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三十四2024-12-11 11:08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三十四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译
韩清净科记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四瑜伽处之二
子二、往出世道3 丑一、标七作意
如是已辩往世间道。若乐往趣出世间道,应当依止四圣谛境,渐次生起七种作意。所谓最初了相作意,最后加行究竟果作意,乃至证得阿罗汉果。
丑二、辨四谛境4 寅一、观察2 卯一、了相作意摄2 辰一、总标列
修瑜伽师,于四圣谛略标、广辩增上教法,听闻受持,或于作意已善修习,或得根本静虑无色。由四种行了苦谛相,谓无常行、苦行、空行、无我行。由四种行了集谛相,谓因行、集行、起行、缘行。由四种行了灭谛相,谓灭行、静行、妙行、离行。由四种行了道谛相,谓道行、如行、行行、出行。如是名为了相作意。
或于作意已善修习等者:谓除了相作意,于余乃至加行究竟五作意中已善修习,名已习行瑜伽师。若住加行究竟果作意位中,由此超过加行方便所修作意,安住修果。如前已说。(陵本二十八卷十四页2372)今于此中,说二差别,如次应知。
辰二、广别释2 巳一、观察十行2 午一、略标举
由十种行观察苦谛,能随悟入苦谛四行。何等为十?一、变异行,二、灭坏行,三、别离行,四、法性行,五、合会行,六、结缚行,七、不可爱行,八、不安隐行,九、无所得行,十、不自在行。如是十行,依证成道理能正观察。
由十种行观察苦谛等者:谓由变异行、灭坏行、别离行、法性行、合会行,能随悟入实无常性。由结缚行、不可爱行、不安隐行,能随悟入一切苦性。由无所得行,能随悟入我唯是空。由不自在行,能随悟入无我实性。广如下释。
午二、随别释4 未一、无常行摄2 申一、辨4 酉一、变异灭坏二行2 戌一、别显2 亥一、变异行2 天一、依至教量2 地一、引证2 玄一、总说诸行
此中且依至教量理。如世尊说:诸行无常。
玄二、别显二种2 黄一、标列
又此诸行略有二种。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
黄二、随释2 宇一、有情世间2 宙一、举说
世尊依彼有情世间,说如是言:苾刍当知!我以过人清净天眼,观诸有情死时、生时,广说乃至身坏已后,当生善趣天世界中。
宙二、显义
由此法门,显示世尊以净天眼,现见一切有情世间是无常性。
我以过人清净天眼等者:由诸静虑说名天住。眼依彼故,是彼果故,彼摄受故,名为天眼。是极圆满、是善清净静虑果故,名极清净。于其人中,所有名字皆不相似,是故说言超过于人。诸有情类临欲终没,名为死时;住在中有,名为生时。如是差别,皆如菩萨地释。(陵本四十九卷二十页3967)又复广释恶色、好色。造诸恶行,当往恶趣,堕那落迦;造诸善行,当往善趣乐世界中。今于此中,略不具说,故于中间置乃至言。名色二种更互乖离,故名身坏。善行为先所有诸趣,名为善趣。受极乐故,名乐世界。亦如彼释。
宇二、器世间2 宙一、举说
又世尊言:苾刍当知!此器世间长时安住,过是已后,渐次乃至七日轮现,如七日经广说。乃至所有大地、诸山、大海,及苏迷卢大宝山王,乃至梵世诸器世界,皆被焚烧。灾火灭后,灰烬不现,乃至余影亦不可得。
宙二、显义
由此法门,世尊显示诸器世间是无常性。
地二、结成
如是且依至教量理,修观行者净信增上作意力故,于一切行无常之性获得决定。
天二、依现见量3 地一、略标
得决定已,即由如是净信增上作意力故,数数寻思观察一切,现见不背、不由他缘无常之性。
现见不背不由他缘无常之性者:谓如下说,变异无常之性,不违自所现见诸无常相,是名现见不背。非从他闻而得觉了,是名不由他缘。
地二、广释2 玄一、安立二事3 黄一、征起
云何数数寻思观察?
