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澄 静原来,文殊师利与诸大菩萨、声闻大众,在逝多林听毗卢如来演说妙法。毗卢如来看见南方众生根基已熟,需派有高尚德行的菩萨去化度。他的慧眼扫视着全场,选中了多才善辩、具足大智慧的文殊师利童子,命他率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千万背来哟!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哟!真的哟,比什么咒语都厉害哦!佛都告诉我们了。这叫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在这一段。你们听《楞严经》,这
叙言在这个大时代里,一切都在变,变动之中,自然乱象纷陈。变乱使凡百俱废,因之,事事都须从头整理。专就文化而言,整理固有文化,以配合新时代的要求,实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是任重而道远的,要能耐得凄凉,
◎ 慧 云蕅益大师(1599一1655),是明末清初四位高僧中最年轻的一位。大师的一生,受《楞严经》影响极大,可以说《楞严经》的思想与义理一直伴随并启发着大师,包括他的出家、修持、度众。其间过程,记载
读《楞严经》而开悟的几位禅师◎ 觉 禅《楞严经》内容丰富,被誉为小三藏,各个宗派都可以在本经中找到呼应处,如天台引之说止观,禅门援以证顿超,净宗取以归弥陀,中观由此见性空。但在汉传佛教八宗之中,《楞严
◎ 澄 静据传,在很多年以前,有个地方名福城,城中有一个长者,年近半百,膝下无子,家境贫寒,日子难度,感其命苦。他听说释迦牟尼佛已成正觉,正在逝多林与诸菩萨说法,便跑到佛前,投地就拜,放声大哭道: 佛
◎ 虚 云方才有几位询问楞严经意旨,兹乘大众在此机缘,略说概要。此经原有百卷,而此土所译,只有十卷。初四卷示见道,第五第六等卷示修行,第八第九卷渐次证果,最后并说阴魔妄想。阿难尊者为众生示现询问,而
《楞严经》大意◎ 虚 云方才有几位询问《楞严经》意旨,兹乘大众在此机缘,略说概要。此经原有百卷,而此土所译,只有十卷。初四卷示见道,第五、第六等卷示修行,第八、第九卷渐次证果,最后并说阴魔妄想。阿难尊
◎ 达 照见道部分是讲《楞严经》讲法的缘起,以及如何见道。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楞严经》的经题。经题全称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为《大佛顶首楞严经》。这个全称实际上包含了三藏
第五十三章 童子往生六岁童女 欢喜西归民国时代有位张鹤仙童女是湖南醴陵人,五岁就皈依善成法师,跟随母亲念佛,吃素打坐。民国二十二年五月初,忽然问她母亲:听说有人念佛念了三四年才往生西方,我念佛还不到一
在佛陀时代的印度王舍城地方,有一位商人的儿子,因为父亲出海经商,遇难死于海上,他们家里,仅靠他的母亲做苦工并向邻里亲戚们借钱维持生活。因为他家太穷了,所以大家都叫他贫生童子。贫生童子渐渐长大了,并且也
第四十九章 色界四禅十八天内容提要:十八天名字: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九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
第四十八章 仙道与欲界天内容提要:十种仙:地行仙、飞行仙、游行仙、空行仙、天行仙、通行仙、道行仙、照行仙、精行仙、绝行仙、这些都是在人间修炼身心之人,虽不修大乘正觉,但都可以修成一些福德,享千万岁寿命
卷第十八第五十二章 色阴区宇十种幻相内容提要:色阴区宇十种幻相:一、眼前精明流溢,二、体内精明流溢,三、精魄递相离合,四、心魂灵悟心光发明,五、过度刻意用心过分,六、细心密澄洞察幽微,七、五尘并消纯定
第五十一章 认识止观魔事 以免认贼为子内容提要:世尊提醒阿难及大众,在止观中所见到的无数非无漏的十方国土,都是迷顽妄想建立的。应当知道,心中的虚空,犹如太空里的一片浮云;心中的世界,不外是太空中的一粒
第五十三章 受阴区宇十种魔心内容提要:受阴区宇十种魔心:一、引悲魔入心,二、引狂魔入心,三、引忆魔入心,四、引下劣易知足魔入心,五、引常忧愁魔入心,六、引好喜乐魔入心,七、引一分大我慢魔入心,八、引轻
卷第十九第五十五章 行阴区宇十外道论之一内容提要:行阴区宇十外道论:一无因论,二、圆常论,三、一分常论,四、有边论,五、 颠倒不死矫乱遍计虚论,六、五阴死后有相论,七、五阴死后无相论,八、五阴死后俱非
