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孔子知人
2024-10-22 08:50

◎ 高 深

《列子仲尼》有一节主要是子夏问孔子,他的几位同学都各有什么特点,孔子逐一作答,全文大致如此: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颜回的为人怎样?孔子回答说:颜回为人仁义,比我强。子夏又问:子贡的为人怎样?孔子说:子贡的口才很好,我不及。子夏接着又问:子路的为人怎样?孔子说:子路的勇敢超过了我。子夏再问:子张的为人怎样?孔子说:子张的为人庄重,我不及。

子夏听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有些糊涂起来,便规规矩矩地起身问道:这么说,他们几个都比你强,那他们为什么还拜你为师又向你学习呢?孔子说:你坐下来,听我慢慢告诉你。颜回为人仁义但不懂得变通;子贡口才好但不够谦虚;子路很勇敢却不懂得退让;子张虽很庄重但难于和别人沟通。他们四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所以都愿意拜我为师,跟我学习。

知学生莫如师。孔子对自己的学生观察很细致,评价也基本准确中肯。说明孔子是一位合格的老师。

最令人感动的是,学生虽然或性格、或脾气、或才能等方面都有一些缺点,但作为师者、尊者的孔子,首先发现的是学生的优点,是自己不及学生的地方。他一生能教出七十二位贤人,说明他知人,很了解自己的学生,懂得发掘学生的特长,扬长避短,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智莫大于知人。物有阴面阳面,人有优点缺点。认识人很难,难就难在除了客观存在以外,还有感情参与其中。比如给一个人的品行打分,亲者与疏者往往差别很大。《警世通言》中有两句话说得很好: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亲者容易重视誉的一面,疏者容易重视谤的一面。这对今天的我们也有相当的借鉴作用,要全面看人,看他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从他的长处中看到他的短板,从他的短处中看到他的长项。天之寒热可测,人之善恶难猜,知人难于知天,不可不慎!

摘自《文摘报》

End

孔子知人

◎ 高 深《列子仲尼》有一节主要是子夏问孔子,他的几位同学都各有什么特点,孔子逐一作答,全文大致如此: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颜回的为人怎样?孔子回答说:颜回为人仁义,比我强。子夏又问:子贡的为

孔子和老子的对话,流传百世的千古智慧!

中国历史上的两位圣人--老子和孔子,曾有过一次相会,他们的畅言,留下了千古美谈。让我们细细聆听,在研读和品味中,感知古圣先贤的胸襟和智慧!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宣扬行仁爱、复周礼、施仁政,但诸侯国群起纷争

诸葛亮:人要有三明--先见之明、自知之明、知人之明

先见之明是智慧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论做人还是做事,眼光要长远,要有预见性。聪明人看得懂,精明人看得准,高明人看得远。没有远见的人只能看到眼前,而有远见的人会看到将来可能存在的机会并积极做好准备

知人而不评人,是做人最温柔的姿态!

《诗经》里面讲: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里,年轻的女孩子哀求情郎:别踩坏我家的菜园子,也别折了我种的青檀树。我并不是心疼青檀树,而是害怕流言。你要知道这世上的流言啊,是多么可怕啊。一、不能知人,遑论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