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旨归:阎王老子三封信
2025-05-22 07:05

阎王老子三封信

妙莲老和尚讲述

主礼板桥弥陀精舍佛二开示节录(81、1、2)

一、三头未了命已勾

二、阎王挂号三封信

三、富而贪吝饿鬼报

四、青年也收阎王信

五、赞谤皆成佛种子

六、弥陀圣号好度生

七、莫见阎王求生西

八、更待何生度此身

我们为什么要信佛?为什么要修行?就是为了了脱生死,这才是修佛的唯一目的;舍此而别修,就不是佛法的正宗。在人间,谁也免不了要受苦三苦、八苦、无量诸苦等,既然人间这么苦,就要赶快求离苦得乐的方法;念佛就是通往西方的方法,能解脱人间一切生死之苦。因此,要想了生脱死,就要依法而修,精进念佛求生西方。

往往有很多信徒,明明白白的知道佛法的道理,偏偏不能依法修行,真令人看了著急。每劝他修行总是说:慢慢来吧!再等一等!难道不怕迟啊!时间不会等人的,光阴是一天天流逝啊!现在就讲一则因缘故事来激励大家!这故事不但初发心的要听,老菩萨们更要听,听过了要警觉啊!

一、 三头未了命已勾

曾有两位老朋友,十多年没见面了,在一个偶然机会中相遇;甲已经信佛多年,乙尚未信佛。十多年的老朋友未见面,一但见面就畅谈不完,谈到最后,甲就劝乙:我们到了这个年纪应该要信佛了。乙一听:唉!信佛,这事情还用你讲?信佛当然是好,可是我们现在才五十岁上下,俗语说:人生五十五正是下山虎世间还有好多事等著我们做呢!怎能跑去学佛呢?

甲又劝说:我们现在这年纪信佛已经迟了,想到老了才学佛,这完全是错误的观念;你是我的好朋友,我觉得佛法好才劝你的。乙答说:学佛好是好,等过几年再说吧!我还有三件事没做心不安呀!第一、我的父母死了,尸骨还没有入土。第二、男未婚、女未嫁,还没帮儿女找好物件成婚,父母的责任未了。第三、家产还没分配,怕我过往后,儿女因钱财起纷争,就不好了。等我把这三件事都办好了,自然会来学佛,那时再谈不迟!

甲回说:你三件事未了,我也是父母未入土,儿女们尚未婚嫁,财产也没有分配,我一样学佛啊!何必一定要等三件事情都办完才学佛呢?学佛宜早啊!乙又:像你那样学佛不彻底、不究竟,我若要学佛就一定先将所有事情安排好好的,到时就能一心学佛,不用拖泥带水的,乙很固执,好话不听,说罢两人就分手各自回家了。

可是还没过几天,乙的儿子就哭哭啼啼的来找甲这位士伯,说他爸爸死了,临死时交代他来找世伯帮忙安排后事。甲乃义不容辞地赶去处理丧事。一到朋友家,看到这位老朋友,两腿伸直,眼睛瞪大,甲感慨得说了四句偈:我的老友名阿牛,劝君学佛说三头;可怜三头事未了,阎王已来把命勾。

二、 阎王挂号三封信

乙死的心有不甘,灵魂到可阴曹就与阎王讲道理。乙说:阎王啊!你怎么这么急要我来?我有三件事情还没了呢!你应该事先通知我,我赶快把事情办好就来。没通知我就要我来,太不合理了吧!

阎王一听就对乙说:胡说呀!怎么没通知呢?我早已亲手发给你三封信了!乙:三封信?怎么一封都没收到?

阎王:胡说三封都是挂号信,你早已收到了。

乙:那到底是哪三封呢?我的确没收到啊!

阎王:你实在太蠢、蠢的可怜!我告诉你吧!于是阎王就耐心地问:你的假牙什么时候装的?

