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比丘第三之三(三)
2025-05-14 11:16

宋 仲明

仲明。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山阴(江苏吴县城北)的报恩寺,一向不受戒律的检束。有一日忽然得到疾病,于是问他的同学道宁说:我的心识散乱,有什么药可以治?道宁答说:只要随著呼吸念佛,这就是最好的药。仲明于是依照这个方法念佛,到了第七天非常的疲困。道宁又教他观想佛像。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忽然说观音、势至两位大菩萨来了,过一会儿又说:阿弥陀佛来了!然后就闭目往生。(佛祖统纪)

宋 冲益

冲益。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钱塘的净光寺,曾经刺血书写净土七经,又以金粉书写《法华经》,刻西方三圣像。依照止观坐禅的方法,称念阿弥陀佛。有一天感得疾病,不服任何药物,而燃香对著佛前忏悔。请大众一同称念佛名,讽诵《阿弥陀经》,诵到西方世界四字时,突然气尽往生。(佛祖统纪)

宋 本空

本空。字虚堂,俗姓徐,明州奉化人(浙江奉化),母亲梦见神异的光明环绕著屋子而怀孕。本空年少的时候,就吃素食并且时常持诵经典。年十四岁出家,追随智涌然法师,受业学习天台宗的教观。南宋孝宗淳熙年间(西元一一七四~一一八九年),主持资教寺,后来迁往白莲寺,广大地弘扬宗门教法。平日以往生净土为正念。南宋光宗绍熙三年(西元一一九二年)三月三日,告别大众而坐在座椅上,书写偈颂后往生。(佛祖统纪)

宋 法因

法因。字刳心,俗姓顾,明州(浙江)慈溪人,学法于草庵道因法师,凡是道因法师所说的法,都能够穷尽其中的要旨,当时的人称他为小因。法因曾经住持广寿寺三十年,潜心修行净土法门,并且昼夜不断地讲经弘法,从来不曾攀缘权贵的族姓人家。有施主来布施,如果无法拒绝,则只收受少分的供养。他所居住的房舍,有人劝他重新整修,法因回答说:这个身体尚且都是无常,又何必去劳心外在的事物呢?

南宋光宗绍熙四年(西元一一九三年)八月,示现疾病,在禅定中见到极乐净土的观音、势至两大菩萨。告诉左右的徒弟说:我现在看到的法华道场,和平常所见到的大不相同。我将要走了。然后就集合大众诵《观无量寿佛经》,称念佛号。有人请他遗留偈颂,因此书写说:我与弥陀本无二,二与不二并皆离,我今如此见弥陀,感应道交难思议。然后挺身端坐,结手印而后往生。(佛祖统纪)

宋 智廉

智廉。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上虞县的化度寺,天性厚道朴实,是非好坏从不挂在口中。周遍各地参访禅宗道场,晚年时一心一意求生西方净土。南宋宁宗庆元元年(西元一一九五年)秋天八月,毫无病苦,忽然告别大众说:我梦中见到阿弥陀佛,身长七八尺,身紫金色相好庄严,放白毫光,一切大众围绕而为说法,阿弥陀佛说:诸善人等,应当生起大信心,修习一切善法,来生我国极乐世界。说完之后即隐没不见,我既然已经见到了佛,往生净土是必然的事了!因此书写偈颂曰:雁过长空,影沈寒水。无灭无生,莲华国里。书写完毕之后,转身向著西方,结手印而往生,时年八十二岁。(乐邦文类)

宋 慧明

慧明。字无晦,浙江杭州盐官人,出家于祥符寺。依止上竺寺慧光法师二十年之久,彻了通达一心三观的要旨。晚年居住在菁山常照寺,修行净土法门,每日课诵整部的《法华经》。另外,《楞严经》、《圆觉经》等经典,也循环轮流地讽诵。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每天数以万计。

