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长老全集·序
2024-10-27 11:34
◎ 传 印
提及中国佛教,时人每以唐宋佛教兴盛为荣,而以近现代佛教衰败为耻。故学佛者多尊唐宋而薄现代,大似近现代佛门大德,其道德、修证皆不及古德前贤者。实则不然。个中既有好古薄今之习气使然,亦有时势之整体黯淡所致。譬如天心之月,今古皆同,而时有朔望、气有明晦,故月亦有阴晴圆缺之象;此非月之过,乃时势之异也。
俗言,时势造英雄,岁寒方知松柏而后凋,时艰方显英雄之本色。况以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为本怀之菩萨行者,又岂肯目睹大厦之将倾、法船之将没,而无动于衷乎?须知,佛法衰败之际,正是菩萨行者真实承担处、真实忍辱处、真实精进处、真实大雄处、真实大智圆融处、真实大悲普及处。虽然,人皆习惯于以功业论佛门之成败,罕以个体之精进承当而论缁门之功过,然于危难之际,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之诸大菩萨行者,若虚云老和尚,若印光大师,若太虚大师,若弘一律师等,其大担当、大智慧、大忍辱、大精进,与前贤古德相较,又岂有轩轾!
吾之同参道友净慧上人,自幼失怙,寄迹空门。及长,亲炙先师上虚下云老和尚,宿慧显发,授记五家之法脉。然公一生命运多舛,生涯跌宕。首京畿,次广东,次新洲,披斜阳、曳瘦体于大江南北;先交心,后右派,再改造,励心智、涤情虑于晓夜昏晨。就世情而言,此乃人生之大不幸,而于公,正是其成就菩萨人格之烈焰洪炉。萍踪无定而不改菩提初心,世事缠扰而不易向道之志。此殆孟子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者乎?
然功不唐捐,二十载沧桑历练、观察思考,终有发心起行之地。一九七八年,慧公平反复出,还归北京,后任《法音》编辑,并协助赵朴初会长起草中国佛协教务文案。此一经历,使其对中国佛教现状了解愈发深入,并成就其看待事物、处理问题之全局观念。在此期间,受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之影响,慧公对中国佛教何去何从之思考,愈发清晰,愈发成熟,愈发系统。
一九八八年,公应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邀请,筹组河北省佛教协会,同时主持赵州柏林禅寺重建工作。此后创办《禅》杂志,提倡生活禅理念,举办生活禅夏令营,于大陆首开佛门之新气象,光射斗牛。公倾十五年之心力于河北复兴赵州祖庭,二〇〇三年厥功乃成。于湖北,公应本焕老和尚之邀,于癸未秋继主黄梅四祖正觉禅寺,历十年有余,为复兴四祖禅法,重振东山法门,殚精竭力,宵旰用心,一路龙天护佑,法雨缤纷。其自赞云:七旬承道信,八旬侍弘忍;五载当阳道,玉泉度门兴。
如公所言,河北赵州、湖北黄梅,乃其一生精心养护之试验田,欲为中国佛教之未来,开启一条光明振兴之路故。有识之者,凭心而论,公毕生之探索、实验,确为中国佛教振兴之理性光明选择,堪称是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在中国当代佛教史上之最璀璨成果。
慧公一生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秉持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之大悲愿心,始终保持视一切逆境违缘为修道增上缘之圆顿智慧心,逆流而上,求学求道,成人成才,千锤百炼,日臻化境,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如实而行。菩萨行者,此之谓也。
吾与慧公一九五五年冬期相识于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虚云老和尚座下,公乃吾同门学长,亦为吾圆具三坛大戒之第三引礼师,风雨同舟,砥砺扶持,六十载相识相知,一甲子法谊情深。慧公少年聪颖,敏悟过人,深得云公老人赏识。在云山初识,吾即知其善作诗文,且颇具禅意,心生赞叹。浩劫之后,慧公主笔《法音》二十载,以文字般若,结最胜法缘,宣化法音,功德无量。尤重佛教文史资料之保存,广搜博采,先后主持影印《现代佛学》、再版《法音》二百期,皆为当代佛门重要文献。更历五十年,不忘初心,念兹在兹,汇编吾等先师虚云老和尚之《全集》,圆满云公老人座下众弟子之夙愿,功在千秋,泽被后世。
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佛教讲世出世法之圆融无碍。慧公之心系佛教,难忍能忍,难行能行,觉悟人生,善用其心,可谓立德。传持宗门,弘化南北,复兴丛林,倡生活禅,奉献人生,善待一切,可谓立功。而其立言,则一生勤于笔耕,多有述作,淑世导俗,诲人不倦,有大量法语、开示、文记、诗偈等,篇幅之广,数量之多,洋洋洒洒,数百万言,堪比古人。生前已有《柏林禅话》《双峰禅话》《入禅之门》《生活禅钥》《坛经一滴》《心经禅解》《经窗禅韵》《空花佛事》等著作行世,法缘殊胜,众生欢喜。今慧公门下弟子,为保存史料,传之后世,多方搜罗,精心整理,文以类聚,编纂成册,名之《净慧长老全集》,以报师恩,善莫大焉!余嘉其志,随喜无量。公之生活禅思想与智慧功德,必有赖于是编而灯传无尽也。
印与慧公,曩昔同师虚老,半生共事,情同手足。今慧公先赴莲台,印不惜打葛藤一上,勉为慧公一生之功业,开启末后一段光明,为后代儿孙,照天照地去在!
