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信愿行三资粮具足,但是要紧在临终一刹那间念头,如果遇上水火灾难或者发生车祸,这样就没有预备念佛,能够往生吗?李炳南答:念成习惯后,自然脱口而出。我们看到世上的人,一遇到痛苦,就会呼天呼地,喊爹喊娘
李炳南答:你所提的问题,对那些无真信切愿实修的人才存在。这些人即使没有你所提的那些问题,也不能往生。在炮火连天、天灾人祸时,还不去抓紧时间念佛,那么平素的懒散就可想而知,他的心本来就不在道啊!
问:不吃素能往生吗?李炳南答:虽然不能吃素,但也要戒杀,方便吃五种净肉,如此就不会妨碍往生。什么叫做五种净肉呢?第一,动物被杀情形没有亲眼看见的;第二,动物被杀时的惨叫没有亲耳听到的;第三,不是为我而
一、逆境得转变,灾难能消除人的苦乐,原是一种果报,这却得合三世来观,若不懂这个道理,是很难讲通的。现在我们遭受逆境,遭遇灾难,当然是因果关系;要最快的把他转变消除,就是「念佛」。经上说过:至心念佛一句
◎ 梦 参 一切众生在怖畏当中、衰恼当中、忧患无明的暗蔽当中,永远离不开苦难。不觉不知;也不惊不怖,一点恐惧都没有。火已要烧到身上了,苦痛切已,心不厌患,既不恐怖,也不发愁,也不求出离。形容什么?形容
由于我的自私自利,由于我的虚荣浮华,造成了包括我父母在内四对老人的苦难折磨,我拆散了两个家庭,让两个孩子都没有了正常的生活环境,我现在是人财两空,身败名裂。也许你正准备找一个情人,也许你现在就是别人的
有一位上海的女士一见到我就痛哭流涕,说她丈夫欺骗她。她刚跟她丈夫结婚半年,她丈夫就在外面花天酒地、吃喝嫖赌,是个流氓。她说她现在想离婚,想找一个好人过日子,问我行不行。我看着她说:我直接跟你讲,你找不
◎ 稻盛和夫我认为人心是一种由多个同心圆环绕而成的多层次结构。由外向内依序为:1、知性--后天所学到的知识和道路2、感性--主宰人的五感与感情等精神活动的心3、本能--维持肉体所需的欲望4、灵魂--裹
网友:请问法师,一个人的一言一行真的很令人反感、很讨人厌,你说应该怎么欣赏他?学诚法师:感恩他让自己学到:不能这样做人做事。网友:在家、在单位或在其他地方,我们与人相处时,难免有好多看不惯和难以接受之
距离产生美。不必靠太近,各自都有各自的生活,不必离太远,我们的生活圈还有交际。人和人的相处,是一门学问,要做好一点,真的不容易。离得太远了,关系就淡了;可靠得太近了,恩恩怨怨就来了。不管是家人朋友,还
楞严经白话解 第六卷 第十六章 地水火风空见识 随缘施设无实义之一内容提要:地水火风空见识七大种,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来藏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人无知,错误地认为是因
第十六章 地水火风空见识随缘施设无实义之一内容提要:地水火风空见识七大种,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来藏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人无知,错误地认为是因缘生或自然有,都是识心分
楞严经白话解 第六卷 第十六章 地水火风空见识 随缘施设无实义之二原文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
第十六章 地水火风空见识随缘施设无实义之二五 空大种无自性原文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
楞严经白话解 第六卷 第十六章 地水火风空见识 随缘施设无实义之三原文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
第十六章 地水火风空见识随缘施设无实义之三原文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往生是需要内心清净,没有杂念的,如果你烦恼多,那么在修行时就会出现杂念,这样不但对自身的修行有影响,也会影响自己往生之路。所以在修行时一定要清除烦恼,不要有任何的杂念。 其实往生原因很多,大概最重要的
念佛的人很多,为什么不能往生?不可以说他念佛不勤,信得不深,他也真的是深信切愿,他也是很认真的念佛,可是处人接物他用的心就不一样。念念还是为自利,所谓自私自利,这样的人念佛念得再好不能往生。为什么?不
11月20至21日,在美丽如画的厦门南普陀寺,灾难危机与佛教慈善事业暨第二届宗教与公益事业论坛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主办,厦门南普陀
爱与敬畏是灾难给人类有价值的启示魏德东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9.0级大地震,又引发了海啸与核电站爆炸,诸灾相遇,创伤倍增,震惊世界。每每灾难降临,无不打动宗教信仰者的心怀。在一般科学意义上,灾