南宋宁宗庆元五年(西元一一九九年)春天,示现疾病,召集徒众嘱咐说:我学大乘,求生净土,今天必定可以满足我的心愿了!弟子们请慧明作偈颂,慧明斥责说:我已经滨临死亡,难道还要再作一些谜语吗?不得已而挥毫书写:骨头只煨过五字。然后盘腿端坐而往生。此时大众都听到天乐从西方而来,徘徊在头顶上的虚空,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消失。火化,得五色舍利子无数。(乐邦文类)

宋 了义

了义。号木讷,钟离少师的曾孙,年十五岁,中进士。经过金陵(南京)时,去参见保宁圆玑法师,听闻开示佛法之后即有所了悟,因此立即跟随玑公出家剃度。随著他所到居住的地方,都命名为昨梦。念念忆想西方极乐世界,未曾间断。祥公前往黄檗山时,带著了义一起前往。有一天晚上,祥公梦见了义来告别说:我要西归了。又看到佛菩萨授给了义金台。过三天后,了义焚香静坐,含笑而往生。

了义曾经参访五台山,那时忽然觉得自己跟随在众菩萨之后经行,有紫绶、金章,两个人在他后面相随,了义询问他们的名字。有一名僧人引导了义到大殿旁,看到玉牌上有金字书写王古、葛繁两位居士的名字。这两人都是修习念佛法门的人,他们往生的事迹也都完整地记载在本传之中。(佛祖统纪)

宋 慧诚

慧诚。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钱塘的资圣寺,平日持诵《金刚经》,礼拜西方阿弥陀佛时,曾经神游极乐净土,亲自面睹阿弥陀佛的真容。不久之后在山谷之中,堆积木柴为龛柩中,称念佛号,引火自焚而往生。(佛祖统纪)

宋 祖南

祖南。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南岳(湖南衡山),刺血书写《阿弥陀经》五百卷,《金刚经》一百卷,《法华经》十部,先后花了二十七年之久。生平长时称念佛名,期愿能够往生极乐净土。由于刺血写经精进念佛,到最后血液干枯消瘦见骨,然而念佛之声仍然不绝。有一天到方丈室,升坐高座而后往生,身体中涌出舍利,随时拾取随即又生出舍利。

(佛祖统纪)

宋 睎湛

睎湛。山阴人(江苏吴县城北),少年时为准备科举考试的儒生,后来忽然厌世出家,与姓莹的修行人,建造无量寿佛殿于寺院莲社,一生专修净土法门,坐的时候从不背对西方。在修行一段时间之后,即常常见到西方三圣像。有一天夜里,面向西方诵经,端身正坐结手印而往生。(佛祖统纪)

宋 法持

法持。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化度寺,修习弥陀忏法三年。燃二指供佛,以增受戒法。曾建造西方三圣像。平日持诵《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以及如意轮咒。期望能够减短在娑婆世界的寿命,早日得生极乐世界。有一天,稍有疾病,在佛前哭泣祈祷,愿阿弥陀佛慈悲垂手接引。念佛的音声高亢,百步之外都可以听闻得到。这时忽然见到阿弥陀佛丈六金身,站在莲池之上。然后自言自语说:我已经得中品往生了。接著正身端坐,面向西方而往生。(佛祖统纪)

宋 了宣、善荣

了宣。俗姓潘,明州奉化人(浙江奉化),学习道业于南湖寺,专精研究天台宗一心三观、十乘观法的义理。阅读大乘经典,无不通达明了。修习法华忏法,达二十七年。与释善荣熟悉亲善,凡是一切的精进修行,必定与善荣一同共修。善荣曾经以金字书写《法华》、《楞严》、《维摩诘》、《圆觉》等经典,了宣都帮助他完成。有时也布施钱财请人手画观世音菩萨圣像。两人一起结下誓愿,要同生净土,并且随顺因缘在各地劝化诱导众生,由此而跟随著念佛修行的人日渐增多。

