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比丘第三之三(四)
2025-06-03 07:31

宋 净观

净观。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于浙江嘉兴的寂光庵,修习净土忏法十多年,有一天告诉弟子们说:我在稍后的二十七日就要走了。等到指定日期的前两天,见到红色莲华。第二天,又见到黄色的莲华遍满虚空,有化身童子坐在莲华上。第三天,进入龛柩端身正坐,并命令大众念佛,不久之后即坐脱往生。(嘉兴县志)

宋 利先

利先。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嘉兴县新城的法慧寺,每日讽诵《法华经》,并兼持阿弥陀佛的名号。每天到了半夜,念佛的音声更加虔诚悲切,期愿能够早日脱离娑婆世界,往生极乐净土。晚年,一再地感得吉祥的梦境。有一天,忽然得疾,命令大众一起唱念佛号,面向西方注目遥望,正身端坐而往生。(佛祖统纪)

宋 师安

师安。不清楚他的出身。受业学习于浙江吴兴县乌镇的普静寺。精通《华严经》的要旨。平日修习弥陀忏法,一心观想西方净土达二十年之久,朝暮精进而不懈怠。一生多病苦,临命终时,忽然精神爽朗异于平常,告诉弟子们说:佛菩萨已经降临,我要走了。然后端坐而往生。(佛祖统纪)

宋 如宝

如宝。不清楚他的出身。受业学习于霅川(浙江吴兴县)的觉华寺,他听说古代大德有以浴僧的功德,回向往生净土的,因此建立浴室,供给大众僧沐浴。如此经过二十年之后,又建立西方阿弥陀佛圣像,誓愿求生极乐净土。年八十一岁时,请大众饮茶道别,此时突然听到一阵钟声响起,大众正在惊异的时候,如宝即结跏趺坐,恭敬合掌面向西方,专注凝望而往生。(佛祖统纪)

宋 显超

显超。山东博州人,承受金总持三藏法师的传法,持诵秽金刚咒法,济度病人解除怨业。总计所得的布施有五万缗,全部捐入永寿寺常住。后来在病中,见到佛菩萨前来迎接,莲华遍满虚空,歌声音乐间杂地演奏。弟子们恳切地哀求,希望他能够继续住世,救度苦难的众生。然后净土的瑞相,渐渐地隐没消失,因此又住世十五年,持咒救人。有一天,忽然听到天乐闻到异香,阿弥陀佛以及清净圣众,都显现在虚空当中,接著就面向西方端坐往生。(佛祖统纪)

宋 有开

有开。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霅川(浙江吴兴)的千步寺,专修净土法门,日夜从不忘失往生净土的信愿。在某年年初元旦时,忽然请大众念佛诵经,诵到西方世界时,就闭目往生。(佛祖统纪)

宋 道生

道生。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江苏常熟的兴福寺。曾经建造丈六高的阿弥陀佛圣像,获得县令梅汝能布施钱财来装饰彩绘,完成之后即集合大众讽诵经典,在佛像前至诚地发愿,陈述求生净土的心意而至痛哭流泪。然后辞别佛像回到卧房,书写偈颂之后坐化往生。(佛祖统纪)

宋 若观

若观。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吴兴县乌镇的嘉会寺,结集十万人,一同称念佛号,每人各念十万声佛号。并彼此约定先往生净土的人,能够依次地互相接引。平日诵持《法华经》、《金光明经》二部经,总共满数十万部,誓愿与一切众生,共同庄严往生净土的功业。有一天,向人索笔书写偈颂,然后跏趺坐而往生。(佛祖统纪)

宋 莹珂

莹珂。不清楚他的出身。受业学习于霅川(浙江吴兴)的瑶山。有酒即饮毫无节制。有一天,突然反省到自己的清净戒行有所败坏缺损,以后恐怕将会堕入恶道之中。因此向同住的僧人,借取戒珠禅师所编的《往生传》来阅读,心中大有感动启发。于是选择一间清净的屋室,面向西方敷设坐位,断绝食物精进念佛。

