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越此文 发表在2004年5月号《法音》
衷心感谢龙谷大学名誉教授稻垣久雄教授提供珍贵的资料和图片
(一)日本净土三曼陀罗--当麻曼陀罗、智光曼陀罗、青海曼陀罗
所谓曼陀罗是梵语Mandala的汉语音译,有轮圆具足、聚集、坛城、道场之意[1]。即筑方圆之土坛,安置诸尊于此祭供,聚集具足诸尊诸德成一大法门,如毂辋辐具足而成圆满之车轮,是曼陀罗的本义。描绘佛、菩萨及其庄严净土的组合图画,亦是曼陀罗之一种。净土宗所谓曼陀罗,严格说应为净土变相图[2]。被世人尊为弥陀化身的唐代善导大师(613-681)就是在看到一幅奇妙的净土曼陀罗之后,而发出真诚恳切之心求生西方净土的。善导大师生前曾亲自创作了三百余幅净土曼陀罗,大约同时代的女皇武则天也创作了四百余幅净土曼陀罗[3]。可见曼陀罗信仰对于净土思想的普及发挥了深远影响,尤其倍受文化水准不高的庶民阶层的喜爱。净土曼陀罗使他们能够通过庄严的图画加深对净土经典的理解,从而发愿一心念佛、往生净土。敦煌莫高窟中有三百六十五幅曼陀罗,而其中就有七十余幅是描绘阿弥陀佛净土的曼陀罗[4]。这说明远在隋唐时代,在中国汉地就已经有很多净土曼陀罗流传于世了。
无论在日本还是中国,当提起曼陀罗时,大家通常会想到密教中令人向往而又深奥莫测的曼陀罗。约在空海上人(774-835)从中国留学归国创立日本真言宗之前半个世纪,在日本就已经有两幅曼陀罗存在了,其中一幅就是有着奇特传说的当麻曼陀罗(Taima Mandala)[5]。
当麻曼陀罗为日本奈良当麻寺所传之净土曼陀罗,在日本净土思想发展史中占有很重要地位。更不可思议的是,该图与中国祖师有着甚深的因缘。它不仅是绝妙的佛教美术作品,并且对于深入理解净土教义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麻曼陀罗不仅准确描绘出净土三经中《观无量寿佛经》(简称《观经》)的内容,而且按照日本西山净土宗开祖证空上人(1177-1247)的解释,此图与中国善导大师所著《观无量寿佛经疏》(简称《观经四帖疏》)的内容完全一致[6],并被认为是佛菩萨权化示现之作[7]。据史籍记载,法然上人的高徒之一、创建日本净土宗西山派的证空上人于1229年在奈良当麻寺看到当麻曼陀罗后,叹服于其绝妙的手笔,亲自撰写《当麻曼陀罗供式》一卷[8]及作为当麻曼陀罗教义注解的《当麻曼陀罗注》十卷[9]。后来西山净土宗的明秀上人(1403-1487)撰有《当麻曼陀罗注记明秀钞》十卷[10],此外位于东京的日本净土宗大本山增上寺的开山祖师酉誉圣聪(1366-1440)上人也撰有《当麻曼陀罗疏》(48卷)[11],对后世当麻曼陀罗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这些殊胜因缘,当麻曼陀罗信仰在日本德川时代达到鼎盛,其摹本在日本各地信众中广为流传[12]。
在日本描绘阿弥陀佛及其净土庄严的曼陀罗中,比当麻曼陀罗更古老但尺寸较小的是智光曼陀罗。此图是由日本奈良兴福寺三论宗僧人智光上人(709-780)根据其感应到的阿弥陀佛净土景象而创作。最初的智光曼陀罗尺寸比较小,长度与宽度都大约仅为30cm,后来被人们放大之后,在日本各地广为流传[13]。
另一幅净土曼陀罗就是青海曼陀罗。据说此图是由日本法相宗僧人青海上人(?-1017)从一位老人那里得到的。据说此图吸收了智光曼陀罗的构思,为日本平安时代中叶的作品。有关这两种曼陀罗的情况,在圣聪上人《当麻曼陀罗疏》第四、第五卷中有比较详细的介绍[14]。
(二)净土三部经曼陀罗---独湛曼陀罗、无量寿经曼陀罗、阿弥陀经变相本篇
要向国内同修介绍的是当麻曼陀罗摹本中甚为特异的独湛曼陀罗、日本江户时代中后期制作的珍品无量寿经曼陀罗以及与前两者完全同类的 阿弥陀经变相等三幅作品,也就是作为《观无量寿佛经》曼陀罗的独湛曼陀罗、作为《无量寿经》曼陀罗的无量寿经曼陀罗 以及作为《阿弥陀经》变相图的阿弥陀经变相。独湛曼陀罗和无量寿经曼陀罗均为木板套印着色的挂轴作品,而阿弥陀经变相的原图则是在真丝上描绘的。
1、独湛曼陀罗
独湛曼陀罗不仅由于当麻曼陀罗本身的神奇传说,还因为与中国明代禅僧、日本黄檗宗祖师性莹独湛的特殊因缘而变得非常有名。此图上部有与隐元禅师(黄檗宗初祖,1592-1673)一同东渡赴日的性莹独湛禅师(黄檗宗四祖,1628-1706)亲笔题写的偈颂。据说驻锡万福寺的独湛禅师瞻仰当麻曼陀罗时,深为其绝妙的手笔所表现的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依正庄严所震撼。此后独湛禅师摹写印制了许多当麻曼陀罗,在日本各地广为流布,并曾传回中国。独湛禅师摹写印制的当麻曼陀罗就被后人称为独湛曼陀罗。文中所据的独湛曼陀罗幅面尺寸为111cm90cm,是当麻曼陀罗原图大小的十六分之一,图中极彩部分使用纯金着色,为元禄四年(1691)完成的作品。
