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俗名李香云,法名胜修,生于一九二七年农历九月初三,四川省仁寿县农旺镇黄坳村七组人。母亲从二〇〇七年开始念佛,二〇〇八年八月皈依三宝,皈依后坚持吃长素,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于二〇一八年农历正月二十四日上午九时二十三分安详往生,世寿九十一岁。
敦伦尽分,培植福德
母亲心地善良,性情温和,为人谦卑,从不与人发生争执;孝敬长辈,尊重丈夫,爱护子女。平时稍有好吃的,总是先端给爷爷奶奶吃,然后我们才吃。奶奶生病时,一直是她守候在身边,端饭送药,细心照顾,直到送终,深受亲友们的赞誉。
无论是家务还是农活,母亲都能吃苦耐劳,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她生活简朴,勤俭持家,同时又乐善好施,凡是家里有好的东西,总喜欢与人分享。她见路边杂草深了,行人来往不便,就将草割掉,让人行走方便。母亲的诸多善举,深受村里人的尊敬和好评。
每逢初一、十五,或佛菩萨圣诞日,母亲都坚持去寺庙燃香,参加法会,供养三宝。母亲还喜欢放生,凡是寺庙放生,总是积极参加。在临终前,她将平时儿孙们给的零用钱两千六百元全部拿出来,用于放生。
信愿坚定,老实念佛
母亲思想单纯,老实听话,平日我们给她讲西方极乐世界,宝树参天,黄金为地,七宝合成,莲华化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就能了脱生死,离苦得乐等,她听了之后,坚信无疑,心生欢喜。并发愿说,弟子胜修,今生一定要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到阿弥陀佛老人家身边去修行成佛,早日回来度众生,以报佛恩。
母亲信愿坚定,在修持方面也很用功。她皈依时已是八十余岁的老人了,虽然从未读书识字,但不仅能记清佛菩萨的名号,而且能背诵阿弥陀佛身金色起句的赞佛偈、三皈依以及愿生西方净土中和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起句的回向偈。她皈依近十年来,始终坚持每天上香、供佛、礼佛、念佛、发愿、回向、三皈依、感恩,认真做早晚课。她有时去我妹妹家,因妹妹家没有佛堂,她就面向西方,坚持做早晚课,从未间断。直到二〇一八年元旦以后,她由于体力不济,不能上楼进佛堂做早晚课,才改为每天念佛回向。
母亲念佛老实认真、恳切至诚,无论严寒酷暑,每天都要掐佛珠念佛二至三万声。夏日天气再热,中午也不休息,坚持念完定数;冬天寒冷,手指冻麻木了,也要坚持念完。每天除念完二至三万声佛号外,晚上还要继续念佛,念疲倦了才睡觉,睡醒了又念,念累了又睡,就这样坚持不懈地念佛十余年。
母亲除了念佛外,对世间的事情从不关心,从不与人闲谈;对五欲六尘很淡薄,少欲知足;对子孙后代的事了无牵挂。所以,她平时思想安定,心态平和,念佛至诚老实,修行平实无华。
仗佛慈力,安详往生
二〇一八年元旦以后,母亲由于年老,胃功能衰退,饮食减少,服药后亦不见好转。春节后,吃稀饭也不消化,打嗝吐痰,胃很难受,服药仍无效果。后来她主动要求停药停食,每天只是喝水。这时,我们主动与江西庐山东林寺助念团的师父联系,咨询临终助念的要求和注意事项。通过大安法师对其母亲临终关怀、使之顺利往生的启示,并遵循东林寺助念团师父的指导,我们兄弟姊妹四人轮流为母亲采取护理性助念。
为了不受外界干扰,我们把家里的大门关上,消息不外传,让母亲安心念佛。我们昼夜二十四小时佛号不断,母亲睡觉时,佛号声音就小一点,让她安静睡觉;醒来后佛号声音就大一点,提示她念佛。我们鼓励她,在这关键时刻念佛,比任何时候念佛都管用,哪怕能念一声也要念,一定要念佛、想佛,专心听我们给她念的佛号,其他不要牵挂。我们还不失时机地鼓励她一定要坚定信愿,今生一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坚信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接引。我们还提醒她,看到阿弥陀佛与诸圣众或莲华来时,就马上上莲台,除此之外,任何人来接引都不要跟着走。