经过了三天,梦见阿弥陀佛及观音大士告诉他说:你的寿命还有十年,应当要精进自勉。莹珂因此禀白阿弥陀佛说:娑婆世界浊恶不净,容易失去正念,我所愿的是能够早生净土,亲近奉事极乐圣众。阿弥陀佛说:你的心愿既然如此,我三天后来接你。到了那一天,命令大众诵《阿弥陀经》。突然说:阿弥陀佛及清净大海众都来了!然后安然往生。(佛祖统纪)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霅川的祇园寺,平常修习极乐净土的观想,日夜精进而不间断。后来在病中,集合大众诵《弥陀经》,才一诵完,即盘腿合掌而往生。(佛祖统纪)

宋 戒度

戒度。不清楚他的出身。受业学习于栖心寺,研究学习《四分律》。晚年居住于浙江余姚的极乐寺,一心一意西归净土,唱和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以表明他往生的心志。有一天在病中,作文章告别士大夫及故旧道友,命大众诵《观无量寿佛经》,诵到法身观时,突然高声念佛,盘坐而往生。(佛祖统纪)

宋 祖辉

祖辉。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明州城中的佛阁里,凡是遇到人只说阿弥陀佛,鄞县的军尉王用享夫妇恭敬地奉事供养他。有一天,祖辉到王家告别说:我明天要走了。到了明天,送行的人都聚集前来,祖辉就进入龛柩端坐,要了一颗甜瓜,把甜瓜全部吃完之后,即唱念佛名而坐化往生。(佛祖统纪)

宋 如鉴

如鉴。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明州的塔山,两度阅读藏经,长年持诵《妙法莲华经》。专一心志称念佛名,日夜精进而不懈怠。晚年居住在茅篷,有一天忽然得疾,请隔壁庵院的僧人助念佛号,自己则面向西方盘坐,含著笑容而坐化往生。(佛祖统纪)

宋 祖新

祖新。不清楚他的出身。受业学习于四明山的福原寺,平日布衣粗食,节制身行精简苦修,居住于方氏庵,又另外在福原寺创建净土院,造西方三圣像,挖掘池塘种植莲华。每月的八、十八、二十八日这三天,集合僧俗二众系念阿弥陀佛。

有一天,前往告别福原寺的方丈说:我于二月十五日,将要西归极乐世界,特地前来礼拜辞别,我想要化缘一碗面,以充实我饥饿的空腹,可以吗?方丈随顺他的要求。祖新吃完面之后,直接前往净土院的佛像前顶礼说:祖新将要走了,特别前来敬别圣像。然后回到方氏庵告别大众说:我将要去了,希望诸位仁者要精进地一心念佛,使我们早一点再相会。随即趺坐念佛,过一会儿突然说:佛来了!接著就合掌而往生。(佛祖统纪)

宋 文慧

文慧。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嘉禾(福建建阳县)的青龙寺,善长作诗。后来专心修习净土法门,到老时更加精进。有一天得疾,听闻空中有声音说:中品中生。接著就往生了。(佛祖统纪)

金 祖朗

祖朗。俗姓李,河北蓟州人。九岁时出家,礼拜燕京(北京)大圣安寺的圆通国师为师父。金世宗大定年间(西元一一六一~一一八九年),依次地住持崇寿、香林等寺院。金宣宗真祐年间(西元一二一三~一二一六年),皇帝赐号圆通大师。祖朗每日持念阿弥陀佛数万声。年七十四岁时,将要命终,预先告诉他的徒弟说:我此生的因缘已经尽了。他的徒弟都感到很惊讶。七天后,口里占著偈颂说:你这个臭皮袋,常带来祸患病害,继承祖师又无能力,只有念佛才有个依靠,来亦无来,去亦无碍,四大五阴,一时败坏,且说说看还有不坏的吗?过一段时间后又说:浮云散尽月升空,极乐光中常自在!然后盘腿坐化而往生。(湛然居士集)

End

劝修净土诗四首

◎ 省 庵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足下时时游净土,心头念念绝娑婆。傍华随柳须回顾,临水登山勿放他。等得阿侬生极乐,十方来去任如何。住时念佛好观身,四大之中那一真。我与弥陀非两个,影兼明月恰三人