己亥年四月本师释迦如来圣诞吉日 云居同门传印序于江西庐山东林净土苑
End
◎ 苏 轼幽人白骨观,大士甘露灭。根尘各清净,心境两奇绝。真源未纯熟,习气余陋劣。譬如已放鹰,中夜时掣绁。摘自《苏文忠公全集》
持律严谨 戒行清净新量长老(1920--2015)尼的一生持律严谨,虔诚信仰,矢志不移。文革期间,上海万佛阁被迫停上宗教活动,她白天随众劳动,早晚不辍修持,数十年如一日,素食独身,戒行清净。她主持每日
1907年9月21日,在湖北新州李集西张湾村的一户贫穷的家庭里,一位男婴诞生了。在这个姓张的大家族,孩子出生给全家带来了欢乐,父亲为这位爱子取名志山,希望以后他的志向比山还高,将来一定能够堪成大器。小
谛禅长老,俗姓侍,名完年,祖籍甘肃民勤。1926年生于民勤县,1945年依民勤县法幢寺上融下通上人,披剃出家。1954年在灵武县马鞍山甘露寺受戒。1993年正月初六(1月28日)世缘已尽,在甘肃武
我很幸运地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一岁半被卖入尼庵,换了一担谷子,养活了一家人。那么小就能为家庭作出贡献,我感到非常高兴。我们生在福中要知福惜福。我80年的生活中有50年在痛苦中度过,尽管解放以后生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苏 轼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 传 印提及中国佛教,时人每以唐宋佛教兴盛为荣,而以近现代佛教衰败为耻。故学佛者多尊唐宋而薄现代,大似近现代佛门大德,其道德、修证皆不及古德前贤者。实则不然。个中既有好古薄今之习气使然,亦有时势之整
一、讲经说法,是出家僧伽的天职,即本职工作。依佛为师,出家为僧,则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化众生以利他;利他既是自利,自利完全是为利他。自他同体,若无众生,即无佛故。经中将众生譬喻为树根,把佛菩萨譬喻为枝叶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世间现象是相对的,有空间的,有超空间的;有生物,有非生物;有物质,有非物质;有有形体的,有没有形体的。这是相对的东西,不是绝对的。你不能说你
首座和尚、班首师父、各位执事、各位护法居士:你们大家今天辛苦了!过去人讲:念佛就成佛!你们将来都要成佛的。为什么这样讲?这不是我讲的,但我经常讲这个故事,等会慢慢讲,你们各位今天到弘法寺来念佛,为什么
(一)要珍惜这番大好因缘诸位同学值遇殊胜因缘非同一般,不可以寻常视之。诸位年方韶龄,正信佛教,发心出家,实非寻常人所堪能;生值盛世,国泰民安,衣食丰足,日用不缺,这都是夙世为善之所感召。能够入学到中国
编者按: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家法名本为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老和尚一生以弘法利生为己任,被誉为深山中的一盏明灯。2017年11月27日,老和尚在五台
一、感恩人生在世,接受了来自国家、来自社会、来自师长、来自父母的种种恩惠,如果我们把生命存在的各种关系都排除掉,我们的个体生命在哪里呢?我们的个体生命能否存在呢?可以说,离开种种因缘条件,我们个体的生
弥陀法会二周年纪念辞沪市贵州路寿圣精舍之弥陀法会,由谛明老和尚所成立。每月逢期念佛,并请王心湛老居士开演各种经论,法施功德不可思议。去冬八月,谛明老和尚圆寂,法会由达圆师继续维持。今为成立二周年纪念发
复元音老人书信钟鼎贤契:接信并款收到。心菊是用功的人,又是个不会用功的人。凡用功者莫不求有所得,即是不会用功者。更有一班以为即此便是,不求深造,于力上加功。茫茫荡荡,入流浪而不觉,是偏于空而不觉,此又
《学佛一得》序自西历千九百十五年德国爱司敦氏(爱因斯坦整理者注)发明相对律后,西方科学界之观念,为之大变。盖用科学以研究宇宙万有,当进一方便法门矣。相对律者,以上下左右前后过去未来为对者也,深合乎我国
复巢海容居士书信谈运用佛智因应逆境之道(去函)骧师法座:沪上叩别榘训亲承,西行以还,思慕积岁。比闻驻锡江南,普施法雨;内典阐圆觉之旨,法坛传无上之密,翘首莲座,无任钦仰。弟子德薄能鲜,无补时艰,利济有
