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宗法师:念佛人不能穿裙子吗?穿裙子护法神不保护?
2025-07-24 06:48

问题:

有人说念佛人不能穿裙子,晚上睡觉也不能穿睡裙,不然护法神会不保佑穿裙子的人。我衣柜里的裙子挺多的,这样闲置着裙子不是很大的浪费吗?能不能选择在家的时候穿,去寺院共修时不穿?

净宗法师:

念佛人也是社会上普通的一员,穿着总的来讲以得体、庄重、朴素,不过于追求奇装异服,这样就可以了。

所以,女性是可以穿裙子的。一般来讲,穿的时候过膝比较好,一个是比较整洁,一个是有利于健康,否则膝盖容易受凉。

说到穿裙子护法神不保护,我们要知道释迦牟尼佛来到人间说法,人间随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伦理和道德观念是有落差和变化的。从世界各国来看,在古代,衣服几乎都是蒙住身体,裹得很紧;到了现代,相对就比较放松了。所以,怎么从衣服的长短来判断它到底合宜不合宜,这往往和时代、地域相关。

那么,佛说法的时候也不得不随着人情作一些兼顾,但要知道,这一方面不是真实之义,佛说的真实之义在于我们这个心。

所以,佛法是心法,不是依据穿什么衣服来决定的。如果心中对法有恭敬,有虔诚,有好乐,有欣求,身心归命三宝,那么护法神一定会拥护。当然,如果赤身裸体,或者故意衣冠不整,缺少基本的敬畏和恭敬,这样或许护法神不欢喜。不过,这不是就衣服来讲,还是就心来讲。

阿弥陀佛是报身佛,摄化的对象是遍于十方法界,他当然不能根据某一个地方、某一个时段的人情来说,所以阿弥陀佛的救度不在此限。第十八愿说十方众生,包括不包括穿裙子的人呢?那当然包括,就不谈这些了,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所以,我们修学佛法一定要抓到本质核心。只要念佛,不管你是穿西装,还是穿中国的本装;不管是穿古代的服装,还是穿现代的服装,佛都一定有亲缘、近缘、增上缘的护念加持。从来没有见到经中或者祖师的解释当中说因为你穿裙子了,念佛就没有这三缘的利益,你念佛就不灭罪,护法神就不保佑了,没有这些事。

你只要专修念佛,经中说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二十五位大菩萨长夜随侍。专修念佛的人,可能一般小小的护法神想来保佑你,还够不着呢,因为前面排队的大菩萨太多了。四十八愿当中有一条愿叫天人致敬愿,只要专修念佛,天神地祇都表示他们的敬意。这是我们从道理上要明白的。

当然,在实际现实当中,还是依据人间的规范,像我们去寺院,去庄重、严肃、神圣的场合,都要讲究服装整洁。这是我们归命三宝,尊重贤圣,有这样的心,就自然表现在外表的行仪。不是说我怕护法神不护念我,我才这样穿,不是那样。

好,南无阿弥陀佛。谢谢。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净宗18

End

印宗法师

◎ 袾 宏【原文】六祖既受黄梅心印,隐于屠猎佣贱一十六年。后至印宗法师①讲席,出风幡语②,印宗闻而延入,即为剃染,礼请升座说法。人知六祖之为龙天推出矣,未知印宗之不可及也。其自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

访友人不遇

◎ 李咸用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摘自 《全唐诗》

若要人不死,先下死工夫

病后始知身是苦, 死后方知错用心。这是众生的通病,在没有病时,满以为在世间非常快乐和满足,到有病的时候,不能动,也不能吃,一切都不自由了,再加上种种难以忍受的痛苦,才觉得原来这个身体是令我们苦的,可是

出家人和在家人不同

九十岁老和尚在客堂对一群出家众开示:在胎、卵、湿、化四生中,我们每个都曾去做过,在别道中受完业报,投入父母胎中转为人身。所以,今天我们所得的这人身是从哪一道来的,我们不知道,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业障来,

人不能过得自在,只因有太多的挂碍

觉醒法师百丈怀海禅师是唐代著名的禅宗高僧,我国丛林清规的制定者。他曾写有一首《一任清风送白云》诗歌,这首诗歌在禅门中流传久远,成为历代赞叹出家人悠闲生活的名诗。诗云: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

初学佛人不能闭关

◎ 智 海闭关,又称掩关,这个名词和风气,在印度没有,中国也是到元朝之后,甚至到了明朝,才看到这种修行方式的记载。闭关可能是渊源于西藏佛教的长期洞窟修炼,当喇嘛随着蒙古王朝到了中国内地,闭关方式日渐风

