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比丘第三之四(二)
2025-06-03 07:36

明 慧日

慧日。字东溟,俗姓贾,台州(浙江)赤城人。幼年出家于本县的广严寺,学习教法于柏子庭法师,接著又游行至上竺寺,依止竹屋湛堂法师,不久之后出来主持吴山的圣水寺。元顺帝至正四年(西元一三四四年),下天竺寺发生火灾,慧日应大众的邀请,前往为之修理整新,等到寺院完成之后,又回到上竺寺居住。元顺帝特别颁赐慈光妙应普济的德号。明太祖洪武初年(西元一三六八年)应诏进入京城,皇帝下诏请他前往天界寺开山,恢复瓦官寺的旧迹,又令他于南京钟山演说戒律。不久之后,回到上竺寺,辞去寺院的事务,专门修习《弥陀忏》。明太祖洪武十二年(西元一三七九年)七月初一,告诉弟子们说:我梦见青色的莲华在方形的池中生出,清新芬芳香气袭人,我往生净土的瑞相现前了!在此之后四天,正身端坐,合掌念佛而往生,时年八十九岁。(明高僧传)

明 普智

普智。字无碍,俗姓褚,浙江杭州人,出家于龙井寺。依止东溟慧日法师受持天台性具的学说,讲经说法毫无滞碍。前后住持了四个道场演说佛法,天台宗的门风因此大振。晚年开演佛法于江苏松江县的延庆寺,因而在此终老一生。普智法师平日专修净土法门,无论寒暑都不中断。明成祖永乐六年(西元一四○八年)正月二日,稍有疾病。聚集大众,然后端坐面向西方,念佛而往生。普智曾经注解《阿弥陀经》一卷。(明高僧传)

明 景隆、古音琴

景隆。字祖庭,号空谷,江苏苏州陈氏的子弟。幼年即不吃荤,喜好打坐,好像入于禅定的样子。年纪稍长,追随弁山懒云和尚,参究叩问禅宗心法。年二十八岁时出家于虎邱(山名,江苏吴县西北),明仁宗洪熙年间(西元一四二五年)获得度牒而出家为僧,依止石庵和尚于杭州灵隐寺。不久就往天目山,精进刻苦钻研参究,一日忽然有所省悟,于是即刻前往拜见懒云和尚,终于蒙受印证肯定。景隆既行持向上参究的禅宗,同时又以净土法门劝导人们,曾经著作净土诗一百零八首。有人问到永明禅师四料简的宗旨,他回答说:

参禅的人执守话头,自认是在作守静的工夫,更不用再做别的事,而念佛求往生、朝暮礼拜课诵等事,都是他们所不行持的,这个叫做有禅无净土。像这样的参禅,并不是参禅的正法,这就是执守一个死的话头,不异于土木瓦石无情之物,安住在此禅病的人,十个当中就有八九个,没有办法能够救拔。如果是真正得到禅门宗旨的,就如同水上的葫芦,按住它便又转动,活活泼泼地,如果这样地参禅,不轻视念佛往生之道,朝暮礼拜课诵也能够遵行,不论往左或是往右,无不是道,这就是所谓的有禅有净土啊!

又说:念佛这一个法门,是修行的捷径。应当要看破我们色身,知道它是不实在的,了解这个世间是虚妄幻化的,只有西方净土可以归向,只有念佛才是依靠。无论念得快念得慢,高声念低声念,统统没有限制。只要令身心清闲淡泊,心中默念而不忘失,无论是寂静、热闹、清闲或是忙碌之时,都是专一佛念而不起第二念。若能如此用功,忽然有一天碰到境界、触著因缘,恰巧遇到转身向上的一句(即明心见性),才知道常寂光净土实际不离当下此处,阿弥陀佛从来不曾离开自心。然而如果执著著心想开悟,反而却成为障碍。只要以信心为本,一切的杂念生起时,心思都不要随它而去。若能如此一直修行下去,纵然没有开悟,死后也可以往生西方净土,并可以次第的进一步修行,绝对不会退转。优昙和尚教人提起念佛者是谁?或者说那个是我本性阿弥陀?说这种方式是摄心念佛、参究念佛。如今我们也不必用这种方法,只要老实平常的念去就可以了。

