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经论:白话佛经——妙法莲华经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2025-06-03 10:27

妙法莲华经 法华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这时,阿难、罗睺罗心中也想:我们常常私下暗想,假如能得到释迦牟尼佛的授记,那不是也非常快乐吗?想到这儿,二位尊者便从座位上站立起来,走到佛的面前,以其头面礼佛之足,行此大礼之后,二人一起对佛说:世尊!我们应当成为您授记成佛弟子中的一员吧!我们始终以如来佛作为唯一的归依之处。另外,我们也是一切世间的天神、人类和阿修罗的良师益友。阿难是时常亲近持候佛的弟子,长期护持佛的一切法藏;罗罗是佛的儿子。假如佛能慈悲为我们授无上圣智之记的话,不但我俩儿的愿望可以得到满足,就是法会上二千多位小乘四果位上的弟子们也都可以实现他们的愿望。这时,小乘初果、二果、三果等有学位以及四果位无学位上的声闻弟子二千人都从座位上站立起来,他们偏袒右肩,来到佛的面前,一心合掌,仰望世尊。这些人静静地站在一旁,他们的愿望和阿难、罗罗一模一样。

这时,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说:你于来世将会作佛,号为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同时具足十名,即: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阿难将供养六十二亿位佛,并尽心护持这些佛的一切法藏,然后即可证得无上佛智。成佛之后,他将教化两万亿恒河沙数之多的菩萨,使他们都证得无上的佛智。阿难成佛后的国名叫常立胜幡,国内一片清净,琉璃为地。当时的劫名叫妙音遍满。该佛的寿命长达无量亿阿僧劫,即使有人在无量无尽的漫长年月中去计算佛寿的长远,也是不能得知的。该佛灭度后,佛的正法流行于世的时间比佛的寿命还长一倍,而继正法而来的像法时代则比正法时代还长一倍。阿难,这位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受到十方界内无量亿恒河沙佛的共同赞叹,他们都会称扬该佛的功德。

这时,释迦牟尼佛欲重宣其义,便又以偈颂形式说道:

我现在当着所有僧众的面宣布,阿难弟子护持一切佛的法藏,并当供养所有这些如来佛,然后,他将功德圆满,证成正觉而成佛,佛名为山海慧自在通王佛,该佛国土清净,国名叫常立胜幡。该佛教化恒河沙数之多的菩萨,他威德甚大,名震十方,为了怜悯众生,而长住于世,寿命无边无量。佛灭度后,他的正法流行于世的时间比其寿命还长一倍,犹如恒河沙之多的从生都在该佛的佛法中种下了成就佛道的因缘。

这时,法会中有八千位刚刚发心修行菩萨的弟子都同时产生了这种想法:我们还不曾听到诸大菩萨得到佛的授记,为什么那些小乘声闻弟子会得到成佛之记呢?释迦牟尼佛知道这些菩萨内心的想法,便告诉他们说:诸位善男子!我释迦牟尼佛和阿难等声闻大众曾在过去空王佛那里一起立志求证无上佛智。阿难总喜欢多闻强记,而人则经常勤修佛法,精进不息,所以我今天已得到了至高无上的佛智而即身成佛,而阿难则继续护持我的佛法,并将护持未来诸佛的法藏,教化并成就一切菩萨大众,从而积功累德,证成佛智。阿难早就发下证佛智、成佛果的誓愿了,所以,他现在才得到佛的授记。

阿难站在佛的面前,亲自听到佛为他授记,并得知未来佛土的庄严等情况,他的长期以来的愿望总算圆满实现,于是,他心中充满欢喜,感到从未来过的快乐。这时候,他立即回忆起过去无量千万亿佛所说的一切法藏,并都能通达无碍,记忆犹新。同时,他也记起了很久很久以前所发下的宏大誓愿。于是,阿难怀着激动的心情,诵偈道:

世尊啊!您是世间最稀有难得的圣者,您让我想起了过去无量无数佛的一切法藏,这些法与我今天听到的法是一样的。所以,我现在不再有任何怀疑了,我将安住于佛道,用种种善巧法门来佛的侍者,护持佛的一切法藏。

这时,释迦牟尼佛又告诉罗睺罗说:你于来世当得作佛,佛号为蹈七宝花如来,并足如来十号,即: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在未来世极其漫长的岁月中,你将供养十个世界微尘数之多的如来佛,并作这些佛的长子,就像你现在作我的长子一样。蹈七宝花佛的国土非常庄严,他的寿命劫数,所教化的弟子、正法和像法流行于世的时间等情况和山海慧自在如来没有什么差别。你也将为这位佛作长子。在此之后,你将证得至高无上的佛智,从而证果成佛。

