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宗法师:还愚痴生极乐
2025-07-18 08:19

还愚痴生极乐

有人问法然上人曰:「上人之念佛,念念皆与佛心相应;

因智者既深知本愿内容,亦详明名号功德故也。」

上人答曰:「汝所信本愿亦然。

阿弥陀佛之本愿名号者,

即使樵夫猎户之愚痴卑贱、一文不识之类,

信称念必生,而真实欣乐常念佛者,以此为最上根。

若以智慧离生死者,法然何必舍圣道门入净土门乎?

圣道门之修行者,极智慧离生死;

净土门之修行者,还愚痴生极乐。」

有人问法然上人: 「上人的念佛,每一念都跟佛心相应,因为上人您是智者(法然上人当初被称为智慧第一,他建立净土宗,各宗各派的人都跑来辩论,三四百人,法然上人一个人去,辩论完之后,所有的人都信服了,结果跟法然上人一道念佛三天三夜,所以法然上人称为智慧第一 ),能够深知教理,也能详明名号功德,所以上人念佛很殊胜。」

上人回答说: 「你所信的阿弥陀佛本愿也一样啊,阿弥陀佛的本愿,选取名号救度众生,叫做『本愿名号』,六字名号就是本愿所成就的,本愿就是名号,因地叫本愿,果地叫名号,即使是打柴的人、打猎的人,愚痴卑贱,杀生造业,一字不识,他能相信称念弥陀名号必然往生,而能够真实欣求极乐,常念名号,这样的人称为上根利智。如果说要靠自己的智慧来离生死的话,那我法然何必要从圣道门的修行转入净土门?修行圣道的人,他要把智慧开发到顶点,证悟成佛;修行净土门的人,要把自己当做愚痴的人而往生极乐。」

法然上人有这么一句话:「欲学净土门之行者,纵然能学一代之教,亦成一文不知之辈,莫现智者之相,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而往生净土。」认为自己是一文不知道的人而念 「南无阿弥陀佛」,不要显示自己智能高、学问大。

这谁能做到?在佛学院里上了几天课,或者读了几部经,或者学了什么法,或者打坐有了什么境界,就了不起了,就不能「还愚痴生极乐」了,那比比法然上人的智慧,比比善导大师的修行,比比昙鸾大师的高德,怎可相比呢?

所以,来到净土门,它的方向跟我们日常思惟的方向是有区别的,「还愚痴生极乐」。你的智慧不管用啊,靠你的智慧也不能离生死啊。当然绝不是靠你的愚痴到极乐净土了,是我们知道自己是愚痴之身,就可以老实念佛了。一个人为什么不老实念佛呢?就认为自己有智慧、有修行,比人家强,他就不老实念佛,也看不起念佛这个法门。他如果知道自己的一切不能救度自己,只有念佛一条道路,就老实念佛了。

法然上人又说:「我法然是黑白不辩之童子,善恶不知之愚人,唯念『南无阿弥陀佛』得生极乐。」黑白善恶都分不清 ── 这是破除我们心中的执着见解,一切是非不在心中挂碍,就只知道一件事:唯信称念必生而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是真正的大智慧。我们就是知道的太多了,就不知道念佛。

法然上人

法然上人是什么样的人物呢,可能各位不知道。法然上人十几岁就出家,在日本依善导大师思想创建净土宗,整部《大藏经》,一生读破五遍(《大藏经》我们有没有谁读过一遍的? 《大藏经》好几千卷,所有的佛法经典都在里边),三论、天台、华严等各宗各派的学者都拜访遍了,而各宗各派的高僧、学者没有一个不给他竖大拇指的,「哎呀,你怎么这么高的智慧!你来学我们这个法门吧,以你为法门主。 」当然法然上人都没有接受,他一直在思惟凡夫出离之道。后来,读到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他才确定下来净土门。他的智慧和影响都是第一流的,他创建净土宗之后,专修念佛的法门迅速普及朝野,上自王公大臣,下到愚夫愚妇,莫不信仰。

净土最上根

法然上人虽然广学圣道的种种法门,最后离开圣道的修行,而进入净土的法门,所以他才讲:如果要靠智慧了脱生死,那我就不要离开圣道修行了。

进入净土门,有再大的智慧,还不是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去往生?所以,有的人就觉得有点吃亏,「哎呀,我这么大的智能,跟老太婆一样念佛?」好像亏了一点,这样的人,真的没有智慧。所以,古德讲: 「千悟万悟悟不到,就是一句佛名号。」再怎样开悟,你悟不到这个程度,你不屑念佛,认为吃了亏,那你没有悟。「悟后不愿念佛,管保老兄未悟。」你说你开了智慧,但是不愿意念佛,管保你老兄没有开悟。这些话说得都很实在。

