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黄念祖答:六字大明治病之法可否修学?
2025-10-07 08:47

黄念祖答:劝深信

六字大明治病之法,目前不必修,将来亦不必修。但对此法应珍重,留待有缘人。能知之法不妨多,所修之法必须专。目前修行人忙忙乱乱,劳而无成,都是缺少信心,对自己现修之法信不及。于是东求西问,无有了期。这样下去,请待驴年。其实,一句佛号、一句咒、一个种字、一个手印,莫不皆是圆圆果海。信得及,当下便用;信不及,徒然忙乱,到头来仍是入牛胎马腹。所贵是信心坚固,知见圆融。一切法含治病法,治病法含一切法。信得及,专修可,兼修亦可,轮修亦可。信不及,一切都成戏论!

节录自:谷响集

End

改过之法

◎ 袁了凡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俗眼多翳,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

李炳南:契道之法

深信因果,多修阴德时下之人,最大毛病在于“不信因果报应”,然而不论世间法,出世间法,皆不离因果,今先以此开启话题。因果之事,错综复杂;因果之理,深奥难懂;类归之,有善、恶、无记、有漏、无漏等等差别;造

佛教疗养之法

文:圆瑛吾人铸形父母,寄迹乾坤,随业受身,依因感果,是身不实,四大假合所成。有病方知五阴幻报为苦,古云有病方知身是苦,斯言信不诬也。然当知病苦与身不相舍离,病是身生,身为苦本,苦乃身受,世人一一皆然。

解脱之法

◎ 智 旭超生脱死法门,不可以聪明凑泊,不可以意气承当,不可以情见夹杂,不可以粗疏领会。先须专求己过,无责人非,见贤思齐,见恶内省,法法消归自心,时时警策自心,将定盘星认得清楚明白,然后看经可,坐禅可

何处觅心安——浅谈佛教安心之法

何处觅心安--浅谈佛教安心之法宽运法师说到佛教的安心法门,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与二祖慧可的一段公案;这实在是一个非常感人且深具启发性的故事:传于北魏孝明帝神龟三年(公元520年)12月,

念佛之法应适宜

◎ 印 光念佛之法,何可执定。古人立法,如药肆中俱备药品。吾人用法,须称量自己之精神气力,宿昔善根。或大、或小、或金刚、或默、俱无不可。昏沉,则不妨大声以退昏。散乱亦然。若常大声,必至受病。勿道普通人

元音老人:放生时可以只说六字大明咒吗?

放生时可以只说六字大明咒吗?不论是六字大明咒,还是一句南无佛,都可以种下解脱的种子。当然,完整的放生仪轨就更好了。索达吉堪布所述的《闻法的功德》中讲到: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曾经在翠绿的花园当中给别人说法

念佛正是摄心之法

◎ 圆 瑛一句佛名,具有不可思议神力,能治一切烦恼心病,每当逆境之来,心生烦恼,遂即经行念佛,四步一声佛号,循环往复,念之数匝,渐觉心地清凉,热恼自息。有时事多心扰,更深不能成寐,亦专称佛号,历时少顷

南怀瑾:修心养性“六字诀”,字字千金!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不要总是怨天尤人,不要总是挑别人的毛病,看别人不顺眼,不要总想去改变别人,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境都会随心转。--南怀瑾大家一想到南怀瑾,总会将他跟

王骧陆:简捷禅定之法

炎炎长夏,闷热烦恼。于人事颠倒、无可排解之时,用一断字法:(啪)当下身心,一齐放下!顿如木石相似,一念不起(并此文亦毋著),而又见闻了了。看这是什么?此时善亦不思,恶亦不想,非空非有。如是一分钟,再提

【佛教养生】冬季养生六字诀

冬至已过,冬天已来,虽说春天不会远了,但关于冬季养生的问题,大家依旧还在探讨,今天在这里就给大家提供简单的六字诀:顺、静、修、调、补、固,一起来看看都要求大家做些什么吧?顺顺:养生跟着季节走!古人认为

斋日:持斋之法

道教将遵斋法而不违,谓之“持斋”。道教认为,学道不持斋,就如同夜行不持火烛一样。因此,道教历来把“持斋”作为修道者在其证道过程中最为基础的修持法门。道教“斋法”的种类很多,一般有三种常见斋:清心涤念为

蔡惠明:南宗禅的无法之法

南宗禅的无法之法蔡惠明一、南宗禅的特质是无法之法六祖慧能(公元六三八——七一三)开始的中国佛教南宗禅,在禅学乃至整个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完成了一次重大变革。这次改革从唐代一直延续到北宋。其内容大致可归纳为

张秉全:为什么说,法华经是甚深微妙难解之法?