母亲停食后,喝水也打嗝吐痰,胃特别难受时,她曾三次喊:阿弥陀佛,您老人家一定要早点来接我,我再也不想受轮回的苦了!在此期间,我们曾多次跪在佛前,祈求佛力加被,祈求阿弥陀佛早日接引母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直到临终前两天,母亲在佛力加持下,水也不喝了,也不打嗝吐痰了,念佛也好多了。在停食并助念十二天后,到农历正月二十四日早上八点多钟,母亲仍然头脑清醒,坚持念佛忆佛。见她使劲往上提气,脸色通红,我们兄弟姊妹一起齐心大声念佛,并至心祈求阿弥陀佛快来接引母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上午九点二十三分,母亲在念佛声中,面带笑容,安详往生。
我们继续助念八小时后,母亲仍面带微笑,全身柔软,头顶温热。我们又继续助念二十四小时后,才给她擦洗换衣。经常给亡人换衣服的两个人说,她们为不少亡人换过衣服,从来没见过像我们母亲这样面容安详、全身柔软的,念佛往生的人真和一般亡人不一样。
母亲往生后第四天,前来参加葬礼的家亲眷属们与遗体告别时,看到母亲面容安详,不少人去摸她,仍然全身柔软。人们都赞不绝口地说,他们过去从未见过往生是什么样子,现在亲眼看到母亲念佛往生后的瑞相,确信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不可思议、真实不虚。
农历正月二十七日上午母亲出殡。当天阳光灿烂,天空格外晴朗,参加葬礼的人们护送母亲灵柩到本村墓地进行土葬。我们继续坚持为母亲诵经、念佛、礼佛四十九天,并将所做善事的功德一并为母亲回向西方极乐世界,祈求佛力加持母亲莲品增上。
佛力加持,度化众生
母亲往生西方的事实再次证明,众生只要具足信、愿、行三资粮,老实念佛,临终皆可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大慈父阿弥陀佛不仅接引母亲往生西方,还以此因缘度化了更多的众生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我们兄弟姊妹中,除我和德清俩信佛念佛外,其余几人过去都不太信佛。由于母亲往生的因缘,他们都开始向母亲学习,表示要皈依三宝,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家亲眷属和村里一些人也表示要信佛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母亲的往生,不仅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往生的信心,还使我们体会到:
一、无论男女老少、贫富贵贱、根器利钝,只要信愿坚定,至诚恳切,老实念佛,具足信、愿、行三资粮,一心靠倒阿弥陀佛,将全部身心交给阿弥陀佛,就能时时处处得到大慈父阿弥陀佛慈悲愿力的加持摄受,临终时定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二、印光大师在《临终三大要》中开示,子女帮助父母助念,做好临终关怀很重要。印光大师说,父母在临命终时,子女要善巧开导安慰,令父母生起正信;子女要换班助念,提醒父母放下万缘,一心念佛;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我们在为母亲助念的过程中,都是按照印光大师的开示操作的,从而保证了母亲临命终时能够一心念佛,顺利往生。
三、一定要发自利利他之菩提心。我们念佛往生,不仅是为了自己了脱生死,离苦得乐,还要祈求佛力加持,随分随力地劝导、感化更多的众生信愿念佛,往生西方,乘愿再来,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
祈愿一切众生皆信愿念佛,同生西方,皆成佛道!
南无阿弥陀佛!