乙:我的牙齿三十八岁就蛀了,痛的没有办法,忍受不了,四十岁时就只好装假牙了。

阎王:那就是给你的第一封信嘛!

乙:这就是第一封信啊!那第二封信是什么呢?

阎王:你什么时候戴老花眼镜?

乙:四十五岁时报纸实在看不清楚了,那时就开始戴眼镜。

阎王:那就是给你第二封信了呀!

乙:那第三封信呢?

阎王就问他:看你头发都白了,今年几岁啊?

乙:五十二岁了!

阎王:这就是给你第三封信啊!三封信你都收到了,现在你服不服呢?这里没有人情,只看你的善恶业,给你苦乐报!

乙无可奈何的说:虽然事情没有完成,阎王您已经给我三封信了,我不来也没办法了,只好听阎王也判办了。唉!我错了!未听老友劝我学佛,太迟了啊!

在座诸位!乙收到三封信,你收到几封呢?

三、 富而贪吝饿鬼报

接著阎王就叫判官查一查乙在世上的善恶业,判官回答:此人在世只知道挣钱、只为自己儿女,一点善事功德都不做,世间有灾难毫无同情心救济别人。他挣的钱虽不是偷来的抢来的,可是他不知道钱财要取之社会,用之社会,发了财不知回报社会,反贪吝不舍、漏税、逃税,盗了国家的税收。名副其实是个守财奴。阎王一听十分愤怒,就判定说:这种自私自利、为富不仁的人,把他打入恶贵道。世上就有这种富而贪吝的人,贪吝将来就遭受饿鬼报。

富贵又是如何得来的呢?从布施来。既然前生知道行布施,得到今生富贵的好报,应该可以好好享受果报,再布施一分福报济贫,怎么反而变的贪吝,感召来世的饿鬼报呢?因为每一士各有种种不同的因缘。好像前世是个贫穷人,在某种善缘下,曾发一念至诚心跟随别人行了布施,或供养三宝;今生仍得富贵的福报。但毕竟未闻出世无生之法,没有以此供养的功德回向佛果菩提,还是人天法,只得到人世间的富贵而已。

要知道,一得人间的富贵,就会沉迷在财色名食睡这五欲之中。欲望就好像碱水,永远不能止渴;任你怎样富贵还是不知足,总不会嫌多的,愈多愈好,只有进没有出。到这时人就昏迷了,变地贪吝不舍。一切的财物本来是活宝,到了手中,就收藏起来变成死物,社会上不能流通了;由于一个人的贪吝,别人也跟著受苦,所以就遭饿鬼这种恶报,因果则就是如此。

四、 青年也收阎王信

阎王接著判另一个青年的鬼魂,这个青年正暗自高兴:刚才那个人收到三封信,我一封也没收到,阎王就叫我来,那太不合理了,我要问一问阎罗王。青年壮著胆子问:阎罗王啊!您刚才判的那个人,他收到三封信是应该死;但我牙齿好好的,眼睛又没花,头发还是乌黑的,一封信都没收到,怎么就叫我来呢?你不仁慈、太不爱惜年轻人了!我要抗议!

阎王白他一眼,重重的拍了一下警堂板,说道:糊涂,我早已给你三封信,你也收到啦!

青年说:我没收到啊!

阎王没好气地说:我的信是 因人而发的,你以为是千篇一律吗?

青年只好怯声问道:那三封信呢?

阎王:你妹妹是什么时候死的呢?

青年:我大妹妹五岁,我十岁时,那时她才五岁就死了。

阎王又问:你妹妹怎么死的啊?

青年:得天花。天花化脓,皮肉烂了,遍身发红,名医治也治不好;临死时躺在床上爬,死的好凄惨!

阎王:这是给你的第一封信。第二封信,你读中学时,有一次学校举办足球比赛,与别的学校争冠军时,由于两队势均力敌,不相上下,最后校中有一位高才生用他最强猛的力量,一脚将球踢入网。可是因为用力太大,脚脱臼,人往后倒,当场后脑破裂就死了。你记得吗?