为什么说,法华经是甚深微妙难解之法?诸佛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兴于世,无非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也就是令一切众生,觉悟人人本具与佛相同的见闻觉知之性,(即是佛性)个个都能作佛。只因迷背不知,枉作众生,受

张秉全:莫讶一称登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

“莫讶一称登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此七言联语,为印祖所撰,是为赞叹净土念佛法门圆顿广大普摄机而发的。对仗工整,用语贴切,有极强感染力。令读者对念佛法门生起无限崇敬之信心。联语文字简练,含义弘深,初学难

印光大师:净土法门是畅佛本怀之法

大觉世尊,愍诸众生,迷本妙心,轮回生死。示生世间,成等正觉。随众生机,说种种法。虽大小权实不同,偏圆顿渐各异。要皆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究竟成佛而已。然众生根有大小,迷有浅深,不能直下畅佛本怀。又

印光大师答:如何解释六字名号?

如何解释六字名号?印光法师答:南无阿弥陀佛六字,通是梵语。南无,亦作有曩谟者,经中通作南无。此翻恭敬,归命顶礼等。此二字,乃直示恭敬归依之意。阿弥陀佛,此翻无量寿。亦翻无量光。谓此佛之寿命光明悉皆无量

印光大师:“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含义是什么?

问: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含义是什么?印光大师答:(南无阿弥陀佛,乃西方极乐世界教主之号)汝何不知阿弥陀经云,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

净土经论:圆顿之法难思议

圆顿之法难思议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是故净土三

每天只念六字大明咒可以吗?

因为不识字,所以每天只念唵 嘛呢 呗美 吽回向,可不可以?有人说不圆满。海涛法师开示:拜托你多念啊!有人说不圆满。不会,很圆满。不识字的人越虔诚,因为你这样写就是谦虚,对不对?我们这种识字的不太念,你

福德日记:2月10日─读诵《六字大明咒》

2月10日─读诵《六字大明咒》在佛教徒中,不论各门各派,不管专持兼持,几乎每个人都会持六字大明咒,而从观音信仰的普及程度来看,观世音菩萨可说半个亚洲的信仰。六字大明咒出自《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又称为

净宗法师:佛的六字名号飞机可以运载我们到极乐

阿弥陀佛有一个法界航空公司,有六字名号的飞机,可以运载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飞机是依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发明的,跟你讲空气动力学,讲得那么好听,那么微妙,你自己能上天吗?你有再怎样的聪明智慧,懂得空气动力学

净宗法师:六字名号的光明火炬

想象一下,如果你走在一个山脊上,两边都是悬崖,给你一个火把,你稍微不留神,就掉到悬崖下面去了,你敢三心二意吗?你一定很谨慎,打着火把,仔细看,仔细走。这是一个比喻,以这样的心拿着火把,就是一心不乱,这

净宗法师: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本身

有人问:阿弥陀佛名号就是阿弥陀佛本身,这个信不来,这句名号怎么就是佛呢?你信不来,是因为凡夫的习惯性思维,落在凡夫境界,当然信不来。其实,信这件事情,你信就信来了,不信就信不来。很简单,你信了就好,这

净宗法师:六字佛袋

很多人觉得这句名号空空荡荡的,念着南无阿弥陀佛,还到处找弥陀的光明。到哪里找?他认为名号是名号、佛光是佛光,认为名号是名号、佛是佛,觉得是两回事,他不能信受名号当体就是无量光,所以他念名号之外,另外去

宣化上人:六字大明咒详解_六字大明咒解释

唵嘛呢叭弥吽这六个字,叫《六字大明咒》,每一个字都会大放光明。密宗是专门研究咒语和它的意思。佛教分成五宗:禅,教,律,密,净。禅宗就是参禅打坐;教宗就是讲经说法;律宗就是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就是专持戒

第16部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 乾隆大藏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

仁焕法师:阿弥陀佛有一个非常无上的慈悲之法

阿弥陀佛有一个非常无上的慈悲之法,他说:你们不懂得怎么努力的,只要你们称我名号,我知道你们想要做极乐世界的人,我给你们机会,我会成就你们。佛自己说: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意思是如果达不到你们的目的,我就