元音老人:讲述修法见护法神的公案

像我们心中心法,也是为了开智慧成佛。六个印有不同的作用,第二印可以消业障,治毛病,也可以开天眼。开天眼就能看见佛、菩萨、地狱、鬼道与十方世界。但是你不要怕,一切相都是你自己,怕的话,就不要用。从前有个

学佛人不求哪10样东西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以病苦为良药。译文:思惟身体不求没有疾病。身体没有疾病,贪欲就会生起。贪欲生起,必定会破毁戒律,退失道心。了知疾病本性空幻,

一日禅: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修行不离世间觉,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当你的心还不能转物时,你的一切要顺其自然,生病时一定要看大夫,该吃药就吃药,该打针打针,手

观辉居士:圆觉经白话解十二 立名付嘱护法

流通分十二 立名付嘱护法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是不思议事。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

藏传佛教-护法部-一髻佛母

独髻佛母是印度常见的事部主尊,通常与圣救度母和具光佛母一起合称为长寿三尊。这种将事部主尊组成三尊相的做法盛行于整个藏区,是西藏艺术中的一种特色。在与圣救度母和具光佛母作为三尊显现时,具光佛母代表的是白

一髻佛母——宁玛“三根本护法”之一

在旧密宁玛派,有著名的“三根本护法”,而一髻佛母正是其中之一。一髻佛母,藏语称“阿松玛”。一髻佛母的外相十分容易辨认,她脸上仅有一只独目,居于额头中央。口中有一枚独齿,尖锐如普巴杵。头上有一个冲天的发

单坚护法 一髻佛母 喇呼拉护法 紫玛护法 格萨尔王

我们都是知道一髻佛母是宁玛派主要三不共护法之一,而且是属于智慧护法,专门护持行者出世间之成就。不过关于宁玛派的其他护法,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宁玛派的其他护法都是谁。单坚护法藏名单坚多杰列巴

一髻佛母等护法略修仪轨

阿央类耶希让夏沃哎嘎匝哲RA结玛奥萨热巴让塔格恰借钦波札坚怎荣借当咪特雷怎多杰札德拉巴匝特吉窍切三耶巴迸茶扎波得措根恭达年内杰巴耶嘉瓦仁增南较旺结涅迪波措钦当括迪惹伦嘿热嘎华钦桑嘿校RA义结达瓜顾丹压

我与护法一髻佛母的梦!

我曾做过两个梦,见到一个人,捡回一条命。世间总有些事在讲述的时候,不得不以“一言难尽”来表述,这件事的开头便是如此。父亲和叔叔入狱,而我也因着某些一言难尽的原因,在十几岁的年纪,于昌都的监狱里经历了一

为什么说业果才是最大的护法

如果你业果没有如理取舍,你认为说,你学学中观,修修什么大圆满,你会开悟,你会证入空性智慧,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先得业果不诬慧,后证人法空性见。”首先要得到业果如理取舍的智慧,而且真正去实践,才能够促使

哪些人不适合修禅

第一种,心理不健康的人。佛法一传给他,他就把佛法扭曲了。这种人凡事只看到黑暗的一面,看不到光明的一面;只接收负面的信息,不接收正面的信息。学佛修道途中必然会出现境界,明明是处在好的境界中,他首先想到的

尸陀林主属于护法吗

尸林怙主,即尸陀林主,又称“墓葬主”。 是本尊胜乐及空行母的不共护法。因此一般我们会在护法的唐卡上方看到胜乐像,以及在胜乐或者空行母唐卡下方看到尸林护法像。密续中说,修持尸林怙主法,能增财富,可得福寿

十二丹玛护法女神

古西藏的十二丹玛女神,藏语称'丹玛久妮',是分布于西藏各地的土地神。后来,莲花生用大法力降伏了她们,将她们的名字更改为'十二丹玛护法女神',简称为'丹玛'。'护法'二字表明她们的身份已经从本地守护神变

十二丹玛护法女神相貌

古西藏的十二丹玛护法女神,藏语称“丹玛久妮”,是分布于西藏各地的土地神。后来莲花生大师用大法力降伏了她们,将她们的名字改为“十二丹玛护法女神”,简称为“丹玛”。根据噶举派的木刻本《欢娱人神焚香书》记载

十二丹玛——宁玛派护法女神

十二丹玛即吐番本有的十二地方女神,莲花生大师在来吐蕃的路上,运用密咒法威力将吐蕃的十二女神慑伏。使其立誓不再作恶并发誓守护雪域佛法。此后,她们就成为宁玛传承里有名的护法十二丹玛女神,在宁玛传承的寺院中