有一天,了宣前往善荣的寝室说:我的归期已经迫近了,将来当在西方净土再会面。善荣笑著说:我也正要找你互相讨论计划呢!了宣于是集合大众告别,命令大众诵经,称念佛号,并书写偈颂说:性相忘情,一三无寄,息风不行,摩诃室利。然后合掌而往生。那时正当炎热的夏天,停龛柩七日,面容颜色仍然红润,口中流出少许的涎液,异香扑鼻,当时为南宋宁宗嘉泰元年(西元一二○一年)五月十日。火化后,得舍利子无数。

了宣入寂往生三年后,善荣把经典佛像,分送布施给亲旧老友。临终前讽诵《普贤行法经》、《阿弥陀经》,令大众助念佛号,自己则跏趺正坐说:我去赴宣公的约会了。说完之后,即洒脱地往生。(佛祖统纪。明高僧传)

宋 昙懿

昙懿。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钱塘的净住寺,以医术来济度众生。晚年时礼拜《法华经》,修习念佛三昧。把平时积蓄的钱财取出,供佛斋僧,建造佛像并设立澡堂浴僧,如是不断地修福长达二十年。后来稍有疾病,拒绝服用医药,请七位比丘僧助念佛号,来帮助他往生净土。第二天,看到莲华大如房屋。又过一天,见到一位清净的僧人接近床榻向他问安,等到当天夜半的时候,大众听到他念佛的声音渐渐微弱,仔细一看,已经安然往生了。(佛祖统纪)

宋 太微

太微。不清楚他的出身。儿时即投靠浙江钱塘的法安法师出家。第一次教授他《阿弥陀经》,便能够背诵。等到受具足戒之后,发愿闭门念佛,誓为永不退转的僧人。有一天在后山散步时,忽然听到笛声而豁然开悟,因此收藏一支笛子以自娱。有一位姓淩的管理诉讼文书的官员,也修习净土法门,称太微法师为净土乡长。有一天淩某敲门说:净土乡弟来拜见了。太微回答说:可以等到了净土再相见,今日念佛正忙著呢!隔天早上,大家都在奇怪他为什么不去吃早斋,因此前往探视,只见笛、钵、禅椅等物,都已经先被火烧烬了,而太微则跏趺坐在地上而坐化往生。(佛祖统纪)

宋 思聪

思聪,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于浙江钱塘的法安寺,年少时喜欢作诗。等到阅读大乘诸经典后,有所体会,于是停止妄念归心净土。每日读诵《法华经》两部,并持念佛号,从来不曾谈论世间俗事。有一天,忽然告诉弟子说:昨天夜里见到阿弥陀佛和诸菩萨众前来接引。弟子说:只恐怕是魔来试探,又怎么能够知道是真是假呢?思聪说:等到我往生以后,只要看看我的胸前,就可以验证而知了。过了两天晚上,命弟子击磬念佛,思聪满心欢喜地说:佛来了!然后突然往生。仔细一看他的胸前,有一个如同手掌大小的红润而鲜明的纹彩,就像莲华的形状一样。(佛祖统纪。西湖志)

End

劝修净土诗四首

◎ 省 庵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足下时时游净土,心头念念绝娑婆。傍华随柳须回顾,临水登山勿放他。等得阿侬生极乐,十方来去任如何。住时念佛好观身,四大之中那一真。我与弥陀非两个,影兼明月恰三人

一个不平凡的比丘尼大德

◎ 卢秀清本空法师是浙江省慈溪县庄桥马径村人,俗姓张名汝钊,法名圣慧,出生于一个十足封建的旧礼教家庭中,祖上四代信佛。她家虽处乡间,却也是个书香门第。父亲是一位秀才,她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当她还只周

净土法门是权法还是实法

了然法师【原文】客曰:弟子昔日闻言,净土法门,全属小乘。极乐国土,原是权说。因是久怀疑惑,自莫能决。今日闻师所言,《华严》《弥陀》,大小相入。以此互相证明,足信净土法门,至大无外,极顿极圆。方知昔日所

