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旨归:叶金莲居士往生纪实
2025-05-04 12:58

一、夫离子散

阿嬷俗名叶金莲,故乡在福建省福州市鼓山的山下。由父母媒订终身,适予许天生,共育有二男一女。其夫不久染上鸦片,所经营的理发店也随之倒闭。次子刚出生,丈夫即至台湾当本行剃头师,改掉毒品,离乡也离开妻儿。

阿嬷与幼儿留在故居,为了生计,不得已把唯一的女儿卖给人家作童养媳,小儿六岁多就卖给员外当长工,只有长子留在身边。阿嬷遂经年打零工,不眠不休,为的是赶快把童稚的幼儿赎回,再来也要尽快把女儿挣回。在小儿十岁那年,阿嬷终于有足够的钱先赎回次子。

二、来台定居

阿嬷四十几岁时,带二个儿子坐船到台湾,那年次子十二岁满,终于找到阿公。始料未及,是年大陆即沦陷,无法及时带女儿出来,也是最大的遗憾。在大陆母子所受的苦,让她对丈夫的憎恨心有增无减。

阿嬷的胃常开刀,一开就好久都不好。但只要是在病榻,阿嬷必呼次子之名。小儿子非常孝顺,一呼即到,只要医师指定的药剂,其想吃的补品,或者可以让阿嬷尽速康复的山珍海味,举凡如活鸽、野鸡、竹鸡、活螃蟹,甚而活鳖,不论多昂贵都买。

小时候,时常看到阿嬷亲手活炖鳝鱼,放了中药材加上米酒快速盖上,活禽们都受不了,挣扎猛钻头,炉子持续加火,阿嬷的手也按着锅盖,直至活禽不再蹦跳为止。也常见大伯在养赛鸽,哪一只鸽子比赛输了,或者老弱了飞不快,就从它们的脖子掐死它们,只见它们翅膀奋力抖动后,下垂不再动了。那时很震惊大人们如此的狠心与残忍,也很感伤畜生生命的脆弱。可是阿嬷的病未见好转,更麻烦的后遗症是双手不能提重,遇病痛时常呻吟,整夜到天明。

三、丈夫病逝

好景不常,身本硬朗的祖父身体欠安,检查后方知是胃癌末期。祖父癌病末期近尾声,痛得无法再走动,只能在床上呻吟,阿嬷一直认为阿公是装的,那个病也是假的,是故意要吵她的。这期间祖父周而复始,昼夜苦痛哀嚎,一天早晨在万籁俱寂中一厉声嘶喊,画下休止符,病逝了。当噩耗传到楼下阿嬷耳朵时,她愣住了,直喊:骗人!他怎么可能会死?再来所听到的是阿嬷如大浪来袭般的哭吼声浪。

四、念佛因缘成熟

阿嬷六十七岁丧夫,累月哭下来,眼睛都快瞎了。幸好,隔年值遇善知识劝修念佛法门。我们子孙一年半载,才去探望她一次,阿嬷总是坐在客厅大理石椅子上,提着念珠,像数珍宝般持续转动它,嘴里一直念。问:阿嬷!您在念什么?南无阿弥陀佛!阿嬷像变个人似的。以前她看见我们不是提高分贝吆喝,就是漫骂不停,现在阿嬷竟能静悄悄只专心在佛号上,把对子孙恨铁不成钢的那股怨,全投在佛号里,把要数落子孙的那股气,也全投在六字洪名里。当子孙犯上,不肖于她时,只见阿嬷合掌连称阿弥陀佛。从她六十八岁学佛开始,也是戒杀吃全素的起点。

母亲的娘家亦住在不远,或者住在附近的邻居,都会把在路途乍见阿嬷的状况,惊讶地告诉家母:你婆婆不是两手无法提重物吗?今天早上我在菜市场看见她提几袋菜耶!那天看见你婆婆在路上,我远远叫她没听到,我用跑的才追上她,她不是不良于行吗?怎么可能走这么快?我今天在汉药房,看到你婆婆在买韩国高丽人参、当归、四物,她声音很响亮,气色也很好,比以前年轻多了。母亲告诉他们:我婆婆现在都在念佛、吃菜。众人听了,不约而同很纳闷地说:念佛那么好用喔?又很讶异地说:学佛可以变这么好喔?吃菜就可以让胃病好起来,不用再去开刀住医院?真的还假的?这些人的表情与言语到现在我记忆犹新,因为他们惊奇的样子,我都很想笑。这个乡镇在六十年代初,能够闻到佛法的人,如遇到大钻石,少之又少,几乎没听过啊!