净宗法门法语:用自己的念力调整自己的身体

信心危机。今天整个危机的核心就是信心,对古圣先贤不相信。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感应,出现现代这新一批年轻的量子力学家,把阿赖耶的三细相发现了。这是给大家一个信心,有科学证据,这个不是假的。说万法皆空,现在科

八大明王护法之降三世明王

降三世明王,梵名Trailokyavijaya。又称月黡尊、胜三世、三世胜、降三世金刚菩萨。为密教五大明王之第二,即五部中金刚部之教令轮身。配置于东方。密号最胜金刚。降服贪嗔痴三毒与三界,故称降三世。

净宗法师讲解戒善

问曰:念佛之外,戒善等一切行,何故不论?答曰:一、法本如是。弥陀本愿,唯说念佛,不说余一切行故。此超世本愿,诸佛尚且不及;唯咨嗟共赞彼佛名号,不赞余一切等;又岂容凡情些子分别哉!二、法不别说。如禅宗自

净人不可为僧团去攀缘

僧人以乞食为生,可以乞化饮食,以维持身命来修道,除此之外不攀缘、不化缘,随缘度日。因此作为僧人身边的净人或护持居士,绝不能以供僧的名义去向外攀缘,以免被人误解是僧人变相委托他人为自身谋求利益,从而让

唐密真言宗法器羯磨杵

开口十字金刚杵乃唐密真言宗法器一种,梵名叫“伐折罗”,原来是古印度的兵器,后来被密教吸收为法器。印度古代传说,有位钦酪的仙人,他死后骨头变成了金刚骨,帝释天用它制成了金刚杵作为兵器。十字金刚杵又称羯磨

佛教的护法神金刚力士

在佛教寺院的山门,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两个上身裸体,青筋暴露的肌肉猛男。佛教一般称他们为金刚力士,而民间老百姓一般叫他们哼哈二将,其实他们完全不是一类。金刚力士是从印度神话中发展出来的神王,后来被佛教吸收

楞严大护法:金刚藏王菩萨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金刚藏。在大众中即从座起。五体投地顶礼佛足。礼佛足已前白佛言。世尊我有眷属十四部众一一眷属各有无量徒众。相随现在会中。为我驱使。从昔已来曾持咒法。深奥明了严秘清净。是故而共

修行路上的护法神有多重要

一个发愿做善事的人,会有善神跟随保护;一个受三皈的人,会有三十六天大将军贴身护卫;一个严持五戒的人,更会有二十五大菩萨昼夜护佑。我们在受五戒的时候,一句“能持”,一定要回答得力贯山河,要有让一百年后的

护法神有什么威力

护法神在护持正法方面,确实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对个人来讲,护法神则可以护佑个人修行不出违缘、善始善终。当然,没有信仰的人不一定能感受得到,但对于有信仰、有传承并且有信心的人来说,应该会知晓护法神的力量

护法神有哪些功德

是故一切护神众,居堡即为自身心,当扫不净恶行尘,陈设善行之供品。通过上述道理,大家已经了知,若要得到护法神的保护,行为必须如法稳重、誓言坚定。一切护法神居住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身心。如果我们所作所为非常

护法神是怎样由来的

从本源上讲,护法神大多是外来神,有的来源于印度婆罗门教和印度教,如帝释天、四大天王等;有的来源于西藏苯教和民间信仰,如长寿五仙女、十二丹玛女神等;还有的来源于蒙古和汉地的民间社会信仰,如白哈尔、关羽等

护法神的形象是怎样的

护法神的形象在藏传佛教各类造像中也最为复杂,大体上可以分为善相和怒相两类。善相护法神多为美丽的女性形象,象征和平与宁静;造型也比较简单,一般是一面二臂的坐姿形式,如长寿五仙女等。怒相护法神形象要复杂得

供奉护法神的地方在哪里

佛教寺院供奉护法神的地方是在寺院建筑中的伽蓝殿。“伽蓝”有两种含义,一指寺院的通称,二指佛教的护法神。伽蓝殿是供奉伽蓝守护神的堂宇。在宋代寺院中,伽蓝堂与祖师堂分建于法堂左右两侧,伽蓝堂内供奉伽蓝守护

护法神的定义是什么

首先要知道“护法神”的定义是什么?不是大众争议说是就是“是”或者争议说不是就是“不是”,必须要以佛祖的圣言为根据。除非你的修持“经咒”已经十年八年,“戒行”相当精严,可以说算是老修行,护法神才有可能保