古代名士的净土修行

中国古代有很多官宦名士专修净土法门。他们有的先由修学其他法门转为专修净土,有的则受高僧指点一心修学净土法门,他们由于虔诚信奉并坚持念佛实践,都得到了不可思议的感应。本文以陆子元、闫邦荣、钱同伯、昝省斋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预设济度

大安法师这一节是谈浊世津梁,预垂济度。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在这个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里面,我们若是想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竖出生死,很难的。释迦牟尼佛也知道五浊恶世的众生

念佛人的楷模——略述省庵大师净土情怀

导读: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往生日。与诸位净土祖师相比,省祖的住世时间是最短的,只有49年。他临终给我们留下了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范仲淹修净土

◎ 佛 泉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989--1052)考取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开始实现他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范公一生的历史成就涵盖政治、军事、文学和教育等多个方面。在政治上,他出任

一代宰相“郑清之”,导禅归净,劝修净土

历史因缘有宋一代,虽禅风盛行,却不乏导禅归净,劝修净土之人。当时诸宗高人,深感根机不堪,自力难证,教依本宗,行无不归心净土。禅宗自永明延寿大师作四料简偈,劝修净土,言: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其后,禅

八种方法成就净土法门

◎ 方海权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佛心。而我们所学到的净土法门,也即是用最快的速度来修学就能够即刻成功。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教导善财童子,以及

至心信愿得生净土

如何才是直心道场?如何顿圆弥陀?如何才是至心信愿得生净土?善男子,能如是问究竟直心,圆顿,至信,汝之善根亦不可思议,何以故,直心者、即绝对无相寂灭无生也;圆顿者、心境相应觉念性现前也;至信者、至诚深信

清居比丘

◎ 真 慈清居比丘,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在法华庵莲清老和尚处剃度,后来常住在大仪镇东头觅心庵(俗呼陀子庵)。因为没有香火,靠卖些药材、木梳等为生。1938年冬天,一日晚间在打坐念佛,见有二个童子前来对

读《净土教概论》札记

◎ 施萍婷若干年前,读望月信亨著、释印海译《净土教概论》,第一章第四节《弥陀信仰之传播》有这样一段话:阿弥陀佛之信仰,很早时代就流行于印度及西域地方,后汉以来有关阿弥陀佛及其净土经典陆续不断翻译到中国

净土法门广泛流行说

◎ 谢路军自善导创立净土宗以来,净土法门日益广泛流传。若把种种流传的情况和表现加以归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善导称名念佛法门引发社会的普遍信仰;在民间净土集会结社风行;佛教其他宗派兼修净土。(一)引发

禅观了解过去,净土规划未来

当我们谈现在,其实是离不开过去,也离不开未来;如果你把过去跟未来都拿掉,现在就没有意义了,这个就是醉生梦死。活在现在─你就活在现在的因缘,柴米油盐酱醋茶!你要知道你的佛性是什么?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最初

李炳南:净土法门,没有什么秘密

而净土法门是出世间法,是小乘还是大乘?是大乘。我说的话皆是佛经上的,看祖师的注解说的,我怕诸位误会,以为我妄作聪明,强说净土是大乘。但是,我懂净土吗?这世界上没有懂得的,出家二众,在家二众皆不懂得。唯

李炳南:净土精华

净土精华李炳南老居士讲述民国六十五年元旦慎斋堂开示明伦月刊社整理大家在台中每星期有两三个地方可以听讲,但听的是教理,不容易了解,然教理归教理,自己须修行。实修的方法非常重要——修别的法门须一步一步地有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一)

李炳南老居士讲述弟子钟清泉敬记前言民国七十四年六月十二日的华严经讲座,雪公老恩师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老恩师根据善导大师的观无量寿经四帖疏,讲述净土宗的安心法门,劝所有净业莲友,一起把心安住在至诚心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二)

丙二、夹杂恶性名杂毒善上一次说到安心法门,我们众生尘沙劫以来,心安不住,东奔西跑,所以轮回到今天,这轮回必得安住心才可能跳出。今天继续讲净土别安心,上次讲到至诚心辨真伪的三业修善,清净心作,今天接着讲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三)