景隆年五十几岁时,曾经自己作骨塔铭文,而他往生的时间,没有办法考据。当时又有一位叫做琴公的人,字古音,是福建蔡氏的后代,曾经作念佛警策偈曰:

一句阿弥陀佛,即是宗门头则公案,譬如骑马拄杖,把稳生涯一段。不拘四众人等,持之悉有应验,行住坐卧之中,一句弥陀莫断。须信因深果深,直教不念自念。若能念念不空,管取念成一片。当念认得念人,弥陀与我同现,便入念佛三昧,亲证极乐内院。莲胎标的姓名,极功之者自见。亲见弥陀授记,便同菩萨作伴。自此出离娑婆,一路了无忧患。直至无上菩提,永劫随心散诞。依得此道归来,决定成佛不欠。(名僧辑略。空谷集)

明 宝珠

宝珠。不清楚他的出身,曾经游行于浙江的杭州、嘉兴一带,无论冬天、夏天都只穿一件衲衣,托钵乞食以自活,夜间住宿则没有一定的处所,整日念佛不绝于口。别人和他说话,只是简略地回答一两句而已,接著又立刻不断地念佛。后来在海门寺,突然好像疯颠发狂将近半个月之久。一日有个僧人呵斥他说:你平日都能老实修行,现今应当给世间人作榜样指标,怎么可以变成这样呢?宝珠于是说:若是如此,那么我走了!然后要求沐浴,沐浴完毕之后,安然地站著往生。(往生集)

明 本明

本明。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通州(河北通县)的静嘉寺,梵行清白,勤于讲经之业。后来停止讲经,专心修习净土法门,二六时中精进地礼拜念佛,数年而不更改。有一天突然得了一点小病,自知往生的时间已到,于是事先告诉大众。后来身心安然而往生,往生后异香七日不散。(往生集)

明 义秀

义秀。温里人,明世宗嘉靖初年(西元一五二二年),居住在河南长垣县的赞叹庵。每日课诵阿弥陀佛圣号十万余声,日夜没有间断,如是修行历时五十多年。他所经行的地方,地板的砖块磨出了凹洞,人们曾经尝试把它补平,但是时间久了又成了凹洞。当时有一个贫穷的孩子,没办法养活自己,来依止义秀法师,义秀收容之。居住一段时间之后,此人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义秀呵斥他说:你真是贼啊!不久,此人果然约集了党羽,乘著黑夜袭击义秀,刚开始袭击时,义秀念佛的声音仍然非常宏亮,再次打击时,念佛依然未中断,但是已经比较小声了,一直等到气尽,念佛的声音才停止。(紫柏老人集)

明 雪梅

雪梅。苏州人,行为处事很奇异,不拘束于戒律,喜好吟诗。明世宗嘉靖年间(西元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游行到南京,住在报恩寺。每次见到法师讲经,往往笑曰:乱说!乱说!平日专修净土法门,动静之间毫无间断。不久又回到苏州,住于竹堂寺。年纪八十几岁时,忽然向大众辞行,约定日期准备往生,大众僧于是集资为他准备龛柩。到了约定的那天,云集了很多送行的人,雪梅笑道:你们才布施几文钱,便想要逼取老僧的性命,还早、还早呢!大众于是轰然而散。过了几天,雪梅自己端身正坐在龛柩之中,安详寂静往生。(雪梅纪略)

明 性专

性专。字守庵,俗姓张,苏州昆山人,年少即剃发出家,到处参访善知识。后来拜见妙X法师,受具足戒,并听闻其《法华经》的讲座。之后辞别而去,往山顶居住,行头陀苦行。一日十二时之中,只有持诵《法华经》,修习甚深的禅定。曾经在空中,见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呈琉璃色,深远广大无有边际,于是将此事告诉妙峰法师,妙峰说:这是观行刚开始成就的瑞相,如果不生起取著的心,就是善的境界。性专因此隐秘而不向别人说。在石城有一尊百尺高的弥勒菩萨像,明世宗嘉靖年间(西元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经过战乱的兵火,圣像的金漆已经脱落了,性专于是为之整新,又建筑石殿,与圣像相称配合,因而感应佛像放光,黑夜光明得像白天一般。

