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宗法师:唯有阿弥陀佛与众生之缘最深、最亲、最近。
2025-07-18 08:05

若论缘份,则十方诸佛、诸菩萨中,

唯有阿弥陀佛与众生之缘最深、最亲、最近。

佛法是讲缘分的。有人讲:「我跟地藏菩萨缘深,我跟谁谁缘深」岂不知,十方诸佛、诸菩萨当中,只有阿弥陀佛跟众生的缘最深、最亲、最近。为什么这样讲呢?引用一段经文:

《悲华经》言:

娑婆世界,诸众生等,烦恼厚重,专行恶业。

如是众生,诸佛世界,所不容受;

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是他方诸佛世界之所摒弃,以重业故。

《悲华经》是这样说的: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烦恼很厚重,有烦恼就一定会造恶,而且专门造恶,他不专念弥陀啦 ──不要听了这样的话不高兴,这是佛讲的,我们没有自知之明,佛告诉我们,像这样的众生,其它佛的净土都不能容纳、不能接受,你想到别的净土啊,开除你了,为什么?恶业太重了!「一千四佛」代表我们娑婆世界过去所有佛,是所有佛所放弃、舍离,是他方诸佛所摒绝、抛弃,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罪业太深重了。

各位想一想,我们还往哪里去呀?我们的罪业太深重了,连大悲诸佛都救不了!所以,只有阿弥陀佛所发的愿叫「超世悲愿」,过去诸佛所放舍的众生,弥陀要救;他方诸佛世界所摒弃的众生,阿弥陀佛说:「我要建立一个极乐净土,能容纳你们,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个才叫「超世悲愿」。

只有弥陀一佛为我发愿,为我建造极乐国,为我放出无量光明,摄取我,不舍弃我,让我往生,还不一心一意靠倒阿弥陀佛?

悲哉!我等娑婆众生,烦恼厚重,诸佛所不能救,何况菩萨!

唯有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愿行弘深,

主动为我等愚恶众生发起绝无条件、平等救度的深重誓愿。

太悲惨了!我们娑婆众生,诸佛都不能救,何况菩萨!只有佛中之王阿弥陀佛发出不可思议的超世悲愿,经过五劫思惟、兆载永劫修行,主动为我们愚恶众生发起绝无条件、平等救度的深重誓愿。

阿弥陀佛作为法藏菩萨的时候,看见我们娑婆的苦恼众生,常没常流转,十方诸佛都欲救不能,摇头叹息,摆手离开了,业障太重了!「被诸佛所摒弃,被十方净土所不容受」。法藏菩萨发大悲心,说:「我要发出超世悲愿,诸佛救不了的,我主动来救!」

像娑婆世界这样的众生,如果提一点条件,能救得了吗?救不了啊!所以,「绝无条件、平等救度」,用祂的六字名号。

这就是我们专修念佛的根本来源。你不专念佛?只有阿弥陀佛为我们发了这样的誓愿,别的佛没有这样的誓愿、没有这样的能力、没有这样的光明啊!

其愿言:

十方众生,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你看看,我们罪业太深重,十方诸佛救度我们很难,难怪他们都放弃了,而阿弥陀佛救度我们这么容易!「乃至十念,你不往生,我就不成佛!」这么一比较,阿弥陀佛才有资格称为诸佛之王、光中极尊啊!所以说「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机法一体

下面这几句,我们要慢慢来思惟:

若不能使我等往生,阿弥陀佛即不能成正觉;

若能够使我等往生,阿弥陀佛才能够成正觉。

如果不能使我们娑婆世界烦恼厚重的造业凡夫往生净土,阿弥陀佛就不能成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嘛!反过来讲呢,如果能够使我们往生,阿弥陀佛才能够成正觉。对不对?祂有这个力量让我们往生,祂才能成正觉。

阿弥陀佛的正觉依能否使我等往生而定,

我等的往生依阿弥陀佛是否成正觉而定。

阿弥陀佛能不能成正觉,前提条件是依我们能不能往生而定,能够达到这一点,祂才有资格成正觉,不能达到这一点,祂就没有资格成正觉。

我们的往生依什么而定呢?不是依我们的修行而定,是依阿弥陀佛是否成正觉而定,这个叫机法一体。阿弥陀佛如果没成正觉,我们不能往生,祂能够成正觉,我们就能往生!

这个地方很关键,好好听!这是阿弥陀佛本愿的核心。

如今,弥陀既已成正觉,我等亦当得往生。

阿弥陀佛既然已经成正觉了,我们怎么不能往生呢?当然就能够往生了!不然的话,祂不能成正觉呀!

