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宗祖庭
2025-02-24 10:35

悟真寺在西安市蓝田县。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高僧净业奉诏兴建,正式称名“悟真寺”。隋唐时代,善导大师正是在悟真寺开创了净土宗,所以这里是是闻名中外的净土宗祖庭。寺依终南山北麓,岩崖峻峭,曲水回环,茂林幽篁,流云飞瀑,自古即有“圣坊仙居”之称。历经扩建,至唐开元初期,已成为拥有上下两院,含上方北院、上方南院、橡湾竹林寺、山北玉泉寺、山北水陆道场、河湾口华严院,共六大寺院群落,殿宇庭堂4000多间,僧众1000余人,据有山场田产5000亩以上的超大寺院。

净土宗流传千年以上,普化于全世界,从古到如今,念佛的人千千万万,往生之者更是无计其数,然而净土宗根源何处?净土宗开宗祖师——善导大师。因常住终南山悟真寺,号“终南大师”。又因口念佛号,随出光明,尊称“光明大师”“光明和尚”。2012年9月15日,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在悟真寺恢复重建之时,当即欣然命笔——“净宗根源”。昭示了:净土宗根在善导大师,源出终南山悟真寺。

善导大师开宗立教,示净土宗法源所出,藉以勉励净土宗行人依解起行,解行并重,专修念佛的同时,加强净土宗教理的研究与弘扬,故特别指出善导大师当年开宗立教之所的悟真寺为净土宗祖庭,可说意味深长。关于净土宗祖庭,不免有疑。一般认为净土宗祖庭,在庐山即东林寺,在山西即玄中寺,在长安即香积寺。悟真寺一般很少听说,远在山中,很难找到,即使找到了,发现殿堂建筑很小、很破旧、很不起眼。何故传老这里不提香积寺,而独指悟真寺,以之为净土宗的祖庭呢?

这是因为香积寺有善导大师的崇灵塔,固然是净土宗祖庭,但若论在世创宗,善导大师在悟真寺住持时间最久,多达二十余年,其深发三昧,开宗立教皆在悟真寺,《观经疏》等五部九卷之祖典多在悟真寺完成;当时的悟真寺,上下绵延数公里,总含六大寺院群,堂舍四千余间,僧众一千多人,为超大寺院,故净土宗真正意义的根本祖庭,即是悟真寺。相比之下,香积寺是善导大师往生后,其弟子怀恽大师为忆念师恩,先建崇灵塔,再傍塔建寺,善导大师既未在香积寺住持一日,更谈不上著作讲法、开宗度众。但因为这里是大师专门的纪念道场,耸立着十三级高的崇灵大塔,永远激励着后人对大师的缅怀追思,所以成为净土宗祖庭。故虽同是净土宗祖庭,香积寺为纪念意义之祖庭,悟真寺为开宗意义之祖庭;香积寺为大师肉身舍利所奉之地,悟真寺乃大师法身舍利成就之所。

End

李炳南答:净土宗信者有需要研究外宗经典吗?

问:净土宗信者有需要研究外宗经典吗?李炳南答:法门无量誓愿学,为四宏誓之一,为大乘学者之原则,净土宗岂能例外,不过为学应须知其本末,明其先后耳。本者本宗之经宜先通,末者他宗之经继后学,本不通而务他端,

学净土宗须下钝功夫

我们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多元文化并存,多种价值观念碰撞。身处其中,令人莫衷一是,身心不宁。在纷扰的红尘和躁动的内心夹攻下,人们急需一个能安心立命的精神家园。净土念佛法门惠予九法界众生离生死苦、得涅

印光大师与近代净土宗的振兴

◎ 崇 恩印光大师一生俭以自奉,厚以待人,凡善信供养香敬,从来不入私囊,助印佛书流通而外,办佛教义赈会、慈幼院等,致力于慈善事业,广种福田。大师早就拟欲归隐,于民国十九年二月住苏州,掩关于报国寺,课余