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西元一五四四年)秋天,迎请传灯法师,讲《佛说阿弥陀经》,有人请他换讲《弥勒上生经》,性专说:不必如此,我听说阿弥陀佛与弥勒菩萨,有同样殊胜的身相,同等的智慧,十力、四无所畏亦是如此,我将使大众们同悟本性弥陀,亦即是本性弥勒,先游于西方极乐莲华净土,然后再参预龙华胜会啊!到了嘉靖二十五年(西元一五四六年)仲冬十一月,沐浴更衣,命令大众击钟诵经,然后趺坐而往生。在此之前的数日,他的衣服中生出灵芝一朵,大于拳头,呈红白色。(法华持验)

明 祖香

祖香。临江(江西)新喻人。居住于山东龙潭寺,专精修行净土法门。有一位名为王杰的居士,建筑屋舍迎请他居住。有一天,祖香告诉王杰说:我某一天要回家了。大众苦苦地请他留下来。祖香说:是回极乐世界的家啊!等到那一天,祖香自己铺好座具,面向西方而坐化往生。当棺木抬入山区之后,自动地生出火焰而焚化。(往生集)

明 圆果

圆果。字祇园,另有一字曰幻空,不清楚他的出身。年少时为安徽凤阳府防卫守护山区的指挥使。后来放弃官职,出家于五台山。圆果博通经论,顿悟直指人心的禅法。曾经东游到苏州杭州一带,当他登座说法时,在大白天里如细雨般地落下多彩缤纷的天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西元一五五五年),浙江中部有倭寇作乱,一直掠取劫夺到了北新关,当时圆果正好在杭州的佛慧寺,巡抚(各省的行政长官)胡宗宪,听说圆果的道行很高,于是迎请他出山,商议退敌的计策。圆果推辞而说:不用三日,劫贼就会自己撤退了!三天后,军中的士兵们看到云层中有神兵数千名从天而降,攻击倭寇,倭寇退败逃窜,大家都认为是圆果的道力所致。

圆果临终那一天,交代弟子十年后才将他火化。到了约定的十年后,众人抬著棺木到野外,准备火化,棺木忽然自己起火燃烧,很快地全部都化为灰烬。当时围观的出家、在家众有千人之多,都看见云层中现出了西方净土的境界,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莲池、金沙之地。楼阁宫殿,都是金、银、琉璃、玻璃、砗、赤珠、玛瑙所装饰而成的。池中开出青色、黄色、红色、白色的莲华,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等,种种奇妙的境界,与佛经所说的没有丝毫的差别。过了一会儿,突然间天乐响起振动于天空,一段时间之后才消失。(狯围)

明 真清

真清。字象先,俗姓罗,长沙(湖南)湘潭人,年少时记忆力特强胜过一般人。年十五岁,中秀才。十九岁,家里遇到灾难,因此前往南岳衡山伏虎岩,依止宝珠和尚,剃发出家、受具足戒。曾经参究无字话头,有一天因为所乘之船撞到岸边,而有所省悟。宝珠和尚往生后,真清就居住在觉皇寺。他曾经罹患背痛的疾病,有一夜梦到关公(伽蓝护法)给他医药,不久之后病就痊愈了。后来向南游行到天台山,于是在当地结茅屋居住。接著又迁往华顶的天柱峰,修习大小弥陀忏六年,空闲的时间则开示天台宗的十乘观法、阐明一心三观的宗旨,前来归附学习的人日渐增多。又应王太初居士的邀请,前往昔日永明禅师的道场,讲解《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一百日。

真清平日勤于修习五种忏悔,私下持诵《观无量寿佛经》,以及《梵网经》(心地品)。有一夜,梦见七宝的宫殿美妙绮丽,诸宝行树交错成行,并见到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二大菩萨,正当真清在展身礼拜之时,旁边有沙弥拿给他一面牌子,其中写著:戒香薰修,自知是中品往生的瑞相。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西元一六○三年)正月,获病。把他所储蓄的财物,全部交给五台、云栖、西兴等寺院供养僧众。当时有人送药石(过午之后的食物)给他,真清拒绝地说:我往生净土的因缘已经成熟了,祥瑞的圣境也已暗中显现了,不久之后就要辞别这个娑婆世界,我要药石作什么呢?