阿嬷自从专一念佛之后,她的病康复了,心也健朗起来,再不乱骂人。隔好久去阿嬷那儿,她总一成不变地坐在客厅椅子上念佛,她念南无阿弥陀佛,那种专业程度,比我们读书考试还要专心。

五、受戒法喜充满

我后来从事房屋买卖时去阿嬷家,她的菜一样是清炖豆皮、清卤香菇加白菜与木耳,清卤花生,现切调味炸豆包片等。开始阿嬷只顾夹菜给我,竟忘记先供养,阿嬷随即放下筷子合掌说:求生净土,求生西方极乐净土。从那时起,我才知道阿嬷的愿文。

有一回,阿嬷像得到大奖状似的,拿着在寺前全体合照的相片给我看,我问:阿嬷,这是什么啊?您怎么会跟法师和那么多人一起照相?阿嬷受菩萨戒呀!这支的。阿嬷竖起大姆指自信满满地说着:我要成佛作祖了!

乍听下如雷灌顶,我吓了好大跳,想不到阿嬷妄想不轻啊!我立即站起反驳:阿嬷!这哪有可能?我们普通人不可能成佛祖,您怎么可能作佛祖?阿嬷更是嗓音很足,很勇猛地告诉我:我就是要成佛作祖,现在我已经受菩萨戒,就是佛祖菩萨啦!阿嬷要成佛作祖,作这支的呢!阿嬷当下又竖起大姆指,眼睛发亮地告知我。

接着,阿嬷又说:要受菩萨戒前一天晚上,大家都睡着了,我还坐着念佛,暗夜从屋顶那方金光闪闪照耀,我看到佛祖、二尊菩萨走下来,从我面前走过,整个寮房很亮不刺眼,佛祖真庄严。我马上问:阿嬷!您看到的佛祖菩萨形状如何?阿嬷详细描述:走在中间的佛祖头戴一顶帽子。

什么样的帽子?

就像皇帝戴的皇冠,金色珠宝亮亮的、周围尖尖的帽子,衣服亮晶晶的很漂亮。

还有二个呢?长相如何?

佛祖两边跟随着是二位没有头发的男众相菩萨。

阿嬷!您确实看到佛祖菩萨喔?

阿嬷郑重地讲:阿嬷不讲妄语,怎会对你讲白贼(谎话)?

一回,我赶着要回工作岗位,阿嬷,我要回去赚钱了,再见啰!赚钱?阿嬷赚最多钱!你看!都是黄金做的。阿嬷信手摸着矮长桌的桌沿给我看。那天她坐着提起念珠,指其屋内一切都是黄金做的。我问:钱在哪里?阿嬷站起,弯腰用手掌划过光鲜的地板、椅子与墙壁,指着天花板,指着地上前面道:这啊!土脚(地上)全是黄金做的,平平平的(很平坦),你看连椅子、桌子、墙壁都是黄金做的,你看厝顶(屋顶)都是黄金做的,你看整堆金山、银山。所以阿嬷这里赚最多钱,比你还赚钱。阿嬷泰然自若地介绍得我都傻了,我望过去是空空如也。

六、欢喜布施结善缘

不管白天或夜晚,跟阿嬷讲话时,偶而她会突然间合掌,往我左方或者右方再者后方道声:阿弥陀佛!我常不能适应阿嬷这突如其来的动作,会吓一跳,我问道:阿嬷!您向谁合掌说话呀?菩萨啊!有时顾跟你讲话,祂们走过来,我都忘记先向菩萨打招呼,菩萨走过都会跟我问候。所以当我看到菩萨走来,我就先合掌称念阿弥陀佛。喔!听完阿嬷的解释,我一样毛毛的,尤其是夜晚。

到下一回再去阿嬷家,她说:阿妹!你每个月寄付(捐献)慈济一百块好否?乍听下很惊讶,阿嬷竟然会跟穷苦潦倒、快身无分文又举债过日的我化缘,阿嬷竟然主动帮三宝化缘!我遂答:一佰块,可以啊!我现在很穷又负债,每个月布施一百块,我还有这个能力。你有时久久才来一次,阿嬷会先给你出,到时来才还阿嬷,好否?好啊!我会意地笑阿嬷,她独居三楼,对外界很封闭,诚如法师们所说的闭关,竟也会像招会似的向我介绍,邀约来每个月布施佛寺一佰元。阿嬷这种赤子之心的恭敬与布施三宝,和寺院的法师们一样呢!