乙二、明两利净土宗的三种别安心,上两次说至诚心,至诚心又分两项,辨真伪和明两利,辨真伪上次说过了,今天来讲明两利。明是明明白白地表示出来,两利是自他两利。辨真伪是谁修行谁得好处,自己得利益。两利是自己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四)

甲二、深心深心,深是一个讲法,心是一个讲法。深是以水的深作譬喻,水深水浅,有限度吗?深是因为有浅比较来的。心并不是胸腔里的肉团心,心是性一动谓之心。深心这个表,旁边括着两个字决信,为着大家不明白,所以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五)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虽然列出表来,还得有人讲,没人讲还是看不懂。我们现在不是讲华严经吗?怎么说到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呢?净土法门就在华严经上,没有华严经就没有净土法门。这些年来,我们大家都念阿弥陀佛,诸位可别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七)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特别的方法,不是随随便便能去的,懂得净土安心法门可以办得到,不懂这个方法,念上一百年也不生效。在观经说的净土三种特别安心法,现在讲到第二种深心。观经说发三种心,即便往生。这三心是至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六)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净土宗说带业往生,带业这两个字不容易讲,把三藏十二部都看完了,才能清楚带业往生的道理。往生为何还带业呢?除了佛才不带业,菩萨以下往生都是带业的。往生只有净土宗有主张,别的宗派并无往生这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八)

现在继续讲净土三种安心的第二种深心,深心的讲义表解有上下两层,下面七行是解释上面九行的,现在就来解释深心表解下面的七行文义。丙一、一心依佛所教一心这两个字十二万分的重要,是指修净土法门的功夫。而什么人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九)

我们来听一次经,总要得一点好处,这次先来谈念佛,怎样念可得一心不乱?有一首偈云:念佛不必求多念,但念百八声不乱,其中若有一念差,掉转珠头皆不算。不乱是指有人来打扰时,你打扰你的,我还是得我的一心,不被

李炳南:雪庐老人净土选集-序文

李炳南居士著述阿弥陀经摘注接蒙弁言阿弥陀经要解讲义重刊序重校新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序净土三经合刊序净土丛书序蕅益大师净土集序中华大典印光法师文钞序重刊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序印光大师遗教两要序重印弥陀净土法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

乙二、随喜他一切三业世出世善根你若想存心做善事有的是办法,除了自己三业作外,可以随喜。什么叫随喜呢?譬如诸位今晚在此听经,听经是你的功德,这两个钟头你听进去的都是经文好言语。而这所有的人是谁约来的?他

李炳南:雪庐老人净土选集-佛七开示

李炳南居士讲述壬子年灵山寺佛七开示甲寅年灵山寺佛七开示戊午年新春结七念佛开示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之一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上)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下)幸酉岁佛七开示壬戌佛七雪僧贡言快刀斩乱丝乙丑年灵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一)

乙三、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动乱破坏净土宗是难信之法,为什么是难信呢?难信的原因是什么呢?谁能够说出来,不学佛的人听到净土法门是糊里糊涂,半信半疑;学佛的人对净土法门也多是一知半解,学佛的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二)

乙四、生彼国已回入娑婆教化众生华严经讲了十六年,全套华严经共有十六本,现在才讲到第七册,这还只是粗枝大叶的讲而已,细讲那就不用说了,个人也没细讲的学问。目前华严经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这和净土法门的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三)

乙五、忆持不忘无分时节常作此愿学佛修净土的人,无分时节,忆念不忘回入娑婆教化众生的大愿。大乘法是自度度他,自己先成就,但自己成就不行,局面太小了;中乘是自己成就,也给别人小小的帮助,不能全部地帮助,因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四)

华严经讲到梵行,梵行有二十条,安住梵行是第十六条,大家若能安住梵行,就到一心不乱了。念佛能念到一心不乱就行了,诸位或可有一心不乱的,但是我看不出来。要一心不乱须先伏惑,一起贪嗔痴就压住,学伏住惑再学断

