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经文记载中的燃灯佛
2024-12-20 08:20

智度论九曰:“如然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旧

燃灯佛名锭光佛。”

四教集解中曰:“亦名然灯,亦名锭光。有足名锭,无足名灯。锭字或作定字,非也。”

瑞应经上曰:“锭光佛时,释迦菩萨名儒童,见王家女曰瞿夷者,持七枝青莲华,以五百金钱买五茎莲,合彼女所寄托二枝为七茎莲奉佛。又见地泥泞,解皮衣覆地,不足,乃解发布地,佛因授记曰:是后九十一劫,名贤劫,汝当作佛,号释迦文如来。”

心地观经一曰:“昔为摩纳仙人时,布发供养然灯佛,以是精进因缘故,八劫超于生死海。”

燃灯佛是过去世为释迦菩萨授记的佛陀。音译提和竭罗、提洹竭。又作定光如来、锭光如来、普光如来、灯光如来。《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记载,此佛初生之日,四方皆明,日月火珠复不为用。以有此奇特,故名为普光。《大智度论》卷九亦云,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成佛后亦名燃灯。

依《修行本起经》卷上所述,往昔,提和卫国(Di^pavati^)有圣王,名灯盛。临命终时,将国政嘱付太子灯(锭)光,太子知世间无常,更将国政授与其弟,即时出家。成佛后,游行世界,开化群生。是时有梵志儒童,值灯光佛游化,乃散花供佛,并解髻布发于泥道上,请佛蹈之,佛乃为儒童授来世成佛之记。此儒童即释迦牟尼佛。《增一阿含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三十一等,亦述及燃灯

燃灯佛佛之本缘,但所说略有差异。

关于此佛出现之时劫,《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佛本行集经》卷三〈发心供养品〉等,单说过去久远劫;《修行本起经》卷上、《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等,则谓系在过去九十一劫。

燃灯佛为过去佛中之最著名的,如《无量寿经》谓过去久远劫,锭光如来出世,教化众生,其后历经十劫,依次出现五十三佛。最后之世自在如来时,有法藏比丘修因行而成道者即为阿弥陀如来(阿弥陀佛),总有十四佛出世。《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更说释尊于第三阿僧只劫曾遇七万七千佛,其中之首位,即为燃灯佛。

然灯佛授记,对于释尊的历劫修行,是一关键性大事。因为确认然灯佛授记时,菩萨得‘无生法忍’,然后‘菩萨为欲饶益有情,愿生恶趣、随意能往’大菩萨的神通示现,普度众生。

依《大唐西域记》卷二所述,北印度那揭罗曷国有释尊供养燃灯佛而受记之圣迹。今印度山崎(Sanchi)塔门之刻画中,有定光如来化作大城之图像,此与《四分律》所述相合。

End

经文记载中的燃灯佛

智度论九曰:“如然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旧燃灯佛名锭光佛。”四教集解中曰:“亦名然灯,亦名锭光。有足名锭,无足名灯。锭字或作定字,非也。”瑞应经上曰:“锭光佛时,释迦菩萨

燃灯佛--过去佛

《无量寿经》谓过去久远劫,锭光如来出世,教化众生。其后依次有五十三尊佛出世。至第五十四尊,号世自在如来时,于其教下有一比丘号曰法藏,修因行后成无上正等正觉者即为阿弥陀佛。《大悲经》卷三〈殖善根品〉谓此

燃灯佛的简介

一、名号之由来燃灯佛,梵文Dipamkar,意为「锭光」,德文Dipamkara,英文Dipankara,佛教中纵三世佛之过去佛,为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地位尊贵,如来佛主修今生,是现在佛,燃灯佛则修过

燃灯古佛是谁?燃灯佛到底是什么佛?

