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不在迷路
2024-10-20 09:38
◎ 柏拉图
真正的医生是为人体健康服务的,而不是为了赚钱。医生既为医生,他谋求的不该是医生的利益,而是病人的利益。舵手不是普通的水手,而是水手们的支配者,他要关心的不是自己得了什么好处,而是他手下所有水手的利益。同理,在任何政府里,统治者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百姓的利益,恰恰相反,他的一言一行都该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有一些现象司空见惯,似乎很难驳倒。比如,正义的人跟不正义的人相比,总是处处吃亏。正义者和不正义者合伙经营,正义的人分到的红利总是少。再看交税,假设两个人收入相等,正义者总会比不正义者交得多。假设有钱可拿,正义者会分文不得,眼看着钱被不义之人一扫而空。要是担任公职,且不说别的损失,正义者首先会无暇顾及私人事业,其次,因为正义,他不肯损公肥私,也就会得罪亲朋好友,不肯为他们徇私枉法。而不正义的人恰好相反,有本事到处捞油水。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罢了,不能说明正义的真谛。
有人觉得,最不正义的人最快乐,不愿意为非作歹的人反而最吃亏、最苦恼。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极端的不正义就是窃国者的暴政。平常人犯了错,被查出来就要受罚,名誉扫地,背上强盗、拐子、诈骗犯、扒手等种种恶名。而那些不仅掠夺钱财、还剥夺人权和自由的人,不但没有恶名,反而被认为有福有权--受他们统治的人这么说,知道他们行不义之事的人也这么说。难怪有人说:不正义的事只要干得大,就会比正义更有用,得的好处也更多,因而,行不义之事也可以是明智的。如果你这么想,就等于把不正义归入美德和智慧,把正义归入相反的类别,就彻底颠覆了是非黑白!
每一事物,凡有一种功能,必有一种特定的品德。眼睛有其功能(看),就有一种德性(看得到)。如果眼睛没有德性,只有它的缺陷(看不到),就不能发挥它的功能。事物有功能,恰是因为有其特定的德性,不能发挥功能则是由于特有的缺陷。心灵也有德性。正义就是心灵的善德,不正义是心灵的邪恶。心灵失去了特有的德性,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心灵的功能。所以,由坏心灵指挥、管理的事一定是坏的,由好心灵指挥的一定好。
再来说挣钱这件事。各种技艺彼此不同,是因为各有独特的功能。医术给我们健康,航海术使我们航程安全。二者都能挣钱,但不能说医术和航海术是同样的技术。舵手由于航海而身体健康,他是在赚钱的过程中变健康的,但你不能把他的航海术叫做医术。医者行医得到报酬,你也不会把他的医术称为挣钱术。如果有一种利益是所有人都能享受的,那显然是因为大家用了同样的、而不是各自特有的技艺,比如说,医术带来病人的健康,但如果医生得不到报酬,他就不能从本职技术中得益。换言之,因为我们用上了独门技术、又用上了挣钱术,所以得到了报酬。是挣钱术产生了报酬,这在各行各业都一样,每种技艺尽其本职,劳有所得,并使技艺的对象受益。
没有哪种技艺或统治手段是局限于谋求自身利益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他们驾驭对象,是为了谋求对象(也就是弱者)的利益,而非为了强求强者的利益。所以,如果没有回报,世间没有谁甘愿去当统治者,去揽人家的是非,去订正他人的恶行恶状。做了统治者,他就要报酬,因为他拿出自己在治理方面的才能努力工作,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他们要治理的对象。想要谁心甘情愿扛下这种统领性的工作,你只能动用三种方式:给名,给利,如果他不愿意干,就加以惩罚。
惩罚也是一种报酬?当然是!这种报酬可以使最优秀的人来当领导。你肯定知道:贪图名利被视为可耻,事实上也的确可耻。因此,好人不肯为名为利来当官,不肯因为任公职而公开拿钱因而被人当佣人看待;更不肯假公济私,暗中舞弊,被人当做小偷。名誉也不能让好人动心,因为他们没有野心。所以,只能用惩罚这招,强制他们当官。最大的惩罚莫过于:你不去管人,却让比你坏的人来管你。好人怕被这样惩罚,所以勉强挺身而出。他们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是迫不得已,因为实在找不到能和他们相提并论的好人来担当重责。
这就怨不得大家看不起那些没有受到强迫,自己非要当官的人了。假如全国都是好人,大家势必会争着不当官,和现在大家争着要当官一样踊跃。那时候才能看出来:一个真正的治国者追求的不是私人利益,而是老百姓的利益。所以,有识之士宁可受人之惠,也不愿多管闲事。
必须承认,世界上有不正义的城邦,用不正义的手段去征服别的城邦,居然也能把那些城邦置于自己的奴役之下。要问的是,这个国家既然能征服别的国家,必然有强大的势力,这种力量究竟是靠不正义来维持呢,还是必须倚仗正义才能得到?大到城邦、军队,小到盗贼团伙,乃至任何集团,想要共同做违背正义的事,如果彼此相处时毫无正义可言,一定很难达成目的。不管自由人还是奴隶,不正义总会使人彼此仇恨,互相倾轧,乃至无法一致行动,令其分裂、仇恨、争斗不休。而正义使人们友好、和谐。
不正义似乎有这么一种力量:不论在国家、家庭、军队或者任何团体里面,不正义首先会让他们产生分歧,因而不能一致行动;其次,使他们彼此为敌,不仅内讧,也跟正义的人们为敌。同样,一个人若是不正义,不义的能力不会轻易丧失,而会累积起来,渐渐的,不正义积少成多,早晚会爆发出它的全部本领:首先,使这个人自我矛盾,自相冲突,拿不出主见,不能行动;其次使他与自己为敌,并视正义者为敌人。
正义的人更聪明,更能干,更好相处,而不正义的人呢?你简直无法与之合作。所以说不正义者可以一致行动,实在有点不合逻辑--因为,他们如果彻底违反正义,结果必然是内讧。他们残害敌人,而不至于自相残杀,正是因为他们之间多少还有点正义感。哪怕就凭这么一点儿正义,他们做事才好歹有点成果;而他们之间的不正义,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他们自己的恶行。不如这么说,绝对不正义的、真正的坏人,绝对做不成任何事情!
    摘自《理想国》
 