七、精勤修道,感化顽愚

阿嬷念佛很精进,她虽不识字,但是会用剪刀斜剪日历,将日期保留,不被撕去。她每天一定在日期位置用原子笔刻记十横,一横一万声,十横十万声,超过十万声佛号,在她来说很普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阿嬷每天十万声佛号,常勇猛到超出十一万、十二万的日课。初一、十五一起回向,至年底一起化掉。而且阿嬷自学佛一路走来,身体很少生病,纵或生病也过几天就能起床了。阿嬷告诉我:我生病也有在床上念佛,大概念参万伍仟至四万伍仟声佛号。

有一晚,是长大成人第一次在阿嬷家客房过夜,那年阿嬷八十五岁。半夜起床摸黑找厕所,事罢回房,经过阿嬷房门前,突然一声:谁在外边?半夜不睡觉!我也吓一跳:阿嬷!是我啦!您怎么还不睡?只瞧见暗夜中阿嬷坐在床头,微驼的背后撑着枕头,手持着念珠在运转着它。阿嬷!我去便所(化妆室)啦!这么晚了,您怎么还不睡呢?唉!睡不着,以前都是晚上九点睡,半夜二点起,现在变成晚上十点睡,半夜一点过就起,就坐在床上念佛。那么早?阿嬷!那您就全天都在念佛啰!睡眠才几个钟头。嗯!

八、西方胜境在目前

去阿嬷家时,我问起:阿嬷!您看到的佛祖长得怎样?很高!丈余,像大陆的高山那般高。

穿什么样子?

佛祖穿的衣是花花金金,闪亮的金色衣,很庄严。

菩萨呢?

都是出家相,剃度相。就像你送香去的寺院,跟法师们一样。

菩萨的衣服是什么样子?

老鼠色,灰灰的色泽。佛祖有时站立很高,我要抬头看;有时趺坐,很威严。

阿嬷!您时常说的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形(样子)?

阿嬷望着前方缓缓道来:穿过白云的那一头,你会看到金光闪烁照亮整个天边的所在,那儿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整个周围都是金色光,所看到的是不可言喻的美。

阿嬷!西方极乐世界生作安怎(什么样子)?说清楚一点。

像皇宫、殿堂,比皇宫还漂亮,四个厝角(屋角)都吊着悦耳的铃铛,就像是寺院的屋檐角那样,里面所有一切都是黄金做的,土脚(地上)、厝顶(屋顶)、壁、桌子、椅子,全是黄金做的,金山、银山,财宝堆积喔!

阿嬷!听法师讲,那里面有泉水。

有喔!泉水流不停,吃了不会生病,会开智慧喔!是吃了很清凉的甘露水,水很甘甜。那儿的树,长得很齐,很漂亮,整排。那儿的鸟是世上你没见过的鸟,彩色鸟,各式各样,长得很美,尾巴很长,叫的声音很好听,还会唱歌,比我们人唱的还好听,也会讲人话。我看着阿嬷的双眼,听她很清楚地跟我描述。

阿嬷,西方极乐世界有莲华吗?

有哦!莲华很大朵。

多大朵?

阿嬷站起来去打开窗户,指着外边:比楼下在路上跑的货柜车的轮仔卡大(更大)。莲花池里面的莲花有很多种色,很漂亮,很庄严。阿嬷很清楚地告诉我,我记性很差,但印象最深刻是这些叙述,假使细部漏失掉,没有陈述到,我深切忏悔。

九、预知时至,恳心相托

一天,母亲与三哥早上八点多急电告知我,母亲说:你阿嬷礼拜五、六、日这些天急着要找你,她都说要跟你讲佛的代志(事情)。我马上回答:哎呀!阿嬷要死了!妈听了,吓一跳,说道:阿妹!不要黑白讲(乱讲)妈!阿嬷有跟我讲,她哪天要死了,叫我要赶快去她那边替她办佛事,所以这是我跟阿嬷的暗号。

