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经论:海涛法师:鬼道之苦
2025-06-01 06:57

中国佛教向来习惯在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这三天举办超度鬼道的法会,这三天又称为「转劫日」。

超度鬼道的缘起,依经典的记载可以追溯至阿难尊者。尊者有一次入定的时候,突然面前出现一个脸被烧焦的鬼,它告诉阿难:再过三天,你将跟我一样堕落鬼道,而且非常痛苦,但如果你能发慈悲心,布施鬼道众生,让它们有食物吃,那你不但不会堕落,而且生生世世将非常长寿、健康、快乐,请你大发慈悲吧。

阿难出定以后非常害怕,赶紧跑去求助释迦牟尼佛。佛陀啊!怎么办,三天以后我要堕落鬼道了,整张脸会被烧焦,那个鬼还说,除非我三天之内能布施所有的饿鬼众生,否则在劫难逃,尊贵的佛陀,请告诉我该怎么办?释尊安慰阿难说:你放心好了!事实上那个面燃鬼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示现,菩萨因为知道你修行只为了自己的解脱,因此特别示现成鬼道,引起你的慈悲心。阿难一听,原来如此,这才豁然开朗,但回头一想,苦难的鬼道这么多,我怎么帮?佛陀说,很简单,有一尊佛非常伟大,他的名号中具足无上的功德,你只要念他的名号,你将来不但庄严第一,而且生生世世有一双慈悲的眼睛,各位回去以后也把它抄起来--南无无量威德光明自在如来。尤其做老板的,或是做个领导人,更要恭敬尊重。接着,释尊又为阿难宣说大悲太阳咒,及变食咒的功德利益。由于大悲观世音菩萨的示现,使阿难将这个法门留了下来,阿难本来多病,但自从布施鬼道的那一天开始,他再也没生过病,活到一百二十岁。

各位要知道,佛陀身边有两个弟子从来不生病,一个是阿难,一个是薄拘罗。所以释尊从那时候开始,规定一切出家人,一切佛弟子,应该在用食的时候,除了本来就要供养三宝以外,更要用食物布施贫穷众生乃至流浪的动物,更要布施鬼道的众生,长养自己的慈悲心。佛陀也说了,你用上好的食物供养佛、辟支佛、阿罗汉,功德有五百劫的人天福报,但若起一念的同情心,想到鬼道的痛苦,布施鬼道,功德不可思议啊!为什么?因为慈悲布施的果报不可思议。

在佛陀灭度以后,有一位阿罗汉尊者,有一天他带着五百个弟子入城托钵。这一位尊者才刚踏进城门,突然脸色很难看,皱着眉头,弟子们觉得纳闷,但是大家不敢问。乞食完毕之后,弟子们才找到机会请问师父,刚才是怎么回事?似乎很痛苦的样子。尊者说了,你们没看见啊,刚刚进城之前有一个小鬼好可怜啊,全身瘦巴巴的,一直拜托我:「师父!妈妈叫我等她,她说要进城去找一些东西给我吃,一去去了五百年,我在这边等了五百年没东西吃,老师父,求您慈悲啊,入城以后找找我妈妈,告诉它我在外面快饿死了!」各位,人饿死就算了,鬼就是饿不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挨饿过日子,这就是它们痛苦的地方。尊者说:「我看见这小鬼真是可怜,所以我现在眼睛睁得大大的,一直找它的妈妈。」经师父这么一说,弟子们才明白怎么一回事。

尊者一行人不久之后终于找到了饿鬼妈妈,它听见儿子等了它五百年,非常难过。尊者问它:「既然知道儿子在外面等着,怎么不赶快拿东西给它吃呢?」,「怎么不想,天天想啊,办不到啊!」只见饿鬼妈妈的手捏得紧紧的,捏到出血,手打开之后,里面有一口痰,它说:「有一次有人经过这里,吐了一口痰,我好不容易抢到一些,但每次一出城就看见好多大鬼守在一旁准备打劫,根本出不去啊!」,「那你做鬼多久了呢?」,「多久?我只记得这座城市经历七次的兴盛与衰败,我一一亲眼目睹,您说这有多久?尊者!您老人家有威德力,求您保护我,带我出去,让我把这一口痰拿给儿子吃,好吗?」尊者告诉五百弟子说,你们虽然没有神通力,看不见这一切,但师父告诉你们,这一些饿鬼真是可怜到了极点,千百万年没有东西吃,没有水喝。

