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莲池大师答:西竺之言,称“梵语”者,乃本乎光音天人之所传也。今言:“梵者,净也。对华而言,文质之谓。”
2025-05-18 08:58

问:西竺之言,称梵语者,乃本乎光音天人之所传也。今言:梵者,净也。对华而言,文质之谓。盖不足以尽之。况彼梵音,岂有质而无文?此土华言,岂有文而无质?儒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释称文随于义,义随于文。若彼质此文,则互有阙。《辅行》云:古来诤竞未生,西方之言,皆称胡语。后因道士伪造《化胡经》,方以葱岭之西为梵,葱岭之东为胡。今若以净释梵而为质,岂可以乱而释胡,致使文、质俱丧也?

莲池大师答:疏中文质,略借此间语而为影喻。意以梵者清白之相,华者文彩之相。殊无大故,何必费辞?然古人既取华对梵,必有义也,不可忽也。又引文质彬彬,甚为不当。文、质必兼,何以商尚质,周尚文耶?二代何以称圣世耶?优波离之净戒,迦旃延之文饰,二尊者不彬彬耶?盖从其所重,固无妨也。又行之洁白者名梵行,音之古淡者名梵音,奚不可以净而释梵也?况以净释梵,出自古译。清凉大师《华严疏》亦云:梵是西域之音,具云勃[口*蓝]摩,此翻云净。离染中极,故名为梵。夫离染而言极者,正清净之至也。又引文义相随,以证文质。然义一字,安可为质?华、梵尚不得称文、质,文、义顾可称文、质耶?又胡者,夷狄也。五天,赡部之中央,诸佛之生处。概之为胡者,谬人之论,非僧所宜言也。又净、乱何可相对?净是染净之净,非动静之静。而云以净释梵,以乱释胡,使文、质俱丧。何言之无谓也!

End

是天人师,得无量寿

巨赞法师已经是十几年前,我看过了叶绍钧的《两法师》之后,脑膜上常常泛现着身长鹤立,道貌蔼然的弘一法师的清影,虽然我并没有见过他。之后,我终于也出了家,在杭州,从厦门,听到关于他的许多消息。二十四年(1

念佛被人嘲笑不要怕,会有天人护佑你!

问:我吃素,天天听您讲经,念佛求往生,我成了边缘人。有份信仰真不容易,没人赞叹反被嘲笑。请开示。大安法师答:首先你念佛的目的是什么?念佛是一大事因缘,是要解决旷劫以来解决不了的大事。在我们这个地球人类

致虚极,守静笃,道长教你如何做到天人合一!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今日道历 | 每日一道 何谓天人感应

何谓天人感应道教认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能够相通,人天的世界是相应的。天有什么,人也有什么。天中有日月,人身有阴阳。天中有五行。人中有五脏。简单说,人是天的副本。也以此萌生出中医医学的理论。有关天人感

养生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善养生者,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筋骨。由此可见,养生,不单单是锻炼身体养筋骨。吃饱吃好养形态。更要滋养我们的心神,荣养我们的心智。而现在的社会环境,压力很大,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的为了名利生活。无暇顾

欲界的人类的祖先是堕落天人

欲界人类的祖先是堕落天人《增一阿含经》卷第三十四载:“水灭地复还生。是时,地上自然有地肥,极为香美,胜于甘露。……观看彼地形还复之时,光音天子来下世间,见地上有此地肥,便以指尝着口中而取食之。是时,天

极乐世界的天人和菩萨有何差别

净界法师:其实这个问题有很多佛学院的同学问我,说这个愿里面什么是国中天人、国中菩萨、国中声闻?我看过所有的批注,不管是古代的祖师、现代的大法师批注,从来没有在这个地方解释过,好像这个文字不存在一样。后

光音天人是怎么来的

地球初成,地壳未能全涸,地面于是呈现一片乳色,由天上看来,地球光亮无比,光照甚远,光音天上的天众男女,有天福享尽而性轻躁的,觉得稀奇,试图探险,竟以神足飞行,先后来到地球,散布各洲,见地上有甘泉涌出,

神秀所传之东山法门

神秀所传“东山法门”,宗于‘文殊般若”的“一行三昧”,应重视这一特性──念佛,法性平等的合修。这一特性,‘传法宝纪”也明白说到:“忍、如、大通之世,则法门大启,根机不择,齐速念佛名,令净心”。忍,是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