好像翻来覆去地讲,就讲一个道理:阿弥陀佛成了佛,我们才能往生,我们能够往生,祂才能成佛;如果我们不能往生,祂就没有资格成佛。现在他成佛了,那就说明我们能够往生。祂说「十方众生」,没有说哪一个人。

亦即阿弥陀佛将祂的成佛与我等十方众生的往生,结合一体,同时发誓;

阿弥陀佛要成佛,祂不是独自成佛,祂有一个前提:和我们众生的往生结合在一块儿而发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往生是佛的事

我们的往生,在弥陀的誓愿里面已经包含了。往生这件事情,不是你我考虑的,你考虑不算数,我考虑也不算数,是阿弥陀佛作为法藏菩萨的时候,祂考虑的,祂说:「如果不能让你往生,我就不成佛!」所以,众生的往生,是法藏菩萨的任务。

听得懂吗?不是你我的任务啊!你不要把这个任务自己来承担,你承担得起吗?

法藏菩萨说:「这个任务我不完成、众生的往生我不成就,我就不成佛!」现在,祂成佛了,祂的任务完成了。所以,往生这件事情,我们根本不用操心,我们只管念佛,往生的事由阿弥陀佛来操办,念佛的事由我们来操办,「念佛者,我所作也;往生者,佛所作也。」念佛是众生的事,「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佛不会帮你念;往生是佛的事,你不能帮佛的忙。对不对?那么,结果我们念佛的时候,在心中想:「我这样能往生、那样不能往生吧!」种种筹量计度,在心中打算盘,这都是自力。往生是佛力所赐,佛的名号赐予我们往生,在名号当中、在佛的大愿修行当中就有了。我们应该怎么样?舍自力、取佛力,专念名号,决定往生。

就好像坐船一样,坐船者,我所做也;过海者,船所做也。你只管坐船,怎么过海,不用你操心。拿乘船过海来比喻念佛往生,是很贴切的。

那我们念佛,还担心往生不往生吗?不用担心了。

End

印宗法师

◎ 袾 宏【原文】六祖既受黄梅心印,隐于屠猎佣贱一十六年。后至印宗法师①讲席,出风幡语②,印宗闻而延入,即为剃染,礼请升座说法。人知六祖之为龙天推出矣,未知印宗之不可及也。其自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

慈眼视众生

一位有德之士一直为住在城市的东区而苦恼。他举止文雅,行为中正,而东区的人们粗俗随意;他生活有规律,从不过分,但东区的人们却喜欢肆意狂放;他品质高洁,从不能容忍自己有微小的不检点,东区的人们则似乎不太注

本来一切诸法皆空,众生就是放不下

梦参老和尚了生死怎么了?哪部经都要了生死、说放下,放下就自在了,他就是放不下,烦恼。我们好多道友给我写信说烦恼,我也不能跟他直接谈话--烦恼在哪呢,你拿出来给人看一看?你拿不出来,烦恼是无形无相的。烦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预设济度

大安法师这一节是谈浊世津梁,预垂济度。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在这个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里面,我们若是想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竖出生死,很难的。释迦牟尼佛也知道五浊恶世的众生

文殊菩萨度化众生的善巧

一日,阿难尊者向舍利弗提及,自己曾亲见文殊师利所成就的不可思议神通力,及所说妙法。此时,大迦叶尊者也跟舍利弗说,自己亦曾见过文殊师利的希有神通,接着详说整个过程。昔时,世尊成佛未久,文殊师利童子从宝王

李炳南:做菩萨要接受众生的考验

文:苏爱雪公在台中慈光图书馆,讲了将近二十年的华严经,华严经上讲到菩萨的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五十二阶位,当时便去问 雪公老师:‘老师啊!为什么做菩萨,要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和阶位,才

黄念祖:阿弥陀佛的十念必生愿

第十八愿的详细解释一个人在临终时看见地狱,因自己念佛和大家助念,地狱消灭,得到往生,这是我的一个老朋友的弟弟的真实情况。我的这个朋友姓王,江苏有名的中医,也是一位很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弟弟是个阔公子,生

刘素云:众生皆可成佛,放下便是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心得体会题目是:众生皆可成佛,放下便是。我的姐夫郭永发(刘素青老居士的丈夫)今年五月二十日(阴历四月二十二日)早八时预知时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作佛去了。他的往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也

李炳南答:‘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李炳南答:南无就是皈依、敬礼的意思,阿弥陀佛是一尊佛的名字,它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等等意思,等等是指阿弥陀佛的智慧、慈悲、神通无量无边,语言无法说清。这个问题还必须看《阿弥陀经》才知道根源,如果没有

李炳南:随顺众生应要怎样?