接着,释迦牟尼佛又想复述其义,便诵偈说:我未出家修道之前作太子时,罗罗是我的长子。我现在已经成就佛道,他又接受我的佛法,作为我的习法弟子。在未来的世界中,他将遇见无量亿个佛,并逐一无漏地作他们的长子,一心一意追求佛道。罗罗所行的密行神奇奥妙,只有我才能知道。他的现身作为我的长子,也是为了示现给众生看,以求无上佛道。他的功德有无量万亿,不可尽数。他永恒信受佛法,并以法修持,以求证至高无上的佛道。

这时,释迦牟尼佛以其妙观察智观察法会中的二千位小乘三果有学位和四果无学位的声闻弟子,发现他们个个柔和慈善,心清意净,都在全神贯注地看着自己。于是,佛就对阿难说:你看见这二千名有学位和无学位的声闻大众了吗?阿难回答说:是的,我看见了。佛又对阿难说:阿难,这些人将供养五十个世界微尘数那么多的如来佛,悉皆尽心恭敬、尊重,并拥护、受持这些佛的一切法藏。最后,他们将在十方国土同时成佛,佛号也完全一样,都叫宝相如来,同时也都具足十号,即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他们成佛后的寿命都是一劫,各自的佛土一样庄严,国中的声闻、菩萨以及佛灭度后的正法、像法时代等都完全一样。

接着,释迦牟尼佛欲重宣其义,便诵偈道:这二千声闻弟子现在都站在我的面前,我皆给他们授记,他们将在未来世证果成佛。这二千声闻弟子在未来世中所要供养佛有如上所说的微尘数那么多,在这些佛面前,他们将护持诸佛法藏,之后,他们当共成佛道于十方国土,佛名完全相同。他们也都是在同一时间安坐道场,证悟了至高无上的如来智慧。成佛后者叫宝相如来,他们各自的国土与弟子、正法与像法等情况也都相同无异。这二千位如来佛他们各自的国土上以各种神通之力救度十方受苦众生,所以,他们的名声遍闻十方世界。随后,他们都将渐渐入于涅槃境界。

这时,有学位和无学位的二千弟子一听释迦牟尼佛为他们授记,个个欢喜踊跃,他们异口同声地诵偈道:世尊啊!您的智慧好像明灯一样明亮了我们的心扉,我们都听到了您为我们授记的声音,就好像是得到了甘露法水的浇灌,我们心中充满了欢喜!

End

佛像和佛经可以下载到手机里吗?

佛像和佛经可以下载到手机里吗?◎正如正如法师答:当然可以,但一定要恭敬虔诚。恭敬虔诚,才有功德利益。立佛像、瞻仰礼拜佛像的意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见贤思齐,向佛菩萨学习。也是信仰者向佛菩萨学习的一

“成佛的”《妙法莲华经》

◎ 大 安《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后秦鸠摩罗什译,七卷二十八品,六万九千余字。梵文 Saddharma,中文意为妙法。Pundarika 意译为白莲花,以莲花(莲华)为喻,比喻佛法之洁白、清净

黄念祖: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一)

后汉支娄迦谶译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编辑说明前 言经 题法会圣众第一德遵普贤第二大教缘起第三法藏因地第四至心精进第五发大誓愿第六必成正觉第七积功累德第八圆满成

黄念祖: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二)

大教缘起第三底下是别序。别序是本经独有的序。经中世尊放光现瑞,阿难请问,世尊回答,演出弥陀愿海、第一希有难逢法宝《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尔时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镜。影畅表里。

黄念祖: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三)

必成正觉第七【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我建超世志 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 誓不成等觉复为大施主 普济诸穷苦 令彼诸群生 长夜无忧恼出生众善根 成就菩提果】本品是必成正觉。上一品发大誓

黄念祖:无量寿经白话解 前言

无量寿经白话解 前言作者撰写《大乘无量寿经解》后,又著此本《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何以故?作者于本书前言中说:今生幸遇这个无上宝典《大乘无量寿经》,感恩不已,是以一注再注,愿一切有缘人同沾真实之利。据

《佛经故事图文选》序

大藏经典是正法久住的象征,是学佛修行的依据。历代缁素大德皆从大藏经典中开、示、悟、入佛知见而行证圣道,譬如当代深受佛教界敬佩仰慕的印光法师,20岁出家后,无论是在北京红螺山资福寺4年闭关时期,还是在浙