黄二、总标
谓先安立内外二事。
黄三、列释2 宇一、内事
言内事者,谓六处等。
宇二、外事3 宙一、标
言外事者,有十六种。
宙二、列
一者、地事。谓城邑、聚落、舍、市鄽等。二者、园事。谓药草、丛林等。三者、山事。谓种种山安布差别。四者、水事。谓江、河、陂、湖、众流、池、沼。五者、作业事。六者、库藏事。七者、食事。八者、饮[1]事。九者、乘事。十者、衣事。十一者、庄严具事。十二者、舞歌乐事。十三者、香鬘涂饰事。十四者、资生具事。十五者、诸光明事。十六者、男女承奉事。
宙三、结
如是名为十六种事。
玄二、观察变异2 黄一、总标
安立如是内外事已,复于彼事现见增上作意力故,以变异行寻思观察无常之性。
黄二、别显2 宇一、内事3 宙一、标
此中内事,有十五种所作变异,及有八种变异因缘。
宙二、释2 洪一、略2 荒一、十五种所作变异2 日一、征
云何内事有十五种所作变异?
日二、列
一、分位所作变异,二、显色所作变异,三、形色所作变异,四、兴衰所作变异,五、支节具[2]不具所作变异,六、劬劳所作变异,七、他所损害所作变异,八、寒热所作变异,九、威仪所作变异,十、触对所作变异,十一、杂染所作变异,十二、疾病所作变异,十三、终殁所作变异,十四、青瘀等所作变异,十五、一切不现尽灭所作变异。
荒二、八种变异因缘4 日一、征
云何八种变异因缘?
日二、列
一、积时贮畜,二、他所损害,三、受用亏损,四、时节变异,五、火所焚烧,六、水所漂烂,七、风所鼓燥,八、异缘会遇。
日三、释8 月一、积时贮畜
积时贮畜者,谓有色诸法,虽于好处安置守护,而经久时自然败坏,其色衰损变异可得。
月二、他所损害
他所损害者,谓种种色法,若为于他种种捶打、种种损害,即便种种形色变异。
月三、受用亏损
受用亏损者,谓各别属主种种色物,受者受用增上力故,损减变异。
月四、时节变异
时节变异者,谓秋冬时,丛林药草华叶果等萎黄零落;于春夏时,枝叶华果青翠繁茂。
月五、火所焚烧
火所焚烧者,谓大火纵逸,焚烧村邑、国城、王都,悉为灰烬。
月六、水所漂烂
水所漂烂者,谓大水洪漫,漂荡村邑、国城、王都,悉皆沦没。
月七、风所鼓燥
风所鼓燥者,谓大风飘扇,湿衣、湿地、稼穑、丛林干曝[3]枯槁。
月八、异缘会遇3 盈一、诸触变异
异缘会遇者,谓缘乐受触,受乐受时,遇苦受触;缘苦受触,受苦受时,遇乐受触;缘不苦不乐受触,受不苦不乐受时,遇乐受触、或苦受触。
盈二、烦恼变异2 昃一、举有贪
又有贪者,会遇瞋缘,贪缠止息,发起瞋缠。
昃二、例瞋等
如是有瞋、痴者,会遇异分烦恼生缘,当知亦尔。
盈三、诸识变异2 昃一、举眼识
如是眼识正现在前,会遇声、香、味、触境等余境余缘,起异分识。
昃二、例一切
其余一切,如理应知。
日四、结
是名八种变异因缘。一切有色及无色法所有变异,皆由如是八种因缘,除此更无若过若增。
一切有色及无色法所有变异者:前七因缘能令诸有色法变异,后一因缘能令诸无色法变异。总举一切,说有八种,然非无别,如应当知。
洪二、广15 荒一、分位所作变异2 日一、征
云何寻思内事分位所作变异[4]无常之性?