我风速再拨公用话筒:喂!阿嬷!我妈说您这几天找我有什么事情?哎!阿妹!阿嬷要死啦!你还不赶快来!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几天都在窗前要接引我,阿嬷要往生西方了。你快点过来,我有佛的代志(事情)要你帮阿嬷办。

当下把阿嬷此举报备法师,师父很慎重地拿出两样东西要转交阿嬷,我的心情也跟着庄重起来,捧着法宝似的法器能令我阿嬷顺利去她想要去的国度。

阿嬷楼下后门没锁,直接上三楼,在二楼就听到机器念佛声,再踏阶而上,见着阿嬷提着念珠在绕客厅,口也专注在念着佛号。阿嬷把念珠挂上墙后,殷重地指向窗门:你看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都在窗外要迎接我,祂们这几天都要接我去西方净土,你知道吗?这几天找你,等你来,唉!阿嬷现在心脏卡(比较)没气力,才要藉着念佛机助我念佛。

不久,阿嬷翻开衣领,指着左前胸口靠近心脏上方给我看:你看!这几天突然生出的肿块。瞬间,有同样位置的旧疾常筋肉抽痛的我,亲眼看着她指着的肿块,我变得不再抽痛。我暗自心惊,阿嬷怎么跟我长期的旧疾同样位置,她也不晓得,怎么看了她的新病,我的痛也不见了,只觉好奇怪!

十、阿嬷示意西往

星期一办完阿嬷所交代的事宜,星期四本来阿嬷是选择坐着往生的

阿嬷从前一天傍晚,就一直坐在我为她铺得很直挺的摇椅上。到这天早上约七点,阿嬷眼睁睁看着大儿子与媳妇假藉准备衣服为理由,进去她房间翻箱倒柜,我和阿嬷都听到他们的声音。又看着他们半小时一次、二十分一次,三番二次拿走一小包、一小包阿嬷的家当。

一个半小时下来,已八点半,我请求阿伯照顾阿嬷一会儿,让我去三峡横溪接法师来,给阿嬷开示助念往生。阿伯有一个条件,要我帮他夫妻俩将阿嬷房间里的双人床抬到客厅,让阿嬷躺着。我忙回答:不行!阿嬷坐得好好的,她适合坐着往生,不要动阿嬷。阿伯不采纳:你小孩不懂,快来帮忙!我很不解。

当床铺搬到客厅,阿伯他俩硬是把阿嬷移上床,只见阿嬷痛苦喊叫;哎哟!很痛!很痛!原来他们给阿嬷躺直,但她背驼,不堪。我忙喊:阿伯!阿嬷后背会痛啦!你们让阿嬷侧躺才不会痛。我一直安慰阿嬷忍耐,看着贴在墙上的西方三圣,念佛。当我安安稳稳用被单铺平阿嬷的后背,使其不再喊痛时,跟阿嬷说:阿嬷!我来去载师父回来开示您往生啰!阿嬷竟然奋力转身过来望着我,点头,睁大眼,泪洒脸颊,直点头。

在路途上,我才恍然大悟,阿伯夫妻俩势在搜光阿嬷的财产,他们不要继续被阿嬷睁着眼看,所以要阿嬷躺着,就见不着了。阿嬷本可坐的,竟被如影随形的冤亲债主强迫用躺的往生!

十一、正念生西

我依照法师的话,拿个板凳在阿嬷身旁念佛,半个钟头提示正念话语。这样持续到晚上过了八点,自己口干舌燥,喉咙都快哑了。

这时,在楼梯旁出现两个小孩,他们是堂哥的儿女,一个男孩念一年级,一个女孩念幼稚园,问我:姑姑!阿祖在睡觉,你为什么要吵她?看到他们时,我像遇到救兵,我回答:姑姑没吵阿祖,是阿祖昏倒了,姑姑念阿弥陀佛要叫醒阿祖。什么叫阿弥陀佛?就是在西方极乐世界那儿有个阿弥陀佛,他那儿有好多玩具,有飞机还有芭比娃娃。话一出,他俩竞相问说:那儿有很多飞机吗?再问:那儿有很多芭比娃娃吗?我道:有喔!好多喔!什么玩具都有。哪知小朋友争先恐后,抢着说:姑姑!我也要去阿弥陀佛那儿。我请他们等一下:我们要先送阿祖去,然后我们再一起去。他们问:怎么去?就是要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会接我们去。来,坐着!我们先帮阿祖念。小孩跟我一样拿板凳坐着,开始念佛。