释迦牟尼佛因行中第二阿僧祇劫满时逢此佛出世,佛经中说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得燃灯佛受记,将在九十一劫后的贤劫成佛。在佛经中所记载的许多佛﹑菩萨都曾是他座下的弟子。燃灯佛到底是什么佛?由于燃灯佛曾是释迦佛因

燃灯佛即光明本觉

经 文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释

燃灯佛为什么授记

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当释迦牟尼在燃灯佛那里悟道的时候,实在没有得到任何一个东西;所以燃灯佛当时给他授记,你于将来的娑婆世界成

世尊与燃灯佛的因缘

以前有个提和卫国,国王名叫灯盛,他有一位神奇的儿子,出生之时身边一切光明照彻,犹如明灯,因此被称为燃灯太子(锭光太子)。国王灯盛在临终之时将政务托付给了锭光太子,太子明白世事无常的道理,根本无心政务,

无量劫的经文含义

道家谓天地一成一毁为一劫。术数家亦指命中注定的厄运,大难,大限。古代道家的宏观时间概念之一。古代道教传说宇宙经历若干万年会归元复始一次,重新再开始。无独有偶古印度婆罗门教传说中也认为宇宙经历若干万年会

竖三世佛之燃灯佛与释迦佛的故事

《大宝积经》记载:在燃灯佛的时期,燃灯佛世尊到达了一个城市的时候,释迦佛陀的前世在那时是个梵志(修道士)。菩萨(佛前世未成道时)听说世尊来了,也和满城的人一样争着想买花供佛,但已被人都买下了,他买不到

竖三世佛中燃灯佛的介绍

燃灯佛,原作然灯佛,又叫定光如来、普光如来,是过去庄严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一。民间俗称燃灯古佛。燃灯佛又是三世佛之一,是过去佛,与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弥勒并称。过去久远劫时,有位国王名叫灯照,国都名叫

林崇安:《杂阿含经》经文的厘正初探

一、前言今日想探索佛教的根本思想,自然要依据当年释迦牟尼佛(约西元前565-486)所教导的经典。但是这些经典在长期下传的过程中,从初期的背诵,中期的书之文字,到后期的译成他国文字,难免有所出入,因此

定光佛和燃灯佛是同一尊佛吗

定光佛和燃灯佛是同一尊佛。同在,伴我左右,宿世因缘,我懂。壬辰年二月初一,华灯初上的早春峭夜,雾丝蒙蒙。走在一条灯火通明的街巷,忽而,更接近了因缘,理解了我身边的甚深佛意。定光佛和燃灯佛是同一尊佛,但

王雷泉:《法华经文句》提要

《法华经文句》提要王雷泉《法华经文句》,略称《妙法莲华经文句》、《法华文句》,十卷(每卷各有上下,或称二十卷)。隋代智顗于陈祯明元年(五八七)讲于金陵光宅寺,门人灌顶记录,至唐贞观三年(六二九),补治

净土经论:净土宗经文

净土宗经文是《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华严经》里的《普贤行愿品》、《楞严经》里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和世亲菩萨的《往生论》,合称为净土五经一论,是净土宗的核心经典,《大势至菩

第三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 乾隆大藏经

上卷下卷第三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上从尔时弥勒欲自决疑下讫偈。即是发问序。文为二。长行偈颂。长行中经家述自疑他疑发问。问中此土他土如文。何意有偈颂耶。龙树毗婆沙云。一随国土天竺有散花贯花之说。如此间序后

第四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 乾隆大藏经

上卷下卷第四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上从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下。广明开三显一。凡七品半文为三。一为上根人法说。二为中根人譬说。三为下根人宿世因缘说。亦名理事行。例如大品亦为三根(云云)。今

第一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 乾隆大藏经

上卷下卷第一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上序品第一(佛出世难佛说是难。传译此难自开悟难闻师讲难一遍记难。余二十七于金陵听受。六十九于丹丘添削。留赠后贤。共期佛慧)委释经题已如上说。序者训庠序。谓阶位宾主问答悉

第二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 乾隆大藏经

上卷下卷第二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上憍梵波提。此翻牛齝。无量寿称牛王。增一云牛迹。昔五百世曾为牛王。牛若食后恒事虚哨。余报未夷唼唼常嚼。时人称为牛齝。昔五百雁。一雁常得花果供于雁王。佛一夏受阿耆达王请。