日二、释2 月一、由现见
谓由观见或自、或他,从少年位乃至老位,诸行相续前后差别,互不相似。
月二、念无常
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何以故?此内分位前后变异现可得故。
荒二、显色所作变异2 日一、征
云何寻思内事显色所作变异无常之性?
日二、释2 月一、由现见
谓由观见或自、或他,先有妙色,肌肤鲜泽;后见恶色,肌肤枯槁。复于后时,还见妙色,肌肤鲜泽。
月二、念无常
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何以故?此内显色前后变异现可得故。
荒三、形色所作变异2 日一、征
云何寻思内事形色所作变异无常之性?
日二、释
谓如说显色,如是形色由肥瘦故,应知亦尔。
荒四、兴衰所作变异2 日一、征
云何寻思内事兴衰所作变异无常之性?
日二、释2 月一、由现见
谓由观见或自、或他,先时眷属财位,或[5]见悉皆兴盛;后见一切皆悉衰损。复于后时还见兴盛。
月二、念无常
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何以故?兴衰变异现可得故。
荒五、支节所作变异2 日一、征
云何寻思内事支节所作变异无常之性?
日二、释2 月一、由现见
谓由观见或自、或他,先时支节无有阙减;后时观见支节阙减。或王所作、或贼所作、或人所作、或非人作。
月二、念无常
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余如前说者:谓如前说,前后变异现可得故,是名为余。下皆准知。
荒六、劬劳所作变异2 日一、征
云何寻思内事劬劳所作变异无常之性?
日二、释2 月一、由现见
谓由观见或自、或他,身疲劳性、身疲极性。或驰走所作、或跳踊所作、或趒踯所作、或骗骑所作、或作种种迅疾身业。复于余时,见彼远离疲劳疲极。
月二、念无常
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荒七、他所损害所作变异2 日一、征
云何寻思内事他所损害所作变异无常之性?
日二、释2 月一、由现见
谓由观见或自、或他,他所损害,其身变异。或由刀杖、鞭革、皮绳、矛矟等坏,或由种种蚊蝱、蛇蝎诸恶毒触之所损害。复于余时,见不变异。
月二、念无常
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荒八、寒热所作变异2 日一、征
云何寻思内事寒热所作变异无常之性?
日二、释2 月一、由现见
谓由观见或自、或他,于正寒时身不舒泰,蜷局战栗;寒冻缠逼,希遇温阳。于正热时,身体舒泰,奋身干语,霢霂流汗;热渴缠逼,希遇清凉。复至寒时,还见如前所说相状。
月二、念无常
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荒九、威仪所作变异2 日一、征
云何寻思内事威仪所作变异无常之性?
日二、释2 月一、由现见
谓由观见或自、或他行住坐卧随一威仪,或时为损、或时为益。
月二、念无常
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或时为损或时为益者:随一威仪,若时经久,便生苦恼,名能为损。若时易脱,便生怡适,名能为益。
荒十、触对所作变异2 日一、征
云何寻思内事触对所作变异无常之性?
日二、释2 月一、由触对2 盈一、辨分位2 昃一、举乐受
谓由触对顺乐受触,领乐触缘所生乐时,自能了别乐受分位。
昃二、例余受
如能了别乐受分位,如是了别苦受分位、不苦不乐受分位,应知亦尔。
盈二、由了知
彼由了别如是诸受前后变异,是新新性,非故故性,或增或减,暂时而有,率尔现前,寻即变坏。
月二、念无常
知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荒十一、杂染所作变异2 日一、征
云何观察内事杂染所作变异无常之性?
