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经论:悲华经卷第九
2025-06-04 11:31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檀波罗蜜品第五之二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助菩提法清净之门。善男子。布施即是助菩提法化众生故。持戒即是助菩提法。具足善愿故。忍辱即是助菩提法。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故。精进即是助菩提法。于诸众生勤教化故。禅定即是助菩提法令心具足得调伏故。智能即是助菩提法具足能知诸烦恼故。多闻即是助菩提法。于诸法中具无碍故。一切功德即是助菩提法。一切众生得具足故。智业即是助菩提法。得具足无碍智故。修定即是助菩提法。悉得成就柔软心故。慧业即是助菩提法。远离一切诸疑惑故。慈心即是助菩提法。于诸众生心无碍故。悲心即是助菩提法。拔出众生诸苦故。喜心即是助菩提法。受乐法故。舍心即是助菩提法。断憎爱故。听法即是助菩提法。断五盖故。出世即是助菩提法。舍诸所有故。阿兰若即是助菩提法。离诸匆务故。专念即是助菩提法。得陀罗尼故。正忆即是助菩提法。分别意识故。思惟即是助菩提法。于诸法中得成就义故。念处即是助菩提法。身受心法觉分别故。正勤即是助菩提法。断不善法修善法故。如意足即是助菩提法。身心轻利故。诸根即是助菩提法。得一切众生根具足故。诸力即是助菩提法。具足能坏诸烦恼故。诸觉即是助菩提法。于诸法中具足觉知实法相故。正道即是助菩提法。远离一切诸邪道故。圣谛即是助菩提法。断灭一切诸烦恼故。四辩即是助菩提法。得断众生诸疑惑故。缘念即是助菩提法。不从他闻得智能故。善友即是助菩提法。一切功德特成就故。发心即是助菩提法。成就不诳诸众生故。用意即是助菩提法。出一切法故。专心即是助菩提法。增益善法故。思惟善法即是助菩提法。随所闻法得成就故。摄取即是助菩提法。成就教化诸众生故。护持正法即是助菩提法。令三宝种不断绝故。善愿即是助菩提法。成就严净佛世界故。方便即是助菩提法。速得成就一切智故。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助菩提法清净门经。善男子。尔时宝藏如来四顾遍观菩萨大众。告大悲言。大悲。云何菩萨以无所畏庄严璎珞具足于忍。善男子。若菩萨见第一义。得无痴精进不着三界。若不着三界。是谓三昧无畏沙门之法。如空中动手悉无所着。又观诸法不见相貌。大悲。是名菩萨摩诃萨以无所畏庄严璎珞。善男子。云何菩萨具足于忍。如是菩萨住于法时。不见诸法如微尘相貌。逆顺观行于诸法中解无果报。于所习慈了无有我。于所习悲了无众生。于所习喜了无有命。于所习舍了无有人。虽行布施不见施物。虽行持戒不见净心。虽行忍辱不见众生。虽行精进无离欲心。虽行禅定无除恶心。虽行智能心无所行。虽行念处不见思惟。虽行正勤不见心之生灭。虽行如意足不见无量心。虽行于信不见无障碍心。虽行于念不见心得自在。虽行于定不见入定心。虽行于慧不见慧根。虽行诸力无所破坏。虽行诸觉心无分别。虽行正道不见诸法。虽行定业不见心之寂静。虽行慧业不见心之所行。虽行圣谛不见通达法相。虽修念佛不见无量行心。虽修念法心等法界。虽修念僧心无所住。教化众生心得清净。虽持正法于诸法界心不分别。虽修净土其心平等犹如虚空。虽修相好心无诸相。虽得忍辱心无所有。虽住不退常自不见退与不退。虽行道场解了三界无有异相。虽坏诸魔乃是利益无量众生。虽行菩提观诸法空无菩提心。虽转法轮于一切法无转无还。虽复示现大般涅盘。于生死中心等无异。是名菩萨具足于忍。说是法时。有六十四亿菩萨摩诃萨从十方来。至耆阇崛山释迦牟尼佛所。听此本缘三昧助菩提法清净门经。闻是法已得无生忍。尔时释迦牟尼佛告诸大众。汝今当知。宝藏如来于往古世。说是法时有四十八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得无生忍。四天下微尘数等菩萨摩诃萨住不退转地。一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得此本缘三昧助菩提法清净门经。善男子。尔时大悲菩萨闻是法已。心生欢喜即得变身。其状犹如年二十人。追随如来犹影随形。善男子。尔时转轮圣王及其千子。八万四千小王。九十二亿人悉共出家。奉持禁戒修学多闻。忍辱三昧勤行精进善男子。尔时大悲菩萨摩诃萨渐渐从佛谘受声闻所有八万四千法聚。缘觉所有九万法聚。受持讽诵悉令通利。大乘法藏身念处中十万法聚。受念处中十万法聚。心念处中十万法聚。