第九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 乾隆大藏经

上卷下卷第九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上非远非近文为三。一总标境智。二别释。三结成。观者中道观智也。一切法者十法界境也。若单论智。智无所观。故举一切以显皆空。如实去别释也。二边三谛无一异名如。非七方便故名实

第六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 乾隆大藏经

上卷下卷第六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上第二偈有一百六十五行。分为二。前有一百行。颂上长行。后有六十五行。明通经方法。上长行有开譬合譬。偈颂亦二。初有六十五行半。颂开譬。次有三十四行半。颂合譬。初亦二。初有

第七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 乾隆大藏经

上卷下卷第七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上释药草喻品此中具山川云雨。独以药草标名者。土地是能生。云雨是能润。草木是所生所润。所生所润通皆有用。而药草用强。有漏诸善悉能除恶无漏为最。无漏众中四大弟子。以譬领佛譬

第十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 乾隆大藏经

上卷下卷第十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上从余失心者下。譬上非灭现灭。上有二。一不久应死。譬上非灭现灭。二诸子醒悟。譬上唱灭利益。又唱死之由。由子不服。譬上薄德见佛常在但增憍恣。上现灭中有二。一本实不灭。二非

第五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 乾隆大藏经

上卷下卷第五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上从我始坐道场下。第二十七行半。颂施方便化。就此为二。初有六行半。明念用大乘拟不得。次寻念下。第二十一行。明念同诸佛用三乘化称宜可得。就初念用大化。又为三。初一行半。明

第八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 乾隆大藏经

上卷下卷第八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上渐渐具足菩萨下。第二授记文为七。一明因圆。二过无量下明果满。三明国土广净。四明国劫名字。五明佛寿量。六明法住大久。七明佛灭后供养舍利。就第三国广净中复五。一明国大严净

信愿法师:从经文中体会六字的本愿道理,体会悲心愿力

我们佛弟子,一定要解行并进。念佛的净业行者,不能有解无行,也不能有行无解,解行一定要并进。解门就是听闻净土三经的教法,从经文当中体会六字洪名的本愿道理,了解阿弥陀佛发愿修行的真义,体会阿弥陀佛救度我的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八卷 - 大藏经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八卷天台智者大师说第二广释迦章。于六义中。无叹法希有。初开权次显实。三举五浊释方便。四拣伪敦信一实。五无虚妄。我今亦如是。我即释迦。现在先三后一。如四佛不异故。言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