信愿法师: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不用三祇修福慧】,圣道门的修行,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断惑证真。断见思惑证悟阿罗汉,断见思惑再断尘沙惑,证悟辟支佛。断见思惑、尘沙惑,再分段无明证悟菩萨。断见思惑、尘沙惑,再满断四十一品无明成佛

信愿法师:善导大师(阿弥陀佛再来)的“六字释”

六字释是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说》所开示的。【《观经四帖疏玄义分》显此义言: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

信愿法师:六字洪名就是有我决定往生的一切功德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这段文叫做正定业之文,是《观经四帖疏》非常重要的一段文。诸位!不管你识字不识字,记忆力好或不好,这段文你一定要记起

信愿法师:住空、无相、无愿之法

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我们来了解“住空、无相、无愿之法”的意义。法藏菩萨的修行,内心是安住在三解脱门。我们凡夫修行,之所以很难解脱,就是我们的心经常住于贪、瞋、痴三毒烦恼。法藏菩萨没有贪、瞋、痴,前面已

信愿法师:从经文中体会六字的本愿道理,体会悲心愿力

我们佛弟子,一定要解行并进。念佛的净业行者,不能有解无行,也不能有行无解,解行一定要并进。解门就是听闻净土三经的教法,从经文当中体会六字洪名的本愿道理,了解阿弥陀佛发愿修行的真义,体会阿弥陀佛救度我的

信愿法师: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的真义

要门就是指《观经》之中十三观的定善以及三福九品的散善,所谓的定散二门,修此功德回向,以求往生。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行,尽在此要门之内;也就是八万四千法门的修行。弘愿门是指《大经》之中阿弥陀佛的本愿,也

南怀瑾:六字大明咒的神奇故事

关于观世音菩萨的法门,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尤其观音菩萨的慈悲威德,只要是中国人,或者韩国、日本、南洋等等国家地区,乃至隔山越海的西方世界,都或闻或颂,少有不知其圣号者。我说西方世界的人类也知有观世音菩萨

黄念祖答:夏师所会《无量寿经》经文的来历

承询夏师所会《无量寿经》经文来历,此问甚为重要,敬答于次:(一)夏师会本中经文之来历问题:弟在注经前,曾把会本中每句经文都从五种原译中,找到来历。绝大多数都是某一译的经文,也有不少是综合数译的原文而成

黄念祖答:读经的目的是什么?

黄念祖答:诫求知解仁者近来研究《金刚经》,颇为勤苦,前进一步,甚以为慰。但应注意切不可流于一般治学方法。一般以求解多知为目的,此实背道而驰。知解门开,则悟门塞。六祖不识字,只听了约半卷经,即自家日生智

黄念祖答:念佛人临终的几种情况

黄念祖答:1、念佛人(指信愿持名之人)临终有瑞相,上品往生者也。2、念佛人临终有恶相,决定不能往生者也。3、念佛人临终念佛,既无瑞相,亦无恶相,亦皆往生(此乃古德所说)。

黄念祖答:临终接引如果是莲师,去不去?

黄念祖答:修持以莲师为主,求生则专志西方。因莲花精舍共愿之文,直指同生极乐也。莲师与弥陀无二无别,临命终时,佛来,莲师来,两尊同来,无量圣众同来,只要是接引往生,便是功德圆满。不问来迎者谁,关键是自己

黄念祖答:佛堂卧室同处一室可以吗?

黄念祖答:蒙古人住在蒙古包中,佛堂卧室只好挤在一处。只要不是有意亵渎,护法必当垂慈原谅。目前最好在佛像前垂设布帘。用功时,尽量先将室中打扫清净。然后拉开布帘,供养修法。下座礼拜后,复掩上帘幕。节录自:

黄念祖答:开顶后之修持

黄念祖答:开顶后之修持5月22日信收到。目前继修金刚萨埵法甚好,理由如下:(一)此法虽名为忏罪法,实为无上密宗无上大法之第一部分。(二)忏罪亦极端需要,为自为他普作忏悔,于劫火欲燃之际,有此甘露,利乐

黄念祖答:怎样如法的修学密宗?

黄念祖答:劝如法修持大劄奉悉,因专心注经,迟覆为歉。弥陀、观音、莲师三身法,请照法本修持。近感密法行人,或升或降,因果分明,丝毫不爽。从未见如法修行,而无功效者;亦未见破法毁戒,而不遭恶报者。故我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