End
◎ 柏拉图真正的医生是为人体健康服务的,而不是为了赚钱。医生既为医生,他谋求的不该是医生的利益,而是病人的利益。舵手不是普通的水手,而是水手们的支配者,他要关心的不是自己得了什么好处,而是他手下所有水
 
大乘佛教不管是烧香拜佛、诵经磕头,还是闻思修行,任何一个善事都离不开菩提心。任何善事行善都要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去做,这样才能叫做大乘佛法。没有菩提心不叫大乘佛法。没有菩提心不叫做大乘佛法。大乘佛教的灵魂
 
◎ 稻盛和夫我认为人心是一种由多个同心圆环绕而成的多层次结构。由外向内依序为:1、知性--后天所学到的知识和道路2、感性--主宰人的五感与感情等精神活动的心3、本能--维持肉体所需的欲望4、灵魂--裹
 
第一章灵魂和轮回观念的产生文明人自信:人是天地间唯一有自我意识,能认识自己的生物,正是这一特殊禀赋,使人具有超越自然的可能性,判然自别于进化程度低于自己的动物界。人类学家和哲学史家认为,灵魂、心身问题
 
中国有句古话:人死如灯灭。但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人体的死亡有了新的看法。物理学家用科学仪器证明灵魂存在俄罗斯著名科学家、世界著名的人脑研究所的维得罗夫斯基教授对记者说:俄罗斯的科学家经长期观测
 
道教法术与灵魂之谜研究道家法术,就必须触及到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世界上是否确实存在鬼神?如果回避这一关键问题,研究工作就根本无法入手,那无异于缘木求鱼。因为修习法术是从不回避鬼神的,这项技术就是要同鬼
 
你是否冷落了你的灵魂?祈祷是几乎所有宗教修炼的重要内容。佛教中重要的百字明咒,内容其实是一段很长的祈祷文。离开了祈祷,便不可能有宗教。祈祷的本质是向往。向往一种比人类更伟大的存在。在这种向往中,我们在
 
一个人把自己交给痛苦比交给快乐更容易一些。譬如,听别人讲话,听到最后,耳朵里只会记住两类话:最愿意听的和最不愿意听的。然后,喜欢听的未必化成快乐,但不喜欢听的一定化成了痛苦,其他的都化成了风。风早已刮
 
《道德经》是万经之王。它之所以称之为万经之王,是因为它系统地揭示了宇宙的根本真理;揭示了宇宙万物形成和化生的源动力;揭示了人类与这个真理和源动力的根本依存关系;揭示了人类提升品质回归大道的必由之路。道
 
(三)真神论与灵魂说前文对于庐山慧远思想的分析中,已经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即在玲珑剔透、不可言说的“实相”、“空”、“中道”面前,神不灭的灵魂说如此根深蒂固,以致于很多中土人士难于理解其深刻的含义。尽
 
 问:灵魂与佛性有什么区别? 元音老人答:灵魂是佛性与无明的和合。如你没有识得本性,著相的,就是灵魂。有分别心,有粘染的就是灵魂。魂与魄也有区别。有人说三魂七魄,就是三分灵魂七分魄。魂是阳气,魄是阴气
 
民间传说人类死亡后的灵魂,附着在生者的身体中,简称灵魂附体。但道教正统典籍有明确记载:人死后,三魂升天,七魄入地,唯留人生前寄居身体内的变化生前人形象,称之为鬼。因此,鬼并不是人的灵魂。对于民间所说的
 
问:法师,为什么我一打坐就有灵魂出窍的感觉,很吓人。宽容法师:坐禅主要要把心态调好,坐禅有三个方法,第一,调身,第二,调息,第三调心,你感觉到有灵魂出窍,心里不自在的感觉,属于第三调心,心没调好,坐禅
 
