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刚学佛不久,王居士给我一部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结缘,告诉我说:这是法宝。并提黄念祖老居士给这部经做了注解,名《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当她提到夏莲居老居士、黄念祖老居士这两个名字时,我觉得特别熟悉亲切。噢!莫非是小时候听我爷爷、奶奶常提到的夏莲居老师夏老师我心里想。王居士还说:黄念祖老居士平时在家写书,一般不接待来访者听这位七十来岁的老居士满腔激情地讲怎样不容易才见到黄老,真不忍心打断她的话,何况中国同名同姓的人很多,别认错了人。王居士说一同拜访的人还同黄老照了相片,我就请王居士把相片给我看看。当我看到相片后,心里想:没错,就是他老人家。我小时候见过黄老,离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年,近四十年没见面。黄老现在头发白了,岁数大了。至于黄老是什么样的人,我当时只是认为是位老修行,给我爷爷奶奶很多法益,并能注经著书。
随著我诵经,对于经文有些地方不明白,我就想请一本《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但哪里也没有流通的,请不到。于是我就想:何不去北京找找黄老,问问哪里有流通的。
我带孩子去北京看我百岁的爷爷,谈起夏莲居老师,当时我爷爷肃然起敬,两目炯炯有神,驼著的背也直了起来,说话的声音也大了起来,如钏声,都震我的耳朵。看得出来敬佩之情从我爷爷心里发出。我爷爷谈起当年跟夏老师学佛,在夏府念佛、绕佛、做佛事夏老师每次都跟爷爷生活,虽然到上学时回天津,但每年寒、暑假有时间我都去北京看爷爷奶奶,但从未见过我爷爷这样说话,我听了都为之感动。
谈起黄老,我爷爷赞叹不已,并说黄老的母亲在往生前半年就预知时至,并把随身的念珠给我奶奶做纪念。我听了很高兴。高兴的是这下可好了,有什么学佛的问题可以问黄老,请黄老当我的老师,并问问他从哪里可以请到《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于是我去拜访黄老。
我在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二日下午二点左右找到黄老家。一进门我马上就认出来,这个院子我小时候常来,一九五五年、五六年时,我爷爷奶奶住在西四丁街壬字四十九号开诊所。我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我奶奶经常带我来这里。我回天津上小学后,不久我爷爷奶奶也搬家了,以后我就没再到这里来。
非常荣幸我有幸拜见黄老。当时我与黄念祖老居士相距大约二米,相对而坐。黄老亲切地询问我学佛情况,问了我几个问题,遗憾的是当时我刚刚学佛什么也不知道。突然我眼前一亮,我见黄老全身放金光,其光金黄略有红色,光的亮度比夏日正午骄阳的光强得多,金光晃耀就像刚出炉的钢水。黄老脸上每个汗毛孔都向外喷光,其光成束,很粗很亮,旋转变化向外喷放。我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只处眯著眼睛看,再看黄老的脸,不是刚才和我说话的七八十岁老爷爷的脸,而是一个满面红光十五六岁姑娘的脸。其容貌比我所见过的任何一个人都圣洁美丽,我从未见过。傲雪的梅花,十五的皎月也不能喻其神韵。尤其是那双眼睛是那么慈悲,我从未见过,又带有几分童真,从里向外都那么真,那么慈悲,不是用语言文字所能讲出来的。
我当时想佛经里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佛经是说什么如融金聚什么影畅表里后面又说的是什么事。谁万亿紫金身后面又记载什么事遗憾的是我刚刚学佛,由于当时刚刚读经文,对于经文很生疏,怎么也想不起上下文。对于佛理也不知道。只是觉得很殊胜,但又讲不出所以然,只有傻呵呵地坐在那里看著黄老。时间大概有三四分钟,突然想起寺院里观世音菩萨是女相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正当我想到这时候,黄老突然把光收了。我面前还是坐著七八十岁白发苍苍的黄念祖老居士。黄老两目慈祥和蔼地对我说:你要好好修啊!我心里默默回答:哎!黄老站起身来,拿出我日夜思念希望得到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莲公大士净语》、《宝王三昧忏》(内含净修捷要)等书给我。并告诉我:持名念佛为根本。由于我知道黄老时间宝贵,没有特殊的因缘不见外人,我怕占用黄老更多的时间就满心欢喜拿著书就回家了。当时我心中想著黄老修处真好,会放光。竟没问黄老刚才是怎么回事。
拜见黄老后的第三天我就回天津了,在回津后开始的几天里每当我做功课读《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时,全身酥麻像过电似的,尤其是开始的第一天,半身都动不了,念佛号也是这样。做完功课酥麻的感觉就没有了,身体就像平常一样。那天日常生活散念佛号时也是全身酥麻,但没有做功课时那么强烈。念一声佛号中从头到脚就酥麻好几次。我想这就是拜见黄老以后的感应,使我增强对这部经和佛号的坚定信念吧!
每当我回忆拜见黄老的情景时心里暖烘烘的。我当时不懂什么高深的理论,但我觉得黄老所说、所著是正确的。按他所指的去修没有错。
直到黄老往生以后,九五年的一天,北京陈居士问我黄念祖老居士的事来,我就把黄老给我显相的事说给她听。她听后惊呼:黄老对你这么好,那不是观世音菩萨嘛!那不是给你显的观世音菩萨相嘛!给你显的法相嘛!我听她这么一说,我就傻了,坐在椅子上半天没说出话来。心里想:啊!可不是嘛!我当初想到寺院里观世音菩萨是女相时,黄老突然把光收了,怎么不往下再想一步呢?要是早知道你给黄老顶礼了吗?陈居士问。没有。我惭愧而遗憾地回答。这就是末法中障深业重、智浅福薄的我所经所做的一件非常惭愧而遗憾的事。遗憾的是我没有及时地认识到黄老显的是观世音菩萨相,也没有礼拜,以后也没有多亲近黄老请问佛法。只是想到黄老时间紧张不敢多打扰。现在想起来非常遗憾。
随著我对于佛教的学习和修持,我更加惭愧和遗憾。当时黄老所显的相是很微妙殊胜的。我所写的只是当时下根劣智的我所见的,而且能够用语言文字能描述的部分。众生的慧命胜于我的生命,我不敢有丝毫乱造,我深知如果我写的不是事实的话,我将犯大妄语戒,我的罪即使是生陷地狱也不过分,但我写的,的的确确是事实。
面对黄老的舍利子,想想夏老、黄老的一生,痛定思痛,好在还有黄老的老师夏莲居老居士的著书,有黄老讲课开示的录音磁带,有黄老用心血写成的书留于世间,给我们末法众生点燃了火炬,照亮了修行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通过短短几年的修持,使我深刻体会到首先得到真实智慧,首先得到解脱,首先得到真实利益的人是真实信入,如法修行的人。正像夏莲居老师《净语》直念去所说: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愿所有的众生正信、正修、正行。得到真实的解脱。
姚景艮(法名 欣量)
 