在佛陀时代还有一位比丘,叫珍重比丘,他是独生子,爸爸早死,只有一个妈妈,妈妈虽然有些钱,但是很悭贪,从来不帮助贫穷人,不但如此,还经常告诫珍重:外面有一些剃了光头,不工作,像乞丐一样的出家人,如果来跟你乞求什么,千万不要给他!珍重每次听妈妈这么说,心里觉得很苦,因为他早已认识佛陀,也好想出家,只因妈妈不信三宝,而且毁谤三宝,使他不能如愿,直到妈妈死了之后,珍重才顺利出了家。

出家以后,珍重非常认真修行,有一次,他在树下禅坐的时候,觉得后面怪怪的。回头一看,一个长相很恐怖的鬼站在那儿,头发缠着指甲,全身脏脏的,又七孔流血,一直跟在后面,珍重吓坏了,赶快跑去找佛:「佛啊!我在禅坐,后面老是跟一个女鬼,怎么办?」佛说:「你知道那是谁吗?那是你妈妈,每当你在禅坐,妈妈就在后面保护你,也在求你帮忙,因为它现在堕入饿鬼,很苦。」珍重一听,非常难过,不禁落泪,佛陀安慰他说:「没关系,为你妈妈积点功德吧!你去找一枝杨柳枝,拿一杯清水,把杨柳枝放进水里,那杯水就变成甘露,你拿这一杯甘露水供养所有的僧众,再把功德回向妈妈,祝愿它尽快脱离鬼道。」珍重立即遵照佛所讲的去做,因此他妈妈脱离了鬼道,生天了。各位,佛经告诉我们,如果要帮助自己的祖先脱离三恶道有两种方法,第一、供养出家人,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供佛斋僧,以这样的功德力回向它们;第二、刚刚讲的,阿难的方法,直接以大慈悲心念变食咒,或念妙色身如来的甘露水咒,回向祖先。

讲到这个地方,各位住家附近如果有水池,最好多种一些杨柳枝,杨柳枝是很不可思议的。佛经里说,观世音菩萨拿的杨柳枝是朝上的,代表上求佛道,枝叶因为很长而向下弯,表示下化众生。以观世音菩萨的精进,只要柳枝一下垂,风一吹,一沾到水,那些水都变成甘露水。所以如果你在水边种植杨柳,风一吹,柳枝一碰到水,那些鬼道就有得吃了,可以脱离痛苦了,这是一种很慈悲的树木。

各位要知道,今天我们在这地方举办火供施食,百千万的鬼道众生早就在这里守候,等着吃东西,各位不要不相信。有一次,我们去护国寺做火供,湛定法师因为前一晚没睡好,跑到车上睡觉,结果梦见外面好多的鬼,他吓坏了,一觉醒来就得重感冒,他跟我讲,我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因为我们在佛寺里做火供、施食,外面的鬼道进不来,只能在外面干等,正好湛定法师在那里睡觉,只好示现给他看。有了这一次经验之后,以后我们施食都尽可能在外面做。还有一次,我们去台北市专门杀鸡的地方,因为礼拜天晚上不杀鸡,只好利用这个时间办法会,法会一结束,已经快十一点了,接着作施食,我们用那种有洞的铁桶烧供养品,很方便,当时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告诉她妈妈:「妈妈!你们正在烧的时候,烟雾里有好多鸡飞上天去了,她妈妈跑来告诉我们这个事情,我一听觉得好感动啊!证明这一些众生确实获得了利益。