问:随顺众生应要怎样?(黄徐招)答:原则不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不执著我见,不障碍他人行为,大体如是,详情难尽。但应最注意者,随顺其善,不但赞叹之,且须助成之,君子成人之美,亦犹是也。

一句“阿弥陀佛”十种妙处

阿弥陀佛,这句佛名,是万种功德的结晶,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漫漫长夜里的明灯。念佛人现世获得的十种妙处。这些都是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上亲口开示的,佛无妄语一、常得一切天神隐形守护

不是众生不是相

◎ 大川禅师不是众生不是相,春暖黄莺啼柳上。说尽山河海月情,依前不会还怅惆。摘自《唐诗宋词》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二集)

尊敬的法师,尊敬的孙会长,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菩萨,大家下午好。阿弥陀佛!今天早晨大家听完经之后念佛念得怎么样?挺好,好。念佛是正行,我们护世息灾也好,我们自己求生净土也好,念佛是第一重要的行门,听经目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我们来看第二十二到二十四愿,我们把今天要讲的经文一起念一下:【我作佛时。国无妇女。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四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昨天我们一起共修了一天,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吗?非常好!今天也出太阳了,昨天阴雨了一天,看来阴气已经逐渐逐渐的退去了。大家能够这样发起真诚的心来念佛,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五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弥陀四十八大愿」,请看第四十二愿的经文,我们一起合掌将此愿文读一下:【我作佛时。所居佛剎。广博严净。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四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德,大家早上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弥陀四十八大愿,请大家打开经本,看第三十九愿,我们一起把这段愿文读一下:【我作佛时。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一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我们继续来学习「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昨天晚上跟大家讲到了第二十四愿,今天从第二十五到二十七愿看起。让我们一起合掌将这段愿文读一下:【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六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我们今天是佛七的最后一天,大家这六天多来,表现得非常好,非常难得,真正发起护世息灾的愿心,一起认真的念佛、学教,希望我们以这样的功德回向这个地区灾难消除、正

度众生的心发不出来能否往生

◎ 大 安问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有云 :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弟子深厌娑婆苦,一心只想往生西方净土,然度众生的大慈悲心一时还发不出来,这样能否往生?答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就是一个大秘密!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这句话中的阿弥陀就是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就像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教主一样。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持名念佛方法非常普及,当前中国汉地很多佛寺墙壁上,都题写

麦彭仁波切开示最简单殊胜、适合末法众生的禅定修法

有一个最殊胜的禅定修法,是麦彭仁波切开示的简单到不可思议的观心和观行修法:心静下来,所有的念头归零,零就是阿赖耶识所有杂念的源头(阿赖耶识是八识当中的一部分,没有很明显的思维活动,相对平静),把心回归

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无上的密咒

现在在家居士,你别看他愚夫、愚妇、老太太,他们真正往生的时候表现得很不错,有些真正预知时至。我们出家人为什么少呢?没有老实地修,我们又接受信施,这里面有一定的原因所在。懂了一些佛法,反而会世智辩聪,觉

众生为何应供养三宝

◎ 龙 树问曰:若满三千大千世界珍宝,从何处得?又诸佛贤圣少欲知足,谁受是者?若凡夫无厌足,何能受三千世界物?答曰:是菩萨是法性生身,住具足神通波罗蜜中,为供养十方佛故,以如三千世界珍宝供养。又此宝物

颠倒众生

颠倒众生斌宗法师讲述诸位!这个名词--颠倒众生,是世尊亲口说的。为什么他要这么说呢?当然有其理由:一切众生乃背觉合尘,认妄弃真,这就是颠倒。现在举一个事实来说:生在娑婆五浊恶世的众生,其贪欲之心特重,

为众生所创立之缘起

善知识是一切功德出生之处故,他们是我等法身父母。因此当我们欢喜、悲伤、困难、危急的时候,会自然而然的祈祷师佛,而且只要信心坚定,凡是伸出的要求索取的手,从来就不会空过。如同父母生养了我们,由于被爱护得

代众生苦

代众生苦◎ 来 果《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岂不理当孝养,应当代受?既是父母,何称众生?要知众生二字,佛菩萨称之当然,我等称众生者,似觉不恭,因众生尽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故也。由此

每逢佳节更要精进用功回向众生

  世间有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佛弟子应该每逢佳节更怜悯众生。记得我们在灵岩山寺的时候,每逢佳节大家都特别要加香诵经、念佛,回向畜类的一切众生,因为人间每逢过节就是那些畜牲过劫--劫难的劫、要命的