佛教著名护法神都有谁

护法,乃保护佛法,维持正法的意思。护持佛法的善神称作护法神、护法天,如梵天、自在天、帝释天;帝释即民间通称的玉皇大帝、天公。此外,还有四大天王、三界二十八诸天、十二神将、鬼子母等。鬼子母是民间安产与幼

佛教都有哪些护法神

1、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俗称“四大金刚”,是错误的,应该叫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娑婆欲界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位于须弥山山腰的四座山峰上。

真正的第一护法是大元帅明王吗

大元帅明王因地修行的时候与本师释迦牟尼佛同在空王佛座下闻法,一出 家,一在家,二者可以说算是师兄弟,如今师兄释迦牟尼佛于娑婆世界示现成佛,师弟于娑婆世界示现为鬼神王,拥护佛法,虽为鬼神,不受生死沉沦,

藏传佛教中的大黑天护法到底是谁

大黑天(梵语:Mahakala,藏语:Gonpo贡布)又意译为大黑、大时、大黑神或大黑天神等,或者直接音译为摩诃迦罗、莫诃哥罗、玛哈噶喇等名称。在西藏的大小寺庙里,几乎都有一座神秘的护法殿称为:贡康,

能穿裙子去拜佛吗

我们都知道在拜佛的时候要注意很多,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去拜佛,并且还能够让我们收获到很多的好处。有的女性朋友就想问能穿裙子去拜佛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吧。拜佛是件庄严的是需要注意两方

扶刚:白财神为您护法财运

白财神又名白宝藏王,是观音菩萨慈悲化现。 身色如雪山皓白,表消除一切众生因贫困所致的污秽。一头二臂,和悦慈祥,微带怒容,具三圆目,表悲望三世之众生,发桔红色,绻曲。右手持宝棒扬於虚空,左手捉吐宝鼠,左

佛教护法之爱染明王

爱染明王是佛教护法神名。此神外相现忿怒粗暴之形,内证以爱欲贪染即净菩提心的象征,故名爱染明王。佛教以爱染为贪欲为烦恼,以之为明王,是取烦恼即菩提之意。《大日经疏》卷十:“常教以无贪治贪,今教以大贪治贪

曾祖母护法---阿企佛母

阿企护法是佛教的大护法,她是金刚瑜珈女的化身,也就是一切诸佛智慧与事业的示现。她是诸佛之圣母,自大悲心所由出,而化现为五方佛族诸空行。为利益轮迴中的众生,她在不同时空无数次地展露化身。在金刚乘所源出的

禅宗思想:贤宗法师:参禅是参什么_什么是禅定

佛学中的参禅是参生死,普通人参禅可以参生活百态。参禅需要每天坚持,在头脑中放电影一样把自己所纠结的事情放一遍,比如今天自己和谁吵架了,为什么吵,自己讲了哪些不适合的话,接下来怎么办其实就是在静坐的时候

禅宗思想:贤宗法师:禅其实很简单,吃饭睡觉都是禅

禅给人的第一感觉可能是空旷、萧远,让人想起清静的早晨、幽静的落幕,空谷中清脆的鸟鸣,也会想起陶渊明的诗、王维的画。的确,中国古代文人的诗文画作中往往带有深深的禅意,如宋代大儒周敦颐的《题春晚》:花落柴

禅宗五家:临济宗:临济宗法脉

释迦牟尼佛初祖摩诃迦葉二祖阿难尊者(中经二十八代至)西天二十九祖东土初祖达摩大师二祖慧可大师三祖僧璨大师四祖道信大师五祖弘忍大师六祖慧能大师南狱怀让禅师马祖道一禅师黄辟希运禅师临济宗第一代临济义玄法师

禅宗五家:曹洞宗:曹洞宗法脉

曹溪慧能青原行思石頭希遷藥山惟儼雲儼曇成洞山良价云居道膺投子義青芙蓉道楷鹿門自覺宗鏡宗書少室常潤大覺方念雲門圓澄瑞白明雪破闇淨燈古樵智先碧岩祥傑仁壽德峻吉堂智光彌性峰屏卓然慧達東初鐙朗慧空聖嚴。自初祖

禅宗五家:云门宗:中国佛教云门宗法脉传承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第二祖 阿 难 尊者第三祖商那和修 尊者第四祖优婆鞠多 尊者第五祖 提多迦 尊者第六祖 弥遮迦 尊者第七祖婆须蜜 尊者第八祖佛陀难提 尊者第九祖伏驮蜜多 尊者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