李炳南:平时训练往生的两个妙法

问:平素按时念佛,并不间断,如果突然遇到灾难,例如被汽车撞死,不能念佛,能够往生吗?李炳南老居士:念佛到一定境界的人,不会出现这样的奇祸。为了防止万一,平素应当练习第一念先念佛。什么叫做第一念先念佛呢

佛经放生故事

佛经放生故事《阿难现结经》中记载:从前有一个人名叫慈罗。他很仁慈,对人和动物都很慈悲。有一天他路过集市,突然看见有个人在卖一只大鳖,大鳖不安地动来动去,眼里流着眼泪,显得很有灵性。慈罗想像着可怜的鳖被

一举四得抄佛经

宗舜法师一、古以写经增福延寿抄经,古称写经,即书写佛教经典。大乘佛教特别强调受持、读诵及书写经典的功德,如《法华经法师品》云: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

《妙法莲华经》释题

《妙法莲华经》是全经总题,本经是后秦弘始三年,龟兹国的鸠摩罗什法师所译,共七卷二十八品,此普门品即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五品;品依于经,故先列经题,此题依古德七种立题中,是法喻立题,妙法是法,莲华是喻,乃释

上求下化皆不离的妙法

大安法师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这样的一个高度,进一步地就推断出九法界众生离开净土一法,上不能圆成佛道,这个是说得非常的究竟。一切修行人都不是想要圆满成就佛果吗

抄写佛经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

人世间的一切身、口、意诸般行止, 都可以用来作修炼的功夫,因此,古人讲 成佛有八万四千法门 。传统书法抄写佛 经就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何以见得? 大致有以下三点理由:抄写佛经,可以熏习佛法现在网

遇到佛经是你无量劫来的福德

梦参老和尚大家要知道,能遇到佛经,是你无量劫来的福德,不然遇不到。所以你遇到了,就生希有想。现代印刷术很发达,到处都有佛经;假使没有原始的经本,还拿什么去复印啊!怎么能印得出来啊!现在的写作文章,不能

佛经中的吉祥义

佛经中的吉祥义圆慈 吉祥一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实不鲜见,如书信里、贺年片上、馈赠的礼物上、贺辞里等。无论带有吉祥二字的东西被送往何处或何人,吉祥总是与人们的心愿或言语有关:它是用来传送人们美好的内心祝愿

让优美的佛经点亮心灯!

长夜安隐,多所饶益。--《法华经》一切如来,身语意业,无不清净。--《药师经》世尊,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药师经》破无明壳,竭烦恼河,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悲

抄写佛经也是殊胜的修行法门

◎ 惟 贤人世间的一切身、口、意诸般行止,都可以用来作修炼的功夫,因此,古人讲成佛有八万四千法门。传统书法抄写佛经就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何以见得?大致有以下三点理由:一、抄写佛经,可以熏习佛法。

研究佛经的结论

◎ 尤智表 我研究佛经的动机是为了求知,不像有些人是受了严重的刺激,为求得精神上的安慰而信佛的。我并不是说这种信佛的动机完全不对,但受刺激后的神经,不免失去平衡,因而对佛教的各部门,反不能获得客观的观

白话《阴骘文》

白话《阴骘文》文昌帝君说:我轮回到十七世时是一个地方父母官的人身,从没有做过对不起群众和下属的事,解救别人的患难,怜悯别人的孤独,容纳宽恕别人的过错,广泛地行善积阴德,感动了上苍(指天人感应),别人如

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

◎ 唐 人大约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创建了佛教。汉哀帝元寿 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国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传》),这

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理论

◎ 石 纹 佛经翻译在中国翻译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及不空更被誉为四大译师。他们的翻译理论及翻译作品,对中国的哲学、美学、语言,以至文化生活都产生了深邃的影响,他们严谨的翻译态度

元音老人:念佛是最适合众生修证得度的一个妙法

佛说,以黄叶止小儿啼,是法无定法,应病与药,所以对症的药都是良药,各种法门都是一律平等,无有高下。末法时期,众生根基比较陋劣,业障深重。所以修法还是以净土最为恰当,契理契机,是最适合众生修证得度的一个

元音老人: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本定学人

答本定学人本定仁者“远处相亲近处稀”,只须时时用功,我们虽千万里相隔,亦朝朝觌面相呈;反是,虽日日见面,亦远隔天涯矣。修法得力,身体即有变化,但不可执着,一有住执,功夫即止于此,难以进步。凡身体过去有