只有同生命相结合,佛法慧命才能延续。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多。对于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来说,面对如此浩瀚的经典,难免望洋兴叹、望而却步;那些开始信佛、学佛的人,究竟合适读哪些
惟贤长老的世纪人生随想 僧品高韬垂范千秋金易明他的身躯显然是那样的柔弱,但他的意志却格外的坚毅;他的生平已然是如此的坎坷,但他的心态又特别的淡泊。老人家在历经近一个世纪娑婆世间的人生辉煌与坎坷,平静地
读《周叔迦佛学论著全集》方广锠中华书局最近出版了《周叔迦佛学论著全集》,全七册,叔迦先生一生撰写的主要佛教论着基本上均已收入。书前有方立天、程恭让序言各一篇。程恭让序认为,本书的出版,“可以说是当代中
走出围墙的擦边球大师缅怀净慧长老王雷泉2013年4月20日上午,我在南京大学讲学间隙,惊闻雅安地震,净老舍报,当即发出一条微信。天灾接踵而至,佛门老成凋谢,痛楚难以言表,当晚在黄梅四祖寺讣闻下发一条跟
16.神奇的旃檀树从前有一位商人,他做完生意,准备走山路回家,却不小心在山中迷失方向。当时下着雪,道路全被大雪淹没,商人眼见回程的路已经断绝,前进的道路也没有了,他不知如何是好,便仰天大哭了起来。山谷
八圣道分(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道(Path),意味著能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目的地。就如旅途的道路,譬如从这里到科伦坡
痛悼净慧长老杨曾文2013年4月20日上午,笔者正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出席全国佛教院校学生论文发表会,忽然惊闻当代生活禅的倡导者、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黄梅四
2011年10月20日,安徽省宣城市小九华普渡禅寺举行一代高僧明心长老圆寂二十周年追思赞颂法会。当日,追思法会在该寺纪念堂举行,小九华普渡禅寺住持辉振法师主持并致辞。圣辉大和尚发表讲话,为众人述说了长
◎ 未成佛时,要先结人缘,广结善缘,随众随缘,为教为众。眼里要有大众的影子,耳里要有大众的声音,心里要有大众的上功德,身上要有大众的恩惠。◎ 有的人说佛教是迷信。这话是错误的。曾经有个居士讲,佛教不是
(一)佛法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禅。古德曾说,修行学佛要从三方面去努力:学佛的口、学佛的身、学佛的心。佛的心,就是禅。研究经教或修任何宗派,如果不知道禅的道理,就没有学到佛的心要。因为禅就是我们自己的本心
观经四帖疏观经玄义分卷第一沙门善导集记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生死甚难厌佛法复难欣共发金刚志 横超断四流愿入弥陀界 归依合掌礼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法性真如海 报化等诸佛一一菩萨身 眷
其坛应对灵铺设。座上供接引佛像一尊。罗列香华灯烛楗椎。引罄两把。另设迎请法座。众齐集。擂鼓。斋主礼请毕。鸣击人打迎请。敲上下班引罄四下。对面问讯。向上问讯。斋主举香已。鸣击人前行。斋主后走至迎请处。鸣
观经正宗分定善义卷第三沙门善导集记从此已下次辩正宗。即有其十六。还就一一观中。对文料简。不劳预显。今定立正宗与诸师不同。今直以就法定者。从日观初句下至下品下生已来是其正宗。从日观已上虽有多义不同。看此
生死关全集陈由斌居士编著免费赠阅自序《圆觉经》云: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①《楞严经》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②儒经亦云,君子之道,造端夫妇,男女居室,人之大伦,少时戒色,非礼勿视。故知淫为万恶之