2、《佛说无量寿经》曼陀罗
无量寿经曼陀罗完成于日本江户时代。该曼陀罗用极为绵密的手法生动描绘了《佛说无量寿经》的内容,被日本学者推测为迄今为止无量寿经曼陀罗中的最极珍品[15]。图中极彩部分也是使用纯金着色,幅面尺寸为139cm68cm。

独湛曼陀罗

无量寿经曼陀罗

弥陀经变相
3、《阿弥陀经》变相图
阿弥陀经变相图为真丝挂轴精品,图中极彩部分同样使用纯金着色。《佛说阿弥陀经》变相图并不多见,日本净土宗总本山知恩院所藏净土曼陀罗也仅是描绘了阿弥陀佛净土的依正庄严,并没有直接表现《佛说阿弥陀经》的经义[16]。笔者偶然在国内见到的据说出自敦煌的净土曼陀罗图片,也同样没有表现《佛说阿弥陀经》的具体内容。此图正是弥补了这一不足,作者以其对《佛说阿弥陀经》的深入理解和高超的艺术修养,巧妙地将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依正庄严和《佛说阿弥陀经》的经义融为一体。该图幅面尺寸为:128cm58cm。据说迄今还没有发现过类似的作品。
(三)净土三部经曼陀罗的因缘
净土三部经曼陀罗是已故澳大利亚佛教诗人豪尔德史特多尔特氏(Harold Stewart,1916-1995)于六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分别购于日本京都。后来豪尔德先生的朋友稻垣久雄教授(净土三经的英译者、龙谷大学名誉教授)看到后即发心弘传。在日本佛教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笔者有幸在稻垣先生处得以瞻仰原图。稻垣先生为了让更多中国净土同修共沾法喜,特意请专业摄影人员拍摄成清晰的照片,并将底片分赠台湾有关佛教机构和笔者。现承《法音》编辑部,有缘将净土三部经曼陀罗供养诸位同修,笔者更是欢喜不尽。本文主要参考稻垣教授提供的资料,仅对净土三部经曼陀罗做一个通俗的介绍。
注释:
[1]佐佐木月樵《印度中国日本净土教史》第四章净土三曼陀罗,页779,国书刊行会。
[2]中村幸真《中国思想からみた当麻曼陀罗》,《密教学》第39号页55,种智院大学。
[3]野上俊静、小川贯弌、牧田谛亮、野村耀昌、佐藤达玄等合著《佛教史概说》(中国篇),页83,平乐寺书店。
[4]元兴寺文化财研究所编《日本净土曼陀罗研究》页10、页15,1987年。(稻垣久雄《净土三部经曼陀罗序说》,引用《龙谷大学论集》第四四七号)
[5]译自稻垣久雄《净土曼陀罗》(英文),永田文昌堂。
[6]证空《当麻曼陀罗注》卷第一,《西山全书》卷二,页1。
[7]译自《当麻曼陀罗注记明秀钞》卷第一,《西山全书》别卷第二 ,页220。
[8]《大正新修大藏经》 第八十三册,No、2622。
[9]收录于《西山全书》卷二。
[10]收录于《西山全书》别卷第二。
[11]收录于《净土宗全书》第十三卷。
[12][13][15]稻垣久雄《净土三部经曼陀罗序说》,《龙谷大学论集》第四四七号(平成七年十二月)。
[14]《当麻曼陀罗疏》卷第四,《净土宗全书》第十三卷,页444。
[15]同注12
[16]稻垣久雄《净土三部经曼陀罗序说》,《龙谷大学论集》第四四七号。
End
◎ 省 庵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足下时时游净土,心头念念绝娑婆。傍华随柳须回顾,临水登山勿放他。等得阿侬生极乐,十方来去任如何。住时念佛好观身,四大之中那一真。我与弥陀非两个,影兼明月恰三人
了然法师【原文】客曰:弟子昔日闻言,净土法门,全属小乘。极乐国土,原是权说。因是久怀疑惑,自莫能决。今日闻师所言,《华严》《弥陀》,大小相入。以此互相证明,足信净土法门,至大无外,极顿极圆。方知昔日所
中国古代有很多官宦名士专修净土法门。他们有的先由修学其他法门转为专修净土,有的则受高僧指点一心修学净土法门,他们由于虔诚信奉并坚持念佛实践,都得到了不可思议的感应。本文以陆子元、闫邦荣、钱同伯、昝省斋
大安法师这一节是谈浊世津梁,预垂济度。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在这个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里面,我们若是想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竖出生死,很难的。释迦牟尼佛也知道五浊恶世的众生
