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八(四)
2025-06-10 14:48

复次。杀生者堕恶趣。不杀者生善趣。如是窃盗.邪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取.嫉妒.邪见者。堕恶趣中。不盗。不淫。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不贪取.嫉妒.邪见者。则生善趣。若有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不贪取.嫉妒.邪见。身坏命终。生郁单曰。寿命千岁。不增不减。是故彼人寿命正等。复次。悭吝贪取。不能施惠。死堕恶道。开心不吝。能为施惠者。则生善处。有人施沙门.婆罗门。及施贫穷乞儿.疮病.困苦者。给其衣服.饭食.乘舆.花鬘.涂香.床?.房舍。又造立塔庙。灯烛供养。其人身坏命终。生郁单曰。寿命千岁。不增不减。是故彼人寿命正等。何故称郁单曰为胜。其土人民不受十善。举动自然与十善合。身坏命终。生天善处。是故彼人得称为胜郁单曰。郁单曰者。其义云何。于三天下。其土最上最胜。故名郁单曰(郁单曰秦言最上)。

佛说长阿含第四分世记经转轮圣王品第三

佛告比丘。世间有转轮圣王。成就七宝。有四神德。云何转轮圣王成就七宝。一金轮宝。二白象宝。三绀马宝。四神珠宝。五玉女宝。六居士宝。七主兵宝。云何转轮圣王金轮宝成就。若转轮圣王出阎浮提地。刹利水浇头种。以十五日月满时。沐浴香汤。上高殿上。与婇女众共相娱乐。天金轮宝忽现在前。轮有千辐。其光色具足。天金所成。天匠所造。非世所有。轮径丈四。转轮圣王见已。默自念言。我曾从先宿诸旧闻如是语。若刹利王水浇头种。以十五日月满时。沐浴香汤。升法殿上。婇女围绕。自然金轮忽现在前。轮有千辐。光色具足。天匠所造。非世所有。轮径丈四。是则名为转轮圣王。今此轮现。将无是耶。今我宁可试此轮宝。

时。转轮王即召四兵。向金轮宝。偏露右臂。右膝着地。以右手摩扪金轮语言。汝向东方。如法而转。勿违常则。轮即东转。时。转轮王即将四兵随其后行。金轮宝前有四神导。轮所住处。王即止驾。尔时。东方诸小国王见大王至。以金钵盛银粟。银钵盛金粟。来诣王所。拜首白言。善哉。大王。今此东方土地丰乐。多诸珍宝。人民炽盛。志性仁和。慈孝忠顺。唯愿圣王于此治政。我等当给使左右承受所。当时。转轮王语小王言。止。止。诸贤。汝等则为供养我已。但当以正法治化。勿使偏枉。无令国内有非法行。身不杀生。教人不杀生.偷盗.邪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取.嫉妒.邪见之人。此即名为我之所治。

时。诸小王闻是教已。即从大王巡行诸国。至东海表。次行南方.西方.北方。随轮所至。其诸国王各献国土。亦如东方诸小王比。此阎浮提所有名曰土沃野丰。多出珍宝。林水清净。平广之处。轮则周行。封尽图度东西十二由旬。南北十由旬。天神于中夜造城墎。其城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七宝所成。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造此城已。金轮宝复于其城中。图度封地东西四由旬。南北二由旬。天神于中夜造宫殿。宫墙七重。七宝所成。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亦复如是。造宫殿已。时金轮宝在宫殿上虚空中住。完具而不动转。转轮圣王踊跃而言。此金轮宝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是为金轮宝成就。

云何白象宝成就。转轮圣王清旦于正殿上坐。自然象宝忽现在前。其毛纯白。七处平住。力能飞行。其首杂色。六牙纤??。真金间填。时。王见已念言。此象贤良。若善调者可中御乘。即试调习。诸能悉备。时。转轮王欲自试象。即乘其上。清旦出城。周行四海。食时以还。时。转轮王踊跃而言。此白象宝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是为象宝成就。

云何转轮圣王绀马宝成就。时。转轮圣王清旦在正殿上坐。自然马宝忽现在前。绀青色。朱鬃尾。头颈如象。力能飞行。时。王见已念言。此马贤良。若善调者。可中御乘。即试调习。诸能悉备。时。转轮圣王欲自试马宝。即乘其上。清旦出城。周行四海。食时已还。时。转轮王踊跃而言。此绀马宝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是为绀马宝成就。