元音老人: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志美学人

答志美学人志美仁者:22日来函收悉。胡戈仁者错爱,推荐与阁下,曷胜汗颜!迄今多日,未见海外来鸿,想系工作烦忙,无暇复函,此大陆与欧美时间紧弛有异之故也。兹就来函所问解答于后:禅、净、密三宗最后所证的境

赵朴初谈古代佛经翻译家

◎ 善 言问:历史上象玄奘法师这类人物,可否再介绍一、二? 答:再举法显和义净法师。前面提到法显法师于公元399年,以六十五岁高龄发迹长安,涉流沙、逾葱岭,徒步数万里,遍游北印,广参圣迹,学习梵文,抄

元音老人:别误解了佛经里的功德

诵这个经有什么功德,诵那个经有什么功德。大家听到或看到后,著了功德相,一天到晚忙不过来,这个经诵诵,那个经念念。因为赶任务,诵经的时候诵得快,很伤气。结果,修行没有修好,毛病倒弄出来了,身体搞坏了。这

佛经中的等持总持

佛经中的等持总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解释等持:定之别名。梵语旧称三昧,译曰定,新称三摩地,译曰等持。谓心住于一境平等维持也。是通于定散二心也。假使在于散心而心专注于一境即三摩地。故译为定者不可也。《唯

于凌波:佛经结集与佛教流传

佛经结集与佛教流传于凌波居士一 佛经结集一代圣哲释迦牟尼世尊,在拘尸那城外的牛角沙罗林涅中,于沙罗双树下大般涅槃,经典上说: [ 大地震动,流星昼现,诸方炽然,于是虚空中诸天击鼓...... ]。佛陀

于凌波:人间佛陀-第十二讲 佛经结集与佛教流传

第十二讲 佛经结集与佛教流传一、 佛经结集一代圣哲释迦牟尼世尊,在拘尸那城外的牛角沙罗林涅中,于沙罗双树下大般涅槃,经典上说: 大地震动,流星昼现,诸方炽然,于是虚空中诸天击鼓]。佛陀涅槃,随行的弟子

王骧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文述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文 述义王骧陆居士著我今天为什么要讲金刚经,用白话来述义呢?为要把金刚经上的妙用,移用在社会上。因离了世间上一切人事,佛法就没用处了。佛法处处是解除人生的痛苦,不论贵贱贤愚、老幼中

王骧陆:金刚般若蜜多经白话述义

金刚般若蜜多经白话述义王骧陆居士讲述我今天为什么要讲金刚经,用白话来述义呢?为要把金刚经上的妙用,移用在社会上。因离了世间上一切人事,佛法就没用处了。佛法处处是解除人生的痛苦,不论贵贱贤愚、老幼中外,

王骧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总持分第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

刘常净:百论释义 舍罪福品第一(1)

百论释义舍罪福品第一(1)百论释义舍罪福品第一释品名题,略明三义:一说明各品为何长短不齐,二正释品名,三略分章段。第一, 说明各品为何长短不齐在解释之前,需要说明的,今此论文,凡有十品,每品五偈,照此

刘常净:百论释义 破常品第九

百论释义破常品第九此论七品破法,叙其来意有以下几点,一者前六品破无常法完毕,此品破于常法,明常与无常诸法皆无实体,显一切法空。二者若约总别来说,《一》、《异》两品总破常与无常,大有是常法,瓶等是无常,

林克智:逆抚念诵助生西妙法

逆抚念诵助生西妙法林克智对于临终时不能自主生西,经助念亦未见佛来迎者,可用逆抚念诵法,助其往生。其法为:以两手掌向其温处逆抚而上,至于顶门,掌离体约2公分,行者全神贯注于全掌,口中作如是言:南无阿弥陀

刘常净:百论释义 舍罪福品第一(2)

百论释义舍罪福品第一(2)乙二 破外吉义外曰:汝经有过,初不吉故――修妒路破舍吉义,就是舍罪。罪恶总说有两种:一是旧有的罪恶,如前所说,杀盗邪淫等十恶,自古已来,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任何人作了都会被认

观辉居士:楞伽经白话解 后记

后记小乘与大乘的分界线是什么?小乘只懂人无我,不懂法无我。大乘确立人无我、法无我观,但又不着二种无我相。小乘得人无我观后,以无所有处为涅槃,独善其身。大乘自度度他,以大悲本愿度济群生。不入涅槃。体现了

观辉居士: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会解)自序品第一(又名行由品)一 韶州刺史请大师说法[经文]时,大师⑴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