日二、释2 月一、由了知3 盈一、于心有贪或离贪等
谓能了知先所生起,或有贪心、或离贪心,或有瞋心、或离瞋心,或有痴心、或离痴心。
盈二、于心染污或不染污
又能了知随一一种诸随烦恼所染污心,又能了知随一一种诸随烦恼不染污心。
又能了知随一一种诸随烦恼所染污心者:此中且说烦恼品类,名随烦恼。如说贪着、悭吝、憍高、掉举等皆贪品类,皆贪等流。忿、恨、恼、嫉、害等是瞋品类,是瞋等流。诳、谄是邪见品类,邪见等流。覆是谄品类,当知即彼品类、等流。余随烦恼是痴品类,是痴等流。如是诸随烦恼系属根本烦恼,有多差别,名一一种。
盈三、于心趣入变坏或不变坏
又能了知彼心相续,由诸烦恼及随烦恼,于前后位,趣入变坏、不变坏性。
月二、念无常
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何以故?心由杂染所作变异现可得故。
于前后位趣入变坏不变坏性者:若为烦恼及随烦恼所染污时,是名前位。离染污时,是名后位。于前位中,有染污故,当为有变坏苦之所逼触,是名趣变坏性。于后位中,离染污故,从变坏出,是名趣入不变坏性。
荒十二、疾病所作变异2 日一、征
云何观察内事疾病所作变异无常之性?
日二、释2 月一、由现见
谓由观见或自、或他,先无疾病,安乐强盛;后时观见或自、或他,遭重病苦,触对猛利身诸苦受,如前广说。复于余时,还见无病,安乐强盛。
月二、念无常
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如前广说者:谓如前说:或彼男女自遭重病,命终殒殁。(陵本三十二卷[6]一页2614)是名广说应知。
荒十三、终殁所作变异2 日一、征
云何观察内事终殁所作变异无常之性?
日二、释2 月一、由现见
谓由观见今时存活,安住支持;复于余时,观见死没,唯有尸骸,空无心识。
月二、念无常
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荒十四、青瘀所作变异2 日一、征
云何观察内青瘀等所作变异无常之性?
日二、释2 月一、由现见
谓由观见死已尸骸,或于一时至青瘀位,或于一时至脓烂位,如是乃至骨锁之位。
月二、念无常
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荒十五、一切不现尽灭所作变异2 日一、征
云何观察内事一切不现尽灭所作变异[7]无常之性?
日二、释2 月一、由现见
谓由观见彼于余时,此骨锁位亦复不现,皆悉败坏、离散、磨灭,遍一切种眼不复见。
月二、念无常
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何以故?如是色相数数改转,前后变异现可得故。
皆悉败坏离散磨灭者:决择分说:若终没已,埋于地故,或火烧故,或为种种傍生诸虫所食啖故,或即于彼为诸风日所暴燥故,皆是散坏磨灭法性;当知此类,是无常性。昔会今乖,名为离散;散已变坏,最后都尽,名为磨灭。(陵本六十七卷十二页5351)其义应知。
宙三、结
如是且由现见增上作意力故,十五种行观察内事种种变异无常之性。
宇二、外事3 宙一、标
观察是已,复更观察十六外事种种变异无常之性。
宙二、释15 洪一、地事变异2 荒一、征
云何观察地事变异无常之性?
荒二、释2 日一、由现见
谓由观见此地方所,先未造立道场、天寺、宅舍、市鄽、城墙等事;后见新造,善作善饰。复于余时,见彼朽故,圮坼、零落、隤[8]毁、穿阙,火所焚烧、水所漂荡。
日二、念无常
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何以故?如是色相前后转变现可得故。
洪二、园事变异2 荒一、征
云何观察园事变异无常之性?
荒二、释2 日一、由现见
谓先观见诸园苑中,药草、丛林、华果、枝叶悉皆茂盛,青翠丹晖,甚可爱乐;复于后时,见彼枯槁,无诸华果,柯叶零落,火所焚烧、水所漂荡。
日二、念无常
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洪三、山事变异2 荒一、征
云何观察山事变异无常之性?
荒二、释2 日一、由现见
谓于一时,观见其山,丛林蓊郁,耸石巉岩;复于一时,见彼丛林,巉岩耸石,雕残隤[9]毁,高下参差,火所焚烧、水所漂荡。
日二、念无常
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洪四、水事变异2 荒一、征
云何观察水事变异无常之性?
荒二、释2 日一、由现见
谓先一时,见诸河渎池泉井等,涛波涌溢,醴水盈满;后于一时,见彼一切枯涸干竭。
日二、念无常
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洪五、业事变异2 荒一、征
云何观察业事变异无常之性?