我最近心情很好,本来我大哥得了末期的摄护腺癌,照一般的情况来说,应该是没救了,我妈妈本来已经有忧郁症了,听见这个消息更加忧郁,安眠药愈吃愈多。我虽然替大哥难过,但是更担心妈妈,因为我们家有那种共业。我妈妈的妈妈,她儿子也是活到四十几岁,生两个小孩以后得癌症死了。相同的情况现在又发生在妈妈身上,我大哥刚好也是生了第二个小孩,四十九岁时发现癌症末期,妈妈为了这件事很烦恼,后来我介绍大哥去找一位医生,那位医生坚持病人只要是癌症,一定要吃素,大哥还算不错,很配合医生的指示;在我这一边,自然也少不了天天施食回向给他。大哥回美国之前,我拿了许多烟供粉给他,我说:「大哥!你不用念经,这工作交给我,你负责烟供就好。」我又交给他好几瓶浓缩的甘露水,鼓励他每天开车出去洒一洒。我说:「美国比我们台湾更需要,因为那边没有人作超度,为了你自己,也为了妈妈,希望你老实做,也老实吃素,其他的让我来。」这一次我来马来西亚之前,大哥告诉我,医生宣布,他的病已经痊愈了。

各位,我这一辈子修行,不求什么,死很正常,但是带走一个永恒不退的慈悲心是我一辈子努力的目标,有了慈悲,生生世世必定投生在苦难的地方,作利益众生的事情,唯有利益众生,生命才有快乐可言,否则生命的本质,彻头彻尾没有一处不苦。爱也苦,不爱也苦;有钱苦,没钱也苦,所谓「有无同忧」。痛苦的根源来自哪里?来自我执,众生执着一个永恒不变的我,这就是痛苦的根源.

End

劝修净土诗四首

◎ 省 庵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足下时时游净土,心头念念绝娑婆。傍华随柳须回顾,临水登山勿放他。等得阿侬生极乐,十方来去任如何。住时念佛好观身,四大之中那一真。我与弥陀非两个,影兼明月恰三人

宗性法师:缺乏信仰的综合症

必须确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信仰,这个药方是给现代社会开的。现代社会面临很多问题,总的来说根源就在于缺乏信仰,以至个人道德修养失落,公德荡然无存。在这信仰失落的时代,大家普遍感觉无依无靠,内心空虚、浮躁,就

倓虚法师出家后度化妻子的精彩对话

倓虚法师九二零年,我和禅定和尚,离观宗寺,一块回北方,预备到北京去请藏经,路过营口。那时我的家眷还住在那里,我到营口时,住到佛教宣讲堂,那里边的人,都是我在家时的老朋友。我走之后,原来开设的那间小药铺

圆瑛法师:佛弟子如何修身摄心

◎ 圆 瑛我佛所说法门,因机施教,犹如对症开方,由众生有种种病,故佛说种种法。果能信解依修,无不得益。是以称为无上医王,乃能医众生之心病者。一切众生,皆依妄心,迷惑不觉,妄执此身为我。因有我执之病,遂

净土法门是权法还是实法

了然法师【原文】客曰:弟子昔日闻言,净土法门,全属小乘。极乐国土,原是权说。因是久怀疑惑,自莫能决。今日闻师所言,《华严》《弥陀》,大小相入。以此互相证明,足信净土法门,至大无外,极顿极圆。方知昔日所

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 倓 虚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老人有一最器重的学僧持律法师,外号人都喊他晒蜡的法师。大家知道,这个名字并不是恭维他,而是嘲笑他、揶揄他。 原因是他最初在金山住禅堂当香灯,每年到了六月六这天,照例常住

“三车和尚”窥基法师:玄奘认定的衣钵传人

窥基是唐朝一代法师玄奘的高足弟子。窥基之于玄奘,犹如子夏之于孔子。孔子学说须有子夏辈西河传经,方可阐扬宏发,广被于世;而玄奘之学,窥基不仅有克绍箕裘力,且具后修转密的功绩。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后,天天在

