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宗法师:在寺院道场里做噩梦是好事吗?是重报轻受吗?
2025-07-23 13:41

问题:

关于梦中代受,我在寺院里总是多次做不好的、被人欺负或者毁容这样的噩梦。听说在寺院道场里做噩梦是好事,原本是这一世在世间该承受的劫难与痛苦,在梦中阿弥陀佛就代我受了,相当于是重罪轻报的一种,这是福气,是好事。

请问这是真的还是假的?求师父给我一个明确、确定的答案,我不想什么问题都模棱两可的。

净宗法师:

这莲友很有意思。好了,明确的答案就是我不知道。让你失望了哈。

这是你自己的事,你吃饭有饱没饱,你问我,我不知道。你要给我一个明确的、确定的答案,我吃饭有饱没饱?我怎么回答呢?自己念佛是不是获得了重罪轻报,自己最有发言权。

下面说几句。

首先以佛法的道理来说,重罪轻报这样的事是有的,这是福报,是好事。重罪轻报,是因为念佛修行,业障消除,福报增长,安心法喜;这和你住在哪儿、做什么梦没有关系的。重罪轻报,非要在寺院里才能帮你重罪轻报吗?非要晚上做梦吗?在你家里,在白天不行啊?

所以,我们自己念佛,是不是已经有重罪轻报,不是看做什么梦,是看我们的心是否获得了平安。

而佛代众生消业,代众生受苦,也不一定非要到梦里去才能代。在佛看来,众生大白天都在做梦,迷而不觉,梦而不醒。

所以,你这个梦如果根据你自己的表达,其实是一个糊涂梦。毁容,其实就是破面子。如果以前面子非常重,那就是业障比较重;你现在如果面子都放下来了,那肯定是重罪轻报了。被人欺负,是折服骄慢,当然也是一种好事。当然,这是一种解读吧,具体还要看你的心性、整体的表现。

所以,如果仅仅讲梦的话,那是没有说道的,说不准。因为凡夫今天这样做梦,明天那样做梦;今晚做梦是毁容了,明晚做梦说不定整容了呢。

如果内心平安,怎么做梦都是好梦,都是消业障。你念佛,如果内心有法喜,有平安,那么梦见整容就是哦,我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帮我整容了;梦见毁容了,哎,让我拉下面子,具有机深信了;梦见被人欺负,那是折服骄慢啦;梦见受人尊重,那是念佛,天人致敬啦所以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解读,主要还是看我们内心有没有平安。

谢谢,南无阿弥陀佛。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净宗18

End

安住道场与发心念佛

我要讲的题目是安住道场与发心念佛。安住道场又分成两部分来讲,即道场与安住。什么叫道场?顾名思义,修道场所名道场。道场有三种,约三世分:现世道场,后世道场,后后世道场。第一现世道场,又可分为小中大三种。

印宗法师

◎ 袾 宏【原文】六祖既受黄梅心印,隐于屠猎佣贱一十六年。后至印宗法师①讲席,出风幡语②,印宗闻而延入,即为剃染,礼请升座说法。人知六祖之为龙天推出矣,未知印宗之不可及也。其自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

文殊道场

◎ 张建成佛教在清凉山不断发展至南北朝时期,佛教在清凉山的发展进入到第一个高潮期。北魏孝文帝继位之初就崇佛敬僧。《古清凉传》记载他曾到清凉山避暑,游行于中台,上置小石浮图,并建清凉寺,还在清凉山射箭畋

幸福人生的秘诀:好事皆赞叹,善缘皆随喜

我们要对治嫉妒心,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嫉妒,还有嫉妒的根源在哪里。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嫉妒二字都用女字旁?这是中国古人造字的智慧,因为他们发现,嫉妒的情绪变化表现得最明显的,一般来说都是女性,并不是说男人

黄念祖:菩提道场 第十五卷

菩提道场 第十五卷黄念祖老居士【又其道场。有菩提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千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华果敷荣。光晖遍照。复有红绿青白。诸摩尼宝。众宝之王。以为璎珞。云聚宝锁。饰诸宝柱

刘素云:法雨惠群生—传递正能量,和合护道场

一、两封来信引人深思二O一四年底,护法居士给我转来两封信,一封信是某道场负责人写的,另一封信是在这个道场挂贴的同修写的。前者诉说管理道场的种种苦衷,后者是状告这个道场对他的种种不公。前者满腹委屈,后者

