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答:劝不可减少念佛时间以习定
承询修定问题,甚为惊愕。老学长早岁皈依印老,虔修净宗四五十年,今日仍欲舍念佛而习定,足证念佛之法,真实难信也。灵峰大师常云:一句佛号念熟,则三藏十二部极则道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都在里许,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又云:真能念佛,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可见持名是大总持,圆摄一切功德。只要老实念去,不管它定不定。若去管它,早是二心。欲定反乱,只是自扰。夏师诗云:散乱固成病,分别引魔军。散乱当然不好,故名之为病。若起心分别欲遣除之,则此分别之心,即是魔心,故曰引魔军。引得八万四千魔军乱舞,何苦来?古云:欲除妄想,去一添两。
静坐念佛甚好,但八旬老人亦不一定勉强要坐。勉强则身不宁,身不宁心即不安矣!要之,行住坐卧,均是威仪,只贵念念相续,不管你是坐是卧。
函云:欲修禅定,终不能定。此正合规律。因有此希求心,故终不能定。又云:但口里念佛,即不是放下一切,实难入定。仁者之见,本末倒置。今欲放下念佛以入定,如是之定,最多只是个无所住,何尝有些许般若气息?无住生心,才是金刚般若。五十年前,弟第一次读佛典,看《金刚经》。深体无住生心之妙,当时便领会得,以凡夫心,欲臻此境,唯有念佛或持咒也。盖放下一切,即是无所住;一句佛号声声相续,即是生其心。倘欲抽减念佛时间以习定,则更是大错,念佛是易行道,余者皆难行道,乃龙树菩萨之开示,若去此易行之道,反趋坎坷之途,何其颠倒之甚也!
此事切要,故直言之。灵峰《要解》曰: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低,则在念佛之深浅。当前首要是决定往生,先不管品位高低,但当深信切愿,靠定这一句佛号,靠定这一法,同靠一座山相似,无论如何也动他不得,这才决定生。看来品位也不会低。若于念佛信不及,今天要诵经,明天要打坐,后天想持咒,大后天又欲参禅,这样修法,对于信、愿、行的第一个信字,早已七折八扣。信愿不坚,欲生极乐,是真背道而驰也。以上乃剖心沥血之言,望三思之。
节录自:谷响集
 
End
圣玄法师从前,有一个小和尚急冲冲地跑去找老和尚,告诉老和尚,有很多人在背后说您的坏话!他正想细细道来,老和尚只是淡然一笑:我没有时间去管别人的闲事!听到这个小故事时,深深被老和尚的智慧与幽默所折服,自
 
再有人说,说戒定慧,那这个佛号能包括吗?全都包括在内!戒定慧,师父说了,「三具净戒,统统在这一句佛号里,那戒定慧也在这一句佛号里」,你说你还缺什么?戒定慧都在这一句佛号里,你非得要分别分别,这个戒怎么
 
念佛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无机不摄。有情众生,具有知觉,但发真心,无一不能得度。只要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不必广学诸法。善导大师云:若要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其契理
 
当一个人开始喜欢把没有时间,没有钱挂在嘴上挂在嘴边时,人生已经开始变得丧气和不幸。时间和钱都不够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生活方式出了错。问问自己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能不能去改变它。别把
 
人生无常,到底有多少年的时间可以真正把握住呢?任何人都难保在寿命内完成预定的计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握因缘际会,从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做起,付出爱与宽容、对人让步、给人成就,种植善因缘,转悭贪成布施,付出
 
《人体器官衰老时间表》别等坏了再去养!送你一套全身保鲜秘诀~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机器,和机器一样,每个器官、部位都有最初的设计使用寿命。如果我们能找到方法延长零件使用寿命的方法,就能减少机器的损耗和
 
早在上个世纪初,著名的心脏病学家,几任美国总统的保健医生怀特博士就第一个提出:从进化论角度看,步行是人类最好的运动,对健康有特殊益处。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据美国《预防
 