正月七日,绝食,只饮檀香水,预期于二十九日往生,又与大众讲说一切法无生的道理,教诲开示甚为恳切。到了二十九日夜里,起身告别大众说:吾逝矣!众人请问:不知和尚往生净土,居于九品之中的那一品位?真清回答说:中品中生也。大众说:为什么不是上品上生呢?答说:我因持戒的戒香所薰,阶位只在中品。说完后,安然地往生。过五日后,相貌颜色仍然红润如同在生之时。火化之日,到处充满浓郁的香气,骨头坚硬锵锵有声,时年五十七岁。(明高僧传)

明 明证、真定

明证。字无尘,俗姓魏,浙江会稽人,天性敦厚纯朴沉默寡言,年少就不喜腥臭的荤食,常常想要出家。二十岁,到附近的寺院。遇到五台山的庞眉老和尚,好像很久以前就认识的样子,于是请求归依为其弟子,老和尚说:你三年之后,才可剃发。应当先修习苦行,学习各种经典。明证因此前往丛林,作种种粗重的劳务。学习楞严咒,每天只诵一个字,夜里则礼拜观世音菩萨,一直到天亮而不休息。经过三年,楞严咒才诵完。有一天突然病倒,卧床七日,全身发痛,好像在抽筋换骨一样。病好之后,夙世的智慧顿时开通。然后,五台山的老和尚又来到,为他剃发,受具足戒,并交代付嘱他终身持诵《法华经》,明证于是就打开经典朗诵,毫无任何的滞碍。不久之后,《华严经》、《涅槃经》及其他的经典,也都能够读通。明证于是告诉老和尚说:我想要尽形寿乞食,供养老和尚,以报答师父的恩德。当天晚上,老和尚就不知去向了。

明证每天诵《法华经》一部,每日只吃两餐,除了三衣、经典和钵之外,不作任何的积蓄。凡是人家布施供养他的,得到之后就马上施舍出去。如果有人和他说话,只是和他微笑而已。如此精进简朴地修行,有三十年之久。有一日诵经,神情不悦的样子,弟子问他原因,答说:我持诵经典一生一世,期望求生净土,难道还要堕入红尘吗?于是更加精进诵持三年。有一天,突然拍桌子大笑说:我现在不到红尘去了!

后来前往参谒云栖莲池大师,回来走到山谷之中的时候,告诉侍者说:你回去告诉徒众们,我明天就要去了!第二天,徒弟们都赶到山中,明证问说:现在是什么时辰?回答说:正午!明证于是命令徒弟准备热水,梳洗沐浴,然后端坐念佛,诵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诵到清净大即闭口不诵,此时大众都听到空中大声地诵:海众菩萨,并传来浓厚芬芳的异香,而明证已经合掌往生,如入禅定一般。七天后,开龛柩,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天,但是相貌仪容宛如生人。享年五十岁,时为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西元一五九三年)。

明证有一位弟子真定,字静明,出家后秉受师父的训示,精进勤奋地念佛,求生西方极乐净土。同时又礼拜《华严经》、《法华经》以及诸经典。恭造佛像并且斋僧,修习种种苦行。年七十二岁时,预先说明往生的日期,到那一日,果然面向西方,念佛而往生。(理安寺纪)

End

劝修净土诗四首

◎ 省 庵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足下时时游净土,心头念念绝娑婆。傍华随柳须回顾,临水登山勿放他。等得阿侬生极乐,十方来去任如何。住时念佛好观身,四大之中那一真。我与弥陀非两个,影兼明月恰三人

一个不平凡的比丘尼大德

◎ 卢秀清本空法师是浙江省慈溪县庄桥马径村人,俗姓张名汝钊,法名圣慧,出生于一个十足封建的旧礼教家庭中,祖上四代信佛。她家虽处乡间,却也是个书香门第。父亲是一位秀才,她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当她还只周