古代名士的净土修行

中国古代有很多官宦名士专修净土法门。他们有的先由修学其他法门转为专修净土,有的则受高僧指点一心修学净土法门,他们由于虔诚信奉并坚持念佛实践,都得到了不可思议的感应。本文以陆子元、闫邦荣、钱同伯、昝省斋

慧律法师开示的小故事

有一次忏公带领了我们一大堆的法师,还有这些护法居士,去参广钦老和尚,广钦老和尚就坐在那藤椅上。那时候我在南普陀佛学院,因为我们总共差不多有二十多个大殿,大的、小的统统拜,我们没意见。因为煮饭九点十五分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预设济度

大安法师这一节是谈浊世津梁,预垂济度。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在这个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里面,我们若是想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竖出生死,很难的。释迦牟尼佛也知道五浊恶世的众生

念佛人的楷模——略述省庵大师净土情怀

导读: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往生日。与诸位净土祖师相比,省祖的住世时间是最短的,只有49年。他临终给我们留下了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范仲淹修净土

◎ 佛 泉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989--1052)考取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开始实现他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范公一生的历史成就涵盖政治、军事、文学和教育等多个方面。在政治上,他出任

律航法师

◎ 陈义孝律航大师,晚年才出家,平日不论行住坐卧,佛号不离口,念珠不离手。大师念佛是用并耳念佛法,即将阿弥陀佛四字洪名,字字念得清楚,耳朵听得清楚。先将右耳听力,作意并在左耳,听一百声。再将左耳听力,

若衲法师

临安上天竺沙门若衲法师是宋代著名高僧,奉旨住锡杭州上天竺。法师经常带领徒众 千人修行,为大众弘扬一心三观、十乘观法、五重玄义、六即之道。法师辩才无碍,出言如泄悬河,堪称为当代四依。南宋淳熙三年,宋高

优昙法师与《莲宗宝鉴》

优昙法师是元代高僧,俗姓蒋,安徽丹阳人,家族世代奉事佛法。二十岁出家于庐山东林寺,后来住在安徽丹阳的妙果寺。元武宗至大初年(1308),皇帝下诏解散净土莲宗,优昙法师十分恐惧地说: 我承受净土教法将近

一代宰相“郑清之”,导禅归净,劝修净土

历史因缘有宋一代,虽禅风盛行,却不乏导禅归净,劝修净土之人。当时诸宗高人,深感根机不堪,自力难证,教依本宗,行无不归心净土。禅宗自永明延寿大师作四料简偈,劝修净土,言: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其后,禅

八种方法成就净土法门

◎ 方海权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佛心。而我们所学到的净土法门,也即是用最快的速度来修学就能够即刻成功。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教导善财童子,以及

至心信愿得生净土

如何才是直心道场?如何顿圆弥陀?如何才是至心信愿得生净土?善男子,能如是问究竟直心,圆顿,至信,汝之善根亦不可思议,何以故,直心者、即绝对无相寂灭无生也;圆顿者、心境相应觉念性现前也;至信者、至诚深信

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

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宣 化 唐朝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时,途中见一位老修行在打坐,小鸟在他头上筑巢,衣服都已破了。玄奘法师用引磬为老修行开静。老修行问:你从何处来?玄奘法师答:我从大唐来,现在去印度取经。

弘一法师往生的最后时光

陈慧剑1942年七月初,永春王梦惺居士二度聘请弘公到永春宏法,并寄来旅费,为弘公婉谢,也将旅费寄回去了,一心在温陵养老院安居。到中秋节这天,在开元寺尊胜院讲《八大人觉经》,由广义法师译闽南语。此时,他

玄奘法师到凉州

◎ 觉 悟玄奘法师遍谒了各位大师,广泛吸收了各家的学说,经仔细推求,发现各有所主,按之佛经,有合也有不合,无所适从。因此发誓亲自到西方向人求教疑难之处,同时取得《十七地论》来解众疑,这《十七地论》就是