赵朴初答:佛教内部对这个问题也有争论,甚至后来瑜伽系的学者也有删去第七、第八识而只谈六识的。但主张阿赖耶缘起论的人认为阿赖耶不是一个常住不灭的东西,而是永远在迁流变化着的,这与一般灵魂的意义不同。好像
 
关於灵魂有两派说法。一派认为没有灵魂─ 即无神论,这是主流意见;另一派则认为有灵魂,是非主流意见,赞同的人数比较少。没有灵魂派的理由是这样,因为大脑坏了,心智功能就丧失。坏一部份,就丧失一部份;坏全部
 
中阴身即是俗所谓“灵魂”中阴者,即识神也。非识神化为中阴,即俗所谓灵魂者。言中阴七日一死生,七七日必投生等,不可泥执。中阴之死生,乃即彼无明心中,所现之生灭相而言,不可呆作世人之死生相以论也。中阴受生
 
问:请问所谓灵魂出窍,灵魂出窍真有此事吗?最近科学家以虚拟的方式证实灵魂出窍只是一种错觉。请问如何解释?答:科学家模拟灵魂出窍这个现象,我在网络上看到。这个事情在国内、在海外很普通,科学家实验不出来。
 
复活的灵魂(印度)王炯如译◎怎能不信?你相信灵魂不灭吗?你相信肉体虽亡,灵魂却永存;有时会借着人的身体而复苏?受过现代科学洗礼的人们也许会对于具体描述灵魂的语言文字引为笑柄?不过,现在所要叙述的奇妙的
 
灵魂的探讨既知处理死亡之重要,当探讨何谓「灵魂」、世间人所谓「鬼」是何所指,此二者是否存在,及其相互关系。今言「灵魂」,乃民间惯用说法,就佛教专有名词,应称「第八意识」。精神主体有眼识、耳讥、鼻识、舌
 
一般人的观念中,除了他是唯物论者,往住都会相信人人都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近代欧美倡行的灵智学会,他们研究的,也就是灵魂。以为人的作善作恶,死后的灵魂,便会受着上帝或阎王的审判,好者上天堂,坏者下地狱
 
惟贤法师答:这个问题就是说明心性和灵魂的差别。佛教不讲灵魂,若执著有个灵魂,认为这个灵魂生生世世在转来转去,像是有个东西一样,就叫常见。佛教分别人生轮转的四个阶段叫四有:生有、本有、死有、中有,这四有
 
惟贤法师答:光明正大就叫阳神,奸巧诡诈叫阴神。中国过去讲君子之流是阳神,小人之流是阴神。这有点神话色彩。灵魂出窍就是灵魂脱体,就是说明神识可以单独存在,肉体不过是一个旅店,他寄托在这个肉体上。他的神是
 
什么是佛教里的心性与灵魂?心性与灵魂有区别吗?这个问题就是说明心性和灵魂的差别。佛教不讲灵魂,若执著有个灵魂,认为这个灵魂生生世世在转来转去,像是有个东西一样,就叫常见。佛教分别人生轮转的四个阶段叫四
 
灵魂、神识是否第六意识?人临终时已昏迷,念佛助念管用吗?(2010.09.20章华寺)答:灵魂、神识包含第六意识,但不只是如此。人临终时已昏迷,念佛助念管用吗?管用。现在是这样,到底你要不要帮助人临终
 
佛教认为人的身体会报废,而人的灵魂不会报废。佛教提倡跳出六道轮回,就是于灵魂来讲。本来佛教不讲灵魂,佛教叫做神识,叫做心性,最高的层次叫第八阿赖耶识。佛教提倡修心,就是心灵的修养。所以,佛教文化也叫做
 
昨天一个朋友来讲,讲现场的话――这次远东航空公司失事。嘿,他说这次真惨!害惨了!我说我也晓得你嘛,一个朋友,他的最好朋友,就是讲出大概你们大家都认识――曹开阶,七十多岁海军的老长官,战务局的局长也做过
 
问:各教各用何法证明人有灵魂?而此灵魂又有何不同说法?(黄圣吼)答:教有邪正,理有深浅,深者正者,尚有几分相似,浅者邪者,大都盲人谈星,聋子讲乐,不过戏论而已,哪有闲时间,与他磕牙。儒书易经上有游魂为
 
问:灵魂与佛性有什么区别?元音老人答:灵魂是佛性与无明的和合。如你没有识得本性,著相的,就是灵魂。有分别心,有粘染的就是灵魂。魂与魄也有区别。有人说三魂七魄,就是三分灵魂七分魄。魂是阳气,魄是阴气。人
 
问:灵魂与佛性有什么区别?元音老人答:灵魂是佛性与无明的和合。如你没有识得本性,著相的,就是灵魂。有分别心,有粘染的就是灵魂。魂与魄也有区别。有人说三魂七魄,就是三分灵魂七分魄。魂是阳气,魄是阴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