净土法门是权法还是实法

了然法师【原文】客曰:弟子昔日闻言,净土法门,全属小乘。极乐国土,原是权说。因是久怀疑惑,自莫能决。今日闻师所言,《华严》《弥陀》,大小相入。以此互相证明,足信净土法门,至大无外,极顿极圆。方知昔日所

古代名士的净土修行

中国古代有很多官宦名士专修净土法门。他们有的先由修学其他法门转为专修净土,有的则受高僧指点一心修学净土法门,他们由于虔诚信奉并坚持念佛实践,都得到了不可思议的感应。本文以陆子元、闫邦荣、钱同伯、昝省斋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预设济度

大安法师这一节是谈浊世津梁,预垂济度。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在这个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里面,我们若是想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竖出生死,很难的。释迦牟尼佛也知道五浊恶世的众生

念佛人的楷模——略述省庵大师净土情怀

导读: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往生日。与诸位净土祖师相比,省祖的住世时间是最短的,只有49年。他临终给我们留下了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范仲淹修净土

◎ 佛 泉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989--1052)考取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开始实现他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范公一生的历史成就涵盖政治、军事、文学和教育等多个方面。在政治上,他出任

一代宰相“郑清之”,导禅归净,劝修净土

历史因缘有宋一代,虽禅风盛行,却不乏导禅归净,劝修净土之人。当时诸宗高人,深感根机不堪,自力难证,教依本宗,行无不归心净土。禅宗自永明延寿大师作四料简偈,劝修净土,言: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其后,禅

八种方法成就净土法门

◎ 方海权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佛心。而我们所学到的净土法门,也即是用最快的速度来修学就能够即刻成功。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教导善财童子,以及

至心信愿得生净土

如何才是直心道场?如何顿圆弥陀?如何才是至心信愿得生净土?善男子,能如是问究竟直心,圆顿,至信,汝之善根亦不可思议,何以故,直心者、即绝对无相寂灭无生也;圆顿者、心境相应觉念性现前也;至信者、至诚深信

清居比丘

◎ 真 慈清居比丘,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在法华庵莲清老和尚处剃度,后来常住在大仪镇东头觅心庵(俗呼陀子庵)。因为没有香火,靠卖些药材、木梳等为生。1938年冬天,一日晚间在打坐念佛,见有二个童子前来对

读《净土教概论》札记

◎ 施萍婷若干年前,读望月信亨著、释印海译《净土教概论》,第一章第四节《弥陀信仰之传播》有这样一段话:阿弥陀佛之信仰,很早时代就流行于印度及西域地方,后汉以来有关阿弥陀佛及其净土经典陆续不断翻译到中国

净土法门广泛流行说

◎ 谢路军自善导创立净土宗以来,净土法门日益广泛流传。若把种种流传的情况和表现加以归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善导称名念佛法门引发社会的普遍信仰;在民间净土集会结社风行;佛教其他宗派兼修净土。(一)引发

禅观了解过去,净土规划未来

当我们谈现在,其实是离不开过去,也离不开未来;如果你把过去跟未来都拿掉,现在就没有意义了,这个就是醉生梦死。活在现在─你就活在现在的因缘,柴米油盐酱醋茶!你要知道你的佛性是什么?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最初

李炳南:净土法门,没有什么秘密

而净土法门是出世间法,是小乘还是大乘?是大乘。我说的话皆是佛经上的,看祖师的注解说的,我怕诸位误会,以为我妄作聪明,强说净土是大乘。但是,我懂净土吗?这世界上没有懂得的,出家二众,在家二众皆不懂得。唯

李炳南:净土精华

净土精华李炳南老居士讲述民国六十五年元旦慎斋堂开示明伦月刊社整理大家在台中每星期有两三个地方可以听讲,但听的是教理,不容易了解,然教理归教理,自己须修行。实修的方法非常重要——修别的法门须一步一步地有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一)

李炳南老居士讲述弟子钟清泉敬记前言民国七十四年六月十二日的华严经讲座,雪公老恩师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老恩师根据善导大师的观无量寿经四帖疏,讲述净土宗的安心法门,劝所有净业莲友,一起把心安住在至诚心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二)

