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您讲离四句,有一句,无一句,亦有亦无一句,非有非无一句,这样在生活中怎么入?
黄念祖答:生活上,终日吃饭这是禅宗的话未曾嚼著一颗米。不是不吃饭,你没嚼著米,就是这种境界。终日穿衣,没有披著一寸丝。即相离相。就在这个物质里头,就在生活这些相里头,离开这些事,离开这些相。所以终日度生终日无度。我在家里头跟爱人谈话,照顾爱人,就好像世间的夫妻情感哪,实际都远离。跟看见玫瑰花,看见牡丹花一样。所以即这个而离这个,不是只要离,也不是只有即。即这个,就钻到里头去了。这就是我的义务,我要把家庭搞好,把家庭维持好,孩子教育好,为这个,忙那个,这个没做好,哎哟我就造业了这就即了,太即了。离了,都不管,我就修行去了又太离了。不妨管嘛。在管之中,心不存这些想。不是那种感情了。夫妇,再进一步说,就是提升为道侣,菩提眷属,修道的伴侣了,就不是那种感情哎哟,我照顾你啊,身体好啊,多穿些,而是希望你成佛,你出生死。是爱人以德,不是爱人以姑息了。爱人哪,我就是心疼你,要你好一点,富一点,多留点钱这是爱人以姑息,多享受一点。爱孩子尽是以姑息的话,你把孩子害了。爱人以德!好好教育他;朋友也好好地直言忠告,对于一切人都是爱人以德,这就是转换了。
 
End
寂静法师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如果有一千朵花,可能就会吸引一万只蝴蝶,花多蝴蝶多。同样的道理,好心和福报能够感召美好的环境。厚德才能载物,德就是功德,物就是物质,德厚了,
 
我想借这个机会,再把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跟大家叨咕叨咕。第一个问题是:大家问的最多的,我认为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很多同修问,刘老师,你看我应该怎样修行?就这个问题,这几年来是不停地有人在问。这次我用很简
 
李炳南居士答:既受不杀之戒,固不许直杀,从义理而论,凡涉间接杀,帮助杀,赞叹杀,教唆杀,以及制造杀因,制造杀缘等,俱不应为。不素食者,虽非直接杀生,而是间接杀生,且杀因杀缘,由之而起,故彻底讲,持不杀
 
问:若我们识得念经而无请僧及买办以上各物,亦无设灵位,而自己一人持素于佛前虔诚诵经礼忏,来代亡亲忏悔,代其念佛求生西方,其效果比第一条功德如何?(杨乘光)李炳南答:请僧荐亡,必延戒学双尊之大德,以其威
 
阿弥陀佛,这句佛名,是万种功德的结晶,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漫漫长夜里的明灯。念佛人现世获得的十种妙处。这些都是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上亲口开示的,佛无妄语一、常得一切天神隐形守护
 
问:世上宇宙真理是否有一个?谁(哪一个宗教)是唯一真理?(黄圣吼)答:此问题颇笼统,宇宙之大,事物之多,要从何处说起。兹可说,各事物各有真理,若归纳之,有一个总真理,所谓万法归一。此万法归一,名一真法
 
你每天如果没有一定的功课,就是挂名的佛教徒。净土行者,每天务必要有一定的功课,每天念佛或一千或三千,或一万或十万,皆不拘束,以决定不缺为准。净宗九祖蕅益大师曾说:「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
 
下面我再想跟大家说说,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为什么我们要把八万四千法门舍掉,专持一句弥陀圣号?那就得说说,这个弥陀圣号的功德,它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功德。我也简单地挑几条跟大家说。那功德要说起来,可能几天几夜
 
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永不亏本星云大师1)人家侮辱你,你要当作是培福;人家伤害你,你要当作是他来成就你。你受尽委屈,记得!你是有福报的人,不要抗拒,一个人伤害别人两种情形:伤害别人就是花自己的功德法财,一个
 
印 光【原文】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一则恐其未明远理之人,见其因犯制戒之迹。不知乃大权菩萨,欲佛制戒以淑后世,遂现作不如法相,以启如来立制以垂范耳。由其未明此理,唯据近迹。遂谓如来在世,佛诸弟子多有不如
 
第一、一句阿弥陀佛佛号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典的总概括。就是浓缩的三藏十二部经典。这是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说的。他说,一句阿弥陀佛,三藏十二部通通在里面了,一千七百桩公案通通在里面了,你真正把这一句佛号
 
有一种悲心:倒驾慈航传喜法师在宇宙间,有一种能量,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转凡成圣,这是圣贤不忍众生苦的情怀。这大悲力量的人格化,就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十方一切诸佛的悲心。她是佛,是一切诸佛的悲心
 
◎ 钱 穆我们该有一个信仰,那就是人性善的信仰。刚才说,人也有兽性,但经过文化陶冶、教育熏蒸,可以变化气质,教人人向善。子孝可获得父慈,兄友可获得弟恭。人心有感应,我以此感,彼以此应。整个社会从一个人
 