寺院的文化建设

当代寺院的定位,经济条件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应该放在重要的位置,因为经济活动决定着寺院的生存与发展,任何寺院都面临着这个基本现实。学术研究传统是一种文化行为。古代寺院办文化主要以讲经说法,翻译佛典,撰

寺院五观堂供奉弥勒菩萨的故事

寺院五观堂供奉弥勒菩萨的故事妙江法师弥勒菩萨也叫慈氏菩萨,当时在那个地方叫布袋和尚,就是走到哪儿都笑嘻嘻的,他的慈悲、他的胸怀、心量是无限的。哪儿打板就去哪,哪里有饭就去哪吃饭,所以别人就讨厌他,有些

佛教寺院为何要做早晚功课

在寺院里,全寺僧众每天朝暮都要在大雄宝殿内集体诵经,成为佛教寺院定时念持经咒、礼拜三宝和梵呗歌赞的佛事,在念诵的准则当中冀获功德。由于在课诵朝暮进行,所以称为朝暮课诵或早晚功课。诵经的方式从《金刚顶瑜

亲近道场三要点

◎ 理 海经常有人问:入寺应注意哪些细节,才能合乎仪则?诚然,佛门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来规范大众的言行,但入寺若能牢记静、敬、净三个字,自可合乎规矩、不失礼仪。一、静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可

当下即是觉悟的道场

◎ 吴明山道场不在别的地方,就在此时,就在此地,就在此心。在每一刻回到你内在的觉照。我们一直在寻找,想从这个世界上,为这个身心找到一个安身之处。我们去赚取财富,制造许许多多的关系,学习各种知识,不断地

寺院日常行事之朝时课诵

◎ 圣 凯寺院僧人的生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一定是非常清静而悠闲的,晨钟暮鼓、青灯黄卷,令多少世人羡慕不已。但是,真正的寺院生活其实十分清苦,同时也十分有规律和节奏。僧人们闻钟而起、闻鼓而眠、闻板上殿、

陈大惠:钱拿去建寺院,为什么不布施给穷人呢?

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不把钱布施给穷人,而去建寺庙呢?有个位国外的居士供养了很多钱,于是买了几十万元的大米,一万多双鞋发给穷人。后来发现,送粮食你能发多少个家庭?十万斤的粮食发下去,一个人能分多少

寺院屋檐下为何要挂铃铛?

寺院屋檐下为何要挂铃铛?印能法师在我国一些寺庙等传统古建筑的屋檐下,总能看到这系挂着的铃铛,风吹铃动,悦耳清脆。这种庙宇殿堂屋角的铃铛现今都叫做风铃,亦称惊鸟铃、护花铃。顾名思义,就是说当风吹过时风铃

为什么进寺院见到的第一尊法像是弥勒菩萨

为什么进寺院见到的第一尊法像是弥勒菩萨觉醒法师常去汉地寺院的信众发现,大多寺院在进了山门入天王殿后,正中映入眼帘的第一尊菩萨像都是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菩萨,却并不是正襟危坐说法或禅定的法像。他那笑口常开

在寺院如厕的讲究

◎ 广 行 在寺院如厕也是有讲究的。进厕所后,须三弹指,提醒坑中啖秽鬼,及时回避,这样就不会触怒它们,彼此都不骚扰,并且心里默念一偈: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嗔痴,蠲除罪法。(一遍)。 不能隔壁与别人

进入寺院殿堂先跨哪一只脚?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仪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文明。中国佛教之礼仪,不仅蕴含佛教种种行为规范,更是我们对佛菩萨的一种尊重和虔诚。寺院礼仪很多,通常会有人问我,进入寺院殿堂是先跨哪一只脚?是男左女右吗?一

寺院的墙大多为黄色或红色?

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我们在朝访游历名川古寺时,一定会觉得那些飞檐翘角的汉传佛教寺院建筑,规模不一,各有特色,但外墙大都是黄色或者红色,这是什么缘由呢?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到了君王的重视和礼待,寺院多

唐人习业山林寺院

◎ 严耕望 唐代中叶以后,读书山林寺院,论学会友,蔚为风尚,及学成乃出应试,以求闻达,而宰相大臣、朝野名师亦多出其中。王昌龄《上李侍郎书》云:昌龄岂不解置身青山,俯饮白水,饱于道义,然后谒王公大人以希

坐道场

坐 道 场◎ 黄 檗 问:无边身菩萨,为什么不见如来顶相?师云:实无可见,何以故?无边身菩萨便是如来,不应更见。只教尔不作佛见不落佛边,不作众生见不落众生边,不作有见不落有边,不作无见不落无边,不作凡