一个不平凡的比丘尼大德

◎ 卢秀清本空法师是浙江省慈溪县庄桥马径村人,俗姓张名汝钊,法名圣慧,出生于一个十足封建的旧礼教家庭中,祖上四代信佛。她家虽处乡间,却也是个书香门第。父亲是一位秀才,她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当她还只周

净土法门是权法还是实法

了然法师【原文】客曰:弟子昔日闻言,净土法门,全属小乘。极乐国土,原是权说。因是久怀疑惑,自莫能决。今日闻师所言,《华严》《弥陀》,大小相入。以此互相证明,足信净土法门,至大无外,极顿极圆。方知昔日所

古代名士的净土修行

中国古代有很多官宦名士专修净土法门。他们有的先由修学其他法门转为专修净土,有的则受高僧指点一心修学净土法门,他们由于虔诚信奉并坚持念佛实践,都得到了不可思议的感应。本文以陆子元、闫邦荣、钱同伯、昝省斋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预设济度

大安法师这一节是谈浊世津梁,预垂济度。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在这个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里面,我们若是想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竖出生死,很难的。释迦牟尼佛也知道五浊恶世的众生

念佛人的楷模——略述省庵大师净土情怀

导读: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往生日。与诸位净土祖师相比,省祖的住世时间是最短的,只有49年。他临终给我们留下了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范仲淹修净土

◎ 佛 泉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989--1052)考取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开始实现他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范公一生的历史成就涵盖政治、军事、文学和教育等多个方面。在政治上,他出任

一代宰相“郑清之”,导禅归净,劝修净土

历史因缘有宋一代,虽禅风盛行,却不乏导禅归净,劝修净土之人。当时诸宗高人,深感根机不堪,自力难证,教依本宗,行无不归心净土。禅宗自永明延寿大师作四料简偈,劝修净土,言: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其后,禅

八种方法成就净土法门

◎ 方海权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佛心。而我们所学到的净土法门,也即是用最快的速度来修学就能够即刻成功。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教导善财童子,以及

至心信愿得生净土

如何才是直心道场?如何顿圆弥陀?如何才是至心信愿得生净土?善男子,能如是问究竟直心,圆顿,至信,汝之善根亦不可思议,何以故,直心者、即绝对无相寂灭无生也;圆顿者、心境相应觉念性现前也;至信者、至诚深信

清居比丘

◎ 真 慈清居比丘,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在法华庵莲清老和尚处剃度,后来常住在大仪镇东头觅心庵(俗呼陀子庵)。因为没有香火,靠卖些药材、木梳等为生。1938年冬天,一日晚间在打坐念佛,见有二个童子前来对

读《净土教概论》札记

◎ 施萍婷若干年前,读望月信亨著、释印海译《净土教概论》,第一章第四节《弥陀信仰之传播》有这样一段话:阿弥陀佛之信仰,很早时代就流行于印度及西域地方,后汉以来有关阿弥陀佛及其净土经典陆续不断翻译到中国

净土法门广泛流行说

◎ 谢路军自善导创立净土宗以来,净土法门日益广泛流传。若把种种流传的情况和表现加以归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善导称名念佛法门引发社会的普遍信仰;在民间净土集会结社风行;佛教其他宗派兼修净土。(一)引发

禅观了解过去,净土规划未来

当我们谈现在,其实是离不开过去,也离不开未来;如果你把过去跟未来都拿掉,现在就没有意义了,这个就是醉生梦死。活在现在─你就活在现在的因缘,柴米油盐酱醋茶!你要知道你的佛性是什么?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最初

李炳南:净土法门,没有什么秘密

而净土法门是出世间法,是小乘还是大乘?是大乘。我说的话皆是佛经上的,看祖师的注解说的,我怕诸位误会,以为我妄作聪明,强说净土是大乘。但是,我懂净土吗?这世界上没有懂得的,出家二众,在家二众皆不懂得。唯

李炳南:净土精华

净土精华李炳南老居士讲述民国六十五年元旦慎斋堂开示明伦月刊社整理大家在台中每星期有两三个地方可以听讲,但听的是教理,不容易了解,然教理归教理,自己须修行。实修的方法非常重要——修别的法门须一步一步地有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一)