End
◎ 省 庵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足下时时游净土,心头念念绝娑婆。傍华随柳须回顾,临水登山勿放他。等得阿侬生极乐,十方来去任如何。住时念佛好观身,四大之中那一真。我与弥陀非两个,影兼明月恰三人
晋代刘度是平原人,他住的那个地方有一千多户人,全部信奉佛法,供养僧尼。当时,北方少数民族有一些人逃来隐藏到城中,北方首领大怒,打算血洗全城。刘度就率领全城大小念诵观世音菩萨。没有多久,北方民族首领看见
了然法师【原文】客曰:弟子昔日闻言,净土法门,全属小乘。极乐国土,原是权说。因是久怀疑惑,自莫能决。今日闻师所言,《华严》《弥陀》,大小相入。以此互相证明,足信净土法门,至大无外,极顿极圆。方知昔日所
中国古代有很多官宦名士专修净土法门。他们有的先由修学其他法门转为专修净土,有的则受高僧指点一心修学净土法门,他们由于虔诚信奉并坚持念佛实践,都得到了不可思议的感应。本文以陆子元、闫邦荣、钱同伯、昝省斋
大安法师这一节是谈浊世津梁,预垂济度。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在这个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里面,我们若是想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竖出生死,很难的。释迦牟尼佛也知道五浊恶世的众生
导读: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往生日。与诸位净土祖师相比,省祖的住世时间是最短的,只有49年。他临终给我们留下了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 佛 泉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989--1052)考取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开始实现他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范公一生的历史成就涵盖政治、军事、文学和教育等多个方面。在政治上,他出任
历史因缘有宋一代,虽禅风盛行,却不乏导禅归净,劝修净土之人。当时诸宗高人,深感根机不堪,自力难证,教依本宗,行无不归心净土。禅宗自永明延寿大师作四料简偈,劝修净土,言: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其后,禅
◎ 方海权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佛心。而我们所学到的净土法门,也即是用最快的速度来修学就能够即刻成功。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教导善财童子,以及
如何才是直心道场?如何顿圆弥陀?如何才是至心信愿得生净土?善男子,能如是问究竟直心,圆顿,至信,汝之善根亦不可思议,何以故,直心者、即绝对无相寂灭无生也;圆顿者、心境相应觉念性现前也;至信者、至诚深信
◎ 施萍婷若干年前,读望月信亨著、释印海译《净土教概论》,第一章第四节《弥陀信仰之传播》有这样一段话:阿弥陀佛之信仰,很早时代就流行于印度及西域地方,后汉以来有关阿弥陀佛及其净土经典陆续不断翻译到中国
◎ 谢路军自善导创立净土宗以来,净土法门日益广泛流传。若把种种流传的情况和表现加以归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善导称名念佛法门引发社会的普遍信仰;在民间净土集会结社风行;佛教其他宗派兼修净土。(一)引发
当我们谈现在,其实是离不开过去,也离不开未来;如果你把过去跟未来都拿掉,现在就没有意义了,这个就是醉生梦死。活在现在─你就活在现在的因缘,柴米油盐酱醋茶!你要知道你的佛性是什么?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最初
而净土法门是出世间法,是小乘还是大乘?是大乘。我说的话皆是佛经上的,看祖师的注解说的,我怕诸位误会,以为我妄作聪明,强说净土是大乘。但是,我懂净土吗?这世界上没有懂得的,出家二众,在家二众皆不懂得。唯
李炳南居士:净土法门,没有什么秘密,却可以一生横超三界!而净土法门是出世间法,是小乘还是大乘?是大乘。我说的话皆是佛经上的,看祖师的注解说的,我怕诸位误会,以为我妄作聪明,强说净土是大乘。但是,我懂净
净土精华李炳南老居士讲述民国六十五年元旦慎斋堂开示明伦月刊社整理大家在台中每星期有两三个地方可以听讲,但听的是教理,不容易了解,然教理归教理,自己须修行。实修的方法非常重要——修别的法门须一步一步地有
李炳南老居士讲述弟子钟清泉敬记前言民国七十四年六月十二日的华严经讲座,雪公老恩师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老恩师根据善导大师的观无量寿经四帖疏,讲述净土宗的安心法门,劝所有净业莲友,一起把心安住在至诚心