青年有些哀伤地说:我那同学死的很惨,同学都为他流泪,老师也惋惜;因为他是学校的高才生,老师都喜欢他,同学也敬爱他。他的父母最伤心了,哭的死去活来。父母希望养儿送终,现在反而白发送黑发,真是可叹!

青年再问:那第三封信是什么呢?

阎王:你的表哥是怎么死的?

青年心有余悸地回答:唉!我的表哥真是死得太惨了!两年前,我十八岁时表哥结婚,正是洞房花烛夜,亲戚朋友都前来贺喜。当大家正在喝酒划拳热闹时,表哥突然绞肠沙(盲肠炎)死了,表嫂新娘子的红衣都还没穿热就要脱下来批麻戴孝了。她哭得死去活来:亲爱的,你不是说要和我白头偕老?怎么现在丢下我一人走了!愈哭愈讲愈伤心:在知如此,当初,就不该答应你向我求婚啊!看了令人鼻酸,真是悲惨!

阎王:这就是给你的第三封信嘛!青年听阎王说后,知道自己也收到三封信无话可说了。

话说到这里,诸位你们都收到三封信了吗?恐怕不只三封吧!你们念佛的功夫能抵挡阎王罗王吗?

五、赞谤皆成佛种子

阎王又叫判官查查这青年在阳间的作为,判官查看生死簿后回答:这个孩子不怎么坏,可是最不好的一点就是不孝。他与老母两人相依为命,其母是虔诚的佛教徒,念佛念得很至诚,一心想求生西方,也希望儿子与她同生西方,但是他在母亲念佛时,总是会与母亲顶嘴:念佛是迷信!你一直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会烦躁不安嘛!怎会保佑你呢?这常使他母亲觉得心烦气躁。

世间有些假聪明的人也常这样说:你们一天到晚念佛,阿弥陀佛难道不烦吗?如果一直喊我肤浅的名字,不是觉得很烦吗?事实上念佛的道理并非如此。一直喊某人的名字,那是存心捣乱;而念阿弥陀佛是以至诚心求阿弥陀佛来救苦救难。用心是天渊之别,根本不可相提并论。恶业障的众生就是学好的不会,学坏的很快,拿坏是来比喻念佛,说歪理讲得头头是道。

有些人念佛是轻慢心、漫不经心地念,虽然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不会计较的,可是自己轻视圣贤的行为就是一种过错。不过依佛法来讲,即使是不恭敬的心念阿弥陀佛,固然犯轻慢之罪要受恶报,但佛号一厉耳根,种到八识田中,犹如金刚种永不消灭;所以恶报受完后,这种念佛的善业还是会开花结果的。

阿弥陀佛这句圣号是无量劫修万德庄严来的,不管有心念、无心念、散心念、诚心念,功德都是不可思议的。所谓赞谤皆成佛种;赞叹佛法固然是功德,谤毁佛法也是会成佛的。这话怎么说呢?毁谤佛法当然有罪过,待罪过受完后,因为有金刚佛种子在,凭此功德还是能够修善,能够忏悔业障,最后还能成佛。只要一闻阿弥陀佛的圣号,将来生死就可以了,烦恼业障都可以尽的。佛功德力之伟大是赞不能尽的!最重要的,还是不可生疑谤啊!