法念处中十万法聚。悉皆受持读诵通利。十八界中十万法聚。十二入中十万法聚。断除贪欲十万法聚。断除瞋恚十万法聚。断除愚痴十万法聚。三昧解脱十万法聚。诸力无畏不共之法十万法聚。如是等十亿法聚。皆悉受持读诵通利。善男子。其后彼佛入般涅盘。尔时大悲菩萨摩诃萨。以无量无边种种诸华末香涂香。宝幢幡盖珍宝妓乐。而以供养。以种种香积以为[卄/积]。阇维其身收取舍利。起七宝塔高五由旬。纵广正等满一由旬。于七日中复以种种无量无边华香妓乐宝幢幡盖。而供养之。尔时复令无量无边众生。安止住于三乘法中。善男子。大悲菩萨过七日已。与八万四千人俱共出家。剃除须发着染袈裟。于宝藏佛般涅盘后。随顺等心炽然正法满十千岁。复令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安止住于三乘法中。及三归依五戒八斋沙弥十戒。次第具足大僧净行。复更劝化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安止住于神通方便四无量行。令观五阴犹如怨贼。观于诸入如空聚落。观有为法从因缘生。劝化众生令得知见。观一切法如镜中像。如热时炎如水中月。于诸法中皆知无我无生无灭。第一寂静微妙涅盘。复令无量无边众生。安止住于八圣道中。作如是等大利益已。即便命终。寻时复有无量无边百千诸人。以种种供养。供养大悲比丘舍利。其所供养悉如转轮圣王之法。如是大众种种供养大悲舍利。亦复如是。大悲比丘命终之日。宝藏如来所有正法。即于其日灭尽无余。彼诸菩萨以本愿故生诸佛土。或生兜术人中龙中。或夜叉中或阿修罗。生于种种畜生之中。善男子。大悲比丘命终之后以本愿故。南方去此十千佛土。有佛世界名曰欢喜。彼中人民寿八十岁。集聚一切诸不善根。喜为杀害安住诸恶。于诸众生无慈悲心。不孝父母乃至不畏未来之世。大悲比丘以本愿故。生彼世界旃陀罗家。所受身体长大端正。力势刚强威猛勇健。专念问答辩才捷疾。如是诸事悉胜于人。以强力势逼捉诸人。作如是言。汝今若能受不盗戒。乃去远离种种邪见。行正见者。当施汝命给汝所须资产之物。令无所乏。若不受者。我今要当断汝命根。然后乃去。尔时诸人长跪叉手。作如是言。仁者。今已为我调御。如仁所敕我今授持。尽其寿命不复偷盗。乃至正见亦复如是。尔时强力旃陀罗。往至王所或大臣所。作如是言。我今困乏资产之具。所谓饮食医药衣服卧具。香华金银钱货真珠。琉璃珂贝璧玉珊瑚虎珀真宝伪宝。若我得此种种物已。持施众生。尔时国王大臣。即与种种所须之物。令其充足。时旃陀罗因其施故。安止此王及其大臣。住九善中。尔时人民增益寿命满五百岁。其王命终。诸大臣等以旃陀罗绍继王位。因为作字号功德力。善男子。尔时功德力王。不久王一国土。复以力故王二国土。如是不久乃至得作转轮圣王王阎浮提。然后教化一切众生。安止令住不杀生戒。乃至正见亦复如是。随诸众生心所志乐。劝化令住于三乘中。尔时功德力王。教化阎浮提内无量众生于十善道及三乘中已。于阎浮提内大声唱言。若有乞求欲须食饮。乃至欲得种种珍宝。悉来至此我当给施。是时阎浮提内一切乞士。闻是唱已悉来集会。时功德力王。种种随意给施所须。皆令满足。尔时有一尼干子名曰灰音。往至王所而作是言。王今所作种种大施。以求无上正真之道。我今所须王当与我令得满足。王于来世当炽然法灯。时王问言。卿何所须。彼人答言。我诵持咒术。欲得与彼阿修罗斗。怖其破坏自得胜利。是故白王如是事耳。所可须者。未死之人皮之与眼。尔时大王闻是语已。如是思惟。我今得是无量势力转轮圣王已。得安止无量众生住于十善及三乘中。复作无量无边大施。此善知识。欲令我以不坚牢身贸坚牢身。尔时大王便作是言。汝今可生欢喜之心。我今以此凡夫肉眼布施于汝。以是缘故。令我来世得清净慧眼。以欢喜心剥皮施汝。复以是缘令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金色身。善男子。尔时功德力王。以其右手挑取二目施尼干子。血流污面而作是言。诸天龙神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若在虚空若在地者。悉听我言。我今所施皆为无上菩提之道白净涅盘。度诸众生于四流水。令得安止住于涅盘。复作是言。若我必定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虽作是事所有命根不应断坏。不失正命不应生悔。令尼干子所作咒术便得成就。复作是言。汝今可来剥取我皮。善男子。时尼干子即持利刀剥取王皮。却后七日所作咒术悉得成就。尔时大王于七日中。其命未终不失正念。虽受是苦乃至一念不生悔心。善男子。汝今当知。尔时大悲菩萨者岂异人乎。莫作是观则我身是。于过去世宝藏佛所。