卷第二十第五十六章 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之一内容提要: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二、立能为心成能事果,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五、立妄求因成妄冀果,六、立虚无心成空亡
第五十七章 五阴根源 五种妄想内容提要:坚固妄想是色阴的根源,虚明妄想是受阴的根源,融通妄想是想阴的根源,幽隐妄想是行阴的根源,颠倒细微精想就是识阴的根源。色与空是色阴的边际,触及离是受阴的边际,记与
劝持叙首楞严王,具足万行。总持三昧,熏修奢摩他路。开示众生,妙在一门超出。由庆喜恨多闻而未全道力,故迦文因妄见而直指人心。七处之征,宝镜磨尘而本明自现。八还之辨,金錍刮膜幻影随消。斥攀缘,则心不是心。
卷第三第五章 见性不变 不生不灭内容提要:答波斯匿王:肉身无常,终要坏灭。见性不变,不生不灭。原文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
第十章 别业妄见 同分妄见内容提要:别业妄见是各别人所见的妄见,同分妄见是众多人所见的相同的妄见,两种妄见都是因眚翳而生。离了有眚的妄缘,便是妙明正见。见性没有眚翳,有眚翳不叫见性。原文阿难白佛言:世
第十一章 觉性非和合非不和合内容提要:世尊举见性与明、暗、通、塞四相为例,阐述见性与所见物像非和合非不和合。原文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
第十八章 释疑二 四大周遍法界 何以互不相克内容提要:众生迷惘,背觉向尘,便有风动、空晴、日明、云暗等种种世间有为相都在心中显现。佛以妙明不生不灭的境界合于如来藏,如来藏心只是清净微妙的本觉之性,圆照
第二十一章 除五浊恶见 依无生因地内容提要:世间可以造作的法,有哪个不变坏?虚空不是造作出来的。所以虚空始终不坏灭。把浊水置于器皿中,静置一处,沙土自会下沉,见到清水,这是初伏客尘烦恼。去掉泥尘,只存
第二十六章 结从心解 也有次第内容提要:世尊以华巾绾结解结为例,引导阿难明白,解脱心中根结,也有次第。初解之时,先得人无我;及至空性圆明,成法无我;得法解脱后,把空相也空掉,便说是菩萨入三摩提,得无生
卷第十第二十八章 圆通本根二 眼鼻舌身意内容提要:阿那律陀旋见循元。周利盘特迦反息循空。憍梵钵提还味旋知。毕陵伽婆蹉纯觉遗身。须菩提旋法归无。(观辉按:此章为何只说眼鼻舌身意五根,不说耳根?因为后面另
第三十章 圆通本根四 地火水风空识内容提要:乌刍瑟摩谛观暖触流通无碍。持地菩萨持平心地离一切尘。月光童子谛观水性悟得通达。琉璃光法王子观风无依悟得菩提。虚空藏菩萨观空无边妙力圆明。弥勒菩萨诸法唯识证圆
第三十五章 必断杀盗淫 切戒大妄语内容提要:不断淫心,必入魔道。不断杀心,必入神道。不断偷心,必落邪道。犯大妄语,断如来种。原文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
卷第十三第三十六章 正法末世建坛修行仪轨内容提要:详细介绍涂抹场地、布置法器、张挂画像、净身进坛、持咒修行等具体修行仪式轨则。原文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提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
第三十七章 佛顶光明般怛啰咒内容提要:世尊给与会大众念颂佛顶光明般怛啰神咒。原文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爱。求多闻故,未证无为。遭彼梵天邪术所禁。心虽明了,力不自由。赖遇文殊,令我解脱
第四十一章因地十心内容提要:世尊对阿难说修行因地十心住,其名为:干慧地、信心住、念心住、慧心住、定心住、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住、愿心住。原文阿难,是善男子,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
第四十二章 十住十行十回向内容提要:一 十住是: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二 十行是:欢喜行、饶益行、无嗔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着行