End
◎ 卢秀清本空法师是浙江省慈溪县庄桥马径村人,俗姓张名汝钊,法名圣慧,出生于一个十足封建的旧礼教家庭中,祖上四代信佛。她家虽处乡间,却也是个书香门第。父亲是一位秀才,她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当她还只周
 
◎ 王 维 禅师讳道光,本姓李,绵州巴西人。其先有特有流,若实有蜀,盖子孙为民。大父怀节,隐峨嵋山,行无辙迹。其季父荣,为道士,有文知名。禅师幼孤,在诸儿,其神独不偶。家颇苦乏绝,去诣乡校,见周孔书,
 
堂舍楼观 第十六卷黄念祖老居士【又无量寿佛讲堂精舍。楼观栏楯。亦皆七宝自然化成。复有白珠摩尼以为交络。明妙无比。诸菩萨众。所居宫殿。亦复如是。】无量寿国中说法的讲堂、修法的精舍,以及一切楼观栏楯(观音
 
受用具足 第十九卷黄念祖老居士【复次极乐世界。所有众生。或已生。或现生。或当生。皆得如是诸妙色身。形貌端严。福德无量。智慧明了。神通自在。受用种种。一切丰足。宫殿。服饰。香花。幡盖。庄严之具。随意所须
 
德风华雨 第二十卷黄念祖老居士【其佛国土。每于食时。自然德风徐起。吹诸罗网。及众宝树。出微妙音。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安和调适。犹如
 
决证极果 第二十二卷黄念祖老居士【复次阿难。彼佛国土。无有昏暗火光日月星曜昼夜之象。亦无岁月劫数之名。复无住著家室。于一切处。既无标式名号。亦无取舍分别。唯受清净最上快乐。】决证极果,阿弥陀佛的大愿就
 
宝莲佛光 第二十一卷黄念祖老居士【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亦然。复有无量妙宝百千摩尼。映饰珍奇。明曜日月。彼莲华量。或半由旬。或一二
 
《净修捷要》是先师夏莲居老居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著作。一个真实的修行有成就的人,他所写的东西、所讲出来的东西,不同於一般人。所以我们在研究正文之前,我们先看一下这个序。《净修捷要》,一开始这篇就是序,也
 
三辈往生 第二十四卷黄念祖老居士【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前一品是第十七诸佛称叹大愿的成就,本品是大愿核心第十八十念必生大愿的成就。此愿是从真实之际、真实之慧所生的真
 