丙二、夹杂恶性名杂毒善上一次说到安心法门,我们众生尘沙劫以来,心安不住,东奔西跑,所以轮回到今天,这轮回必得安住心才可能跳出。今天继续讲净土别安心,上次讲到至诚心辨真伪的三业修善,清净心作,今天接着讲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三)

乙二、明两利净土宗的三种别安心,上两次说至诚心,至诚心又分两项,辨真伪和明两利,辨真伪上次说过了,今天来讲明两利。明是明明白白地表示出来,两利是自他两利。辨真伪是谁修行谁得好处,自己得利益。两利是自己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四)

甲二、深心深心,深是一个讲法,心是一个讲法。深是以水的深作譬喻,水深水浅,有限度吗?深是因为有浅比较来的。心并不是胸腔里的肉团心,心是性一动谓之心。深心这个表,旁边括着两个字决信,为着大家不明白,所以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五)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虽然列出表来,还得有人讲,没人讲还是看不懂。我们现在不是讲华严经吗?怎么说到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呢?净土法门就在华严经上,没有华严经就没有净土法门。这些年来,我们大家都念阿弥陀佛,诸位可别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七)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特别的方法,不是随随便便能去的,懂得净土安心法门可以办得到,不懂这个方法,念上一百年也不生效。在观经说的净土三种特别安心法,现在讲到第二种深心。观经说发三种心,即便往生。这三心是至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六)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净土宗说带业往生,带业这两个字不容易讲,把三藏十二部都看完了,才能清楚带业往生的道理。往生为何还带业呢?除了佛才不带业,菩萨以下往生都是带业的。往生只有净土宗有主张,别的宗派并无往生这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八)

现在继续讲净土三种安心的第二种深心,深心的讲义表解有上下两层,下面七行是解释上面九行的,现在就来解释深心表解下面的七行文义。丙一、一心依佛所教一心这两个字十二万分的重要,是指修净土法门的功夫。而什么人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九)

我们来听一次经,总要得一点好处,这次先来谈念佛,怎样念可得一心不乱?有一首偈云:念佛不必求多念,但念百八声不乱,其中若有一念差,掉转珠头皆不算。不乱是指有人来打扰时,你打扰你的,我还是得我的一心,不被

李炳南:雪庐老人净土选集-序文

李炳南居士著述阿弥陀经摘注接蒙弁言阿弥陀经要解讲义重刊序重校新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序净土三经合刊序净土丛书序蕅益大师净土集序中华大典印光法师文钞序重刊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序印光大师遗教两要序重印弥陀净土法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

乙二、随喜他一切三业世出世善根你若想存心做善事有的是办法,除了自己三业作外,可以随喜。什么叫随喜呢?譬如诸位今晚在此听经,听经是你的功德,这两个钟头你听进去的都是经文好言语。而这所有的人是谁约来的?他

李炳南:雪庐老人净土选集-佛七开示

李炳南居士讲述壬子年灵山寺佛七开示甲寅年灵山寺佛七开示戊午年新春结七念佛开示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之一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上)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下)幸酉岁佛七开示壬戌佛七雪僧贡言快刀斩乱丝乙丑年灵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一)

乙三、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动乱破坏净土宗是难信之法,为什么是难信呢?难信的原因是什么呢?谁能够说出来,不学佛的人听到净土法门是糊里糊涂,半信半疑;学佛的人对净土法门也多是一知半解,学佛的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二)

乙四、生彼国已回入娑婆教化众生华严经讲了十六年,全套华严经共有十六本,现在才讲到第七册,这还只是粗枝大叶的讲而已,细讲那就不用说了,个人也没细讲的学问。目前华严经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这和净土法门的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三)

乙五、忆持不忘无分时节常作此愿学佛修净土的人,无分时节,忆念不忘回入娑婆教化众生的大愿。大乘法是自度度他,自己先成就,但自己成就不行,局面太小了;中乘是自己成就,也给别人小小的帮助,不能全部地帮助,因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四)