六、弥陀圣号好度生

诸位了解赞谤皆成佛种子的道理,那回家后就要继续念佛,不要怕家人反对。如果家人嫌吵,你可以回说:你们电视机、收音机开那么大声也吵死我了!你讲佛法,他们无法接受,还以为你脑筋有问题。所以你只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念就好了。如果他们说:烦死了!不要再念了!你也不要理会,只管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念下去。

障碍我们念佛者,就是我们的敌人,你只要像拿机关枪似的,把阿弥陀佛一句一句的射出去,这是最好的武器。而且让他们听饱了佛号,仗念佛的功德,他们的业障也就消了,如此才是真正的度脱家人。

如果他们打你,你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念;打一下,就念一声阿弥陀佛,观想他们是木鱼锥子好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他也省力气,我也没烦恼。你看这多么好!不要辩是非,只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念就了。

七、莫见阎王求生西

话说回头,青年鬼一听生死簿中的记录都还好,就是不孝母亲、捣蛋念佛,就要求阎王:赶快放我回去!母亲是离不开我的,我一死,她的心也死了,念佛也念不好了,那怎么生西方呢?你放我回去吧!我一定会好好孝顺母亲跟著她念佛的。

青年鬼不断向阎王求情,阎王面恶心善,想了想说道:照说你是没有情理可讲的,可是你母亲本来可以往生西方,如果因为你死了,使他想著你,到时生不了西方,那可太可惜了!不生西方,就要到这儿来见我,也是可怜!好吧!就放你回去!青年鬼一听,很高兴地拔腿就跑。

阎王马上一喊:站住!听好,回阳间后要好好孝顺母亲,好好念佛!跟著母亲生到西方,不要再来见我。记住: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也有少年人。千万不可回去后懈怠贪玩,把时间又空过了;若再空过时间,我即刻抓你回来。青年鬼于是磕头礼谢高兴的还阳了。

诸位!你们是否也不想见阎罗王?唯一的办法就是念佛求生西方,阎罗王最恭敬念佛人,也最怕念佛人生不了西方。你们若是真的怕见阎罗王,那大家还是好好念佛吧!

八、更待何生度此身

听完这个故事,不知大家是否知所警畏?有很多少年人,自认自己好年轻,世间灯红酒绿种种享受应该玩一玩,听了这个故事后,应该要担心了。

事业有成的大居士们!若好等事情安排好再来学佛,那就可能与阿牛一样!可怜三头事未了,阎王已来把命勾。你的什么店啊、公司、董事长的职务还未转交,家里的钱财还没分好阎罗王会等你吗?你如果聪明,赶快拿出来做功德,这样钱财才能带得去;存在银行并不真正是你的!

大家要知道,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诸位!难闻的佛法已闻,难遇的佛法已遇,而且又在修了;你们修要真正的修,不要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把大好光阴空过了。今生若不度脱,转世想要再遇佛法,那真是难了。

不要以为自己可以长命百岁,阎王要你三更死,谁能留你到五更?所以想要学佛的、想要出家的,想到马上即刻就做,不要等一切事情都安排好,什么事情都如意了在来。你这件事情还没做好,另一件事情又来了,世事永远也安排不了。不要自认聪明尽为自己打算,世间那有这么多如意算盘呢?祝你们同生西方!

摘自大光明杂志第八四期

End

劝修净土诗四首

◎ 省 庵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足下时时游净土,心头念念绝娑婆。傍华随柳须回顾,临水登山勿放他。等得阿侬生极乐,十方来去任如何。住时念佛好观身,四大之中那一真。我与弥陀非两个,影兼明月恰三人

净土法门是权法还是实法

了然法师【原文】客曰:弟子昔日闻言,净土法门,全属小乘。极乐国土,原是权说。因是久怀疑惑,自莫能决。今日闻师所言,《华严》《弥陀》,大小相入。以此互相证明,足信净土法门,至大无外,极顿极圆。方知昔日所

古代名士的净土修行

中国古代有很多官宦名士专修净土法门。他们有的先由修学其他法门转为专修净土,有的则受高僧指点一心修学净土法门,他们由于虔诚信奉并坚持念佛实践,都得到了不可思议的感应。本文以陆子元、闫邦荣、钱同伯、昝省斋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预设济度

大安法师这一节是谈浊世津梁,预垂济度。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在这个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里面,我们若是想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竖出生死,很难的。释迦牟尼佛也知道五浊恶世的众生

