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经论:佛说玉耶女经全文
2025-05-11 12:04

失译人名附西晋录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骜慢。不以妇礼承事姑嫜夫主。给孤独家议曰。其妇憍慢。当以何法而教训之。若以杖捶非善法也。若无训教。其罪日增长者。唯佛大圣善能教训。办供设斋食。明日请佛。佛即受请。明日佛来将诸徒众。给孤独家尽出礼佛。玉耶不出。佛即放大光明紫磨金色。照玉耶室内。佛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玉耶见佛光明相貌。即大惊怖。生畏惧心便出礼佛。佛告玉耶。女人之法。不当以倚端正而生憍慢。形貌端正。非为端正。唯心行端正。人所爱敬。是为端正。不得以倚面貌端正憍慢自恣。后生卑贱为人走使佛告玉耶。女人之法。有三鄣十恶。不自觉知。玉耶白佛。何等三鄣十恶。佛告玉耶。一者小时父母所鄣。二者出嫁夫主所鄣。三者老时儿子所鄣。是为三鄣。何等十恶。一者生时父母不喜。二者养育无味。三者常忧嫁娶失礼。四者处处畏人。五者与父母别离。六者倚他门户。七者怀妊甚难。八者产生时难。九者常畏夫主。十者恒不得自在。是为十恶。玉耶闻佛说三鄣十恶。身心战悚白佛言。唯愿世尊。教我作妇之法。佛告玉耶。作妇之法。当有五等。何谓为五。一如母妇。二如臣妇。三如妹妇。四者婢妇。五者夫妇。何谓母妇。爱夫如子故。名母妇。何谓臣妇。事夫如君故。名臣妇。何谓妹妇。事夫如兄故。名妹妇。何谓婢妇。事夫如妾故。名婢妇。何谓夫妇。背亲向疏永离所生。恩爱亲昵同心异形。尊奉敬慎无憍慢情。善事内外家殷丰盈。待接宾客称扬善名。最为夫妇之道。佛告玉耶。奉事姑嫜夫主。亦有五善三恶。玉耶白佛。何等五善三恶。佛告玉耶言。一者晚眠早起修治家事。所有美膳莫自向口。先进姑嫜夫主。二者看视家物。莫令漏失。三者慎其口语忍辱少嗔。四者矜庄诫慎。恒恐不及。五者一心恭孝姑嫜夫主。使有善名。亲族欢喜为人所誉。是为五善何者三恶。一者未冥早眠日出不起。夫主诃嗔反见嫌骂。二者好食自啖。恶食便与姑嫜夫主。奸色欺诈妖邪万端。三者不念生活。游冶世间。道他好丑求人长短。斗乱口舌。亲族憎嫉。为人所贱。是为三恶。玉耶闻佛说五善三恶。信敬欢喜心生惭愧。白佛言。弟子愚痴。未见佛时。未闻法时。施自咎无量。及诸障碍不自觉知。今复闻说。开悟意解。乃知先来所行为非。自今已去。改往修来顺尊所说。不复敢违。唯愿圣尊。慈愍救济听我忏悔。得除咎。受我五戒得为弟子。佛言。善哉玉耶。听汝忏悔。莫复更作。垂赐戒法敬奉修行。佛言。谛听善思念之。玉耶言。唯然世尊。愿乐受持。佛告玉耶。持一戒者。身手不杀恩及群生。持二戒者。清净仁让不盗。减己济众。持三戒者。贞洁不淫行无沾污持四戒者。不得妄语乃至戏笑。持五戒者。远酒不饮不犯众恶。护持禁戒。如救头然。自观身形不得久住。危命如电速。如风过庭。少壮必衰。莫恃姿容。当勤精进弃舍世荣。如菩萨法。汝今修行。可得至佛。佛道不可不学。经不可不听。吾今得佛。称善所致大乘教。无男无女。乐闻法者。随愿所得。玉耶白佛言。世尊。其善妇者。当得何荣。其恶妇者。当得何咎。佛告玉耶。其善妇者。现世荣誉亲族敬念。受福生天。天上寿尽还生世间。王侯子孙在所生处。一切尊敬。其恶妇者。是人憎嫉无不厌患。欲令早死。命终当堕地狱畜生奴婢。展转其中无有出期。玉耶闻说善恶妇法。心生畏惧。恳侧修行即得道迹。雕刻锦绣作珠宝帐。悬缯幡盖烧众名香。绕塔歌呗声彻十方。见者随喜稽首庙堂。阿难白佛言。当何名此经。佛言。此经名教化女人。名玉耶经。若女人得闻此经。受持读诵如法修行。舍是女身不得更受。说是经时。大众欢喜。作礼奉行。