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初发心已劝化无量无边众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是我最初勇健精进。尔时我以本愿力故。命终生于欢乐世界旃陀罗家。是我第二勇健精进。我生旃陀罗家。教化众生于善法中。以自力势乃至得作转轮圣王。灭阎浮提斗诤秽浊。令得寂静增长寿命。是我初始舍于身皮及以眼目。善男子。我以愿故于彼命终。复还来生欢喜世界旃陀罗家。乃至得作转轮圣王。以大势力。安止众生于善法中。于彼世界。复得除灭怨贼斗诤秽浊之事。令诸众生增益寿命。我于尔时始舍舌耳。于彼三千大千世界一一天下。作如是等大利益已。以愿力故。精进坚牢如是次第。复于如是一恒河沙等五浊恶世作大利益。安止众生住于善法及三乘中。灭除怨贼斗诤秽浊。善男子。其余他方清净世界。所有诸佛本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不说他过不为他人说粗恶言。不以力势示现恐怖。不劝众生于声闻乘辟支佛乘。是故诸佛具满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此清净妙好世界。无诸罪名无有受戒。耳终不闻粗恶之言。无不善声常闻法声。离于一切不适意声。于诸众生而得自在。无有声闻辟支佛名。善男子。我于恒河沙等大劫。如恒河沙等无佛国土五浊之世。以粗恶言断命因缘恐怖众生。然后劝令安住善法及三乘中。是余业故令得如是弊恶世界。以不善音唱满世界。是故今得不善众生充满世界。说三乘法如我本愿取佛世界调伏众生。其事如是。我已如说精勤修集行菩提道。是故今得种子相似佛之世界。如我本愿今得如是。善男子。今我略说往昔所行檀波罗蜜。我行檀波罗蜜时。过去诸菩萨行菩萨道时。亦无有能行如是行。未来之世行菩萨道。亦无有能行如是行。我为菩萨行檀波罗蜜时。唯除过去八善丈夫。第一菩萨名曰一地得。在此南方一切过患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破烦恼光明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人寿百岁于中说法。七日之后入般涅盘。第二菩萨名精进清净。在此东方炎炽国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功德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人寿百岁于中说法。作佛事已。彼佛过一恒河沙等大劫已。入无上涅盘。其佛舍利乃至今日。在无佛国作于佛事。如我无异。第三菩萨名坚固华。于诸三昧勤行精进。以大力势行于布施。于当来世过十恒河沙等大劫。在此北方欢乐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断爱王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第四菩萨名曰慧炽摄取欢喜。过一大劫在此西方可畏世界。人寿百岁于中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日藏光明无垢尊王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今我前有二菩萨。一名日光二名喜臂。未来之世过于无量无边大劫。在此上方灰雾国土。劫名大乱。五浊恶世多诸烦恼人寿五十岁。日光菩萨以本愿故。于中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不思议日光明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满十岁中具足佛事而般涅盘。即涅盘日正法亦灭。其后十岁空过无佛人寿转减。至三十岁。喜臂菩萨以本愿故。于中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胜日光明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佛世尊亦十岁中。具足佛事而般涅盘。般涅盘已以本愿故。正法住世满七十岁。时二菩萨在于我前。始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以闻记故心生欢喜。头面敬礼。以欢喜故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叉手向佛异口同音。而说偈言