念佛人的楷模——略述省庵大师净土情怀

导读: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往生日。与诸位净土祖师相比,省祖的住世时间是最短的,只有49年。他临终给我们留下了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范仲淹修净土

◎ 佛 泉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989--1052)考取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开始实现他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范公一生的历史成就涵盖政治、军事、文学和教育等多个方面。在政治上,他出任

一代宰相“郑清之”,导禅归净,劝修净土

历史因缘有宋一代,虽禅风盛行,却不乏导禅归净,劝修净土之人。当时诸宗高人,深感根机不堪,自力难证,教依本宗,行无不归心净土。禅宗自永明延寿大师作四料简偈,劝修净土,言: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其后,禅

八种方法成就净土法门

◎ 方海权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佛心。而我们所学到的净土法门,也即是用最快的速度来修学就能够即刻成功。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教导善财童子,以及

至心信愿得生净土

如何才是直心道场?如何顿圆弥陀?如何才是至心信愿得生净土?善男子,能如是问究竟直心,圆顿,至信,汝之善根亦不可思议,何以故,直心者、即绝对无相寂灭无生也;圆顿者、心境相应觉念性现前也;至信者、至诚深信

读《净土教概论》札记

◎ 施萍婷若干年前,读望月信亨著、释印海译《净土教概论》,第一章第四节《弥陀信仰之传播》有这样一段话:阿弥陀佛之信仰,很早时代就流行于印度及西域地方,后汉以来有关阿弥陀佛及其净土经典陆续不断翻译到中国

净土法门广泛流行说

◎ 谢路军自善导创立净土宗以来,净土法门日益广泛流传。若把种种流传的情况和表现加以归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善导称名念佛法门引发社会的普遍信仰;在民间净土集会结社风行;佛教其他宗派兼修净土。(一)引发

禅观了解过去,净土规划未来

当我们谈现在,其实是离不开过去,也离不开未来;如果你把过去跟未来都拿掉,现在就没有意义了,这个就是醉生梦死。活在现在─你就活在现在的因缘,柴米油盐酱醋茶!你要知道你的佛性是什么?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最初

李炳南:净土法门,没有什么秘密

而净土法门是出世间法,是小乘还是大乘?是大乘。我说的话皆是佛经上的,看祖师的注解说的,我怕诸位误会,以为我妄作聪明,强说净土是大乘。但是,我懂净土吗?这世界上没有懂得的,出家二众,在家二众皆不懂得。唯

李炳南:净土精华

净土精华李炳南老居士讲述民国六十五年元旦慎斋堂开示明伦月刊社整理大家在台中每星期有两三个地方可以听讲,但听的是教理,不容易了解,然教理归教理,自己须修行。实修的方法非常重要——修别的法门须一步一步地有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一)

李炳南老居士讲述弟子钟清泉敬记前言民国七十四年六月十二日的华严经讲座,雪公老恩师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老恩师根据善导大师的观无量寿经四帖疏,讲述净土宗的安心法门,劝所有净业莲友,一起把心安住在至诚心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二)

丙二、夹杂恶性名杂毒善上一次说到安心法门,我们众生尘沙劫以来,心安不住,东奔西跑,所以轮回到今天,这轮回必得安住心才可能跳出。今天继续讲净土别安心,上次讲到至诚心辨真伪的三业修善,清净心作,今天接着讲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三)

乙二、明两利净土宗的三种别安心,上两次说至诚心,至诚心又分两项,辨真伪和明两利,辨真伪上次说过了,今天来讲明两利。明是明明白白地表示出来,两利是自他两利。辨真伪是谁修行谁得好处,自己得利益。两利是自己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四)