不行!太小声了,要大声喊出来。几次下来,三楼的空间被小孩的响亮音声热络起来了,很震耳。没多久阿嬷醒了,疲倦低头说:好吵!阿嬷!快醒来!您的甘孙(曾孙)在念佛给您听,我们要去西方极乐世界,快起来一起念佛。阿嬷!我高兴阿嬷被念佛声念醒,我站起来说:你们继续大声念,快!阿祖醒来了,可以去西方极乐世界了,阿祖跟我们一起念佛,就可以去了。

走到阿嬷身旁时,阿嬷眯眼低头说道:菩萨搁(又)出来啊!菩萨搁(又)出来啊!我让阿嬷左手挂提她平常所持的念珠,阿嬷竟举起左手,指着前方如此述说着。

隔天星期四法师来了,上三楼看阿嬷,本来闭目的阿嬷,见着法师的来到直点头,睁大眼睛,激动泪洒。

法师开示之前先搭衣,手里拿着法器道:菩萨!我们去西方阿弥陀佛那儿,换个金刚不坏的身躯。这儿是假的,身躯是借我们的,会臭、会坏。这些子孙拢是(都是)冤亲债主,不要挂碍,我们去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儿证果,可以再回来度他们。来!我们一心一意一起念阿弥陀佛,求阿弥陀佛带我们去西方极乐世界。

法师们引领我们为阿嬷助念,半小时再开示。过一个钟头后,叫我们全体子孙一一在阿嬷面前跪求忏悔,阿嬷对每一个喊出名字求忏悔的子孙都点一个头,眯着眼睛看着。过后几个小时就往生了。

在入殓之前,照着法师先前的指导,由母亲和我一起帮阿嬷穿上干净的衣服,再加上海青,阿嬷身体变得很柔软,让我们方便为她穿衣。

法师们也依约到阿嬷的塔前,给我的阿嬷上香。阿嬷说过:法师哦!我日后往生,请您们要到舍利塔来看我喔!一定要来喔!法师们在我阿嬷的塔前,引领我作课回向,我的内心充满法喜,阿嬷真的很了不起!

后记

阿嬷往生已经七年,我终于将她辛勤、励志又有圆满结果的一生,略记下来。阿嬷从六十八岁学佛,至八十八岁生西,共二十年。我只能凭记忆,将印象最深刻的记录起来。阿嬷往生后,全家族所有人都增长了善根福德,而阿嬷先前所说过、叮咛过的一些人、事、物,真的都一一应验。我们这一家人--阿嬷的小儿子的后代,都很勇猛精进于正知正见的佛道上,发菩提心,对着末法时期的邪魔外道猖獗,我们更发大愿心,大家相约在西方极乐世界修行,我们信心在西方净土,愿力在极乐净土,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法师说:末世唯有净土法门是我们的归趣。手中抱的娃儿,耳根听了也会念佛,也能去。连十恶五逆的众生,只要临终会念佛,阿弥陀佛也愿意救度,我们不向佛祖的慈悲愿力,向谁?希望阿嬷早日证得不退转,乘愿再回娑婆度众生。

孙女 愿澄 敬书

End

念佛专精

省庵大师念弥陀佛贵专精,念到功深念自纯。念念圆明真性体,声声唤醒本来人。婴儿堕水频呼母,荡子还家始见亲。却话从前离别事,翻令呜咽泪沾巾。欲得工夫无间断,直须精进始相应。暂时失念云霾日,瞥尔生心蛾掩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摘

劝修净土诗四首

◎ 省 庵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足下时时游净土,心头念念绝娑婆。傍华随柳须回顾,临水登山勿放他。等得阿侬生极乐,十方来去任如何。住时念佛好观身,四大之中那一真。我与弥陀非两个,影兼明月恰三人