十方佛赞 第二十三卷黄念祖老居士【复次阿难。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
 
他是「兴大悲」,兴起了大的慈悲心。慈和悲的含义不同,慈是与乐,所以慈母,小孩子你要什么给你什么,我给你,这是慈;悲就是拔苦,要他出苦。所以大悲观音是千手千眼上头现出一个威猛相,第一个头是红的是阿弥陀佛
 
第一条,这一条就是介绍我们这个世界的导师,所以一切都是尊师重道,重道就必然要尊师。所以我们对於师,这都是一般的,尤其是佛法这样,这种不是释迦牟尼如来,谁也不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实重要的问题,而且得到解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法身是最清净,离一切相。法身的佛,佛有三身,佛是法身、报身、化身。在西方现在说法的是报身,而报身之本是法身,法身就「遍一切处」,刚才不是说遍一切处?这个说的是法身,法身,没有一
 
「一心观礼,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这一段。亦号无量光,底下就说,「无边光、无碍光、无等光。亦号智慧光、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隐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这是十二光佛,从无量光起。这十二
 
这一段是密净不二。「一心观礼,显密一体」,显教和密教是一体。目前大家好像有点分别,显教就是和尚,密教就是喇嘛,称为喇嘛教。确实有好些个风俗习惯表现,喇嘛和僧人不一样,服装也不一样,用的法器也不一样,念
 
现在到了第十段,第十段就是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我们「一心观礼,极乐世界,教主本尊」。教主,大家都知道吧!释迦牟尼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教主。本尊这是密教的语言,密教修什么法,那个佛
 
「一心观礼,佛由心生」,刚刚我们讲阿弥陀佛是出家多少年成就成了阿弥陀佛了。这个地方一句话说,佛由心生。佛在哪来的?佛就是由你心里头生出来的。这一句好多人听了之后,他就很难,他就说这么说起来,我就失掉了
 
「一心观礼,无量光寿,如来世尊」。无量光寿是别号,如来世尊是通号,就把十号都摆在里头了,就说一个头一个尾都代表了。他们的「光明普照十方世界」,前面有说无边、无碍等等,它是无量的,既然是无量、无边等等,
 
这一段就是在《无量寿经》里头,这一段是佛都把法都说了,阿弥陀佛怎么成就了,又说了我们这个世界众生如何如何苦,再三告诫。然后佛就问阿难说:你想看见极乐世界吗?你要想看见你就礼拜。阿难就听话,就礼拜,他头
 
一心观礼,无量光寿,是我本觉,起心念佛,方名始觉,托彼依正,显我自心,始本不离,直趋觉路,暂尔相违,便堕无明,故知正遍知海,虽入众生心想,寂光真净,不涉一切情计,微妙难思,绝待圆融,阿弥陀佛。南无阿弥
 
正文《净修捷要》是先师夏莲居老居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著作。一个具实修行有成就的人,他所写的东西和所讲出来的东西,不同于一般人的。所以,我们在研究正文之前,先看一下前头这个序文。?净修捷要也叫做五念简课。
 
一心观礼,极乐世界,教主本尊,于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一切境界,无不照见,如黄金山,出于海面,其中万物,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有无数声闻菩萨恭敬围绕,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拜三称(第
 
一心观礼,十方世界,示现广长舌相,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欲令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皈依供养,所有善根至心回向,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恒河沙数诸佛。?南无阿弥陀
 
《净修捷要》报恩谈黄念祖老居士前言《净修捷要》又名《五念简课》,是夏莲居老居士集大悲心、大愿心为我等末法粗陋浅机而作的简课。黄念祖老居士生前原拟撰写《《净修捷要》报恩谈》。但我等众生福薄缘浅,未能实现
 
前言《净修捷要》又名《五念简课》,是夏莲居老居士集大悲心、大愿心为我等末法粗陋浅机而作的简课。黄念祖老居士生前原拟撰写《《净修捷要》报恩谈》。但我等众生福薄缘浅,未能实现。所幸留有黄老讲述的音带共计九
 
无量寿经讲座08(概要)菩提心是这样的大,菩提心量就是这样大,他要度尽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在一切空间,包括广大无边。这些众生过去的我要度,现在的我要度,未来的我也要度。包括时间,广大长远,都没有边际。
 
无量寿经讲座05(概要)《华严经》经末,华严最后一卷,普贤大士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把普贤行愿品列入净土五经之一,这就是证明。《华严》讲了这么多,那么多玄妙,讲到八十篇,最后还是要用,尽除一切诸障碍,
 
无量寿经讲座06(概要)你念佛名的时候,你这个时候正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心里就这一句佛号的时候,并且就一句的时候,别的妄想就没有了吧,就换掉了百千万亿的妄想杂念。如果念佛啊,我怎么还是妄想纷飞。你不知道
 
无量寿经讲座12(概要)溪谷幽冥之处,悉大开辟,皆同一色,犹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瀚,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都开辟,都开开好了。
 