家庭也是道场

净慧法师各位道友:在石家庄这座省会城市,一连七天举办禅修活动是不是第一次,我不是很清楚。不过,我自己在这里主持都市禅堂的禅修活动,一连七天,这还是第一次。七天当中,也同各位分享了一些佛法与修行的内容。

人家富贵你不要羡慕,你多做好事、莫问前程

人家富贵你不要羡慕,你多做好事、莫问前程梦参长老编者按:在世间生活,有些人得尽荣华富贵,有些人则十分拮据。当我们贫穷时,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大富大贵的因缘是什么?佛门又是如何看待财富与经商的?在此

唐代长安寺院的饮食

◎ 孙英刚 长安佛教寺院的饮食是完全区隔于一般物质史或经济史的做法。围绕着长安城中偷盗僧食和破戒饮酒现象,笔者试图从佛教戒律、寺院生活、宗教想象、灵验感通故事等出发,探讨寺院饮食问题,进而在隋唐长安城

家庭即是道场,生活是作佛事

净慧家庭,是人在一生中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基础,所谓成家立业。如果不把家庭当作道场,修行人的修行就无法落实。《维摩经》上讲: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诸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空寂故。所以家庭

读书,是世上第一等好事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世间有益于身心的活动挺多,若论益处,都比不过读书。读书,是世上第一等好事。1、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之益处,首先在于增长见识。人生一世,总不能做井底之蛙。对广阔世界的认识,正

界诠法师:去寺院听法就像给汽车加油

修行,不是说修一下子马上就能够成就,我念佛念了好久了,诵经诵了好久,就能解决;我们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业障太多太多,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智慧、耐力去跟它对抗,慢慢地磨练。所以说有智慧,我们自己才能够把握

进寺院要注意八个问题,你都知道吗?

佛教寺院是清净的圣地,所以,信众游客进入寺庙一定要注意以下八个问题:一,衣服要整洁,不能只穿背心、短裤、打赤膊、穿拖鞋。二,当寺内举行宗教仪式时,不能高声喧哗干扰。三,未经寺内执事人员允许,不可随便进

修行不仅在寺院,更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导语:修行从自身起,从实际处入手!真正的道场不只是寺庙和禅堂,真实的道场更是每一个当下眼前的存在和每一个念头。修行不是一种逃避;更不能成为一种心灵的娱乐,或是争权夺利。修行要从实际问题入手,每一个实际

智慧法语:佛说其实修行无处不在 浑身都是道场

编者按:道场是什么?你知道四大菩萨的道场吗?你的道场在哪里?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慈悲喜舍是道场,其实我们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是道场。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疲苦故。喜是道场,悦乐

夫妻是最深远的修行,家才是极好的道场!

夫妻就像两扇门。《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代表男女。阴阳也代表天地,阳为天,阴为地。在家庭天地里,伦常关系就叫天地阴阳。日代表阳,月代表阴,日月合在一起为明,如果阴阳不合就不明。所以,夫妻阴阳和

这座400年的寺院有尊世界最高檀香佛!

[原标题]通讯:探访康巴名寺桑披岭寺沿着硕曲河流淌的方向一路前进,在层峦叠翠的半山腰上会与恢宏的桑披岭寺相遇。阳光洒在桑披岭寺的金顶,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桑披岭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全名为噶

涨知识!寺院屋檐下为什么要挂铃铛?

在我国一些寺庙等传统古建筑的屋檐下,总能看到这系挂着的铃铛,风吹铃动,悦耳清脆。这种庙宇殿堂屋角的铃铛现今都叫做风铃,亦称惊鸟铃、护花铃。顾名思义,就是说当风吹过时,风铃叮当作响,用来惊吓鸟类,保护廊

看牡丹何必去洛阳 山西有座寺院一定让你不虚此行

巍巍双塔,馥郁牡丹。(图片摄影:三晋都市报记者周俊芳)硕大无朋,花香四溢。(图片摄影:三晋都市报记者周俊芳)[原标题]双塔寺,邂逅400年的牡丹硕大无朋,花香四溢,色彩斑斓,真可以用牡丹花下死,做鬼也

去寺院拜佛应注意什么?