发愿利益众生

梦参老和尚菩萨做些个什么事呢?利益众生。总的说一句,就是利益众生。要利益众生,你得有智慧,这个智慧你还得具足方便善巧。智慧不具足怎么办?发愿,你要发大愿,我经常地跟我们道友们说要发大愿。在《优婆塞戒经

向无限的众生回向,才会得到无限的福泽

晋美林巴尊者皈依佛门,想清净涅槃的人,要把积累的一切福泽,去为众生做完全的回向,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涅槃的果位。回向在梵语里叫做巴热那达,意思是完全变成或发展。由智者把一切善根都变成大菩提道,不至于半途

怎样对待众生?如何随顺众生?

大安法师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

病是众生之良药

莲 池【原文】世人以病为苦,而先德云:病者众生之良药。夫药与病反,奈何以病为药?盖有形之身,不能无病,此理势所必然。而无病之时,嬉怡放逸,谁觉之者?唯病苦逼身,始知四大非实,人命无常,则悔悟之一机,而

把你的福报与一切苦难众生分享,你的福报就更大

把你的福报与一切苦难众生分享,你的福报就更大1.世间人常讲折福,什么是折福?工作不认真尽责,与同事不能和睦相处,对上司不服从、不尊敬,对下属没有能够照顾,对不起公司,这就是折福。2.想占别人便宜的念头

每逢节庆更要将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

妙莲法师世间有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佛弟子应该每逢佳节更怜悯众生。记得我们在大陆灵岩山寺的时候,每逢佳节大家都特别要加香诵经、念佛,回向畜类的一切众生,因为人间每逢过节就是那些畜牲过劫,劫难的劫、

见魔最深隐而难知

◎ 憨 山 余初度岭。至五羊时。菩提树下。弟子修六逸公。即相率同辈归依。乃至出岭之南岳。游吴越。相从于艰难困苦中。始终二十五年。未尝少闲。及余归隐匡庐。公素为生死心切。志求向上。亦相从于金轮峰顶。闭死

元音老人:念佛是最适合众生修证得度的一个妙法

佛说,以黄叶止小儿啼,是法无定法,应病与药,所以对症的药都是良药,各种法门都是一律平等,无有高下。末法时期,众生根基比较陋劣,业障深重。所以修法还是以净土最为恰当,契理契机,是最适合众生修证得度的一个

有心识得众生缘

◎ 理 海众生在无尽的生死轮回中,互为种种因缘而懵然不知,故有爱憎亲疏。佛法中有三句话,能帮助我们转变对所有众生的认识,止息这种烦恼分别: 众生皆是过去父母 《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

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此标题是出自《华严经》里的偈子,全偈应是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在日常的修学生活中,我独自思惟,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否与佛陀教导的法相应。想起这首偈子,便想深入了解菩萨的心和众

菩萨慈悲摄受一切众生平安吉祥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是传统中对观世音菩萨的普遍印象;每个时代的苦难众生,都会期待这样一位大慈大悲的菩萨现身、解救人们于烦恼的苦海。如果有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住大定聚,慈观

一句阿弥陀佛 便是最好的念佛法门

一句阿弥陀佛便是最好的念佛法门蕅益大师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 惟 因禅师六祖惠能大师提倡学佛人各须自性自度,度自性众生、他说: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是者,名为真度。邪正迷悟,愚智恶善,怎样来衡量判断呢?佛教认为:贪、瞋、痴三毒为邪,戒

阿弥陀佛的世界

阿弥陀佛是梵语,梵语,就是印度讲的话,翻译成中文就叫无量光,又叫无量寿。无量光,因为他智慧无量;无量寿,因为他福德无量。智慧无量,就叫无量光;福德无量,就叫无量寿。我们为什么要念佛呢?就因为阿弥陀佛在

孝顺父母,超度众生有大功德

孝顺父母,超度众生有大功德海涛法师  如果各位真愿意修行,千万不要生气,骂人,不然你就没修行,特别你在想大乘,你要帮助的就是众生,这个人偷你钱 伤害你,你也要帮助他,这个才叫大乘,这个叫什么?念一下来

善用其心,念念原谅一切众生,不挑众生的短处

善用其心,念念原谅一切众生,不挑众生的短处梦参老和尚我们要转变我们这个心,善用其心,念念的总是原谅一切众生,总是要一个慈悲心,不要挑众生的短处。众生业障很多,要让我们来挑众生的短处,拿佛经来对照众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