甲二、深心深心,深是一个讲法,心是一个讲法。深是以水的深作譬喻,水深水浅,有限度吗?深是因为有浅比较来的。心并不是胸腔里的肉团心,心是性一动谓之心。深心这个表,旁边括着两个字决信,为着大家不明白,所以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五)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虽然列出表来,还得有人讲,没人讲还是看不懂。我们现在不是讲华严经吗?怎么说到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呢?净土法门就在华严经上,没有华严经就没有净土法门。这些年来,我们大家都念阿弥陀佛,诸位可别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七)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特别的方法,不是随随便便能去的,懂得净土安心法门可以办得到,不懂这个方法,念上一百年也不生效。在观经说的净土三种特别安心法,现在讲到第二种深心。观经说发三种心,即便往生。这三心是至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六)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净土宗说带业往生,带业这两个字不容易讲,把三藏十二部都看完了,才能清楚带业往生的道理。往生为何还带业呢?除了佛才不带业,菩萨以下往生都是带业的。往生只有净土宗有主张,别的宗派并无往生这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八)

现在继续讲净土三种安心的第二种深心,深心的讲义表解有上下两层,下面七行是解释上面九行的,现在就来解释深心表解下面的七行文义。丙一、一心依佛所教一心这两个字十二万分的重要,是指修净土法门的功夫。而什么人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九)

我们来听一次经,总要得一点好处,这次先来谈念佛,怎样念可得一心不乱?有一首偈云:念佛不必求多念,但念百八声不乱,其中若有一念差,掉转珠头皆不算。不乱是指有人来打扰时,你打扰你的,我还是得我的一心,不被

李炳南:雪庐老人净土选集-序文

李炳南居士著述阿弥陀经摘注接蒙弁言阿弥陀经要解讲义重刊序重校新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序净土三经合刊序净土丛书序蕅益大师净土集序中华大典印光法师文钞序重刊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序印光大师遗教两要序重印弥陀净土法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

乙二、随喜他一切三业世出世善根你若想存心做善事有的是办法,除了自己三业作外,可以随喜。什么叫随喜呢?譬如诸位今晚在此听经,听经是你的功德,这两个钟头你听进去的都是经文好言语。而这所有的人是谁约来的?他

李炳南:雪庐老人净土选集-佛七开示

李炳南居士讲述壬子年灵山寺佛七开示甲寅年灵山寺佛七开示戊午年新春结七念佛开示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之一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上)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下)幸酉岁佛七开示壬戌佛七雪僧贡言快刀斩乱丝乙丑年灵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一)

乙三、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动乱破坏净土宗是难信之法,为什么是难信呢?难信的原因是什么呢?谁能够说出来,不学佛的人听到净土法门是糊里糊涂,半信半疑;学佛的人对净土法门也多是一知半解,学佛的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二)

乙四、生彼国已回入娑婆教化众生华严经讲了十六年,全套华严经共有十六本,现在才讲到第七册,这还只是粗枝大叶的讲而已,细讲那就不用说了,个人也没细讲的学问。目前华严经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这和净土法门的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三)

乙五、忆持不忘无分时节常作此愿学佛修净土的人,无分时节,忆念不忘回入娑婆教化众生的大愿。大乘法是自度度他,自己先成就,但自己成就不行,局面太小了;中乘是自己成就,也给别人小小的帮助,不能全部地帮助,因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十四)

华严经讲到梵行,梵行有二十条,安住梵行是第十六条,大家若能安住梵行,就到一心不乱了。念佛能念到一心不乱就行了,诸位或可有一心不乱的,但是我看不出来。要一心不乱须先伏惑,一起贪嗔痴就压住,学伏住惑再学断

黄念祖:净土资粮-信愿持名【一】【二】

净土资粮《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三昧耶戒优婆塞黄念祖敬述(一)引言《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现在也可以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来参加今天广化寺念佛七道场。在北京的佛教徒。

黄念祖:真觉路会归净土

真觉路会归净土黄念祖居士勤修三无漏学,消除自他三毒,背尘合觉,直登彼岸。这是万古颠不破的原则。至于具体行持,则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通觉岸。但当前已是末法,环境是五浊恶世,所选行门,切须合于时代,契于