(补缺真言):南无喝啰怛那。多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 贺贺。苏怛那。吽。泼抹拏。娑婆诃(三遍)

(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三皈依):自皈依佛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End

劝修净土诗四首

◎ 省 庵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足下时时游净土,心头念念绝娑婆。傍华随柳须回顾,临水登山勿放他。等得阿侬生极乐,十方来去任如何。住时念佛好观身,四大之中那一真。我与弥陀非两个,影兼明月恰三人

净土法门是权法还是实法

了然法师【原文】客曰:弟子昔日闻言,净土法门,全属小乘。极乐国土,原是权说。因是久怀疑惑,自莫能决。今日闻师所言,《华严》《弥陀》,大小相入。以此互相证明,足信净土法门,至大无外,极顿极圆。方知昔日所

古代名士的净土修行

中国古代有很多官宦名士专修净土法门。他们有的先由修学其他法门转为专修净土,有的则受高僧指点一心修学净土法门,他们由于虔诚信奉并坚持念佛实践,都得到了不可思议的感应。本文以陆子元、闫邦荣、钱同伯、昝省斋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预设济度

大安法师这一节是谈浊世津梁,预垂济度。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在这个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里面,我们若是想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竖出生死,很难的。释迦牟尼佛也知道五浊恶世的众生

念佛人的楷模——略述省庵大师净土情怀

导读: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往生日。与诸位净土祖师相比,省祖的住世时间是最短的,只有49年。他临终给我们留下了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范仲淹修净土

◎ 佛 泉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989--1052)考取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开始实现他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范公一生的历史成就涵盖政治、军事、文学和教育等多个方面。在政治上,他出任

一代宰相“郑清之”,导禅归净,劝修净土

历史因缘有宋一代,虽禅风盛行,却不乏导禅归净,劝修净土之人。当时诸宗高人,深感根机不堪,自力难证,教依本宗,行无不归心净土。禅宗自永明延寿大师作四料简偈,劝修净土,言: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其后,禅

八种方法成就净土法门

◎ 方海权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佛心。而我们所学到的净土法门,也即是用最快的速度来修学就能够即刻成功。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教导善财童子,以及

至心信愿得生净土

如何才是直心道场?如何顿圆弥陀?如何才是至心信愿得生净土?善男子,能如是问究竟直心,圆顿,至信,汝之善根亦不可思议,何以故,直心者、即绝对无相寂灭无生也;圆顿者、心境相应觉念性现前也;至信者、至诚深信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概要

第一卷贰、概 要(十门分列中前九门)谨释此经,依华严宗法及《弥陀疏钞》例,总开十门:计为一、教起因缘。二、本经体性。三、一经宗趣。四、方便力用。五、所被根器。六、藏教所摄。七、部类差别。八、译会校释。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一

第一卷一、教起因缘教起因缘者,明大教所以兴起之因缘。初明大教与净土法门之兴起。次则详述本经兴起之因缘。夫一切法,不离因缘,大教之兴,因缘无量。而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故。《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三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三、一经宗趣经之所崇向者,名之为宗。宗者要也。全经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径也。故知宗者,为全经之纲领。纲举目张,领提衣顺,是故于辨体后,首应明宗。体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二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二、本经体性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经正体。古德云:“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为印。”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实相无相,亦无不相,相而无相,名为实相。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五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五、所被根器前明本经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今当更明,万类之内,如何是器。三根之中,谁是当机。夫根器有“是器”与“非器”之别,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故名非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四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四、方便力用如《大毗卢遮那经》云:“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结归,大智之显现,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是故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八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八、译会校释“译”指本经之原译本。“会校”指根据诸种原译而会集校订之本,“释”指本经诸本之注释。甲本经译本本经乃“我佛屡说,诸师竞译,东来最早,译本独多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九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九、总释名题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