(一)时间的错觉很多学者在他们的论文内批评印度人是没有时间观念的民族;又批评佛经时间观念最混乱最不可靠,也有人批评中国人不重视时间观念。从现代的实用主义眼光来看,尤其是以西方社会工业功利眼光来看,无疑
 
修持吉祥天女咒是不分时间地点的,当然是任何时候都可念诵。只是在睡觉吃饭时默念更恭敬。“持咒”的“持”字就是说恒不放舍,佛经中常教我们持咒或持佛名号,但佛从未在哪部经中告诉我们在哪里不能“持”,在佛的眼
 
问:诸大丛林亦许居士坐香否。最长之香烧几许时间。腿子痛时,亦许暂放否。又参念佛是谁,话头如何参究。是心中称念弥陀名号而疑之耶。抑单提念佛是谁四字,不须称念四字名号耶。若一面称念一面参究,一心何能二用。
 
在家居士每天什么时间打坐好?二十四小时打坐是最好。如果每天半夜时,两点钟起来打坐更好。为什么?少睡觉、少贪睡、少做噩梦、少贪欲。所以说最好的时间,就是每天睡四个小时,就起来就打坐,这是最好的。有没有特
 
给观音菩萨上香步骤及讲究1.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是故只要出于至诚心、恭敬心,什么位置皆是好地方。2.不论佛殿
 
何谓诵读经典的时间,就是诵读经典需要选择的时间段、诵读经典时间的长短和诵读一部经典需要花费的时间,以这三个部分,总称为“诵读经典的时间”。那么我们就来一一介绍一下,这三个小部分。在佛教之中关于诵读经典
 
四面神是印度教中三主神之一的梵天,在泰国信仰中,他是财富之神,也会保护信徒的平安。四面神应该是最高人气的佛像,不过大家还是比较习惯称之为四面佛。四面佛手分执不同的圣物,如令旗、经书、海螺、法轮、权杖、
 
 打坐是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的,并没有固定的时间,只要你想打坐那就可以随时进行。但在打坐时一定要让自己的头脑保持清醒,也不要影响到日常生活,而且自身也不要受外界声音或环境的影响,这样效果才会好。此外在早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便过。日夜仅在一眨眼,春秋不过弹指间。我们若不抓紧时间修行,便会在这如梦似幻的生活中颠倒辗转,不知光阴易逝,顷刻便堕轮回。我们皆知要珍惜当下,可话在嘴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又难。唯
 
「时间」是面对变动事件时所感觉的先后秩序,是变动世界才有的现象。「时间有宽度」是由本文首先提出的观念,宿命通可用改变「时间宽度」来解释。拉长「时间宽度」,才有可能从「现在」逆向进入「过去」。摘要:「时
 
人们面对变易,必然产生先后秩序的认知,此先后秩序即是时间,故说:「时间是变易的先后秩序」。如果没有变易,也就没有变易的先后秩序,因此没有时间。所以一切静止不动,时间就消失了。摘要时间如洪流的观念与真实
 
时间是一个物理量,可以测量其长短,常用的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等。我们每天在用时间,却不清楚它是什麽,时间非常神秘。如果有人要我拿时间给他看一看,我该怎么做呢?拿一个手表给他看吗?不对,这是手表
 
放生时间很长好吗?问:放生者,从买到鸟至放生仪规圆满,大约三个小时。请问这样的时间是否太长?答:太长,这些众生很可怜,它实在希望你赶快把它放掉,救它一命,你还要叫它搞三、四个钟点,你不害死它了,它不会
 
信众问:在家居士诵《地藏经》有哪些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定?慧律法师答:《地藏经》比较长,要三个小时才能念完,一般在家居士没有这么多时间,所以,放在初一、十五念就可以。诵《地藏经》的时间可以自己调整,法无定
 
时间随想我们经常都会说到时间:今天、明天、后天;或一月、一年。人们早已习惯用各种方式来表述时间。可是,时间究竟是什么?恐怕很少有人能说清楚。时间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能感觉到。有时,我们会觉得时间过得很
 