贪得无厌的人与阎王的对话

眼见逃荒的人越来越多,王老六背起自己的全部财产--一袋红薯,也加入到逃荒的队伍中来。走到半路,老六碰到饿得只剩一口气的父子二人,父亲背上也背着一个很重的袋子。那人见老六背着那么多红薯,便向老六讨要一个

家庭就是你的净土,就是你的修行处

1.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专修净土肉身不腐

◎ 念 佛昙鸾大师(476~542),俗名不详,自号玄简大士。南北朝梁时山西雁门人(北魏境内),家居五台山附近。他从小就听人谈起山上佛教各种神奇灵异之事,听过以后亲自前往寻觅参礼,后来终于出家为僧。昙

李炳南:修净土不过是种种善根罢了,对吗?

听人说,修净土不过是种种善根罢了,对吗?很对。树无根不长,怎么还能开花结果呢?念佛是因根,往生是果实。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某人这句话的毛病在不过是三字,他的善意或者恶意姑且不管,只看

李炳南:净土三经是五时说教的哪一时?

问:净土三经是五时说教的哪一时?答:天台宗五时教即是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净土三经属于大乘,自然就要列入方等时,但净土教法,就不受此限制。因为最早讲华严时,就已经说了极乐,最后讲

李炳南答:净土宗信者有需要研究外宗经典吗?

问:净土宗信者有需要研究外宗经典吗?李炳南答:法门无量誓愿学,为四宏誓之一,为大乘学者之原则,净土宗岂能例外,不过为学应须知其本末,明其先后耳。本者本宗之经宜先通,末者他宗之经继后学,本不通而务他端,

李炳南:如何修净土法门_修净土法门必须了解的十件事

什么是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指修持往生佛国净土的法门,具体实施起来就是每天念 南无阿弥陀佛,一向专念,乘佛愿力,往生极乐世界净土。如何修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靠佛力与自力修行。但是真正相信净土

李炳南:修净土法门必须要了解的十件事

佛法修行有「通途」和「别途」之分,净土法门是属于「别途」,也就是「二力法门」,与普通法门不一样。修一般法门是「信解行证」,但净土法门重在「信愿行」。为什么没有「解」呢?因为这个法门除了佛以外,没有第二

李炳南:末法时期如何修净土法门?

在佛学中,本没有什么宗派,因为末法时期,众生根器薄弱,智慧不及从前。所以修行方法必须有所选择。佛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就必须依佛陀之教化而修。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靠佛力与自力修行。但是真正相信净土

李炳南:雪庐老人的净土思想

鸟惭居士著前言始学净土的因缘净土思想的确立净土思想的大要净土思想的实践净土思想的验证结论●前言无常迅速,一恍之间,雪庐老人生西至今,已满十周年。这些年来,整个台湾社会在各种层面都呈现著不小的变化。就佛

一家七口全部出家,夫妻二人同生净土

了相,四川西蜀吴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于安徽,于是在安徽安居下来。后来,祖父经商致富,父亲是善乘法师,母亲是善果比丘尼,在他们出家前均笃信佛教,供奉观音大士更是虔诚。生下二男二女,了相大师是长子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一集)

尊敬的主法和尚上悟下行法师,尊敬的开林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行师父慈悲,吩咐定弘给大家在佛七当中,今天在圆满之前给大家讲个半小时的话,鼓励大家念佛。佛七是自古以来祖师大德按照经典所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二集)

尊敬的主法和尚,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上午好!定弘昨天跟大家谈到闻名的功德,这是弥陀本愿的核心,第十八愿所说到,若有众生,闻佛的名号功德,必定能产生至心信愿,而能至心信愿就决定得生净土。所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十集)

尊敬的主七和尚,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接到念佛同修的一些问题,其中提到对于念佛怎么念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境界,有疑惑,那么想抽一点时间谈一下这个问题。念佛要是会念,就很容易得到三昧;如果不会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