问: 既然佛性不在修,却又何必要修法呢?不如在生活中时时返照,尤其是烦恼现前透不过去时。元音老人答:因为你有无明在,遇事执相,不得自在,故须修行。修,不是修佛性,而是消除无明习气。你能时时处处常摄在定
 
随缘识得性,这句话很重要。我们做一切事情都要随缘,随缘则起妙用,反之则会起种种烦恼。比如,一个很有才干的人,一时得不到适当的工作,不能发挥其才能,此时也毋须怨天尤人,只要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就是了。日久,
 
一句阿弥陀佛便是最好的念佛法门蕅益大师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
 
仁禅法师我们要尽量止语,不说闲杂语言。乃至平时道友之间见面问讯以及回答的时候,都可以用一句阿弥陀佛名号来代替。见了面一合掌:阿弥陀佛!他问你什么事情的时候,也一合掌:阿弥陀佛!尽量不要说话,打一个手势
 
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我们应该感到幸福。因为我们已经褪去了青春的青涩,洗尽了生活的铅华,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回报,懂得了珍惜和付出。因为父母尚在,我们可以孝敬他们,可以缠绕在他们身边,还可以做一个他们眼里
 
说起江南小镇,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小桥流水、轻舟画舫,然而南浔古镇却是一个例外。它的趣味大半并不在这流水小桥的温柔之中,而在那些围墙里。为什么南浔古镇会有这种独特性呢?时光倒回几百年前,我来慢慢告诉你它
 
我们坚持初发心特别是坚持发菩提心是非常不容易的。佛法里有许多故事讲到坚持菩提心不退的不容易,其中一个故事讲释迦牟尼佛座下的比丘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在很久以前就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要修菩萨行就要修
 
在这个多元时代,男人对好女人的要求是越来越苛刻:只有容貌不行,只有学位不行,只长得好看也不行可谓是挑了又挑,防了又防,在他们理性光芒的照射下,我们终于发现了一种女人正在走俏:这种女人,她们知书达理,为
 
核心提示:如果您认为美女围绕、歌舞升平、肉池酒林、一掷千金是最潇洒的人生版本,就该看看曾经集名门、有钱、学霸、唐璜于一身的台湾富豪黄任中的故事。黄任中飞黄腾达时,一个人坐拥上亿财产,与数百明星及美女交
 
助印经书是三种布施的因缘具足: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可以获得财富的果报;而法布施能得佛菩萨般若智慧加持;无畏布施则可以获得健康长寿。助印经书是广散财富的另一种形式,所以是财布施,然后传阅经典
 
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总会遇到,佛菩萨交到我们应该生一颗慈悲的心,那么我们修行慈悲之心该怎么修行呢?我们总不能凭想象就能生出来一颗慈悲之心吧。其实修行慈悲之心是很简单的,首先我们应该在心中种一颗慈悲的
 
问:半月刊第六期[时报所载坐化僧人之考证]一节文内,有[参狗子话头]一句。不悉如何解法。请详示。范古农答:禅宗教人明心见性,先令人心中放下一切念头,单提一句无意味的话,使心凝静为入手,名曰参究,或曰参
 
当我们知道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的时候,每天系念佛号很好,但每天有妄想,杂念,烦恼,干扰这是正常的。凡夫就是有妄想杂念,没有了妄想杂念,就不是凡夫,你就是圣人了。你如果略一修行就能成为圣人,那也就不需要
 
美国天普大学宗教系史威德教授(Leonard Swidler),可说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一九九二年五月底他再次访问复旦大学哲学系,并专门为我所主持的出家僧尼佛学研究班讲学,题目是已广为大陆学术界知晓的宗
 
咒章第一句是皈命除一切盖障菩萨摩诃萨。这里面有两曾密意:一是目前很多人都知道的,念诵时,我们心中皈依的是除盖障菩萨这位十地菩萨,祈愿获得他慈悲垂赐加持,令我们能够消除各种业障和违缘,一切顺利。这是在事
 
有一户卖饼人家的儿子,从小心地善良,由于住在寺院旁边,所以每天送十个饼来供养寺中的道悟禅师。但道悟禅师每次都留下一个饼,并对他说:“我送给您,用来庇荫您以后的子孙。”有一日,他独自的想:“饼是我送去,
 
有一本作品叫《历代高僧生卒年表》,这部年表明确记载:“慧昭,男,526年生,815年卒,终年290岁。”当然这条数据也是来自佛教史籍,比如《宋高僧传》。《宋高僧传》之中有慧昭法师的详细资料,我们不妨了
 
刽子手坦巴达提卡即使一句法语也有莫大利益8~1虽诵千言句若无义理者不如一义语闻已得寂静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刽子手坦巴达提卡。坦巴达提卡担任刽子手的工作已有五十年,退休那一天,他到河中彻
 
 佛教造像十分讲究法度,不仅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规定,甚至还有《造像度量经》这样的经典对身体的比例、尺度进行细致的解说。如果不符合这些法度和规定,那一尊佛像就会有“不如法”的嫌疑。例如,藏传
 