无量寿经讲座07(概要)再引证一下《弥陀要解》,澫益大师说吾人现前,一念清净心性。我们每个人当前一念的心,一念的性,不在内不在外,在哪?在里头,在外头,在中间,都不是。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过去心不
 
无量寿经讲座09(概要)有余涅槃,这才能够从同居土升到方便有余土。四土,同居土的之上是方便有余土,是小果的圣人,阿罗汉所居的土,这种叫做竖出三界。按通常的向上升,升天,出欲界到色界,出色界到无色界,出
 
无量寿经讲座15(第1品)阿弥陀无量寿,就是我们的本觉。从本觉起,我们念佛庄严自心、清净自心,开始觉悟,最后达到究竟觉,就是清净平等觉了,这是配三觉。那要是倒过来,把这平等觉作为我的本觉,我们起心念佛
 
无量寿经讲座14(总释题名)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底故,这个乘能够穷尽到一切法的源底、根源,所以乘为大,这是大乘的含义。十二类因缘又说了,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是无量无边,这个法是无量无边呀。以是因缘也叫
 
无量寿经讲座13(概要)自主的本心啊自心啊。自心就是自然中自然相,自然有根本。自心他就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郁单成七宝,就是无意的话。郁单是本单四大部洲中郁单,是本单洲。郁单之自然,自然成七宝。自然
 
无量寿经讲座20(第二品)就有了数量,无量的智,能够照见种种不同之相。刚才说众生有种种根,所以我们给种种药。如你不通达众生,那你怎么给药呀。众生种种差别呀!种种病呀!这差别相,这叫什么智慧呀,这叫无量
 
无量寿经讲座16(第一品)这《净影疏》,慧远大师是隋朝的。他说神通已达,叹其德胜。所谓很神异。神异称为神。他神异,凡情所不能达的。什么叫通?没有壅碍叫做通,壅,堵塞了,堵住了,就不通了。通有身通,天眼
 
无量寿经讲座18(第二品)究竟彼岸,彼岸就是波罗蜜。证到如来到达彼岸。《净影》就是慧远大师他解释究竟涅槃,涅槃正是彼岸,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这都是《智度论》的话。《净影疏》解释究竟涅槃就是解释究竟
 
无量寿经讲座17(第二品)又贤护等十六正士,所谓善思惟菩萨、慧辩才菩萨、观无住菩萨、神通华菩萨 、光英菩萨、宝幢菩萨、智上菩萨、寂根菩萨、信慧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
 
无量寿经讲座19(第二品)还有另外一件事,爱欲同等的难办,那一切众生都不能承当。幸亏只有一个事情,这个事情最难办,爱欲。一切众生都因为爱欲而证性命,性命就是这么来的,生死之本啊。再有一件事情这么严重不
 
无量寿经讲座23(大教缘起第三)护佛种性常使不绝。护者是护持、维护。佛种性者可以解释六度。我们引征《会疏》的话,他举佛种性四个解释,我们今日举其三个:(一)众生所具佛性,人人都有佛性,众生心中具如来性
 
后汉支娄迦谶译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编辑说明前 言经 题法会圣众第一德遵普贤第二大教缘起第三法藏因地第四至心精进第五发大誓愿第六必成正觉第七积功累德第八圆满成
 
大教缘起第三底下是别序。别序是本经独有的序。经中世尊放光现瑞,阿难请问,世尊回答,演出弥陀愿海、第一希有难逢法宝《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尔时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镜。影畅表里。
 
必成正觉第七【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我建超世志 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 誓不成等觉复为大施主 普济诸穷苦 令彼诸群生 长夜无忧恼出生众善根 成就菩提果】本品是必成正觉。上一品发大誓
 
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下)(四)发愿信愿持名为宗,底下谈愿。愿就是厌离婆婆,欣慕极乐。对于娑婆世界我们毫无贪恋,愿意出离,一心所向往的只是极乐世界、这就叫作愿,愿很重要,所以说金刚非坚,愿力为坚。金刚
 
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上)黄念祖居士著(一)引言(二)明宗(三)生信(四)发愿(五)持名(六)妙果(七)后语附文:集科学家与佛学家于一身的人善护念蕅益大师开示: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
 
《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黄念祖居士大德开示(一)引言《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现在也可以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来参加今天广化寺念佛七道场。在北京的佛教徒。何止在座的百位左
 
信有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1)信自《要解》说: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
 
下说: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依是依报,黄金为地、七宝楼台、八功德水是极乐的依报。依报属于器世间正指正报,表有情世间。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诸上善人等,是极乐的正报
 
一、《心经》要义今天给大家讲我们经常念的一本经,也是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我们学习的题目叫做生活中的智慧--《心经导读》。《心经》共268字。正文260字,题目8
 
心经略说黄念祖老居士以一九八七年于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一、心经两种形式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其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