相信人们都是非常害怕灾难的,因为这些东西从来不讲情面,而且很可能夺走我们最珍贵的东西,而其实这些灾难,其实也都是婆娑世界的苦啊!总是在一个接着一个的向人类走来,生命中的无奈啊!总是让我们的生活面临着诸
《华严经•世间净眼品》中说:“一时佛在摩竭提国寂灭道场,始成正觉,其地金刚具足严净,众宝杂华,以为庄饰。”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就是这个道场在摩竭提国,是释迦牟尼佛成佛的那个地方,有金刚宝座清净庄严
畜生道烦恼是重一点,所以他跟人道相比,当然人道往生的比畜生道多,但畜生道里面在自性方面跟我们是平等的,他在畜生道里面他的佛性没有减少一点,他堕到畜生道里面去变成鹦鹉、八哥,也许他前辈子曾经修过佛道啊,
问:请问师父,弟子学佛已多年,但淫欲心很重,并且还常常去色情场所,发生邪淫之事。请问这会不会影响弟子往生净土?本幻法师答:汝真一痴人,说此痴话!佛于《楞严经》中言: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
问:我是一个26岁的罪恶凡夫,现在没有出家的打算,因为我想结婚成家,可是如果结婚成家呢,我的心肯定用在自己老婆身上 ,用在世俗上,这样就会有牵挂,一有牵挂,我就怕临终的时候心在老婆孩子身上,这样跟往生
问:一心念阿弥陀佛,别的什么也不作,连往生回向也不作,可否往生?答:六字洪门,本是不回向法门,虽理论如此,但信愿行是净土资粮,回向就是发愿,无愿就不能往生,所以回向不可以废除。至于说别的什么也不作则未
问: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师父,这是说五逆和谤佛之罪不能往生吗?常敏法师答:五逆和谤佛之罪不能往生吗?五逆和谤佛之罪是极重的罪业。佛
问:念佛不明理能往生吗?常敏法师答:南无阿弥陀佛!我们未来的归宿在哪里?对于往生这么大的事情,我们到底有没有把握呢?我们到底能不能得到佛的救度?我还有烦恼没有断,我的心不清净,我病还没有好,净土三资粮
每个念头象无线电波传遍整个虚空法界,只要你的心起一个念头,你这个念头在十方法界,就像一张网一样,把整个你的法界网罗在里面。起善的念头,你的法界呈现的就是善的法界;起恶的念头,你的法界就呈现的是恶的法界
念佛人可以自杀以求早点往生吗?印光法师答:念佛之人,不复作生死业,然宿业未尽,何能即得往生。若厌世心切,竭诚尽敬,专志念佛,求佛垂慈,早来接引,则亦有之。若自戕其生,以期往生,则便成枉死鬼矣。以彼工夫
问:叶老居士现年七十八岁,每天念佛万声以上,已十年。因当地风俗,老人去世后一天左右即行火化,这是否会障碍往生?大安法师答:这不要担心。常规的作法是继续念佛八小时,或二十四小时以后,可以沐浴更衣。停放两
出家要吃些亏,又要带三分呆,心似寒灰枯木,是非从何处来。是非从哪里来?是非从争强好胜中来,如果你不争强不好胜,甚至你还会学一点吃亏,是非就迎刃而解,是非到你这里就没了,化解掉了。所以古人说,来说是非者
问题:请问,念佛求往生能否提前走,不要等到阳寿尽了,趁年轻就走可以吗?大安法师:一般来说是不可能提前走的,因为阿弥陀佛发愿是临命终时来接引。这个话已经告诉你,你命中有多少寿命,你就过完你命中的寿命,阿
问题:为什么觉得学佛后灾难更多,生活更加束缚和不如意,经常活在纠结中?没有学佛时好像还没有这么多的烦恼,家庭也没有这么多的不和谐。这是哪里出了问题?要如何走出这种困境?净宗法师:首先说,初学佛的、认真
问:没发菩提心,念佛能往生吗?答:真正发菩提心「众生无边誓愿度」是很难的,如果要求发菩提心才能往生,敢说当今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往生。阿弥陀佛要救度一切众生,所以并不要求一定发得起菩提心才能往生。《观经
有人说我愿生心不够,不猛利。真信切愿,要达到什么程度才叫切愿?要像刚出离牢房,马上奔回家那样迫切的心情,我还没有。我遇到苦恼事了,愿生心就强一点;现在春光明媚,生意还不错,身体还可以,家里还蛮平顺的,
问题:爸爸不信佛,我每天念佛回向给他能往生吗?为什么动物不念佛,但有人念佛回向给它,就能往生,这是什么道理?往生极乐必须念佛吗?还有,我们念佛超度老祖宗、冤亲债主,也要他们本身念佛才行吗?净宗法师:这
问:自杀的人助念能往生吗?答:能!《念佛感应录》第三集第356页吴绍贞即是其证。
问:如果不能清净持戒,念佛能往生吗?答:能!《念佛感应录》第三集第135页莹珂法师即是其证。《观经》中品下生以下都是无戒、破戒、造罪的人临终念佛而往生的。一般法门修持都要求「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问题:如果跳操唱佛的人,不愿意参加共修,却乐意一直这样,每天参加一小时的拍手念佛操,听佛号唱佛号,可能没有什么信愿,他也能像念佛的鹦鹉一样自然往生吗?净宗法师:这个不好回答,我们是凡人,难以究竟搞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