信愿法师:《观经》三处经文说到佛力

乘佛愿力,佛的愿力是佛的本愿所成就的,成就了不可思议的愿力,就是要救度十方每一个众生,回归西方佛国。所以第十八愿这二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言,成就了六字果号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使得十方每一个凡夫众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五卷 - 大藏经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五卷天台智者大师说从尔时弥勒欲自决疑下讫偈。即是发问序。文为二。长行偈颂。长行中经家述自疑他疑发问。问中此土他土如文。何意有偈颂耶。龙树毗婆沙云。一随国土天竺有散花贯花之说。如此间序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一卷 - 大藏经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一卷天台法华[跳-兆 (梳-木)]序镜中沙门神逈述叙曰。至理无名。名流四天之下。真乘不动。动出三界之中。证教即事而凝然。悉檀随缘而化物。无谋汲引。功莫大哉。妙法莲华经者。洎仁雄出世。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四卷 - 大藏经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四卷天台智者大师说观心释者。三智名观。三谛名世。三观是语本故名音。得大势者。思益云。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悲花云。愿我世界如观世音等无有异。宝藏佛言。由汝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二卷 - 大藏经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二卷天台智者大师说别观无生智者。镜譬法界。眼譬观智。青黄赤白小大长短譬十法界。青譬地狱因果。黄譬饿鬼因果。赤譬畜生因果。白譬人天因果。小色像譬二乘因果。大色像譬通菩萨因果。短色像譬别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十四卷 - 大藏经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十四卷天台智者大师说释化城喻品化者神力所为也。以神力故无而欻有。名之为化。防非御敌称之为城。内合二乘涅槃者。权智所为也。以权智力无而说有。用教为化防思御见。名为涅槃。苏息引入实未究竟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十三卷 - 大藏经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十三卷天台智者大师说释药草喻品此中具山川云雨。独以药草标名者。土地是能生。云雨是能润。草木是所生所润。所生所润通皆有用。而药草用强。有漏诸善悉能除恶无漏为最。无漏众中四大弟子。以譬领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十二卷 - 大藏经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十二卷天台智者大师说尔时穷子佣赁下。第二父子相见譬。近领火宅中见火。远领方便中五浊意为三。一明穷子佣赁领火宅所见之火法说所见五浊。二父见子领火宅长者见法说中佛眼见也。三欢喜适愿领火宅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六卷 - 大藏经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六卷天台智者大师说一切法非权非实者。文云。非如非异。又云。亦复不行上中下法有为无为实不实法。非虚非实如实相也。若一切法皆权。何所不破。纵令百千种师。一一师作百千种说。无不是权。如来有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十八卷 - 大藏经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十八卷天台智者大师说释寿量品先出异解。睿师序云。寿无量劫未足以明其久。分身无数不足以异其体。然则寿量定其非数。分身明其不异。普贤显其无成。多宝明其不灭耳。河西道朗云。明法身真化不异存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十一卷 - 大藏经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十一卷天台智者大师说第二偈有一百六十五行。分为二。前有一百行。颂上长行。后有六十五行。明通经方法。上长行有开譬合譬。偈颂亦二。初有六十五行半。颂开譬。次有三十四行半。颂合譬。初亦二。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七卷 - 大藏经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七卷天台智者大师说○从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下。广明开三显一。凡七品半文为三。一为上根人法说。二为中根人譬说。三为下根人宿世因缘说。亦名理事行。例如大品亦为三根(云云)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十卷 - 大藏经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十卷天台智者大师说从长者见是大火下。是第二别譬也。别更为四。初长者见火譬。譬上佛见五浊四行偈为本。二舍机用车譬。譬上释迦为五浊寝大施小始坐道场十七行半偈为本。三等赐诸子大车譬。譬上释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三卷 - 大藏经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三卷天台智者大师说憍梵波提。此翻牛呞。无量寿称牛王。增一云牛迹。昔五百世曾为牛王。牛若食后恒事虚哨。余报未夷唼唼常嚼。时人称为牛呞。昔五百雁。一雁常得花果供于雁王。佛一夏受阿耆达王请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二十卷 - 大藏经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二十卷天台智者大师说○释如来神力品如来者上释竟。神名不测。力名干用。不测则天然之体深。干用则转变之力大。此中为付嘱深法。现十种大力。故名神力品。自此品下凡有八品。是付嘱流通。今品明菩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十七卷 - 大藏经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十七卷天台智者大师说非远非近文为三。一总标境智。二别释。三结成。观者中道观智也。一切法者十法界境也。若单论智。智无所观。故举一切以显皆空。如实去别释也。二边三谛无一异名如。非七方便故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十六卷 - 大藏经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十六卷天台智者大师说释见宝塔品梵言塔婆。或偷婆。此翻方坟。亦言灵庙。又言支提。无骨身者也。此塔既有全身不散。则不称支提。阿含明四支征(知倚切)谓生处得道转法轮入灭四处起塔。今之宝塔是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十九卷 - 大藏经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十九卷天台智者大师说从余失心者下。譬上非灭现灭。上有二。一不久应死。譬上非灭现灭。二诸子醒悟。譬上唱灭利益。又唱死之由。由子不服。譬上薄德见佛常在但增憍恣。上现灭中有二。一本实不灭。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十五卷 - 大藏经

妙法莲华经文句 第十五卷天台智者大师说渐渐具足菩萨下。第二授记文为七。一明因圆。二过无量下明果满。三明国土广净。四明国劫名字。五明佛寿量。六明法住大久。七明佛灭后供养舍利。就第三国广净中复五。一明国大

黄念祖答:夏师所会《无量寿经》经文的来历

承询夏师所会《无量寿经》经文来历,此问甚为重要,敬答于次:(一)夏师会本中经文之来历问题:弟在注经前,曾把会本中每句经文都从五种原译中,找到来历。绝大多数都是某一译的经文,也有不少是综合数译的原文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