净土门里边,不是以学问、智能、文化、知识来判断是不是上根,就看你对念佛往生的信心,虽然一字不识,但是听说念佛必然往生,就愿意念佛,这个叫最上根 ── 我们在座的各位,一定有这样的最上根。

我在广州碰到一位老居士,她不识字,很苦恼,但是一听说念佛必然往生,非常高兴,常行念佛,从晚到早,从早到晚,这就是净土的最上根。有些人呢,读过很多经教,心中疑团很重,有种种想法,不是那么纯朴,这样看,那样看,反复思惟,反复辩解,慢慢慢慢地,才相信阿弥陀佛本愿,和那个不识字的老太婆比,那是下根了。

佛法并不在于文字知识的多少。像六祖大师一字不识,闻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开悟了,他是禅宗上上根。

净土门也一样,一字不识,一说念佛必然往生,马上就相信,相信就念佛,一辈子不改变,上根!读了很多书,听了很多录音带,还不能相信,当然就是下根了。

End

把极乐世界的莲花念出来

净界法师在宋朝有一个越国夫人,这个《净土圣贤录》有讲到。这个夫人福报很大,她领着一群婢女一起共修。有一天发现有个婢女懈怠,几天都不来参加共修,夫人就把这个婢女叫过来,就诃责了一下:你这么懈怠,你这个往

无需怀疑极乐世界之实

◎ 印 光 【原文】世间所有,若根身即吾人之身。若世界。即现在所住之天地,皆由众生生灭心中同业(世界)、别业(根身)所感。皆有成坏,皆不久长。身则有生、老、病、死,界则有成、住、坏、空。所谓物极必反

印宗法师

◎ 袾 宏【原文】六祖既受黄梅心印,隐于屠猎佣贱一十六年。后至印宗法师①讲席,出风幡语②,印宗闻而延入,即为剃染,礼请升座说法。人知六祖之为龙天推出矣,未知印宗之不可及也。其自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

李炳南:极乐真诠

极乐真诠李炳南居士讲述民国七十五年元旦在慎斋堂讲弟子吴碧霞敬记┌二种生死┐(甲)无众苦┼六道轮回┼三僧劫─┐└求法困难┘│┌深信├┼切愿┌一生解脱┐│└力行(乙)受诸乐┼一生安养┼七日成功┘└诸佛护念

李炳南:为什么称极乐世界为莲邦?

为什么称极乐世界为莲邦?极乐世界莲花最为微妙特殊,所以称为莲邦。今天中国以梅花为国花,日本以樱花为国花,称梅称樱就可以代替国名。

刘素云:今生的任务就是去极乐世界

念佛法门我们这一生遇到了,你是福报大,你是运气好,就看你知不知道珍惜,你遇到了如果你又错过了,那就太遗憾了。因为什么?你遇到这个法门就是说你机缘成熟了。什么机缘?成佛的机缘。我们修行人不就是要成佛吗?

胡小林:想到极乐世界,但睡眠太多怎办?

这就是习气。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你看我们这些男孩子,见女孩子就起心动念。你学了多少年的佛,佛在经上讲过这个故事。一小和尚在山上跟老和尚学佛,学了十年了说,师父,我成就了。下山了,下山见一小姑娘,不

从四个要点带你领略美妙的极乐世界

星云大师《阿弥陀经》里描述了一个美轮美奂的理想国: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 修学净土法门的,都希望往生后能去西方极乐世界,佛在《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佛经》,也用了大量篇幅描绘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

由人间净土法尔自然皈命极乐净土

由人间净土法尔自然皈命极乐净土◎ 姚冬梅净土,顾名思义就是指清净的刹土。人间净土就是要在人间建立清净的国土。这种观点似乎很让人向往、振奋。然而,仔细思维,却是站不住脚的,何以见得?首先,要建构净土,就

沈家桢:金刚经与极乐世界的关系

各位都晓得《阿弥陀经》中有这么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善根、福德、因缘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重要条件。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金刚经》的正信希有分第六,佛告须菩提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

沈家桢:《金刚经》与西方极乐世界

各位都晓得《阿弥陀经》中有这么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善根、福德、因缘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重要条件。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金刚经》的正信希有分第六,佛告须菩提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

慧律法师:“恨”是世界上最愚痴的行为

犯错是平凡的,宽恕是一种超凡。宽恕,是人类的一种美德。宽恕的本身,除了减轻对方的痛苦之外,事实上,是在升华自己。因为,当我们宽恕别人的时候,我们反而能得真正的快乐。假如我们看别人不顺眼,对别人的行为不

雪漠:事部瑜伽有作用吗?做事非常愚痴是啥原因?