 其实修不净观应该以观想为主,有高僧大德开示过,其实修不净观是“观身不净”,是观察自己身体不清净的本质,而且最好是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观。不净观可以跟白骨观结合起来修,先观想不净观,再观想白骨观。1、不
 
一句弥陀,圆具十门幽溪传灯法师著《净土生无生论》立为十门:一、一真法界门,二身土缘起门,三、心土相即门,四、生佛不二门,五、法界为念门,六、境观相吞门,七、三观法尔门,八、感应任运门,九、彼此恒一门,
 
一句阿弥陀佛,成佛有余。印祖说,念一句阿弥陀佛,成佛有余。为什么?因为持名念佛,念念即佛,能净四土缘故。有蕅益大师的话为证。大师说,“信愿持名,消伏业障,带惑往生者,即是(生)同居净土。信愿持名,见思
 
略论一句弥陀,能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张秉全为什么说,念一句六字洪名,能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虽说出于经文的金口诚言,很多人不能无疑。今试论之。须知此一句阿弥陀佛,乃是法藏菩萨因地发四十八宏誓,经无量劫修行
 
一句弥陀,是多福德,非少善根。彻悟禅师在《念佛伽陀教义百偈》中,有一偈云:“一句弥陀,开往生门,是多福德,非少善根。”此偈的教义依据,出于《佛说阿弥陀经》经文云:“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赵朴初答:是的。根据佛说,佛法分三个时期:一是正法时期,即佛教兴起时期;二是像法时期,即演变时期,这时期开始有佛像,所以称像法;三是末法时期,即衰坏时期,佛并且曾经说过将来法灭时的情况。诸行无常,佛教
 
我叫杜武宗,皈依法名佛悟,今年已71岁,厦门市杏林马銮村人(这里是慧净法师俗家杜氏祖上在祖国大陆的宗亲根源)。村里宗亲的红白喜事都会请我参与,也因为我的高辈份和热心参与,本村人称我为老家长;又受观音菩
 
彻悟大师遗集卷下偈颂念佛伽陀教义百偈一句弥陀。我佛心要。竖彻五时。横该八教。一句弥陀。意旨如何。知音常少。木耳偏多。一句弥陀。大意分明。蛇生弓影。药出金瓶。一句弥陀。名异方便。普摄群机。旁通一线。一句
 
人生其实很像一趟旅行,跋山涉水的过程中一定有顺境也有逆境,有上坡也有下坡,有快乐也有痛苦。当逆境和痛苦出现的时候,一般人往往会把原因归之于外部的客观世界,我自己没有修学佛法之前也常常是这样看待问题的。
 
出自《居士学佛100问》)(一)学佛就是学佛做人。慈悲待人,智慧做事。佛教是适应救度一切人的智慧与慈悲之法。把它理解为某一种或某几种陈旧的教条模式都是错误的。佛教是一种催人积极向上,追求完满的思想和人
 
锡兰有一四龄奇童,忆前生事如数家珍(锡兰)电讯据锡兰广播电台播称:在锡兰戈玛力Jot-male县之哈杜那瓦村Hadunawa中有一对名阿浦哈米Appuhamy和定吉力阿妈Dingiriam之夫妇,生有
 
一句「阿弥陀佛」我们要心无挂碍,一心称念佛号,一句「阿弥陀佛」,如游丝般充塞整个宇宙虚空。念佛是在为移民作准备,是要去一个最真、最善、最美的西方极乐世界。离开了生活,固然没有禅;离开了作务,更无法深入
 
一句好话所谓「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眨,严于斧钺」,一句好话可以使人我快乐、天地清平。别人灰心的时候,你鼓励他一句话,他就有绝处逄生的感觉; 别人失望的时候,你赞美他一句话,他就觉得人生可爱多了。
 
〔一句弥陀了生死〕弥陀净土法门是末法时期最殊胜的法门,佛说末法时期的特色是只谈教理,少论行证,所以古来大德一再强调末法修行不容易,要证果更是困难。证就是以自己的心地行持来验证佛心,因为证的人愈来愈少,
 
有一个信徒拜佛拜得非常烦恼,她念佛念观世音菩萨念了一年、两年。诵《无量寿经》诵了十年、二十年一直烦恼,她没有找到佛教的根本,她以为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解决,或者一部《无量寿经》就可以解决,一句南无观世
 
什么是十善业?十善业包括: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或称十善业道。分别是哪十善?不杀生杀是杀害,生是生命,不杀害
 
陈培佑杭州庆春门陈培佑我婆婆一直住在临海县城把酒营老家的一间小屋里。她为人和蔼可亲,善良慈祥,和邻居关系很好。我和她独生子老张结婚已三十年了。我俩在杭州工作,有时在春节等假期里随丈夫回家探望婆婆。我俩
 
在生活中实践佛法于西园夜话时答疑济群法师西园夜话是菩提静修营的常规内容。修学佛法不在于听了多少,关键是对法义理解了多少,运用了多少,这样才能使佛法对人生产生作用。否则,即使听得再多,也不过是增加一些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