丙二、夹杂恶性名杂毒善上一次说到安心法门,我们众生尘沙劫以来,心安不住,东奔西跑,所以轮回到今天,这轮回必得安住心才可能跳出。今天继续讲净土别安心,上次讲到至诚心辨真伪的三业修善,清净心作,今天接着讲
乙二、明两利净土宗的三种别安心,上两次说至诚心,至诚心又分两项,辨真伪和明两利,辨真伪上次说过了,今天来讲明两利。明是明明白白地表示出来,两利是自他两利。辨真伪是谁修行谁得好处,自己得利益。两利是自己
甲二、深心深心,深是一个讲法,心是一个讲法。深是以水的深作譬喻,水深水浅,有限度吗?深是因为有浅比较来的。心并不是胸腔里的肉团心,心是性一动谓之心。深心这个表,旁边括着两个字决信,为着大家不明白,所以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虽然列出表来,还得有人讲,没人讲还是看不懂。我们现在不是讲华严经吗?怎么说到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呢?净土法门就在华严经上,没有华严经就没有净土法门。这些年来,我们大家都念阿弥陀佛,诸位可别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特别的方法,不是随随便便能去的,懂得净土安心法门可以办得到,不懂这个方法,念上一百年也不生效。在观经说的净土三种特别安心法,现在讲到第二种深心。观经说发三种心,即便往生。这三心是至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净土宗说带业往生,带业这两个字不容易讲,把三藏十二部都看完了,才能清楚带业往生的道理。往生为何还带业呢?除了佛才不带业,菩萨以下往生都是带业的。往生只有净土宗有主张,别的宗派并无往生这
现在继续讲净土三种安心的第二种深心,深心的讲义表解有上下两层,下面七行是解释上面九行的,现在就来解释深心表解下面的七行文义。丙一、一心依佛所教一心这两个字十二万分的重要,是指修净土法门的功夫。而什么人
我们来听一次经,总要得一点好处,这次先来谈念佛,怎样念可得一心不乱?有一首偈云:念佛不必求多念,但念百八声不乱,其中若有一念差,掉转珠头皆不算。不乱是指有人来打扰时,你打扰你的,我还是得我的一心,不被
李炳南居士著述阿弥陀经摘注接蒙弁言阿弥陀经要解讲义重刊序重校新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序净土三经合刊序净土丛书序蕅益大师净土集序中华大典印光法师文钞序重刊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序印光大师遗教两要序重印弥陀净土法
乙二、随喜他一切三业世出世善根你若想存心做善事有的是办法,除了自己三业作外,可以随喜。什么叫随喜呢?譬如诸位今晚在此听经,听经是你的功德,这两个钟头你听进去的都是经文好言语。而这所有的人是谁约来的?他
李炳南居士讲述壬子年灵山寺佛七开示甲寅年灵山寺佛七开示戊午年新春结七念佛开示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之一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上)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下)幸酉岁佛七开示壬戌佛七雪僧贡言快刀斩乱丝乙丑年灵
乙三、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动乱破坏净土宗是难信之法,为什么是难信呢?难信的原因是什么呢?谁能够说出来,不学佛的人听到净土法门是糊里糊涂,半信半疑;学佛的人对净土法门也多是一知半解,学佛的
乙四、生彼国已回入娑婆教化众生华严经讲了十六年,全套华严经共有十六本,现在才讲到第七册,这还只是粗枝大叶的讲而已,细讲那就不用说了,个人也没细讲的学问。目前华严经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这和净土法门的
乙五、忆持不忘无分时节常作此愿学佛修净土的人,无分时节,忆念不忘回入娑婆教化众生的大愿。大乘法是自度度他,自己先成就,但自己成就不行,局面太小了;中乘是自己成就,也给别人小小的帮助,不能全部地帮助,因
华严经讲到梵行,梵行有二十条,安住梵行是第十六条,大家若能安住梵行,就到一心不乱了。念佛能念到一心不乱就行了,诸位或可有一心不乱的,但是我看不出来。要一心不乱须先伏惑,一起贪嗔痴就压住,学伏住惑再学断
净土资粮《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三昧耶戒优婆塞黄念祖敬述(一)引言《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现在也可以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来参加今天广化寺念佛七道场。在北京的佛教徒。