◎陈亦新:您认为事部瑜伽有作用吗?●雪漠:当然有作用。当你还没有真正契入空性时,你必须借事部瑜伽来净障、生起信心、集聚资粮,用宗教仪式净化你的心。这时,世俗中的许多东西还会污染你的心,你就用事部的那种

林克智:通向极乐之路 经籍大观 净土五经一论介绍

通向极乐之路经籍大观净土五经一论介绍《无量寿经》及其注疏《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译,凡2卷。全称《佛说无量寿佛经》,又称《双卷经》、《两卷无量寿经》、《大无量寿经》、《大阿弥陀经》、《大经》,为净土宗

林克智:通向极乐之路 净宗之理

通向极乐之路净宗之理修行中的难行道与易行道佛教有许多法门,但都必须经过修行,才能证到道果。据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中所说:此世界修行有二种: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道,在于五浊恶世,于无量

林克智:通向极乐之路 附录

附录莲池大师的西方愿文明莲池大师所着的愿文,是净土宗同修最适用的愿文,全文为: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

林克智:通向极乐之路 行持方法

通向极乐之路行持方法漫谈念佛念佛是净土宗的主要修持方法。《观无量寿佛经》有: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楞严经》卷5载:我本因地,以念佛心,人无生忍。《起信论》说: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

林克智:通向极乐之路 净土宗概述——代自序

通向极乐之路净土宗概述代自序净土宗又名莲宗,是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是以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净土为方便的修持法门。净土启教,首推《华严》。释迦世尊宣扬大法,文殊、普贤、善财、华藏海众共同发愿往生极乐,此

林克智:通向极乐之路 后记

后记早几年,我一直忙于《净土宗词典》的资料整理与编撰工作。其间,也写成部分工作手记式的资料性文字,发表于佛学论文集或佛教杂志中。师友与净宗同修们看到以后就说,这些文章对他们来说太有用了,希望我能多写一

林克智:生活中的佛教 筹建“极乐世界苑”的设想

生活中的佛教筹建极乐世界苑的设想总则本苑是一座园林式的建筑。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房舍古朴玲珑,四围花木成荫,并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错落其间。不仅是老人休养终老的好地方,也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一、宗旨:

宽见法师答:极乐世界的众生有六根和心意识吗?

弟子:极乐世界的众生有六根和心意识吗?宽见法师:心意识当然有,什么样的众生都有心意识啊。除了佛转八识成四智,成佛之前呢都有八识,成佛之后呢,转八识成为四智。六根呢?六根也有,成佛你六根互用了嘛,只是跟

林克智:通向极乐之路 序

通向极乐之路序昌臻法师佛所开示的一切法门,均为使众生破迷开悟,了生脱死,圆证菩提。法法平等,本无高下,不过,由于时节因缘不同,众生根机各异;如同治等,必须对症用药,方能获致良效。时际末法,一般众生善根

往生极乐世界的障碍是什么

最主要的障碍是两个:五逆和谤法。一、五逆,一般能做的人不多,尤其佛弟子,很少去做五逆的;但很多佛弟子,对谤法的业很容易造。一般人、外人还不太容易造谤法的业,不信佛的人,不一定会谤法。但是很多人信了佛,

往生极乐世界的三福是什么

净业三福指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所必修之三种净业,亦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之净业正因。1.世福,又作世善。为世俗本来存在之孝悌忠信等善法,如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等。2.戒福,又作戒善

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有哪些

首先你一定要信,你若没有信心,那你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没有缘;既要信自己,又要信他;既要信因果;又要信事理。1、信——自己你要信自己一定能生到极乐世界去。你不要看轻自己说:“喔!我造了很多罪业,我无法

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有什么区别?

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根据佛教的说法,世人们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这个世界的教主即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为释迦牟尼佛教化的的三千大世界

三毒里的愚痴

三毒的愚痴就是不知道、不明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无明。由于凡事全凭自己的好恶,顺己则喜,违逆则怒,完全不明事理,这就是「愚痴」。无明有两层意思,一是不知道,二是错误的知。最初的佛法中认为,痴就是我执,

净宗法门法语:用自己的念力调整自己的身体

信心危机。今天整个危机的核心就是信心,对古圣先贤不相信。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感应,出现现代这新一批年轻的量子力学家,把阿赖耶的三细相发现了。这是给大家一个信心,有科学证据,这个不是假的。说万法皆空,现在科