黄念祖:净土资粮-信愿持名【一】【二】

净土资粮《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三昧耶戒优婆塞黄念祖敬述(一)引言《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现在也可以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来参加今天广化寺念佛七道场。在北京的佛教徒。

黄念祖:真觉路会归净土

真觉路会归净土黄念祖居士勤修三无漏学,消除自他三毒,背尘合觉,直登彼岸。这是万古颠不破的原则。至于具体行持,则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通觉岸。但当前已是末法,环境是五浊恶世,所选行门,切须合于时代,契于

家庭就是你的净土,就是你的修行处

1.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圣贤的面目

◎ 明 海 《祖堂集》是现存最早的禅宗史书,它的叙述风格质朴、粗拙,与其后出现的灯录史传《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大不一样。从这本书中,我们往往能一窥古代禅门大德人性的真实面目。在药山惟俨禅师这一篇

专修净土肉身不腐

◎ 念 佛昙鸾大师(476~542),俗名不详,自号玄简大士。南北朝梁时山西雁门人(北魏境内),家居五台山附近。他从小就听人谈起山上佛教各种神奇灵异之事,听过以后亲自前往寻觅参礼,后来终于出家为僧。昙

李炳南:修净土不过是种种善根罢了,对吗?

听人说,修净土不过是种种善根罢了,对吗?很对。树无根不长,怎么还能开花结果呢?念佛是因根,往生是果实。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某人这句话的毛病在不过是三字,他的善意或者恶意姑且不管,只看

李炳南:净土三经是五时说教的哪一时?

问:净土三经是五时说教的哪一时?答:天台宗五时教即是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净土三经属于大乘,自然就要列入方等时,但净土教法,就不受此限制。因为最早讲华严时,就已经说了极乐,最后讲

李炳南答:净土宗信者有需要研究外宗经典吗?

问:净土宗信者有需要研究外宗经典吗?李炳南答:法门无量誓愿学,为四宏誓之一,为大乘学者之原则,净土宗岂能例外,不过为学应须知其本末,明其先后耳。本者本宗之经宜先通,末者他宗之经继后学,本不通而务他端,

李炳南:如何修净土法门_修净土法门必须了解的十件事

什么是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指修持往生佛国净土的法门,具体实施起来就是每天念 南无阿弥陀佛,一向专念,乘佛愿力,往生极乐世界净土。如何修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靠佛力与自力修行。但是真正相信净土

李炳南:修净土法门必须要了解的十件事

佛法修行有「通途」和「别途」之分,净土法门是属于「别途」,也就是「二力法门」,与普通法门不一样。修一般法门是「信解行证」,但净土法门重在「信愿行」。为什么没有「解」呢?因为这个法门除了佛以外,没有第二

李炳南:末法时期如何修净土法门?

在佛学中,本没有什么宗派,因为末法时期,众生根器薄弱,智慧不及从前。所以修行方法必须有所选择。佛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就必须依佛陀之教化而修。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靠佛力与自力修行。但是真正相信净土

李炳南:雪庐老人的净土思想

鸟惭居士著前言始学净土的因缘净土思想的确立净土思想的大要净土思想的实践净土思想的验证结论●前言无常迅速,一恍之间,雪庐老人生西至今,已满十周年。这些年来,整个台湾社会在各种层面都呈现著不小的变化。就佛

一家七口全部出家,夫妻二人同生净土

了相,四川西蜀吴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于安徽,于是在安徽安居下来。后来,祖父经商致富,父亲是善乘法师,母亲是善果比丘尼,在他们出家前均笃信佛教,供奉观音大士更是虔诚。生下二男二女,了相大师是长子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一集)

尊敬的主法和尚上悟下行法师,尊敬的开林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行师父慈悲,吩咐定弘给大家在佛七当中,今天在圆满之前给大家讲个半小时的话,鼓励大家念佛。佛七是自古以来祖师大德按照经典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