读《净土教概论》札记

◎ 施萍婷若干年前,读望月信亨著、释印海译《净土教概论》,第一章第四节《弥陀信仰之传播》有这样一段话:阿弥陀佛之信仰,很早时代就流行于印度及西域地方,后汉以来有关阿弥陀佛及其净土经典陆续不断翻译到中国

净土法门广泛流行说

◎ 谢路军自善导创立净土宗以来,净土法门日益广泛流传。若把种种流传的情况和表现加以归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善导称名念佛法门引发社会的普遍信仰;在民间净土集会结社风行;佛教其他宗派兼修净土。(一)引发

印光法师辩一心不乱与佛念三昧

念佛修持的最高境界达到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进而往生西方净土。关于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的关系,古德的论述比较少。念佛本身是佛教禅定的修法之一,欲得三昧,必须达到一心,达到一心者,则自得三昧。如莲池说:至于

禅观了解过去,净土规划未来

当我们谈现在,其实是离不开过去,也离不开未来;如果你把过去跟未来都拿掉,现在就没有意义了,这个就是醉生梦死。活在现在─你就活在现在的因缘,柴米油盐酱醋茶!你要知道你的佛性是什么?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最初

李炳南:净土法门,没有什么秘密

而净土法门是出世间法,是小乘还是大乘?是大乘。我说的话皆是佛经上的,看祖师的注解说的,我怕诸位误会,以为我妄作聪明,强说净土是大乘。但是,我懂净土吗?这世界上没有懂得的,出家二众,在家二众皆不懂得。唯

李炳南:净土精华

净土精华李炳南老居士讲述民国六十五年元旦慎斋堂开示明伦月刊社整理大家在台中每星期有两三个地方可以听讲,但听的是教理,不容易了解,然教理归教理,自己须修行。实修的方法非常重要——修别的法门须一步一步地有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一)

李炳南老居士讲述弟子钟清泉敬记前言民国七十四年六月十二日的华严经讲座,雪公老恩师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老恩师根据善导大师的观无量寿经四帖疏,讲述净土宗的安心法门,劝所有净业莲友,一起把心安住在至诚心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二)

丙二、夹杂恶性名杂毒善上一次说到安心法门,我们众生尘沙劫以来,心安不住,东奔西跑,所以轮回到今天,这轮回必得安住心才可能跳出。今天继续讲净土别安心,上次讲到至诚心辨真伪的三业修善,清净心作,今天接着讲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三)

乙二、明两利净土宗的三种别安心,上两次说至诚心,至诚心又分两项,辨真伪和明两利,辨真伪上次说过了,今天来讲明两利。明是明明白白地表示出来,两利是自他两利。辨真伪是谁修行谁得好处,自己得利益。两利是自己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四)

甲二、深心深心,深是一个讲法,心是一个讲法。深是以水的深作譬喻,水深水浅,有限度吗?深是因为有浅比较来的。心并不是胸腔里的肉团心,心是性一动谓之心。深心这个表,旁边括着两个字决信,为着大家不明白,所以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五)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虽然列出表来,还得有人讲,没人讲还是看不懂。我们现在不是讲华严经吗?怎么说到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呢?净土法门就在华严经上,没有华严经就没有净土法门。这些年来,我们大家都念阿弥陀佛,诸位可别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七)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特别的方法,不是随随便便能去的,懂得净土安心法门可以办得到,不懂这个方法,念上一百年也不生效。在观经说的净土三种特别安心法,现在讲到第二种深心。观经说发三种心,即便往生。这三心是至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六)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净土宗说带业往生,带业这两个字不容易讲,把三藏十二部都看完了,才能清楚带业往生的道理。往生为何还带业呢?除了佛才不带业,菩萨以下往生都是带业的。往生只有净土宗有主张,别的宗派并无往生这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八)