如来光明殊于日月

能于恶世演大智能

调御自净无有垢秽

以妙论议摧伏外道

我无量劫修无相定

以求无上胜妙菩提

供养诸佛数如恒沙

而过去佛不授我记

世尊离欲心得解脱

于黑暗世善为佛事

为诸失道众生说法

悉令得出生死漂流

我今所愿于此自在

清净佛法出家修道

解脱净戒如说而行

定心观佛如影随行

不为利养但求正法

得闻法已服甘露味

是故世尊与我授记

于未来世得无上道

善男子。其余二人故未发心。已发心者。一名日光。二名喜臂。先有四人。一名地得。二名精进净。三名坚固华。四名慧炽摄取欢喜。合有八人。是六菩萨我初劝其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汝今谛听往昔因缘过去无量阿僧祇劫。尔时此界名无垢须弥。人寿百岁有佛出世。号香莲华。般涅盘后像法之中。我于尔时作大强力转轮圣王。号难沮坏王阎浮提千子具足。我悉劝化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其后寻于香莲华佛像法之中。出家修道炽然增益佛之遗法。唯除六子。不肯出家发菩提心。我于尔时数数告言。卿等今者欲何所求。何以不发无上道心出家修道。是时六子作如是言。不应出家。所以者何。若于末世像法出家。不能成就护持戒聚。离圣七财。以不护戒没于生死污泥之中。堕三恶道不能得生天上人中。以是因缘。我等不能出家修道。善男子。我复重问。卿等何以不发无上道心。六子答言。若能与我阎浮提者。然后我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我闻是已心生欢喜。作是思惟。我今已化阎浮提人。安置三归受八戒斋住于三乘。我今当分此阎浮提以为六分与此六子。令其得发无上道心。然后我当出家修道。思惟是已如其所念。分阎浮提即为六分。赐与诸子寻便出家。尔时六王。各相违戾不相承顺。互相抄掠攻伐斗诤缚束枷锁。尔时一切阎浮提内。苗稼不登人民饥饿。水雨不时诸树枯悴。不生华实药草不生。人民禽兽及诸飞鸟悉皆饥饿。其身炽然犹如火聚。我于尔时。复自思惟。我今应当自舍己身肌体血肉。以施众生令其饱满。作是念已。从其所住阿兰若处。至于人间中路有山名水爱护住是山上复作是愿。而说偈言