每年节假日,很多人都会去寺院拜佛祈愿,但是拜佛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如何拜佛才如法如理呢?烧香拜佛时,又该说些什么?下面介绍一些在寺院拜佛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在殿堂礼拜时,不能站在大殿的中央,因为这是

多数人都不知道,进入寺院殿堂先跨哪一只脚?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仪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文明。中国佛教之礼仪,不仅蕴含佛教种种行为规范,更是我们对佛菩萨的一种尊重和虔诚。寺院礼仪很多,通常会有人问我,进入寺院殿堂是先跨哪一只脚?是男左女右吗?一

春节出行:居士进入寺院的一些礼仪常识

礼仪,是一种规范,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中国佛教的礼仪不仅包含佛教的行为规范,而在这种行为中更蕴藏着中华文化。礼仪在某种角度来讲也可视为,维护人们日常生活当中行为的潜规则,因为它毕竟不像法律那样具有强

揭秘佛教寺院钟楼:108响,声声降魔惊醒迷梦

扬州文峰寺钟楼钟楼俗称钟撞堂、钟堂、钟台、钓钟堂,为七堂之一。即寺庙中悬挂梵钟之堂宇。古时与经楼相对,通常与鼓楼分居伽蓝之两翼。盖钟楼虽渊源于印度祇园精舍无常堂之悬挂颇梨钟,然印度及锡兰等地并无其制,

佛教寺院不同大小的钟敲击时都有什么规矩

在佛教里,钟分大钟和小钟两种。大钟,又称为梵钟、洪钟、钓钟、撞钟、鲸钟等等。因为它在撞响的时候,能够清净寺院梵刹,所以称为梵钟因为它的声响洪亮致远,所以称为洪钟;因为它是吊在钟架上被撞击而响的,所以称

涨姿势:汉传佛教寺院中必不可少的七座建筑

五台山普寿寺山门五台山南山寺钟楼五台山显通寺大雄宝殿在一座佛寺中,殿宇建筑很多,根据宗派的不同,寺中之殿阁楼台建筑多少不定,但有7种建筑是必不可少的,叫做伽蓝七堂。至于七堂的用法和取舍,根据时代之不同

详解汉传佛教寺院天王殿的秘密

天王殿是三门内的第一重殿,殿中间供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像后供韦驮天,面向北,东西两旁供四大天王像。四大天王东方天王名为提多罗吒,此云持国,能护持国土,领毗舍阇(此云颠狂鬼)、乾闼婆(此云香阴)神将,是帝

居士如何在寺院挂单修行?

居士住在寺院修行,在佛教中称为挂单。这也是从行脚僧到寺院投宿挂单引申而来。在汉传佛教中,单是指僧堂里的名单,行脚僧把自己的僧衣挂在名单之下,表示暂住,因此称这样的投宿为挂单。后来也用在居士暂住寺院修行

看完这座四川寺院的“火锅斋” 想立刻来一盆

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让身在都市的您时时倍感鸭梨,尤其是寒冷的冬日更加有几分蓝瘦香菇的赶脚!这时您需要一份温暖,一份可以从内心速涌全身的温暖。它不是一个深情的拥抱,一句暖心的话,更不是几行难忘的寄语。它需

如何逃离噩梦魔抓 教你八招轻松做到

假如你饱受噩梦困扰,并因此失眠,适当改变日常习惯就可以减少噩梦的发生。《改善你的梦境》一书列出了几种方法,教你如何摆脱噩梦。如何逃离噩梦魔抓 教你八招轻松做到1. 不要怒气冲冲或者精神紧张地入睡,要给

林克智:寺院游览趣话

寺院游览趣话林克智初次来到寺院旅游观光,人们往往会对所看到的东西产生好奇,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弄清楚其来龙去脉。这样的问题不少,但为篇幅所限,我们择其要简介如下:1.僧人见人为什么要合掌我们在寺院游览

观辉居士:圆觉经白话解十一 如何安立道场

十一 如何安立道场于是圆觉菩萨⒈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

叶衣观音的道场

叶衣观音是观音菩萨三十三体中的一个,主要是保护众生。叶衣观音也是一切诸佛智慧所幻化的观音,所以我们多修持一些关于叶衣观音的经典是非常的好的。那你知道叶衣观音的道场是哪里吗?叶衣观音的道场是来自于三亚南

杨柳观音--心若是道场无处不宁静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的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的来以香花供佛,依经典的记载,常以香花供

圆光观音的道场

福保佛学大词典 对“圆光观音”解释如下:【圆光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背负火焰之观音也。逢刑戮时念之。取法华经普门品:‘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之意。 观世音菩萨,无量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