现在继续讲净土三种安心的第二种深心,深心的讲义表解有上下两层,下面七行是解释上面九行的,现在就来解释深心表解下面的七行文义。丙一、一心依佛所教一心这两个字十二万分的重要,是指修净土法门的功夫。而什么人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九)

我们来听一次经,总要得一点好处,这次先来谈念佛,怎样念可得一心不乱?有一首偈云:念佛不必求多念,但念百八声不乱,其中若有一念差,掉转珠头皆不算。不乱是指有人来打扰时,你打扰你的,我还是得我的一心,不被

李炳南:雪庐老人净土选集-序文

李炳南居士著述阿弥陀经摘注接蒙弁言阿弥陀经要解讲义重刊序重校新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序净土三经合刊序净土丛书序蕅益大师净土集序中华大典印光法师文钞序重刊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序印光大师遗教两要序重印弥陀净土法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

乙二、随喜他一切三业世出世善根你若想存心做善事有的是办法,除了自己三业作外,可以随喜。什么叫随喜呢?譬如诸位今晚在此听经,听经是你的功德,这两个钟头你听进去的都是经文好言语。而这所有的人是谁约来的?他

李炳南:雪庐老人净土选集-佛七开示

李炳南居士讲述壬子年灵山寺佛七开示甲寅年灵山寺佛七开示戊午年新春结七念佛开示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之一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上)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下)幸酉岁佛七开示壬戌佛七雪僧贡言快刀斩乱丝乙丑年灵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一)

乙三、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动乱破坏净土宗是难信之法,为什么是难信呢?难信的原因是什么呢?谁能够说出来,不学佛的人听到净土法门是糊里糊涂,半信半疑;学佛的人对净土法门也多是一知半解,学佛的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二)

乙四、生彼国已回入娑婆教化众生华严经讲了十六年,全套华严经共有十六本,现在才讲到第七册,这还只是粗枝大叶的讲而已,细讲那就不用说了,个人也没细讲的学问。目前华严经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这和净土法门的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三)

乙五、忆持不忘无分时节常作此愿学佛修净土的人,无分时节,忆念不忘回入娑婆教化众生的大愿。大乘法是自度度他,自己先成就,但自己成就不行,局面太小了;中乘是自己成就,也给别人小小的帮助,不能全部地帮助,因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四)

华严经讲到梵行,梵行有二十条,安住梵行是第十六条,大家若能安住梵行,就到一心不乱了。念佛能念到一心不乱就行了,诸位或可有一心不乱的,但是我看不出来。要一心不乱须先伏惑,一起贪嗔痴就压住,学伏住惑再学断

黄念祖:净土资粮-信愿持名【一】【二】

净土资粮《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三昧耶戒优婆塞黄念祖敬述(一)引言《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现在也可以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来参加今天广化寺念佛七道场。在北京的佛教徒。

黄念祖:真觉路会归净土

真觉路会归净土黄念祖居士勤修三无漏学,消除自他三毒,背尘合觉,直登彼岸。这是万古颠不破的原则。至于具体行持,则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通觉岸。但当前已是末法,环境是五浊恶世,所选行门,切须合于时代,契于

家庭就是你的净土,就是你的修行处

1.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于凌波 圆瑛法师,俗姓吴,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他是福建省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阙氏,因祷于观世音菩萨,梦观音送子至,于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生此子。

玄奘法师

◎ 汤用彤玄奘法师(602-664)俗姓陈,名祎。隋仁寿二年生于缑氏之陈堡谷,即在嵩山少林寺之西北。兄弟四人,法师最幼。其第二兄长捷先出家,住于东都净土寺。因其奖劝,法师十三岁出家于洛。好学不倦,跋涉

专修净土肉身不腐

◎ 念 佛昙鸾大师(476~542),俗名不详,自号玄简大士。南北朝梁时山西雁门人(北魏境内),家居五台山附近。他从小就听人谈起山上佛教各种神奇灵异之事,听过以后亲自前往寻觅参礼,后来终于出家为僧。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