如我自舍所有身命

为大悲心不求果报

但为利益诸天及人

愿作肉山给施众生

我今所舍妙色端严

不求帝释天魔梵王

但为利益未来人天

以此血肉施诸众生

诸天龙神人及非人

住山林者今听我言

为诸众生我起大悲

自以血肉而给施之

善男子。我于尔时作是愿已。诸天搔娆大地诸山须弥大海皆六种动。人天大众发声悲号。尔时我于水爱护山自投其身以愿力故即成肉山。高一由旬纵广正等亦一由旬。是时人民飞鸟禽兽。始于是时啖肉饮血。以本愿故。于夜中分增益广大其身。乃至高千由旬。纵广正等亦千由旬。其边自然而生人头发毛眼耳鼻口唇舌。具足而有彼诸头中。各各有声而唱是言。诸众生等各各自恣随意取用。饮血啖肉取头目耳鼻唇舌齿等。皆令满足。然后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或发声闻辟支佛心。卿等当知如是之物悉不可尽。食之易消不夭寿命。有明智者食肉饮血。取其头目耳鼻舌者。或发声闻辟支佛乘。或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或求天上人中富乐。以本愿故身无损减乃至万岁。阎浮提内人及鬼神飞鸟禽兽。皆悉充足。于万岁中所施目如一恒河沙。所施血如四大海水。所舍肉如千须弥山。所舍舌如大铁围山。所舍耳如纯陀罗山。所舍鼻如毗富罗山。所舍齿如耆阇崛山。所舍身皮犹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等。善男子。汝今当知。我于往昔万岁之中。所舍无量无边阿僧祇身。一寿命中自以血肉给施如是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悉令饱足。乃至一念不生悔心。我于尔时复作是言。若我必定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愿成就得己利者。我今于此一阎浮提万岁之中。自以血肉给施一切无量众生。如是一恒河沙等万岁。遍满于此无垢须弥三千大千世界。作血肉山。一一天下于万岁中。自以血肉头目耳等。给施众生。所谓天龙鬼神人及非人一切畜生。若在虚空及因地者。乃至饿鬼悉令满足。然后劝化安置住于三乘法中。若遍于此一佛世界。满足众生已。复至十方如一恒河沙等五浊恶世。复给血肉头目耳等。给施众生悉令充足。如是如一恒河沙等大劫之中为众生故。自舍身命以施众生。若我所愿不成。不得己利者。即便欺诳十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世尊。为诸众生转法轮者。必定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住于生死。毕竟不闻佛声法声比丘僧声。波罗蜜声。力无畏声。乃至一切诸善根声。若我不能成就舍身布施充足诸众生者。常堕阿鼻地狱。善男子。我于往昔如是所愿皆悉成就。于一一天下舍身血肉。给施众生悉令饱满。如是次第遍满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舍身血肉给施众生悉令满足。善男子。汝今当知。我于尔时为檀波罗蜜舍身布施。如是次第施于眼目。其聚满此阎浮提内高至忉利天。善男子。是名如来略说舍身檀波罗蜜。复次善男子。如是复过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尔时此界转名月电亦五浊世。我于尔时作转轮圣王。王阎浮提号灯光明。亦教无量无边阿僧祇人。安止住于诸善法中亦如上说。作是事已。游在园林观看土地。见有一人身被束缚。我即问言。此何所犯。大臣白言。诸有田作所得谷麦。应为六分一分入官。是人不顺王法。不肯输送是故被缚。我于尔时即敕令放。从今已后不须强取。大臣答言。是人民中乃至无有一人生欢喜心。以义送之。今诸王子后宫眷属贵人婇女。诸所资用饮食之具。一切皆从他边强取。无有一人清净心与。我闻是已心大忧愁。即自思惟。此阎浮提当持与谁。尔时我有五百诸子。先已令发无上道心。当分此地为五百分等与诸子。我当出家至阿兰若处。修诸仙法学梵净行。思惟是已。寻分此地为五百分。等与诸子即便出家。至南海边郁头摩树大林之中。食诸果子渐渐修学。得五神通。善男子。时阎浮提有五百商人。入于大海欲采珍宝。有一商主名曰满月。此人先世福德缘故。得如所愿至于宝渚。多取种种诸珍宝已。即欲发引还阎浮提。尔时海神高声涕哭。多有诸龙心怀瞋恚欲害商人。有一龙王名曰马坚。是大菩萨以本愿故生于龙中。起发悲心。救护诸商令得安隐过于大海至彼岸边。龙王然后还本住处。尔时复有大恶罗剎。随逐商人如影随形欲为虐害。是恶罗剎即于其日放大恶风。时诸商人迷闷失道。生大怖畏失声号哭。称唤诸天摩醯首罗。水神地神火神风神。复称父母妻子眷属。愿救济我。善男子。我于尔时以净天耳闻其音声。寻往其所。以柔软音而慰抚之。莫生怖畏当示汝道。令汝安隐还阎浮提。善男子。我于尔时白叠缚臂。以油灌之然以为炬。发真实言。我先以于郁头摩林。三十年中专精修行四无量心。为诸众生食啖果子。劝化八万四千诸龙夜叉神等。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善根因缘。今然此臂为示道故。令是诸商安隐得还阎浮提中。然臂乃至七日七夜。此诸商人寻便安隐还阎浮提。善男子。我于尔时复作善愿。若阎浮提无诸珍宝。若我必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己利者当作商主。于一一天下七返雨宝。复入大海取如意珠。于一一天下复雨种种杂厕宝物。如是次第遍此世界乃至十方无量无边阿僧祇诸世界中亦复如是。善男子。我于往昔诸所发愿皆悉成就。如恒河沙等大劫中。常作无上萨薄之主。于恒河沙等五浊恶世。雨种种珍宝。一日之中七返雨之。如是利益无量众生。悉令珍宝得满足已。然后劝化安止令住于三乘中。善男子。汝今当知即是如来舍诸珍宝。为得诸相善根因缘。复次善男子。如是复过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此佛世界转名为网。劫名知具足。其世五浊人民寿命满五万岁。以本愿故生阎浮提婆罗门家。字曰须香。读诵外典阐陀章句。尔时众生多着常见。互共斗诤起怨贼想。我于尔时以强力势。为诸众生说五受阴犹如怨家。说十二入如空聚落。说十二缘其性生灭。开示分别阿那婆那令其修学。复作是言。仁等今者可发无上菩提之心。所作善根应生回向。我于是时自然而得五通神仙。尔时复有无量无边阿僧祇人。受我教故悉得五通。复有无量无边众生。远离斗诤灭除怨憎。出家入山食果蓏子。昼夜修集四无量心。是劫欲尽是诸人等各各分散。游阎浮提教化众生。令离斗诤除灭怨憎。悉使寂静。或有水旱暴风恶雨皆令除灭。其地柔软五谷成熟食啖滋味。以劫欲尽众生复为种种病苦之所缠恼。善男子。我于尔时寻复思惟。若我不能除众生病。我则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断除烦恼。我今当以何等方便除众生病。唯有聚集一切大众释天梵天四天王等。及诸天仙龙仙人仙。问诸医方合集诸草。种种咒术以疗众病。思惟是已。即以神力至释天梵天四天大王及诸天神龙人仙所。作如是言。有毗陀山愿诸仁等皆共来集。尔时大众闻是言已皆悉集聚。既集聚已皆共诵持毗陀咒术。以是力故能却一切诸恶鬼神。拥护众生。复修医方。能治痰癊风寒冷热。以是因缘令无量无边阿僧祇人离诸苦恼。善男子。我于尔时复更作愿。若我已为此一天下无量众生。作智能光安止住于三乘法中。闭三恶门通天人路。除诸病苦令得欢喜。复次第为无量无边阿僧祇人。作智能光乃至欢乐。以是善根因缘果报故。令我所愿皆得成就逮得己利。如我已为此一天下无量无边阿僧祇人。闭三恶道通天人路。为诸病者请诸天龙神仙之人。集毗罗山修毗陀咒。令无量无边阿僧祇人。悉得离病受于快乐。如是遍满此网世界。利益一切在在处处无量众生安住三乘。闭三恶道通天人路。复为如是世界病者。请诸天龙神仙之人。集毗罗山修毗陀咒。令此世界无量无边阿僧祇人。悉得离病受于快乐。如此世界乃至十方如恒河沙。五浊恶世亦复如是。善男子。我于尔时在网世界。乃至十方如恒河沙五浊恶世。诸所作愿皆得成就。善男子。汝今当知。即是如来为菩萨时。增益智能修菩萨道。是名如来爱护三业善根种子