李炳南老居士讲述弟子钟清泉敬记前言民国七十四年六月十二日的华严经讲座,雪公老恩师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老恩师根据善导大师的观无量寿经四帖疏,讲述净土宗的安心法门,劝所有净业莲友,一起把心安住在至诚心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二)

丙二、夹杂恶性名杂毒善上一次说到安心法门,我们众生尘沙劫以来,心安不住,东奔西跑,所以轮回到今天,这轮回必得安住心才可能跳出。今天继续讲净土别安心,上次讲到至诚心辨真伪的三业修善,清净心作,今天接着讲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三)

乙二、明两利净土宗的三种别安心,上两次说至诚心,至诚心又分两项,辨真伪和明两利,辨真伪上次说过了,今天来讲明两利。明是明明白白地表示出来,两利是自他两利。辨真伪是谁修行谁得好处,自己得利益。两利是自己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四)

甲二、深心深心,深是一个讲法,心是一个讲法。深是以水的深作譬喻,水深水浅,有限度吗?深是因为有浅比较来的。心并不是胸腔里的肉团心,心是性一动谓之心。深心这个表,旁边括着两个字决信,为着大家不明白,所以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五)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虽然列出表来,还得有人讲,没人讲还是看不懂。我们现在不是讲华严经吗?怎么说到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呢?净土法门就在华严经上,没有华严经就没有净土法门。这些年来,我们大家都念阿弥陀佛,诸位可别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七)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特别的方法,不是随随便便能去的,懂得净土安心法门可以办得到,不懂这个方法,念上一百年也不生效。在观经说的净土三种特别安心法,现在讲到第二种深心。观经说发三种心,即便往生。这三心是至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六)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净土宗说带业往生,带业这两个字不容易讲,把三藏十二部都看完了,才能清楚带业往生的道理。往生为何还带业呢?除了佛才不带业,菩萨以下往生都是带业的。往生只有净土宗有主张,别的宗派并无往生这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八)

现在继续讲净土三种安心的第二种深心,深心的讲义表解有上下两层,下面七行是解释上面九行的,现在就来解释深心表解下面的七行文义。丙一、一心依佛所教一心这两个字十二万分的重要,是指修净土法门的功夫。而什么人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九)

我们来听一次经,总要得一点好处,这次先来谈念佛,怎样念可得一心不乱?有一首偈云:念佛不必求多念,但念百八声不乱,其中若有一念差,掉转珠头皆不算。不乱是指有人来打扰时,你打扰你的,我还是得我的一心,不被

李炳南:雪庐老人净土选集-序文

李炳南居士著述阿弥陀经摘注接蒙弁言阿弥陀经要解讲义重刊序重校新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序净土三经合刊序净土丛书序蕅益大师净土集序中华大典印光法师文钞序重刊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序印光大师遗教两要序重印弥陀净土法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

乙二、随喜他一切三业世出世善根你若想存心做善事有的是办法,除了自己三业作外,可以随喜。什么叫随喜呢?譬如诸位今晚在此听经,听经是你的功德,这两个钟头你听进去的都是经文好言语。而这所有的人是谁约来的?他

李炳南:雪庐老人净土选集-佛七开示

李炳南居士讲述壬子年灵山寺佛七开示甲寅年灵山寺佛七开示戊午年新春结七念佛开示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之一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上)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下)幸酉岁佛七开示壬戌佛七雪僧贡言快刀斩乱丝乙丑年灵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一)

乙三、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动乱破坏净土宗是难信之法,为什么是难信呢?难信的原因是什么呢?谁能够说出来,不学佛的人听到净土法门是糊里糊涂,半信半疑;学佛的人对净土法门也多是一知半解,学佛的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二)

乙四、生彼国已回入娑婆教化众生华严经讲了十六年,全套华严经共有十六本,现在才讲到第七册,这还只是粗枝大叶的讲而已,细讲那就不用说了,个人也没细讲的学问。目前华严经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这和净土法门的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三)

乙五、忆持不忘无分时节常作此愿学佛修净土的人,无分时节,忆念不忘回入娑婆教化众生的大愿。大乘法是自度度他,自己先成就,但自己成就不行,局面太小了;中乘是自己成就,也给别人小小的帮助,不能全部地帮助,因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四)