念佛集句

◎ 觉 鉴一沉迷三途,轮回六道;心尊心使,即言即行。一心念佛,万缘放下;罪业消尽,功德圆成。二深思八难苦,勤修十善业;念佛为捷便,静心是根本。三昼夜兼程证菩提,分秒必争念弥陀。永断贪嗔痴慢疑,根除淫杀

水本静而流动

◎ 真 可夫淫习不难克,难在知淫之所以然。所以然明,则能寻流而得源矣。流譬心也,水喻性也。水本静而流动,能了动外无静,则心可以复性也。心既可以复性,率性而治习,犹残雪扑红炉之焰,习岂能久停者哉。虽然复

以佛心为心

◎ 本 焕信佛的人要以佛心为心,无骄慢心,而有谦下心,服务他人的心,如大地运载一切,供给一切而无厌足的心,忍一切苦而无懈怠的心,对一切贫苦众生施与善根的心。无论顺逆,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增进信仰,如山而

智威与慧威

◎ 慧 皎释智威,俗姓蒋,唐朝处州缙云(浙江省永康县北)人。少年时就离俗出家,心游物外。起初拜师于轩辕氏炼丹山,听说天台教学很盛,遂负笈往沃洲石城寺,拜谒灌顶法师,蒙灌顶指示心要,遂了定慧双开、寂照相

宗炳居士

宗炳,字少文,籍贯南阳(今河南邓州)。其母聪辨,富于学识,教授几个孩子,皆有成就。宗炳妙善琴书,尤精玄理。殷仲堪、桓玄都授予他主簿官职,皆不就。刘裕领荆州,复授予主簿,宗炳答说:我隐逸山林,三十年了。

如何是日用而不知

圣严法师玄沙师备禅师与韦监军吃果子。韦监军问:如何是日用而不知?玄沙拈起果子说:吃。韦监军吃了果子,再问同一个问题。玄沙说:这就是日用而不知。这则公案呈现了一个事实:人们恍恍惚惚度日,生活中有太多的不

因是子静坐法

蒋维乔◎幼年时代余自幼多病,消瘦骨立,父母虑其不育。年十二,即犯手淫,久之,梦遗、头晕、腰酸、目眩、耳鸣、夜间盗汗、百病环生。幼时愚昧,初不知致病之由。年十三、四时,略知其故;然不甚明了,屡戒屡犯,又

静心曲

并不是急着要去干什么我的心却浮躁起来无处安搁像湖中的芦苇必须摇曳像林中的鸟儿必须欢歌我也想要放空自己不想明天只醉今夕但我没能做到心浮躁起来今夕是何夕比起雪中漫步我更喜欢在雪中起舞可雪地上没能留下我的脚

峡山飞来寺

峡山飞来寺宋向敏中峡山胜地安禅处,万仞危桥压要津。世上岂知名利路,浪中空笑往来人。倚门怪石狂遮面,入座寒云碎绕身。日暮西风懒回首,满林幽鸟语声频。 摘自《 禅诗三百首》

嗔 火

嗔 火寒 山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是真心。 摘自《佛诗三百首》

诗 二 首

诗 二 首p>韦世福 庚辰四月卧龙游 卧龙寺立西峰间,登上佛殿道蜿蜒。 龙泉喷吐甘露水,绿染青山飞鸟旋。 漫山翠色花似锦,蜂蝶纷飞别有天。 借问盛世今何在,钟声悠扬太平年。

禅 堂

禅 堂唐柳宗元发地结青茅,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洞如,鸟飞无遗迹。     摘自《禅师三百首》 柳宗

诗 四 首

清 净春渡桃李芳野渡,小舟拂柳来。春歌传清溪,塔影惬幽怀。溪寺清泉飞瀑岸林荫,碧云雁阵空渡影。松竹掩映溪畔寺,高僧妙演莲花经。乡村春景蝶舞香径兰蕙丛,禅寺梨花细雨中。绿蓑竹笠伴舟行,牧童清苗弄春风。乡

自己挠痒自己笑

有来访者问弘一大师:何时是你最高兴的时候?回答:每当我有新收获。又问:那么,什么是你最痛苦的时候?回答:一无所得。再问:你是如何对待高兴与痛苦的呢?回答:高兴时,我会节制自己,痛苦时,自己挠痒自己笑。