End

劝修净土诗四首

◎ 省 庵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足下时时游净土,心头念念绝娑婆。傍华随柳须回顾,临水登山勿放他。等得阿侬生极乐,十方来去任如何。住时念佛好观身,四大之中那一真。我与弥陀非两个,影兼明月恰三人

净土法门是权法还是实法

了然法师【原文】客曰:弟子昔日闻言,净土法门,全属小乘。极乐国土,原是权说。因是久怀疑惑,自莫能决。今日闻师所言,《华严》《弥陀》,大小相入。以此互相证明,足信净土法门,至大无外,极顿极圆。方知昔日所

古代名士的净土修行

中国古代有很多官宦名士专修净土法门。他们有的先由修学其他法门转为专修净土,有的则受高僧指点一心修学净土法门,他们由于虔诚信奉并坚持念佛实践,都得到了不可思议的感应。本文以陆子元、闫邦荣、钱同伯、昝省斋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预设济度

大安法师这一节是谈浊世津梁,预垂济度。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在这个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里面,我们若是想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竖出生死,很难的。释迦牟尼佛也知道五浊恶世的众生

念佛人的楷模——略述省庵大师净土情怀

导读: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往生日。与诸位净土祖师相比,省祖的住世时间是最短的,只有49年。他临终给我们留下了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范仲淹修净土

◎ 佛 泉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989--1052)考取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开始实现他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范公一生的历史成就涵盖政治、军事、文学和教育等多个方面。在政治上,他出任

一代宰相“郑清之”,导禅归净,劝修净土

历史因缘有宋一代,虽禅风盛行,却不乏导禅归净,劝修净土之人。当时诸宗高人,深感根机不堪,自力难证,教依本宗,行无不归心净土。禅宗自永明延寿大师作四料简偈,劝修净土,言: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其后,禅

八种方法成就净土法门

◎ 方海权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佛心。而我们所学到的净土法门,也即是用最快的速度来修学就能够即刻成功。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教导善财童子,以及

至心信愿得生净土

如何才是直心道场?如何顿圆弥陀?如何才是至心信愿得生净土?善男子,能如是问究竟直心,圆顿,至信,汝之善根亦不可思议,何以故,直心者、即绝对无相寂灭无生也;圆顿者、心境相应觉念性现前也;至信者、至诚深信

读《净土教概论》札记

◎ 施萍婷若干年前,读望月信亨著、释印海译《净土教概论》,第一章第四节《弥陀信仰之传播》有这样一段话:阿弥陀佛之信仰,很早时代就流行于印度及西域地方,后汉以来有关阿弥陀佛及其净土经典陆续不断翻译到中国

净土法门广泛流行说

◎ 谢路军自善导创立净土宗以来,净土法门日益广泛流传。若把种种流传的情况和表现加以归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善导称名念佛法门引发社会的普遍信仰;在民间净土集会结社风行;佛教其他宗派兼修净土。(一)引发

禅观了解过去,净土规划未来

当我们谈现在,其实是离不开过去,也离不开未来;如果你把过去跟未来都拿掉,现在就没有意义了,这个就是醉生梦死。活在现在─你就活在现在的因缘,柴米油盐酱醋茶!你要知道你的佛性是什么?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最初

李炳南:净土法门,没有什么秘密

而净土法门是出世间法,是小乘还是大乘?是大乘。我说的话皆是佛经上的,看祖师的注解说的,我怕诸位误会,以为我妄作聪明,强说净土是大乘。但是,我懂净土吗?这世界上没有懂得的,出家二众,在家二众皆不懂得。唯