荒二、释2 日一、由现见
谓先一时,见彼种种徇[10]利牧、农、工巧、正论、行船等业皆悉兴盛;复于一时,见彼事业皆悉衰损。
日二、念无常
见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洪六、库藏变异2 荒一、征
云何观察库藏变异无常之性?
荒二、释2 日一、由现见
谓由观见种种库藏,一时盈满,一时灭尽。
日二、念无常
见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洪七、饮食变异2 荒一、征
云何观察饮食变异无常之性?
荒二、释2 日一、由现见
谓由观见种种饮食,一时未办,一时已办;一时入口,牙齿咀嚼,和杂涎唾,细细吞咽;一时入腹,渐渐消化;一时变为屎尿流出。
日二、念无常
见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洪八、乘事变异2 荒一、征
云何观察乘事变异无常之性?
荒二、释2 日一、由现见
谓于一时,见种种乘,新妙庄严,甚可爱乐;复于一时,见彼朽故,离诸严饰。
日二、念无常
见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洪九、衣事变异2 荒一、征
云何观察衣事变异无常之性?
荒二、释2 日一、由现见
谓由观见种种衣服,一时新成,一时故坏,一时鲜洁,一时垢腻。
日二、念无常
见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洪十、严具变异2 荒一、征
云何观察严具变异无常之性?
荒二、释2 日一、由现见
谓由观见诸庄严具,一时未成,一时已成,一时坚固,一时破坏。
日二、念无常
见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洪十一、舞歌乐事变异2 荒一、征
云何观察舞歌乐事所有变异无常之性?
荒二、释2 日一、由现见
谓由观见舞歌伎[11]乐,现在种种音曲差别,异起异谢。
日二、念无常
见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洪十二、香鬘涂饰变异2 荒一、征
云何观察香鬘涂饰所有变异无常之性?
荒二、释2 日一、由现见
谓先观见种种香鬘,鲜荣芬馥;后时见彼萎悴臭烂。
日二、念无常
见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洪十三、资具变异2 荒一、征
云何观察资具变异无常之性?
荒二、释2 日一、由现见
谓观见彼,未造、已造,成满、破坏,前后变异。
日二、念无常
见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洪十四、光明变异2 荒一、征
云何观察光明变异无常之性?
荒二、释2 日一、由现见
谓由观见种种明暗生灭变异。
日二、念无常
见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洪十五、男女承奉变异2 荒一、征
云何观察男女承奉所有变异无常之性?
荒二、释2 日一、由现见
谓观见彼,或衰、或盛,不久坚住。
日二、念无常
见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或衰或盛不久坚住者:或年衰老,是名为衰。或年壮盛,是名为盛。迁流谢灭,是名不久坚住。
宙三、结
如是一切外事诸行,前之六种是所摄受事,后之十种是身资具事。以要言之,当知其性皆是无常。何以故?形相转变现可得故。
地三、总结
由如是等如前所说诸变异行现见增上作意力故,于内外事,如其所应,以变异行,观察一切是无常性。由是因缘,于诸变异无常之性,现见不背,不由他缘,非他所引,随念观察,审谛决定。即由如是所说因缘,说名现见增上作意。
亥二、灭坏行2 天一、依可现见3 地一、标应比度
即由如是现见增上作意力故,观察变异无常性已,彼诸色行虽复现有剎那生灭、灭坏无常,而微细故,非现所得。故依现见增上作意,应正比度。
地二、征释所以2 玄一、征
云何比度?
玄二、释2 黄一、显正2 宇一、剎那生灭
谓彼诸行,要有剎那生灭灭坏,方可得有前后变异,非如是住得有变异。
非如是住得有变异者:谓若剎那有暂住义,应无前后变异可得,是故作如是说。
是故诸行必定应有剎那生灭。
宇二、自然灭坏
彼彼众缘和合有故,如是如是诸行得生,生已不待灭坏因缘,自然灭坏。
黄二、简非4 宇一、标
如是所有变异因缘,能令诸行转变生起。此是变异生起因缘,非是诸行灭坏因缘。
宇二、征
所以者何?