导读: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往生日。与诸位净土祖师相比,省祖的住世时间是最短的,只有49年。他临终给我们留下了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 佛 泉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989--1052)考取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开始实现他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范公一生的历史成就涵盖政治、军事、文学和教育等多个方面。在政治上,他出任
历史因缘有宋一代,虽禅风盛行,却不乏导禅归净,劝修净土之人。当时诸宗高人,深感根机不堪,自力难证,教依本宗,行无不归心净土。禅宗自永明延寿大师作四料简偈,劝修净土,言: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其后,禅
◎ 方海权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佛心。而我们所学到的净土法门,也即是用最快的速度来修学就能够即刻成功。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教导善财童子,以及
如何才是直心道场?如何顿圆弥陀?如何才是至心信愿得生净土?善男子,能如是问究竟直心,圆顿,至信,汝之善根亦不可思议,何以故,直心者、即绝对无相寂灭无生也;圆顿者、心境相应觉念性现前也;至信者、至诚深信
◎ 施萍婷若干年前,读望月信亨著、释印海译《净土教概论》,第一章第四节《弥陀信仰之传播》有这样一段话:阿弥陀佛之信仰,很早时代就流行于印度及西域地方,后汉以来有关阿弥陀佛及其净土经典陆续不断翻译到中国
◎ 谢路军自善导创立净土宗以来,净土法门日益广泛流传。若把种种流传的情况和表现加以归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善导称名念佛法门引发社会的普遍信仰;在民间净土集会结社风行;佛教其他宗派兼修净土。(一)引发
当我们谈现在,其实是离不开过去,也离不开未来;如果你把过去跟未来都拿掉,现在就没有意义了,这个就是醉生梦死。活在现在─你就活在现在的因缘,柴米油盐酱醋茶!你要知道你的佛性是什么?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最初
而净土法门是出世间法,是小乘还是大乘?是大乘。我说的话皆是佛经上的,看祖师的注解说的,我怕诸位误会,以为我妄作聪明,强说净土是大乘。但是,我懂净土吗?这世界上没有懂得的,出家二众,在家二众皆不懂得。唯
李炳南居士:净土法门,没有什么秘密,却可以一生横超三界!而净土法门是出世间法,是小乘还是大乘?是大乘。我说的话皆是佛经上的,看祖师的注解说的,我怕诸位误会,以为我妄作聪明,强说净土是大乘。但是,我懂净
净土精华李炳南老居士讲述民国六十五年元旦慎斋堂开示明伦月刊社整理大家在台中每星期有两三个地方可以听讲,但听的是教理,不容易了解,然教理归教理,自己须修行。实修的方法非常重要——修别的法门须一步一步地有
李炳南老居士讲述弟子钟清泉敬记前言民国七十四年六月十二日的华严经讲座,雪公老恩师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老恩师根据善导大师的观无量寿经四帖疏,讲述净土宗的安心法门,劝所有净业莲友,一起把心安住在至诚心
丙二、夹杂恶性名杂毒善上一次说到安心法门,我们众生尘沙劫以来,心安不住,东奔西跑,所以轮回到今天,这轮回必得安住心才可能跳出。今天继续讲净土别安心,上次讲到至诚心辨真伪的三业修善,清净心作,今天接着讲
乙二、明两利净土宗的三种别安心,上两次说至诚心,至诚心又分两项,辨真伪和明两利,辨真伪上次说过了,今天来讲明两利。明是明明白白地表示出来,两利是自他两利。辨真伪是谁修行谁得好处,自己得利益。两利是自己
甲二、深心深心,深是一个讲法,心是一个讲法。深是以水的深作譬喻,水深水浅,有限度吗?深是因为有浅比较来的。心并不是胸腔里的肉团心,心是性一动谓之心。深心这个表,旁边括着两个字决信,为着大家不明白,所以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虽然列出表来,还得有人讲,没人讲还是看不懂。我们现在不是讲华严经吗?怎么说到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呢?净土法门就在华严经上,没有华严经就没有净土法门。这些年来,我们大家都念阿弥陀佛,诸位可别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特别的方法,不是随随便便能去的,懂得净土安心法门可以办得到,不懂这个方法,念上一百年也不生效。在观经说的净土三种特别安心法,现在讲到第二种深心。观经说发三种心,即便往生。这三心是至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净土宗说带业往生,带业这两个字不容易讲,把三藏十二部都看完了,才能清楚带业往生的道理。往生为何还带业呢?除了佛才不带业,菩萨以下往生都是带业的。往生只有净土宗有主张,别的宗派并无往生这