伽耶舍多之母因梦见拿镜子的天神而怀孕,七天之后生下伽耶舍多。伽耶舍多刚出生时,肌肤细腻光润,有如晶莹琉璃,而且散发阵阵芳香,充盈整个房屋。他从小就表现出超常的禀赋,思维敏捷,言谈得体,无论什么事都一点
第六章 第二节 从《大佛顶首楞严经》谈起第二节 从《大佛顶首楞严经》谈起一、虚空藏菩萨修行在楞严经中第五卷,释迦摩尼佛问诸大弟子们,讲讲如何修行圆通法门以及方便进入三摩地境界的方法,当时虚空藏菩萨讲解
佛教界自古有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的说法。《妙法莲华经》传入中国较早,而《楞严经》则较晚。在《楞严经》尚未传到中国之时,就已久负盛名了。公元580年,有位印度的僧人来到中国,拜访天台宗的智者大
1、楞严经所讲意义很深,大家在读楞严经时,一定要用心去读,这样才能知道经文当中所讲的意义,才能更加的了解楞严经。2、楞严经是重要经文,大家在读的时候,要一字一句的读诵每一句,在读的时候也要看清经文中的
见浊: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到了劫浊产生了以后,概念已经有了,我外在的世界,你就以现在的根身,这个根身你怎么以为
阿难当知:你应该知道。是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种族:这个咒,常常的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那么多的金刚藏王菩萨;不单他自己,而且还有菩萨的种族。“那由他”是印度的十四个大数目之一
《楞严经》,具名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是一部不可思议的经典!我们大家都知道,佛法是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古时候,中国有许多高僧大德到印度去留学、取经,他们没有见到这部经典;玄奘
衿羯罗、制咤迦二童子一般常见于不动明王左右,在不空罥索法体系中也常存在与不空罥索观音两侧。衿羯罗童子,一切做事悉皆成办,画像为二臂,着红色服饰,嗔面怒目、赤黄色头发,手持罥索;制咤迦童子,二臂欢喜相貌
又云八大金刚童子,不动尊之使者也。八大童子仪轨曰:‘一慧光菩萨,二慧喜菩萨,三阿耨达菩萨,四指德菩萨,五乌俱婆誐,六清净比丘,七矜羯罗,八制吒迦,是等使者,四智四波罗蜜,为亲随顺大日教令故显现此形,围
指不动明王之使者。又作八大童子。即:慧光、慧喜、阿耨达、指德、乌俱婆哦、清净、矜羯罗、制吒迦。[圣无动尊八大童子秘要法]。指随侍文殊菩萨之八大童子。即光网、地慧幢、无垢光、不思议慧、请召、髻设尼、救护
指不动明王之使者。又作八大童子。即:慧光、慧喜、阿耨达、指德、乌俱婆哦、清净、矜羯罗、制吒迦。指随侍文殊菩萨之八大童子。即光网、地慧幢、无垢光、不思议慧、请召、髻设尼、救护慧、邬波髻设尼。佛教中四大菩
不动尊使者八大童子之印言。(一)慧光,印为金刚合掌,忍、愿(左、右中指)竖合如针形。真言:唵(om!)缚日罗(vajra,金刚)摩帝入缚罗(matijvala,慧光)菩地质多(bodhicitta,菩
(一)指不动明王的使者︰(1)慧光童子︰稍现忿怒状,着天冠,身呈白黄色,右手执五智杵,左手执莲,上有月轮。以袈裟璎珞庄严。(2)慧喜童子︰面露微笑,外形慈善,色如红莲。左手持摩尼,右手持三股钩。(3)
八大金刚童子:1、指不动明王之使者。又作八大童子。即:慧光、慧喜、阿耨达、指德、乌俱婆哦、清净、矜羯罗、制吒迦。2、指随侍文殊菩萨之八大童子。即光网、地慧幢、无垢光、不思议慧、请召、髻设尼、救护慧、邬
关于八大金刚童子的知识有很多的,只要我们用心的去学习就能够收获到很多的知识,并且还能够真正的了解到八大金刚童子是什么,那么,下面就让我们针对这个问题来了解下吧。(一)指不动明王之使者。又作八大童子。即
八大金刚童子其中一共是八个童子,所以我们在学习八大金刚童子的时候,可以一个个的去学习,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到其中的童子,今天就先让我们来了解下八大金刚童子之制吒迦童子吧。八大金刚童子,又云八大童子
一、慧光童子,面貌少忿怒,着天冠,身色黄白色。右手持五智之金刚杵,左手执莲华,其上安月轮。身着袈裟,有耳璫环钏臂脚钏,种种璎珞,庄严于身。二、慧喜菩萨,左手持摩尼宝珠,右手把三股钩,天衣珠璎,庄严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