云何神珠宝成就。时。转轮圣王于清旦在正殿上坐。自然神珠忽现在前。质色清彻。无有瑕秽。时。王见已言。此珠妙好。若有光明。可照宫内。时。转轮王欲试此珠。即召四兵。以此宝珠置高幢上。于夜冥中。赍幢出城。其珠光明照一由旬。现城中人皆起作务。谓为是昼。时。转轮圣王踊跃而言。今此神珠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是为神珠宝成就。

云何玉女宝成就。时。玉女宝忽然出现。颜色溶溶。面貌端正。不长不短。不粗不细。不白不黑。不刚不柔。冬则身温。夏则身凉。举身毛孔出栴檀香。口出优钵罗花香。言语柔濡。举动安详。先起后坐。不失宜则。时。转轮圣王见已无著。心不暂念。况复亲近。时。转轮圣王见已。踊跃而言。此玉女宝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是为玉女宝成就。

云何居士宝成就。时。居士丈夫忽然自出。宝藏自然财富无量。居士宿福。眼能彻视地中伏藏。有主无主皆悉见知。其有主者能为拥护。其无主者取给王用。时。居士宝往白王言。大王。有所给与。不足为忧。我自能办。转轮圣王欲试居士宝。即敕严船于水游戏。告居士曰。我须金宝。汝速与我。居士报曰。大王小待。须至岸上。王寻逼言。我今须用。正尔得来。时。居士宝被王严敕。即于船上长跪。以右手内着水中。水中宝瓶随手而出。如虫缘树。彼居士宝亦复如是。内手水中。宝缘手出。充满船上。而白王言。向须宝用。为须几许。时。转轮圣王语居士言。止。止。吾无所须。向相试耳。汝今便为供养我已。时。居士闻王语已。寻以宝物还没水中。时。转轮圣王踊跃而言。此居士宝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是为居士宝成就。

云何主兵宝成就。时。主兵宝忽然出现。智谋雄猛。英略独决。即诣王所白言。大王。有所讨罚。不足为忧。我自能办。时。转轮圣王欲试主兵宝。即集四兵而告之曰。汝今用兵。未集者集。已集者放。未严者严。已严者解。未去者去。已去者住。时。主兵宝闻王语已。即令四兵。未集者集。已集者放。未严者严。已严者解。未去者去。已去者住。时。转轮圣王见已。踊跃而言。此主兵宝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是为转轮圣王七宝成就。谓四神德。一者长寿不夭无能及者。二者身强无患无能及者。三者颜貌端正无能及者。四者宝藏盈溢无能及者。是为转轮圣王成就七宝及四功德。

时。转轮圣王久乃命驾出游后园。寻告御者。汝当善御而行。所以然者。吾欲谛观国土人民安乐无患。时。国人民路次观者。复语侍人。汝且徐行。吾欲谛观圣王威颜。时。转轮圣王慈育民物如父爱子。国民慕王如子仰父。所有珍琦尽以贡王。愿垂纳受。在意所与。时王报曰。且止。诸人。吾自有宝。汝可自用。

转轮圣王治此阎浮提时。其地平正。无有荆棘.坑坎.堆阜。亦无蚊虻.蜂蝎.蝇蚤.蛇蚖.恶虫。石沙.瓦砾自然沉没。金银宝玉现于地上。四时和调。不寒不热。其地柔濡。无有尘秽。如油涂地。洁净光泽。无有尘秽。转轮圣王治于世时。地亦如是。地出流泉。清净无竭。生柔濡草。冬夏常青。树木繁茂。花果炽盛。地生濡草。色如孔翠。香若婆师。濡如天衣。足蹈地时。地凹四寸。举足还复。无空缺处。自然粳米无有糠糩。众味具足。时有香树。花果茂盛。其果熟时。果自然裂。出自然香。香气馥熏。复有衣树。花果茂盛。其果熟时。皮壳自裂。出种种衣。复有庄严树。花果炽盛。其果熟时。皮壳自裂。出种种庄严具。复有鬘树。花果茂盛。其果熟时。皮壳自裂。出种种鬘。复有器树。花果茂盛。其果熟时。皮壳自裂。出种种器。复有果树。花果茂盛。其果熟时。皮壳自裂。出种种果。复有乐器树。花果茂盛。其果熟时。皮壳自裂。出众乐器。