华严经讲到梵行,梵行有二十条,安住梵行是第十六条,大家若能安住梵行,就到一心不乱了。念佛能念到一心不乱就行了,诸位或可有一心不乱的,但是我看不出来。要一心不乱须先伏惑,一起贪嗔痴就压住,学伏住惑再学断

黄念祖:净土资粮-信愿持名【一】【二】

净土资粮《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三昧耶戒优婆塞黄念祖敬述(一)引言《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现在也可以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来参加今天广化寺念佛七道场。在北京的佛教徒。

黄念祖:真觉路会归净土

真觉路会归净土黄念祖居士勤修三无漏学,消除自他三毒,背尘合觉,直登彼岸。这是万古颠不破的原则。至于具体行持,则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通觉岸。但当前已是末法,环境是五浊恶世,所选行门,切须合于时代,契于

家庭就是你的净土,就是你的修行处

1.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圣贤的面目

◎ 明 海 《祖堂集》是现存最早的禅宗史书,它的叙述风格质朴、粗拙,与其后出现的灯录史传《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大不一样。从这本书中,我们往往能一窥古代禅门大德人性的真实面目。在药山惟俨禅师这一篇

专修净土肉身不腐

◎ 念 佛昙鸾大师(476~542),俗名不详,自号玄简大士。南北朝梁时山西雁门人(北魏境内),家居五台山附近。他从小就听人谈起山上佛教各种神奇灵异之事,听过以后亲自前往寻觅参礼,后来终于出家为僧。昙

李炳南:修净土不过是种种善根罢了,对吗?

听人说,修净土不过是种种善根罢了,对吗?很对。树无根不长,怎么还能开花结果呢?念佛是因根,往生是果实。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某人这句话的毛病在不过是三字,他的善意或者恶意姑且不管,只看

李炳南:净土三经是五时说教的哪一时?

问:净土三经是五时说教的哪一时?答:天台宗五时教即是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净土三经属于大乘,自然就要列入方等时,但净土教法,就不受此限制。因为最早讲华严时,就已经说了极乐,最后讲

李炳南答:净土宗信者有需要研究外宗经典吗?

问:净土宗信者有需要研究外宗经典吗?李炳南答:法门无量誓愿学,为四宏誓之一,为大乘学者之原则,净土宗岂能例外,不过为学应须知其本末,明其先后耳。本者本宗之经宜先通,末者他宗之经继后学,本不通而务他端,

李炳南:如何修净土法门_修净土法门必须了解的十件事

什么是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指修持往生佛国净土的法门,具体实施起来就是每天念 南无阿弥陀佛,一向专念,乘佛愿力,往生极乐世界净土。如何修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靠佛力与自力修行。但是真正相信净土

李炳南:修净土法门必须要了解的十件事

佛法修行有「通途」和「别途」之分,净土法门是属于「别途」,也就是「二力法门」,与普通法门不一样。修一般法门是「信解行证」,但净土法门重在「信愿行」。为什么没有「解」呢?因为这个法门除了佛以外,没有第二

李炳南:末法时期如何修净土法门?

在佛学中,本没有什么宗派,因为末法时期,众生根器薄弱,智慧不及从前。所以修行方法必须有所选择。佛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就必须依佛陀之教化而修。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靠佛力与自力修行。但是真正相信净土

李炳南:雪庐老人的净土思想

鸟惭居士著前言始学净土的因缘净土思想的确立净土思想的大要净土思想的实践净土思想的验证结论●前言无常迅速,一恍之间,雪庐老人生西至今,已满十周年。这些年来,整个台湾社会在各种层面都呈现著不小的变化。就佛

一家七口全部出家,夫妻二人同生净土

了相,四川西蜀吴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于安徽,于是在安徽安居下来。后来,祖父经商致富,父亲是善乘法师,母亲是善果比丘尼,在他们出家前均笃信佛教,供奉观音大士更是虔诚。生下二男二女,了相大师是长子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一集)

尊敬的主法和尚上悟下行法师,尊敬的开林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行师父慈悲,吩咐定弘给大家在佛七当中,今天在圆满之前给大家讲个半小时的话,鼓励大家念佛。佛七是自古以来祖师大德按照经典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