宇三、释2 宙一、非全不生
由彼诸行,与世现见灭坏因缘俱灭坏已,后不相似生起可得,非彼一切全不生起。
由彼诸行至全不生起者:谓世现见水所漂烂、火所焚烧、风所鼓燥为因缘故,诸行灭坏,便谓彼为灭坏因缘。然不应尔。由彼诸行前相续灭,俱时复有后相续生。譬如有物,火焚烧时,若遇水缘,火相便灭,有水相生。此即彼物火界缘阙,火自然灭,非水能灭。由是应说水为彼物后变生因,非灭坏因。若许灭坏,应无后不相似生起可得;然有可得,故不应理。显扬颂云:非水火风灭,以俱起灭故,彼相应灭已,余变异生因。彼长行释其义应知。(显扬论十四卷十六页31,549a)
宙二、或全不生2 洪一、标
或有诸行既灭坏已,一切生起全不可得。
洪二、释2 荒一、举事
如煎水等,最后一切皆悉销尽;灾火焚烧器世间已,都无灰烬,乃至余影亦不可得。彼亦因缘后后展转渐减尽故,最后一切都无所有。
荒二、显义
不由其火作如是事。
宇四、结
是故变异,由前所说八种因缘,令变生起,自然灭坏。
地三、结定无常
如是比度作意力故,由灭坏行,于彼诸行剎那生灭、灭坏无常而得决定。
天二、于非现见4 地一、标
于如是事得决定已,复于他世非所现见诸行生起,应正比度。
地二、征
云何比度?
地三、释2 玄一、显正
谓诸有情现有种种差别可得。或好形色、或恶形色,或上族姓、或下族姓、或富族姓、或贫族姓,或大宗叶、或小宗叶,或长寿命、或短寿命,言或威肃、或不威肃,或性利根、或性钝根。如是一切有情差别,定由作业有其差别,方可成立,非无作业。如是有情色类差别,定由先世善不善业造作增长种种品类。
玄二、简非3 黄一、标
由彼因缘,于今自体差别生起,不应自在变化为因。
黄二、征
何以故?
黄三、释2 宇一、第一征难2 宙一、征
若说自在变化为因,能生诸行,此所生行为唯用彼自在为缘?为待余缘,如是自在方能变化?
宙二、难2 洪一、难唯自在
若唯用彼自在为缘,是则诸行与彼自在俱应本有,何须更生。
洪二、难待余缘
若言先有自在体性,然后行生,是则诸行不唯自在为缘生起。
宇二、第二征难2 宙一、征
若言自在随其所欲、功用、祈愿,方能造化,是故亦用欲为因缘,非唯自在。若尔,此欲为有因耶?为无因耶?
宙二、释2 洪一、难自在
若言有因,即用自在以为因者,此则同前所说过失,不应道理。
洪二、难余因
若言此欲更有余因,是则如欲,功用、祈[12]愿离自在外,余法为因。如是亦应一切诸行皆用余法以为其因,何须妄计无用自在。
地四、结
由如是等比度增上作意力故,于有他世诸行生起获得决定。
不应自在变化为因等者:有寻有伺地中亦有此文。(陵本七卷四页485)彼说自在能生世间,此说能生诸行,是其差别,然义无异。彼说:若时有大自在,是时则有出生;若时有出生,是时则有大自在;而言出生用大自在为因者,不应道理。即此所说诸行与彼自在俱应本有,何须更生。
戌二、总结
如是略由三种增上作意力故,寻思观察内外诸行是无常性。谓净信增上作意力故,现见增上作意力故,比度增上作意力故。
酉二、别离行2 戌一、结前生后
于前所举能随顺修无常五行,已辩变异、灭坏二行。云何复由别离行故观无常性?
戌二、标释二种3 亥一、标
谓依内外二种别离,应知诸行是无常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