转轮圣王治于世时。阿耨达龙王于中夜后起大密云。弥满世界而降大雨。如构牛顷。雨八味水。润泽周普。地无停水。亦无泥淖。润泽沾洽。生长草木。犹如鬘师水洒花鬘。使花鲜泽。令不萎枯。时雨润泽。亦复如是。又时于中夜后。空中清明。净无云曀。海出凉风。清净调柔。触身生乐。圣王治时。此阎浮提五谷丰贱。人民炽盛。财宝丰饶。无所匮乏。

End

劝修净土诗四首

◎ 省 庵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足下时时游净土,心头念念绝娑婆。傍华随柳须回顾,临水登山勿放他。等得阿侬生极乐,十方来去任如何。住时念佛好观身,四大之中那一真。我与弥陀非两个,影兼明月恰三人

净土法门是权法还是实法

了然法师【原文】客曰:弟子昔日闻言,净土法门,全属小乘。极乐国土,原是权说。因是久怀疑惑,自莫能决。今日闻师所言,《华严》《弥陀》,大小相入。以此互相证明,足信净土法门,至大无外,极顿极圆。方知昔日所

古代名士的净土修行

中国古代有很多官宦名士专修净土法门。他们有的先由修学其他法门转为专修净土,有的则受高僧指点一心修学净土法门,他们由于虔诚信奉并坚持念佛实践,都得到了不可思议的感应。本文以陆子元、闫邦荣、钱同伯、昝省斋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预设济度

大安法师这一节是谈浊世津梁,预垂济度。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在这个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里面,我们若是想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竖出生死,很难的。释迦牟尼佛也知道五浊恶世的众生

念佛人的楷模——略述省庵大师净土情怀

导读: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往生日。与诸位净土祖师相比,省祖的住世时间是最短的,只有49年。他临终给我们留下了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范仲淹修净土

◎ 佛 泉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989--1052)考取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开始实现他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范公一生的历史成就涵盖政治、军事、文学和教育等多个方面。在政治上,他出任

一代宰相“郑清之”,导禅归净,劝修净土

历史因缘有宋一代,虽禅风盛行,却不乏导禅归净,劝修净土之人。当时诸宗高人,深感根机不堪,自力难证,教依本宗,行无不归心净土。禅宗自永明延寿大师作四料简偈,劝修净土,言: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其后,禅

八种方法成就净土法门

◎ 方海权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佛心。而我们所学到的净土法门,也即是用最快的速度来修学就能够即刻成功。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教导善财童子,以及

至心信愿得生净土

如何才是直心道场?如何顿圆弥陀?如何才是至心信愿得生净土?善男子,能如是问究竟直心,圆顿,至信,汝之善根亦不可思议,何以故,直心者、即绝对无相寂灭无生也;圆顿者、心境相应觉念性现前也;至信者、至诚深信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概要

第一卷贰、概 要(十门分列中前九门)谨释此经,依华严宗法及《弥陀疏钞》例,总开十门:计为一、教起因缘。二、本经体性。三、一经宗趣。四、方便力用。五、所被根器。六、藏教所摄。七、部类差别。八、译会校释。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一

第一卷一、教起因缘教起因缘者,明大教所以兴起之因缘。初明大教与净土法门之兴起。次则详述本经兴起之因缘。夫一切法,不离因缘,大教之兴,因缘无量。而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故。《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三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三、一经宗趣经之所崇向者,名之为宗。宗者要也。全经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径也。故知宗者,为全经之纲领。纲举目张,领提衣顺,是故于辨体后,首应明宗。体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二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二、本经体性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经正体。古德云:“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为印。”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实相无相,亦无不相,相而无相,名为实相。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五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五、所被根器前明本经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今当更明,万类之内,如何是器。三根之中,谁是当机。夫根器有“是器”与“非器”之别,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故名非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四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四、方便力用如《大毗卢遮那经》云:“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结归,大智之显现,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是故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八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八、译会校释“译”指本经之原译本。“会校”指根据诸种原译而会集校订之本,“释”指本经诸本之注释。甲本经译本本经乃“我佛屡说,诸师竞译,东来最早,译本独多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九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九、总释名题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