怎样发心报恩

◎ 太 虚今天偶然到这里来,与各位说几句话,就是要劝各位发心。发心的根本就是佛法中救度众生的大悲心和求成正觉的菩提心。发大悲心者就是施种种药,应种种病。现在就依据七塔报恩佛学院,报恩二字来与各位讲讲。

来去自在的庞居士一家

庞蕴居士,字道玄,是唐代著名的在家禅者,他曾在马祖道一、石头希迁座下习禅,与丹霞天然、药山惟俨、百灵、大梅法常、洛浦、仰山慧寂等当代知名禅师频相往来,悟境甚高,后世誉称他为中国的维摩诘,与傅大士并称于

居家的修行

◎ 悟 彻人都要修行,修行不是出家人的专利,在家也能修行。修行也不一定要到寺庙里去,家庭就是道场,就是修行的好地方。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解。真正的修行,要从生活中去体证、落实,关于居家修行,有四点建议

看不见的网

◎ 济 群佛法所说的业力,根据行为属性,有善业、恶业之分;根据受报与否,有定业、不定业之分;根据受报范围,有共业、别业之分;根据受报差别,有引业、满业之分。所谓引业,是业力招感的总体果报。有情生命在延

净土法门是权法还是实法

了然法师【原文】客曰:弟子昔日闻言,净土法门,全属小乘。极乐国土,原是权说。因是久怀疑惑,自莫能决。今日闻师所言,《华严》《弥陀》,大小相入。以此互相证明,足信净土法门,至大无外,极顿极圆。方知昔日所

禅诗赏识

【禅诗赏识】一世枯荣无异同百年哀乐又归空无论是枯是荣,到头一死,并无区别。世间白发最公道,贵人头上不曾饶。从此再看种种悲哀欢乐,在时间的流逝中,谁也不能使之常住不变。一切悲哀终将逝灭,时间会抚平所有伤

理法不依言传

法指众生和万物固有的法性,这种法性不生不灭、非有非无,非异。遍及一切事物。这种法不是说了就有,不说就没有的东西。佛是悟到法性者,并不是创法者,他只是向人们揭穿了法性的秘密;但人们对法性的认识不能只靠言

论出家

夫佛法者,乃九法界公共之法。无一人不当修,亦无一人不能修。持斋念佛者多,推其效则法道兴隆,风俗淳善。此则唯恐其不多,愈多则愈美也。至于出家为僧,乃如来为住持法道,与流通法道而设。若其立向上志,发大菩提

示 众

◎ 憨 山幻海无涯没尽头,尘劳妄想几时休;应知世相空中电,须信人生水上沤。唯摄一心归净土,全凭万行作真修。目前总是菩提路,念念常登般若舟。      摘自《憨山老人梦游集》卷37

自 遣

自 遣 ◎李 白 对酒不觉暝, 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 鸟还人亦稀。 摘自《李太白全集》卷二十三

念 佛 偈

彻悟大师 说着莲邦两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养生

马一浮养生须是学无生,谁谓无情异有情。高士形骸同土木,圣人志气本清明。何年百草头边见,终日孤峰顶上行。不识那伽常在定,空劳小雅补由庚。即事地载风霆气,江流日夜声。楼开云自入,花发眼初明。寂默支床卧,逍

一月在天

祖 语一月在天,影涵众水。一佛出世,各坐一华。白毫舒而三界明,甘露洒而四生润。摘自《浴像功德经》

万境本闲,惟人自闹

憨山大师双轮照禅人来参,且云将隐居山中,单究向上事,乞老人住山之法。因示之曰:古人住山,乃大舍身命处,殊非细事,专要善用其心。用心之法,单提向上一念,直须向佛祖不容处一着,立定脚跟。次则要将胸中一切知

关注存在的善

◎ 乔丹彼得森生活中遭遇危机时如何应对?生活的压力不会因为你遭受了不幸就停止出现,每天要做的事情还是得做。如何才能坚持下去呢?每天留出一些时间来集中思考和讨论所有的危机和应对方式,其他时间就忘掉这些事

无声经行

◎ 一 行我们修习了专注力提升和无声打坐以后,你会发现,自己的专注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只要你想,随时随地都能换回自己的情绪,随时随地都能制心一处,这不正是修行修心之人梦寐以求的嘛!少些概念和说