现在继续讲净土三种安心的第二种深心,深心的讲义表解有上下两层,下面七行是解释上面九行的,现在就来解释深心表解下面的七行文义。丙一、一心依佛所教一心这两个字十二万分的重要,是指修净土法门的功夫。而什么人
我们来听一次经,总要得一点好处,这次先来谈念佛,怎样念可得一心不乱?有一首偈云:念佛不必求多念,但念百八声不乱,其中若有一念差,掉转珠头皆不算。不乱是指有人来打扰时,你打扰你的,我还是得我的一心,不被
李炳南居士著述阿弥陀经摘注接蒙弁言阿弥陀经要解讲义重刊序重校新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序净土三经合刊序净土丛书序蕅益大师净土集序中华大典印光法师文钞序重刊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序印光大师遗教两要序重印弥陀净土法
乙二、随喜他一切三业世出世善根你若想存心做善事有的是办法,除了自己三业作外,可以随喜。什么叫随喜呢?譬如诸位今晚在此听经,听经是你的功德,这两个钟头你听进去的都是经文好言语。而这所有的人是谁约来的?他
李炳南居士讲述壬子年灵山寺佛七开示甲寅年灵山寺佛七开示戊午年新春结七念佛开示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之一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上)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下)幸酉岁佛七开示壬戌佛七雪僧贡言快刀斩乱丝乙丑年灵
乙三、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动乱破坏净土宗是难信之法,为什么是难信呢?难信的原因是什么呢?谁能够说出来,不学佛的人听到净土法门是糊里糊涂,半信半疑;学佛的人对净土法门也多是一知半解,学佛的
乙四、生彼国已回入娑婆教化众生华严经讲了十六年,全套华严经共有十六本,现在才讲到第七册,这还只是粗枝大叶的讲而已,细讲那就不用说了,个人也没细讲的学问。目前华严经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这和净土法门的
乙五、忆持不忘无分时节常作此愿学佛修净土的人,无分时节,忆念不忘回入娑婆教化众生的大愿。大乘法是自度度他,自己先成就,但自己成就不行,局面太小了;中乘是自己成就,也给别人小小的帮助,不能全部地帮助,因
华严经讲到梵行,梵行有二十条,安住梵行是第十六条,大家若能安住梵行,就到一心不乱了。念佛能念到一心不乱就行了,诸位或可有一心不乱的,但是我看不出来。要一心不乱须先伏惑,一起贪嗔痴就压住,学伏住惑再学断
净土资粮《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三昧耶戒优婆塞黄念祖敬述(一)引言《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现在也可以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来参加今天广化寺念佛七道场。在北京的佛教徒。
真觉路会归净土黄念祖居士勤修三无漏学,消除自他三毒,背尘合觉,直登彼岸。这是万古颠不破的原则。至于具体行持,则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通觉岸。但当前已是末法,环境是五浊恶世,所选行门,切须合于时代,契于
1.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 念 佛昙鸾大师(476~542),俗名不详,自号玄简大士。南北朝梁时山西雁门人(北魏境内),家居五台山附近。他从小就听人谈起山上佛教各种神奇灵异之事,听过以后亲自前往寻觅参礼,后来终于出家为僧。昙