真觉路会归净土黄念祖居士勤修三无漏学,消除自他三毒,背尘合觉,直登彼岸。这是万古颠不破的原则。至于具体行持,则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通觉岸。但当前已是末法,环境是五浊恶世,所选行门,切须合于时代,契于
1.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 念 佛昙鸾大师(476~542),俗名不详,自号玄简大士。南北朝梁时山西雁门人(北魏境内),家居五台山附近。他从小就听人谈起山上佛教各种神奇灵异之事,听过以后亲自前往寻觅参礼,后来终于出家为僧。昙
听人说,修净土不过是种种善根罢了,对吗?很对。树无根不长,怎么还能开花结果呢?念佛是因根,往生是果实。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某人这句话的毛病在不过是三字,他的善意或者恶意姑且不管,只看
问:净土三经是五时说教的哪一时?答:天台宗五时教即是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净土三经属于大乘,自然就要列入方等时,但净土教法,就不受此限制。因为最早讲华严时,就已经说了极乐,最后讲
李炳南答: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四弘誓愿之一,这是大乘佛法的原则,净土宗哪能例外。不过学习时,应该知道本末和先后。本就是本宗的经典先弄通,末就是其他宗派的经典后学习。根本都没有弄通,就去学其他的内容,恐怕如
问:永明寿禅师说;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禅净双修是否比专修更加殊胜?李炳南答:这是针对当时的情况劝告那些参禅人的,因为禅的境界高远,而净的方法稳当,所以有禅有净土,就如虎添翼了。但是因净入禅不是人人
问:书上说;禅是净土的禅,净土是禅的净土。如此说来,净土属于禅吗?李炳南答:这两句话是一反一正的理论,为融汇禅净立言,不能单念一句,若疑下句是净属于禅,上句难道不是禅属于净吗?它说明了禅与净的辩证统一
问:若我们识得念经而无请僧及买办以上各物,亦无设灵位,而自己一人持素于佛前虔诚诵经礼忏,来代亡亲忏悔,代其念佛求生西方,其效果比第一条功德如何?(杨乘光)李炳南答:请僧荐亡,必延戒学双尊之大德,以其威
问:净土宗信者有需要研究外宗经典吗?李炳南答:法门无量誓愿学,为四宏誓之一,为大乘学者之原则,净土宗岂能例外,不过为学应须知其本末,明其先后耳。本者本宗之经宜先通,末者他宗之经继后学,本不通而务他端,
什么是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指修持往生佛国净土的法门,具体实施起来就是每天念 南无阿弥陀佛,一向专念,乘佛愿力,往生极乐世界净土。如何修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靠佛力与自力修行。但是真正相信净土
佛法修行有「通途」和「别途」之分,净土法门是属于「别途」,也就是「二力法门」,与普通法门不一样。修一般法门是「信解行证」,但净土法门重在「信愿行」。为什么没有「解」呢?因为这个法门除了佛以外,没有第二
在佛学中,本没有什么宗派,因为末法时期,众生根器薄弱,智慧不及从前。所以修行方法必须有所选择。佛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就必须依佛陀之教化而修。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靠佛力与自力修行。但是真正相信净土
鸟惭居士著前言始学净土的因缘净土思想的确立净土思想的大要净土思想的实践净土思想的验证结论●前言无常迅速,一恍之间,雪庐老人生西至今,已满十周年。这些年来,整个台湾社会在各种层面都呈现著不小的变化。就佛
了相,四川西蜀吴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于安徽,于是在安徽安居下来。后来,祖父经商致富,父亲是善乘法师,母亲是善果比丘尼,在他们出家前均笃信佛教,供奉观音大士更是虔诚。生下二男二女,了相大师是长子
尊敬的主法和尚上悟下行法师,尊敬的开林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行师父慈悲,吩咐定弘给大家在佛七当中,今天在圆满之前给大家讲个半小时的话,鼓励大家念佛。佛七是自古以来祖师大德按照经典所
尊敬的主法和尚,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上午好!定弘昨天跟大家谈到闻名的功德,这是弥陀本愿的核心,第十八愿所说到,若有众生,闻佛的名号功德,必定能产生至心信愿,而能至心信愿就决定得生净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