说起来,这是非常遥远而艰难的事。解脱生死,并不太难,证辟支佛果,多则百劫,速则四生;一生三生,多至百劫,可证阿罗汉果;利根人修大乘道,即世可登六根清净位(已到生死的边际,即将进入初地的圣位了)。但要成
 
既然阿弥陀佛这么慈悲,我就可以随便了,反正无论如何佛都要救度我。此是邪见。阿弥陀佛虽未设戒善为往生条件,但戒善是佛弟子的分内之事。一个领受阿弥陀佛慈悲救度的人,必能体会我身如此庸劣,阿弥陀佛却毫不嫌弃
 
为什么禅修后感觉时间过的比以前快很多,一下就过去了?答:禅修以后感觉时间过得比较快,或者比较慢,那都是触功德当中的一种感觉,这个没有什么好不好。快很多或慢很多那都无所谓,也就是你有进入到某一种状况就对
 
时间是没有知觉的,它只是前进而已一个行者在跑香,不是一直前进就好了,他要 很清楚的知道「心法、色法之间」是怎么样运作的。但是,这个运作当中有凡圣之别,你有没有觉察到?─────────────────
 
为什么心静不下来,坐的时间就不长呢?答:那是当然的啊!叫你降伏其心,你心静不下来怎么坐得长?坐在那边就一直乱乱动、乱乱动,怎么坐得长,一定坐不长的嘛。
 
善士问:一边要追求财源滚滚,名利双收;又一边要追求解脱成佛,这样如何求得呢?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不知道怎么圆融,请师父开示。达照法师答:这个就像小孩子看着前面烧的火炭通红,很漂亮,一手就想抓回来。唉,这
 
问:大悲咒每天要念49遍,请问法师如果今天没时间念,明天补起来可以吗?还有可以替别人(比如家人)念吗?答:实在没有时间的话,改日补充起来也是可以的。替别人念,功德还是自己得到多,别人得到你回向的少部分
 
问:大悲咒每天要念49遍,请问法师如果今天没时间念,明天补起来可以吗?还有可以替别人(比如家人)念吗?答:实在没有时间的话,改日补充起来也是可以的。替别人念,功德还是自己得到多,别人得到你回向的少部分
 
智海法师答:其实,学佛并不妨碍我们自己工作,也不妨碍我们自己学习业务。相反,我们能够很好地学佛,对于提高我们业务能力,会有很好的帮助作用。我们学佛,质量性问题更重要。学佛其实就是追求智慧、追求真理、追
 
谓胜解行补特伽罗,经初无数大劫修行圆满。凡位菩萨的观照,第一个阶位是「胜解行」地。这个「胜解行」地,包括外凡的资粮位、也包括内凡的加行位,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什么叫「胜解」?「胜解」
 
问:修行要经多长时间才能圆满?净界法师答:谓胜解行补特伽罗,经初无数大劫修行圆满。凡位菩萨的观照,第一个阶位是「胜解行」地。这个「胜解行」地,包括外凡的资粮位、也包括内凡的加行位,要「经」过一「大」阿
 
顶礼法师,阿弥陀佛。法师您好,有个问题想请教,多谢。我身在国外,知道该学英语,但是有空的时候我就是喜欢听经、念佛、看佛教相关的资料,觉得其余的事情都是浪费时间。很长时间了,我都无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请
 
问:请问禅师,对于持守一日的八戒,怎样才算是正确的时间?有些人从晚上七点持到隔天晚上七点,在这之前与之后都吃晚餐,看起来就像是只持七戒而已。于非时,什么食物可吃及不可吃?麦片、牛奶、美禄、好力克、黄豆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师父,请教师父,饭后多长时间可以打坐念佛,另外弟子可不可以参加一些网站的共修,因为考虑到他们共修的回向和我们的回向文有所不同。智随法师答:南无阿弥陀佛:时间自己把握,腹不胀,打坐不昏
 