这几天讲来讲去,最终还是归结到如何去调伏我们的心。调心始终是我们修行的根本。调心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首先我们要认清这些心念是如何生起的,它的善恶性质,以及如何调伏它们。我们的心总是攀缘外境,这外境就
作为在家佛弟子,不论你信佛有多虔诚,你都不能脱离社会和人群,不能脱离你所从事的工作,也就是说不能脱离你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家庭的责任与义务,脱离了这些,你的信仰就悬在半空中,信仰就没有地方落实了。什
参禅这一法确实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法门,历代有不少祖师大德,都是从这个法门入手来了明大事的。当然,这个法门虽然殊胜,但我们每个人要真正由此而开悟,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宋代有一位五祖法演禅师,他是一位很
法鼓全集第七辑第二册之一金刚经讲记编者序绪论一、释题经波罗蜜般若金刚二、译本三、本经成立四、本经组织五、本经译者六、本经释者《金刚经》的内容一、对象二、全经要义三、思辨型式四、无相离相信受演说《金刚经
昧是什么意思?蒙昧、昧者、不昧,就是对因果不明白,不昧就是明白了,大彻大悟的人,他对因果了如指掌,清清楚楚,他不会在因果面前错做一件事,所以他不昧因果。不昧者,狭义的来理解就是他不会错因果,不落因果者
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师父(净慧老和尚)的情景:一位老和尚从书桌上抬起头,从容地转过身,慈悲安详,和蔼可亲。因为是冬天,他还戴着一顶毛线织的帽子。我好奇地想:怎么和尚还戴帽子呢?我这样才一动念,
――净慧长老冬月二十三日禅七开示打七到今天为止,已经是第九天了。如果功夫用得好的话,应该有些消息。这些天来,十方护法的护持,常住的操办,在这里,各位可以说是百事不关心,十指不沾水,菜来伸手,饭来张口,
见性的性究竟是指什么呢?《坛经》里,六祖用了三句话来说明这个性,他说: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自性就像虚空一样,了无一物可见,这就是正见。这是从一个方面来说。第二个方面:无一物可知
舍利又叫舍利子,是梵文Sarira的音译,意为遗骨、灵骨,通常指佛或佛教高僧去世后火化遗留下的各种颜色的坚硬结晶体和残留物。佛经《金光明》卷四上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这是说
净慧法师(1916-2001),现代高僧大德。单字宽,俗名楼明达,小名根发,浙江象山石浦镇人。从1932年在天台山国清寺受具足戒起,从此在寺内共修持70年,任维那。法师出生于一个虔信佛教的家庭。母亲怀
2013年5月1日,净慧老和尚法体进入化身窑后的第七天,按禅宗丛林传统,湖北黄梅四祖寺举行了净慧老和尚化身窑开启仪式。早晨六时许,净慧老和尚化身窑开启法会正式开始,法会由净慧长老徒弟、河北赵县柏林禅寺
2013年3月31日,净慧长老在病榻上口示侍者,通过短信通知媒体,暂停"净慧禅语"。原文内容如下:余以老病交加,不能用心,加之索阅短信人数日增,经费不堪负担,故"净慧禅语"暂告停发。他日病癒缘熟,或当
定业不可以转吗?业有定业与不定业之别。定业,指必受异熟果之业,有善、恶之分,故恶之定业必招受苦果。一般来讲,中下根基的人的定业是不可以转的,因为他的根基薄。中根以上的人就可以转,为什么呢?因为善根深厚
问:诸法无我,谁在轮回?惟贤长老答:诸法无我,是指一切有为、无为法中,并无我之实体。一切法皆依因缘而生,相互依存,无实体性。有为法虽有作用,然不常住;无为法虽常住,然无作用。这是破执着的。若执着有我就
定业不可以转吗?业有定业与不定业之别。定业,指必受异熟果之业,有善、恶之分,故恶之定业必招受苦果。一般来讲,中下根基的人的定业是不可以转的,因为他的根基薄。中根以上的人就可以转,为什么呢?因为善根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