李炳南:净土精华

净土精华李炳南老居士讲述民国六十五年元旦慎斋堂开示明伦月刊社整理大家在台中每星期有两三个地方可以听讲,但听的是教理,不容易了解,然教理归教理,自己须修行。实修的方法非常重要——修别的法门须一步一步地有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一)

李炳南老居士讲述弟子钟清泉敬记前言民国七十四年六月十二日的华严经讲座,雪公老恩师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老恩师根据善导大师的观无量寿经四帖疏,讲述净土宗的安心法门,劝所有净业莲友,一起把心安住在至诚心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二)

丙二、夹杂恶性名杂毒善上一次说到安心法门,我们众生尘沙劫以来,心安不住,东奔西跑,所以轮回到今天,这轮回必得安住心才可能跳出。今天继续讲净土别安心,上次讲到至诚心辨真伪的三业修善,清净心作,今天接着讲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三)

乙二、明两利净土宗的三种别安心,上两次说至诚心,至诚心又分两项,辨真伪和明两利,辨真伪上次说过了,今天来讲明两利。明是明明白白地表示出来,两利是自他两利。辨真伪是谁修行谁得好处,自己得利益。两利是自己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四)

甲二、深心深心,深是一个讲法,心是一个讲法。深是以水的深作譬喻,水深水浅,有限度吗?深是因为有浅比较来的。心并不是胸腔里的肉团心,心是性一动谓之心。深心这个表,旁边括着两个字决信,为着大家不明白,所以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五)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虽然列出表来,还得有人讲,没人讲还是看不懂。我们现在不是讲华严经吗?怎么说到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呢?净土法门就在华严经上,没有华严经就没有净土法门。这些年来,我们大家都念阿弥陀佛,诸位可别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七)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特别的方法,不是随随便便能去的,懂得净土安心法门可以办得到,不懂这个方法,念上一百年也不生效。在观经说的净土三种特别安心法,现在讲到第二种深心。观经说发三种心,即便往生。这三心是至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六)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净土宗说带业往生,带业这两个字不容易讲,把三藏十二部都看完了,才能清楚带业往生的道理。往生为何还带业呢?除了佛才不带业,菩萨以下往生都是带业的。往生只有净土宗有主张,别的宗派并无往生这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八)

现在继续讲净土三种安心的第二种深心,深心的讲义表解有上下两层,下面七行是解释上面九行的,现在就来解释深心表解下面的七行文义。丙一、一心依佛所教一心这两个字十二万分的重要,是指修净土法门的功夫。而什么人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九)

我们来听一次经,总要得一点好处,这次先来谈念佛,怎样念可得一心不乱?有一首偈云:念佛不必求多念,但念百八声不乱,其中若有一念差,掉转珠头皆不算。不乱是指有人来打扰时,你打扰你的,我还是得我的一心,不被

李炳南:雪庐老人净土选集-序文

李炳南居士著述阿弥陀经摘注接蒙弁言阿弥陀经要解讲义重刊序重校新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序净土三经合刊序净土丛书序蕅益大师净土集序中华大典印光法师文钞序重刊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序印光大师遗教两要序重印弥陀净土法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

乙二、随喜他一切三业世出世善根你若想存心做善事有的是办法,除了自己三业作外,可以随喜。什么叫随喜呢?譬如诸位今晚在此听经,听经是你的功德,这两个钟头你听进去的都是经文好言语。而这所有的人是谁约来的?他

李炳南:雪庐老人净土选集-佛七开示

李炳南居士讲述壬子年灵山寺佛七开示甲寅年灵山寺佛七开示戊午年新春结七念佛开示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之一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上)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下)幸酉岁佛七开示壬戌佛七雪僧贡言快刀斩乱丝乙丑年灵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一)

乙三、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动乱破坏净土宗是难信之法,为什么是难信呢?难信的原因是什么呢?谁能够说出来,不学佛的人听到净土法门是糊里糊涂,半信半疑;学佛的人对净土法门也多是一知半解,学佛的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二)

乙四、生彼国已回入娑婆教化众生华严经讲了十六年,全套华严经共有十六本,现在才讲到第七册,这还只是粗枝大叶的讲而已,细讲那就不用说了,个人也没细讲的学问。目前华严经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这和净土法门的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三)

乙五、忆持不忘无分时节常作此愿学佛修净土的人,无分时节,忆念不忘回入娑婆教化众生的大愿。大乘法是自度度他,自己先成就,但自己成就不行,局面太小了;中乘是自己成就,也给别人小小的帮助,不能全部地帮助,因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四)