净宗法师讲解戒善

问曰:念佛之外,戒善等一切行,何故不论?答曰:一、法本如是。弥陀本愿,唯说念佛,不说余一切行故。此超世本愿,诸佛尚且不及;唯咨嗟共赞彼佛名号,不赞余一切等;又岂容凡情些子分别哉!二、法不别说。如禅宗自

迦毗摩罗详解极乐世界的意思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国土名,因其国只有快乐而无痛苦,故名极乐,也称净土、乐邦。佛教认为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边无际,佛土(世界)无穷无尽,每一佛土中都有一位佛在那里教化众生,极乐世界即是这无穷无尽世界中

唐密真言宗法器羯磨杵

开口十字金刚杵乃唐密真言宗法器一种,梵名叫“伐折罗”,原来是古印度的兵器,后来被密教吸收为法器。印度古代传说,有位钦酪的仙人,他死后骨头变成了金刚骨,帝释天用它制成了金刚杵作为兵器。十字金刚杵又称羯磨

极乐世界有哪四土

(一)凡圣同居土者,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圣人同生其间。然凡圣所见之境,与所受用,天渊悬殊。西方约带业往生之人论,则生凡圣同居土。然此土清净微妙,如《弥陀经》,《无量寿经》所说。此土虽属带业

极乐世界为何又称安乐国

安乐国是极乐世界的另一个称呼。极乐世界又被称作安乐、安养、清泰,这些都是极乐世界的表述。“安”,怎么叫安?极乐世界能够令我们安心、安乐,那里没有种种的苦难。“乐”, 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贪、瞋、痴三毒,没

极乐世界的莲花是怎么来的

「欲言是主,则能含十方叁世无量慧;欲言是伴,则唯是如来正觉。欲言是一法,则此中出无量法;欲言是无量,则亦一句名号。奇奇特特,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之法」,勉强说个名字叫它做奇特法。

极乐世界的功德有什么

根据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言,极乐世界可以说最为适合众生的根机。我们只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生起菩提心、回向功德、发愿往生,并且断除了诽谤佛法与五无间罪,就一定会往生。一旦往生极乐世界,我们将永远从痛苦的轮

极乐世界的天人和菩萨有何差别

净界法师:其实这个问题有很多佛学院的同学问我,说这个愿里面什么是国中天人、国中菩萨、国中声闻?我看过所有的批注,不管是古代的祖师、现代的大法师批注,从来没有在这个地方解释过,好像这个文字不存在一样。后

极乐世界为什么名为极乐

极乐世界是涅槃境界,既无分段生死,也无变异生死,是故往生即是成佛,即受佛之涅槃大乐。佛乐即是涅槃大乐,涅槃大乐,唯佛所受。不论何人,一旦往生极乐,皆受涅槃大乐,受涅槃大乐即是成佛。“无有众苦”即是“无

极乐世界有没有品位差别

极乐世界真的没有九品吗?如昙鸾大师往生前交代“九品净业,不可不修”;善导大师也在其他著作提到过“九品”的字眼,如《法事赞》说“九品俱回得不退,阿鞞跋致即无生”“十方如来舒舌证,定判九品得还归”。《般舟

宋智明:《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极乐依正第一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卷上(并序)念佛三昧称为宝王者,盖于一切三昧之中最上三昧者也。首独唱于庐山,后遍流于天下,历代所修往生非一,著文于世,证验良多,自昔至今富于编简,若禅若教无不尊

彻悟大师开示:拥有十种信心能往生极乐

《彻悟大师遗集》 :“修净业者,应有十种信心:一信生必有死,二信人命无常,三信轮回路险,四信苦趣时长,五信佛语不虚,六信实有净土,七信愿生即生,八信生即不退,九信一生成佛,十信法本唯心。修净业者,能具

张秉全:读诵法华,是往生极乐之最佳助行。

读诵法华,是往生极乐之最佳助行。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纯全收,上至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如华严会上善财童子及华藏海众,有的已破四十一品无明,证等觉菩萨高位,末后,普贤菩萨尚教彼等发十种大愿,修行此十愿

张秉全: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在《佛说阿弥陀经》中,有四处经文,提到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的话。第一次,是在叙述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青黄赤白四色莲华,各舒其光,微妙香洁之后,说道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第二次

张秉全:读印祖文钞(正)印施极乐图序笔记

读印祖文钞(正)印施极乐图序笔记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益宜挹其高风。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之润物,如大海之

佛理禅机:娑婆世界的苦,极乐世界的无比快乐

我们众生要去感受娑婆世界的苦,理解极乐世界的无比快乐,就必须通过比较才能更加清楚地去认识苦与乐之间的差距。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有一定的感受能力,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但是如果不是通过学习佛法,听佛说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