助念只念佛可不可以?助念一般需要多长时间?助念完全念一句佛号就够了,不需要其它的。助念内容太多,反而碍事。助念的时间,视不同环境而定,长可三天,短则一天,或八个小时等。视因缘而定,尽量多念。目前有一些
 
问:有人说:「人死亡的时候有如生龟脱壳。」那么死后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器官捐赠是否也是菩萨道的行为?如果舍心不够,如此做是否会影响往生善趣?生前应该如何作心理建设呢?帕奥禅师答:死亡之后捐赠器官就像将吃剩
 
静坐时间以多久为宜?初学者从五分钟开始,慢慢增加到三十分钟,可以先坐一次五分钟,然后出定,身体轻轻左右摇摆,调整身心过一会儿再坐第二次五分钟后再出定,再第三次五分钟,当第三次五分钟时问到,还想再坐时,
 
承询夏师所会《无量寿经》经文来历,此问甚为重要,敬答于次:(一)夏师会本中经文之来历问题:弟在注经前,曾把会本中每句经文都从五种原译中,找到来历。绝大多数都是某一译的经文,也有不少是综合数译的原文而成
 
问:修净土,很多大德都供一尊佛,他们原来供三尊,现在想供一尊佛,是因为想专一。一尊佛也是一个体,阿弥陀佛代表体,流现出报、化啦,观音、势至。这样的话,供一尊佛有没有跟原来相抵触?西方三圣像改成一尊阿弥
 
黄念祖答:诫求知解仁者近来研究《金刚经》,颇为勤苦,前进一步,甚以为慰。但应注意切不可流于一般治学方法。一般以求解多知为目的,此实背道而驰。知解门开,则悟门塞。六祖不识字,只听了约半卷经,即自家日生智
 
承询修定问题,甚为惊愕。老学长早岁皈依印老,虔修净宗四五十年,今日仍欲舍念佛而习定,足证念佛之法,真实难信也。灵峰大师常云:一句佛号念熟,则三藏十二部极则道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都在里许,三千
 
黄念祖答:1、念佛人(指信愿持名之人)临终有瑞相,上品往生者也。2、念佛人临终有恶相,决定不能往生者也。3、念佛人临终念佛,既无瑞相,亦无恶相,亦皆往生(此乃古德所说)。
 
黄念祖答:修持以莲师为主,求生则专志西方。因莲花精舍共愿之文,直指同生极乐也。莲师与弥陀无二无别,临命终时,佛来,莲师来,两尊同来,无量圣众同来,只要是接引往生,便是功德圆满。不问来迎者谁,关键是自己
 
黄念祖答:蒙古人住在蒙古包中,佛堂卧室只好挤在一处。只要不是有意亵渎,护法必当垂慈原谅。目前最好在佛像前垂设布帘。用功时,尽量先将室中打扫清净。然后拉开布帘,供养修法。下座礼拜后,复掩上帘幕。节录自:
 
黄念祖答:开顶后之修持5月22日信收到。目前继修金刚萨埵法甚好,理由如下:(一)此法虽名为忏罪法,实为无上密宗无上大法之第一部分。(二)忏罪亦极端需要,为自为他普作忏悔,于劫火欲燃之际,有此甘露,利乐
 
黄念祖答:劝如法修持大劄奉悉,因专心注经,迟覆为歉。弥陀、观音、莲师三身法,请照法本修持。近感密法行人,或升或降,因果分明,丝毫不爽。从未见如法修行,而无功效者;亦未见破法毁戒,而不遭恶报者。故我等务
 
黄念祖答:G居士(一)论临终往生,唯凭佛力。(二)不闻不睹,何惧魔军。您所问(甲、乙、丙)三问题,试答如下:甲乙两问都是临终之事:甲、无人引导,甚至干扰。乙、心脏病发,临终苦迫。因之畏惧,恐难往生。此
 
任何一个人,如果不愿意醉生梦死,一直糊涂到进火葬场,那就首先必须明白这一件事:为什么要活著?活著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黄念祖答:人身难得,哪方面难得?天比人聪明,有福有寿;天比人好,为什么不说天身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