禅宗与净土宗的同与异

净 慧关于净土宗,各位都不陌生。因为我们这个居士林主要以修净土为主。想想看,我们这个地方,每天二十四小时,佛号不断,走进来,如同置身于莲池海会中一般,令人感到身心清净。请问:这身心清净来自何方?应该说

净土宗修持法注意事项

净土宗修持法注意事项◎ 弘 一修净土宗者,第一须发大菩提心。《无量寿经》中所说三辈往生者,皆须发无上菩提之心。《观无量寿佛经》亦云,欲生彼国者,应发菩提心。由是观之,惟求自利者,不能往生。因与佛心不

林克智:通向极乐之路 净土宗概述——代自序

通向极乐之路净土宗概述代自序净土宗又名莲宗,是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是以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净土为方便的修持法门。净土启教,首推《华严》。释迦世尊宣扬大法,文殊、普贤、善财、华藏海众共同发愿往生极乐,此

净土宗的“信愿行”

首先讲“信”,一般的理解是这样子的: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相信有阿弥陀佛,这叫“信”;第二是“愿”:光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你不愿往生没有用,所以还要发愿,愿往生;第三是“行”:光发愿往生,你不修

净土宗的真谛与俗谛

缘起问题:目前弘法真谛强调太过而俗谛不足,应当加强俗谛世善方面的宣传,否则走向极端,可能最终导致与世俗社会脱节,真谛也弘扬不出去。有人存有如此认识与疑虑。二、净土宗真谛与俗谛的界定1、通常对真谛俗谛的

周叔迦:八宗概要 第七章 净土宗

第七章 净土宗第六十五节 略 史往生净土是大乘各宗的共同愿望。印度中观宗的龙树在所著《十住毗婆沙论》中盛赞念佛法门。瑜伽宗的世亲造《往生论》,立五念法门。中国自汉安世高译《无量寿经》,支娄迦谶译《无量

净宗文章---净土宗真面目

净土为脱离六尘之清净境界,或无相,或有相,皆诸佛之所受用。其有相者,或名实报庄严土。行者通达禅宗,的的见性,自心等佛矣,然尚未能建立报土--功德开显未备也,只可寄居他佛报土之中。肉身未谢以前,预能神往

净土宗是什么

净土宗(朝鲜语:정토종/净土宗;越南语:Tịnh Độ Tông/浄土宗),汉传佛教十宗之一。根源于大乘佛教净土信仰,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法门而得名的一个宗派。中国净土宗祖庭是江西庐山东林寺和陕西西

净土宗根源是什么

净土宗流传千年以上,普化于现代之全世界,古往今来,念佛的人千千万万,往生之者更是无计其数,然而净土宗根源何处?这个问题,即便是问向一个学佛多年、甚至是念佛多年之人,也会一下懵然无对,少有人能脱口说出答

佛教净土宗的由来

大多数人提起庐山,立即想起的是庐山的云雾、瀑布以及其难以知晓的真面目。然而佛教历史上的庐山,意义非凡,庐山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寺院,在佛教历史上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位于庐山西麓的千年古刹东林寺,是净土

净土宗祖庭

悟真寺在西安市蓝田县。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高僧净业奉诏兴建,正式称名“悟真寺”。隋唐时代,善导大师正是在悟真寺开创了净土宗,所以这里是是闻名中外的净土宗祖庭。寺依终南山北麓,岩崖峻峭,曲水回

净土宗思想宗旨

净土宗,是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目的的宗派。因本宗以称念佛名为主要修行方法,希望藉着弥陀本愿的他力,往生于西方极乐净土,所以又称为念佛宗。中国净土宗从庐山慧远大师倡导净土思想,历经北魏昙鸾、唐朝道绰