听人说,修净土不过是种种善根罢了,对吗?很对。树无根不长,怎么还能开花结果呢?念佛是因根,往生是果实。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某人这句话的毛病在不过是三字,他的善意或者恶意姑且不管,只看
问:净土三经是五时说教的哪一时?答:天台宗五时教即是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净土三经属于大乘,自然就要列入方等时,但净土教法,就不受此限制。因为最早讲华严时,就已经说了极乐,最后讲
李炳南答: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四弘誓愿之一,这是大乘佛法的原则,净土宗哪能例外。不过学习时,应该知道本末和先后。本就是本宗的经典先弄通,末就是其他宗派的经典后学习。根本都没有弄通,就去学其他的内容,恐怕如
问:永明寿禅师说;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禅净双修是否比专修更加殊胜?李炳南答:这是针对当时的情况劝告那些参禅人的,因为禅的境界高远,而净的方法稳当,所以有禅有净土,就如虎添翼了。但是因净入禅不是人人
问:书上说;禅是净土的禅,净土是禅的净土。如此说来,净土属于禅吗?李炳南答:这两句话是一反一正的理论,为融汇禅净立言,不能单念一句,若疑下句是净属于禅,上句难道不是禅属于净吗?它说明了禅与净的辩证统一
问:净土宗信者有需要研究外宗经典吗?李炳南答:法门无量誓愿学,为四宏誓之一,为大乘学者之原则,净土宗岂能例外,不过为学应须知其本末,明其先后耳。本者本宗之经宜先通,末者他宗之经继后学,本不通而务他端,
什么是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指修持往生佛国净土的法门,具体实施起来就是每天念 南无阿弥陀佛,一向专念,乘佛愿力,往生极乐世界净土。如何修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靠佛力与自力修行。但是真正相信净土
佛法修行有「通途」和「别途」之分,净土法门是属于「别途」,也就是「二力法门」,与普通法门不一样。修一般法门是「信解行证」,但净土法门重在「信愿行」。为什么没有「解」呢?因为这个法门除了佛以外,没有第二
在佛学中,本没有什么宗派,因为末法时期,众生根器薄弱,智慧不及从前。所以修行方法必须有所选择。佛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就必须依佛陀之教化而修。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靠佛力与自力修行。但是真正相信净土
鸟惭居士著前言始学净土的因缘净土思想的确立净土思想的大要净土思想的实践净土思想的验证结论●前言无常迅速,一恍之间,雪庐老人生西至今,已满十周年。这些年来,整个台湾社会在各种层面都呈现著不小的变化。就佛
了相,四川西蜀吴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于安徽,于是在安徽安居下来。后来,祖父经商致富,父亲是善乘法师,母亲是善果比丘尼,在他们出家前均笃信佛教,供奉观音大士更是虔诚。生下二男二女,了相大师是长子
尊敬的主法和尚上悟下行法师,尊敬的开林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行师父慈悲,吩咐定弘给大家在佛七当中,今天在圆满之前给大家讲个半小时的话,鼓励大家念佛。佛七是自古以来祖师大德按照经典所
尊敬的主法和尚,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上午好!定弘昨天跟大家谈到闻名的功德,这是弥陀本愿的核心,第十八愿所说到,若有众生,闻佛的名号功德,必定能产生至心信愿,而能至心信愿就决定得生净土。所
尊敬的主七和尚,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接到念佛同修的一些问题,其中提到对于念佛怎么念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境界,有疑惑,那么想抽一点时间谈一下这个问题。念佛要是会念,就很容易得到三昧;如果不会念
尊敬的主七和尚,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今天是佛七的第三天,大家的状态是渐入佳境,刚才大家念佛声音非常整齐,听起来很安定,证明大家的心就愈来愈静下来了。通常佛七到中间第四天这是状态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