天,各位经过严格的训练以后,透过了「句中玄」,到达了「意中玄」的成就,现在我们就要进入「

海云继梦:稍为驻足,反省一下

稍为驻足,反省一下观照也是一样。「参话头」使心停住,但是工程面会像水流一样,继续往前流不是你的心往前流; 你的心会带着,会有很好的状况出现。──────────────────────这四个叫「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