净土宗与禅宗如何选择

佛教在中国,形成了八大宗派,不过在中国影响最大的,还属东晋慧远开创的净土宗,以及达摩祖师的禅派,大多数学佛信佛的人,都与这两只宗派的缘分最深。净土宗,主要以念佛法门为主,我们经常听人说起的阿弥陀佛,就

净土宗:修持纲法

慧远大师、善导大师把净土修行的方法分为正行和杂行两类。正行又分为读诵、观像、礼拜、称名、赞叹供养等五种,此中又特别把称名作为正业,其他四种为助业,显出称名念佛为最重要。念佛的方法凡有四种:1、专称念佛

佛教禅宗和净土宗的修炼方法一样吗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禅宗的发展是有各种各样的途径的。但是等到发展到宋元以后,就逐渐的和净土宗有着或多或少的交集。在禅师开悟之后,许多人的心就静了下来,他们的心就归到了净土里面。成佛的目的呀,其实就是做

佛家的禅宗和净土宗有哪些区别

禅宗是中国化最为典型的中国佛教宗派。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又由于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众生心性的本原佛性为主旨,故又称为“佛心宗”。他渊源于印度佛教,而形成于传统文化之中,于隋唐时正式创立

净土宗:宗门特色

净土宗是汉传佛教十宗之一。根源于大乘佛教净土信仰,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法门而得名的一个宗派。中国净土宗祖庭是江西庐山东林寺和陕西西安香积寺。众多佛经记载,佛在很多法会中均无问自说,宣讲了净土法门。在

宋智明:谈谈净土宗的几个关键问题

目前的中国佛教,是以净土宗为主流且普遍受到广大信众皈仰、学修的最大法门。因此,净土寺院、念佛求往生者到处都有。但是,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国内的净土宗并不景气,大多数的净土道场以做经忏为主,很少有人提倡

宋智明:净土宗的几个关键问题

目前的中国佛教,是以净土宗为主流且普遍受到广大信众皈仰、学修的最大法门。因此,净土寺院、念佛求往生者到处都有。但是,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国内的净土宗并不景气,大多数的净土道场以做经忏为主,很少有人提倡

洪修平:净土宗的主要思想及信仰特点是什么?

净土宗的主要思想及信仰特点是什么?净土宗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而得名。该宗倡导简易的念佛法门,故又有念佛宗之称。净土宗奉为主要经典的有三经一论,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佛说阿弥陀经》和

杨曾文:日本净土宗的判教论和中国祖师观

日本净土宗的判教论和中国祖师观杨曾文论文提要:联系古代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情况,主要依据日本净土宗创始人源空的《选择本愿念佛集》,对日本净土宗的判教论及所尊奉的中国祖师进行介绍,从一个侧面揭示中日两国佛教

贾题韬:修净土宗渐次触及实质

我学佛的因缘是在初进大学时,得了一场大病,病得非常厉害,心里缠绕上许多人生问题。无意间,我接触到一本谈人生问题的书。书是谁写的,现在已记不得,这本书介绍了一点中观思想。大概是说,世上一切事物皆由因缘而

贾题韬:密宗与净土宗——学佛的思悟

先生号玄非,法名定密,当代着名佛学家。山西洪洞人,1909年生。先后任山西大学、金陵大学、成华大学教授,讲授逻辑学、哲学等。四十年代在成才创建维摩精舍。是当代四川禅林中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我学佛的因缘

赵朴初答:净土宗的宗旨教义是什么?

赵朴初答:此宗是依《无量寿经》等提倡观佛、念佛以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所以名为净土宗。此宗分佛陀说的法门为二道,即难行道和易行道。并说别的宗依戒定慧修六度万行,需经三大阿僧祇劫为

净土圣贤录:净土宗第一祖:慧远大师

净土宗第一祖:慧远大师慧远大师俗姓贾,山西雁门人。是我国净土宗初祖,庐山白莲社的创始者。十三岁时便随舅父游学许昌、洛阳,博通六经、老庄之学。二十一岁时,偕同母弟慧持前往太行山聆听道安法师讲《般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