古代名士的净土修行

中国古代有很多官宦名士专修净土法门。他们有的先由修学其他法门转为专修净土,有的则受高僧指点一心修学净土法门,他们由于虔诚信奉并坚持念佛实践,都得到了不可思议的感应。本文以陆子元、闫邦荣、钱同伯、昝省斋

折福与积德的事

佛在世时,有位罗汉弟子到一个地方去教化。有一次,国王打猎经过,带着随从来见他,他没有起身,国王当时就很不高兴。国王打猎返回时,发了恶愿:我再去,如果他还是那样,我就砍掉他的头。尊者知道国王发了恶愿,就

相从心转

清朝光绪年间,杭州有一位非常出名的算命先生,名叫陈七。由于他的面相术很灵验,所以大家给他取了一个鬼眼七的雅号。当时杭州有一位富商名叫薛二。他邀了两位朋友去看相。鬼眼七这位相师判薛二的第一位朋友说:你秋

报冤

◎ 纪 昀一故家子,以奢纵撄法网。殁后数年,亲串中有召仙者,忽附乩自道姓名,且陈愧悔;既而复书曰:仆家法本严。仆之罹祸,以太夫人过于溺爱,养成骄恣之性,故蹈陷阱而不知耳。虽然,仆不怨太夫人。仆于过去生

莫离世间

◎ 菩 提慧忠禅师有一次问紫璘供奉(僧官职称)道:供奉学佛多年,佛是何义?紫璘不假思索,随口回答道:佛者,是觉悟之义。慧忠禅师进一步问道:佛会迷吗?紫璘不以为然,反问慧忠禅师:已经成佛,怎会迷呢?既然

认人为兄

◎ 僧伽斯【经文】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人间,无不称叹。时有愚人,见其如此,便言我兄。所以尔者,彼有钱财,须者则用之,是故为兄。见其还债,言非我兄。旁人语言:汝是愚人。云何须财,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预设济度

大安法师这一节是谈浊世津梁,预垂济度。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在这个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里面,我们若是想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竖出生死,很难的。释迦牟尼佛也知道五浊恶世的众生

法供养与伎乐供养

◎ 孙 云佛教称以香花、明灯、饮食等资养三宝为供养,并分财供养、法供养两种。香花、饮食等为财供养;修行、利益众生叫法供养。所行之供养除财供养外,尚有法供养,如以恭敬供养、赞叹供养、礼拜供养等精神之崇敬

禅在当下

大概禅在当下,大体上是要回答这样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什么叫禅,一个是什么叫当下。当下就是现前的一念心。禅在当下,生命在当下,生活在当下,迷惑在当下,觉悟在当下,由觉悟所生的觉的感受、受用也在当下。我想,

禅家自静

禅家能自静,住处是深山,门外事虽扰,坐中人亦闲。   --真净禅师 看禅诗请你不要看表面性,若只看一个角度,那你将不知他个中的奥妙。所谓禅家,讲的就是真正懂得禅的人。一个禅者,他的内心时时刻刻都能够保

春 游

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摘自《弘一法师文集》

独觉

独 觉柳宗元觉来窗牖空,寥落雨声晓。良游怨迟暮,末事惊纷扰。为问经世心,古人难尽了。作品鉴赏  首联两句写景,写诗人清晨刚醒来时的所见所闻。第一句诉诸视觉,诗人略开睡眼,扫视窗外,路上别无行人,田野

禅 诗

◎佛 印麻砖作镜不为难,忽地生光照大千。堪笑坐禅求佛者,至今牛上更加鞭。 选自《禅诗百首》

老 僧

老 僧景 云日照西山雪,老僧门始开。冻瓶粘柱础,宿火焰炉灰。童子病归去,鹿麂寒入来。斋钟知渐近,枝鸟下生台。         摘自《全唐诗卷808)

插秧诗

契 此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摘自《禅诗精选》

闲居

◎ 唐永明延寿闲居谁似我,退迹理难过。要势危身早,浮荣败德多。雨催虫出穴,寒逼鸟移窠。野径无人翦,疏窗入薜萝。 摘自《诗僧集》

扫地

唐齐己日日扫复洒,不容纤物侵。敢望来客口,道是主人心。蚁过光中少,苔依润处深。门前亦如此,一径入疏林。 摘自《全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