华严经讲到梵行,梵行有二十条,安住梵行是第十六条,大家若能安住梵行,就到一心不乱了。念佛能念到一心不乱就行了,诸位或可有一心不乱的,但是我看不出来。要一心不乱须先伏惑,一起贪嗔痴就压住,学伏住惑再学断

黄念祖:净土资粮-信愿持名【一】【二】

净土资粮《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三昧耶戒优婆塞黄念祖敬述(一)引言《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现在也可以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来参加今天广化寺念佛七道场。在北京的佛教徒。

黄念祖:真觉路会归净土

真觉路会归净土黄念祖居士勤修三无漏学,消除自他三毒,背尘合觉,直登彼岸。这是万古颠不破的原则。至于具体行持,则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通觉岸。但当前已是末法,环境是五浊恶世,所选行门,切须合于时代,契于

家庭就是你的净土,就是你的修行处

1.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圣贤的面目

◎ 明 海 《祖堂集》是现存最早的禅宗史书,它的叙述风格质朴、粗拙,与其后出现的灯录史传《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大不一样。从这本书中,我们往往能一窥古代禅门大德人性的真实面目。在药山惟俨禅师这一篇

专修净土肉身不腐

◎ 念 佛昙鸾大师(476~542),俗名不详,自号玄简大士。南北朝梁时山西雁门人(北魏境内),家居五台山附近。他从小就听人谈起山上佛教各种神奇灵异之事,听过以后亲自前往寻觅参礼,后来终于出家为僧。昙

李炳南:修净土不过是种种善根罢了,对吗?

听人说,修净土不过是种种善根罢了,对吗?很对。树无根不长,怎么还能开花结果呢?念佛是因根,往生是果实。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某人这句话的毛病在不过是三字,他的善意或者恶意姑且不管,只看

李炳南:净土三经是五时说教的哪一时?

问:净土三经是五时说教的哪一时?答:天台宗五时教即是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净土三经属于大乘,自然就要列入方等时,但净土教法,就不受此限制。因为最早讲华严时,就已经说了极乐,最后讲

李炳南答:净土宗信者有需要研究外宗经典吗?

问:净土宗信者有需要研究外宗经典吗?李炳南答:法门无量誓愿学,为四宏誓之一,为大乘学者之原则,净土宗岂能例外,不过为学应须知其本末,明其先后耳。本者本宗之经宜先通,末者他宗之经继后学,本不通而务他端,

李炳南:如何修净土法门_修净土法门必须了解的十件事

什么是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指修持往生佛国净土的法门,具体实施起来就是每天念 南无阿弥陀佛,一向专念,乘佛愿力,往生极乐世界净土。如何修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靠佛力与自力修行。但是真正相信净土

李炳南:修净土法门必须要了解的十件事

佛法修行有「通途」和「别途」之分,净土法门是属于「别途」,也就是「二力法门」,与普通法门不一样。修一般法门是「信解行证」,但净土法门重在「信愿行」。为什么没有「解」呢?因为这个法门除了佛以外,没有第二

李炳南:末法时期如何修净土法门?

在佛学中,本没有什么宗派,因为末法时期,众生根器薄弱,智慧不及从前。所以修行方法必须有所选择。佛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就必须依佛陀之教化而修。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靠佛力与自力修行。但是真正相信净土

李炳南:雪庐老人的净土思想

鸟惭居士著前言始学净土的因缘净土思想的确立净土思想的大要净土思想的实践净土思想的验证结论●前言无常迅速,一恍之间,雪庐老人生西至今,已满十周年。这些年来,整个台湾社会在各种层面都呈现著不小的变化。就佛

一家七口全部出家,夫妻二人同生净土

了相,四川西蜀吴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于安徽,于是在安徽安居下来。后来,祖父经商致富,父亲是善乘法师,母亲是善果比丘尼,在他们出家前均笃信佛教,供奉观音大士更是虔诚。生下二男二女,了相大师是长子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一集)

尊敬的主法和尚上悟下行法师,尊敬的开林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行师父慈悲,吩咐定弘给大家在佛七当中,今天在圆满之前给大家讲个半小时的话,鼓励大家念佛。佛七是自古以来祖师大德按照经典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