华严经讲到梵行,梵行有二十条,安住梵行是第十六条,大家若能安住梵行,就到一心不乱了。念佛能念到一心不乱就行了,诸位或可有一心不乱的,但是我看不出来。要一心不乱须先伏惑,一起贪嗔痴就压住,学伏住惑再学断

黄念祖:净土资粮-信愿持名【一】【二】

净土资粮《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三昧耶戒优婆塞黄念祖敬述(一)引言《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现在也可以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来参加今天广化寺念佛七道场。在北京的佛教徒。

黄念祖:真觉路会归净土

真觉路会归净土黄念祖居士勤修三无漏学,消除自他三毒,背尘合觉,直登彼岸。这是万古颠不破的原则。至于具体行持,则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通觉岸。但当前已是末法,环境是五浊恶世,所选行门,切须合于时代,契于

家庭就是你的净土,就是你的修行处

1.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专修净土肉身不腐

◎ 念 佛昙鸾大师(476~542),俗名不详,自号玄简大士。南北朝梁时山西雁门人(北魏境内),家居五台山附近。他从小就听人谈起山上佛教各种神奇灵异之事,听过以后亲自前往寻觅参礼,后来终于出家为僧。昙

李炳南:修净土不过是种种善根罢了,对吗?

听人说,修净土不过是种种善根罢了,对吗?很对。树无根不长,怎么还能开花结果呢?念佛是因根,往生是果实。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某人这句话的毛病在不过是三字,他的善意或者恶意姑且不管,只看

李炳南:净土三经是五时说教的哪一时?

问:净土三经是五时说教的哪一时?答:天台宗五时教即是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净土三经属于大乘,自然就要列入方等时,但净土教法,就不受此限制。因为最早讲华严时,就已经说了极乐,最后讲

李炳南答:净土宗信者有需要研究外宗经典吗?

问:净土宗信者有需要研究外宗经典吗?李炳南答:法门无量誓愿学,为四宏誓之一,为大乘学者之原则,净土宗岂能例外,不过为学应须知其本末,明其先后耳。本者本宗之经宜先通,末者他宗之经继后学,本不通而务他端,

李炳南:如何修净土法门_修净土法门必须了解的十件事

什么是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指修持往生佛国净土的法门,具体实施起来就是每天念 南无阿弥陀佛,一向专念,乘佛愿力,往生极乐世界净土。如何修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靠佛力与自力修行。但是真正相信净土

李炳南:修净土法门必须要了解的十件事

佛法修行有「通途」和「别途」之分,净土法门是属于「别途」,也就是「二力法门」,与普通法门不一样。修一般法门是「信解行证」,但净土法门重在「信愿行」。为什么没有「解」呢?因为这个法门除了佛以外,没有第二

李炳南:末法时期如何修净土法门?

在佛学中,本没有什么宗派,因为末法时期,众生根器薄弱,智慧不及从前。所以修行方法必须有所选择。佛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就必须依佛陀之教化而修。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靠佛力与自力修行。但是真正相信净土

李炳南:雪庐老人的净土思想

鸟惭居士著前言始学净土的因缘净土思想的确立净土思想的大要净土思想的实践净土思想的验证结论●前言无常迅速,一恍之间,雪庐老人生西至今,已满十周年。这些年来,整个台湾社会在各种层面都呈现著不小的变化。就佛

一家七口全部出家,夫妻二人同生净土

了相,四川西蜀吴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于安徽,于是在安徽安居下来。后来,祖父经商致富,父亲是善乘法师,母亲是善果比丘尼,在他们出家前均笃信佛教,供奉观音大士更是虔诚。生下二男二女,了相大师是长子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一集)

尊敬的主法和尚上悟下行法师,尊敬的开林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行师父慈悲,吩咐定弘给大家在佛七当中,今天在圆满之前给大家讲个半小时的话,鼓励大家念佛。佛七是自古以来祖师大德按照经典所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二集)

尊敬的主法和尚,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上午好!定弘昨天跟大家谈到闻名的功德,这是弥陀本愿的核心,第十八愿所说到,若有众生,闻佛的名号功德,必定能产生至心信愿,而能至心信愿就决定得生净土。所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十集)

尊敬的主七和尚,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接到念佛同修的一些问题,其中提到对于念佛怎么念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境界,有疑惑,那么想抽一点时间谈一下这个问题。念佛要是会念,就很容易得到三昧;如果不会念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四集)

尊敬的主七和尚,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今天是佛七的第三天,大家的状态是渐入佳境,刚才大家念佛声音非常整齐,听起来很安定,证明大家的心就愈来愈静下来了。通常佛七到中间第四天这是状态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