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林清玄:水晶石与白莲花
2025-05-09 12:22

在花莲监寮海边,有一种石头是白色的,温润含光,即使在最深沉的黑暗中,它还给人一种纯净的光明的感觉。把灯打开,它的美就碰然一响,抚慰人的眼目。把它泡在水里,透明纯粹一如琉璃,它给人的感觉不像是人间之石。

我一向非常喜欢石头,捡过的石头少说也有数千颗,不过,这水晶石使我有一种低回喟叹的感受,在雄山大水的花莲竟然孕育出这许多透明浑圆、没有缺憾的石子,真是令人颤动的呀!

疑似水晶的石头原不产在海里,它是花莲深山的蕴藏,在某一个世代,山地崩裂,石块滚落海岸,海浪不断的磨洗、侵蚀、冲刷,使其成为圆而晶明的面目。

疑似水晶的石头花比水晶更美,因为它有天然的朴素的风格,它没有凿痕,是山林钟秀的孕生,又受过海浪永不休止的试炼。

疑似水晶的石头使人想起白莲花,白莲花是穿过了污泥染着的试探,把至美至香至纯净的花朵高高标起到水面,水晶石是滚过了高高的山顶、深深的海底,把至圆至白至坚固的质地轻轻地滑到了海滨。

天地间可惊叹的事物不少,水晶石与白莲花都是,人世里可仰望的人也不少,居住在花莲的证严法师就是。

第一次见到证严法师,就有一种沉静透明如琉璃的感觉,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不必言语就能给人一种力量,那种力量虽然难以形容,却不难感觉。证严法师的力量来自于她的慈悲,还有她的澄澈,佛经里说慈悲是一种力,清净也是一种力,证严法师是语默动静都展现着这种非凡的力量。

她的身形极瘦弱,听说身体向来就不好,她说话很慢很慢、声音清细,听说她每天应机说法、不得睡眠,嘴里竟生了痤疮;她走路很从容、轻巧,一点声音也无,但给人感觉每一步都有沉重的背负与承担。她吃饭吃得很少,可是碗里盘里不会留下一点渣,她的生活就像那样子一丝不苟。

有人问她:师父天天济贫扶病,每天看到人间这么多悲惨事相,心里除了悲悯,情绪会不会被牵动,觉不觉得苦?

她说:这就像爬山的人一样,山路险峻、流血流汗,但他们一点也不觉得辛苦;对不想爬山的人,拉他去爬山,走两步就叫苦连天了。看别人受苦,恨不能自己来代他们受,受苦的人能得到援助,是最令我欣慰的事。

我想,这就是她的精神所在了。慈济功德会的志业现在已经全国都知道了,它也是近代中国最有象征性的佛教事业,大家也耳熟能详,不少赘述。我来记记两次访问证严师父,我随手记下的语录吧:

这世间有很多无可奈何的事、无可奈何的时候,所以不要太理直气壮,要理直气和。做大事的人有时不免要求人,但更要自己的尊严。

未来的是妄想、过去的是杂念,要保护此时此刻的爱心,谨守自己的本分;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人有无限的可能。

人心乱,佛法就乱,所以要弘扬佛法,人心要定,求法的心要坚强。

医生在病人的眼里就是活佛,护士就是白衣大士、是观世音菩萨,所以慈济是大菩萨修行的道场。

这世界总有比我们悲惨的人,能为别人服务比被服务的人有福。

现代世界,名医很多,良医难求。我们希望来创造良医,用宗教精神启发良知,以医疗技术来开发良能,这就能创良医。

我一开始创建慈济的时候是救穷,心想一定要很快消灭贫穷,想不到愈救愈多,后来发现许多穷是因病而起的,要救穷,就要先救病,然后才盖了医院。所以,要去实践,才知道众生需要的是什么。

不要把阴影覆在心里,要散发光和热,生命才有意义。

菩萨精神是永远融入众生的精神,要让菩萨精神永远存在这个世界,不能只有理论,也要有实质的表现。慈悲与愿力是理论,慈济的工作就是实质的表达,我们希望把无形的慈悲化为坚固的永远的工作。

一个人在绝境时还能有感恩的心是很难得的,不过一个永保感恩心付出的人,就比较不会陷入绝境。

每一分菩提心,就会造就一续芳香的莲花。

当我决心要创建一座大医院时,一无所有,别人都告诉我那是不可能的,但我有的只是像地藏菩萨的心,这九个字给我很大的力量: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我得过几次大病,濒临死亡,我早就觉悟到人的生命不会久长,但每次总是想,如果我突然离开这世界,那么多孤苦无依的人怎么办?

这都是随手记下来的师父说的话,很像海浪中涌上来的水晶石,粒粒晶莹剔透,令人感动。

师父的实践精神不只表达在慈济功德会这样大的机构,也落实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她们自己种菜、自己制造蜡烛、自己磨豆粉,静思精舍一直到现在都还保有这种实践的精神。甚至这栋美丽素朴的建筑也是师父自己设计的,连屋上的水泥瓦都是来自她的慧心。

师父告诉我从前在小屋中修行,夜里对着烛光读经,曾从一支烛得到了开悟,她悟到了:

一支蜡烛如果没有心就不能燃烧,即使有心,也要点燃才有意义,点燃了的蜡烛会有泪,但总比没有燃烧的好。

她悟到了:一滴烛泪一旦落下来,立刻就被一层结出的薄膜止住,因为天地间自有一种抚慰的力量,这种力量叫肤。

为了证验这种力量,她在左臂上燃香供佛,当皮被烧破的那一刹那,立即有一阵清凉覆盖在伤口上,即是肤;台湾话里,孩子受伤,妈妈会说:来!妈妈肤肤!这种力量是充盈在天地之间的。

她悟到了:生死之痛,其实就像一滴烛泪落下;就像受伤了,突然被肤。

她悟到了:这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对我们说法,这种说法常是无声的,有时却比声音更深刻。

师父由一支蜡烛悟到的烛光三昧,想必对她后来的行事有影响,她说很喜欢烛光的感觉,于是她自己设计了蜡烛,自己制造,并用蜡烛和人结缘。从花莲回来的时候,师父送我五个静思精舍做的蜡烛。

回台北后,我把蜡烛拿来供佛,发现这以沉香为心的蜡烛可以烧十小时之久,并且烧完了不流一滴泪、了无痕迹,原来蜡烛包覆着一层极薄的透明的膜,那就是师父告诉我的肤吧!我站在烧完的烛台前敛容肃立,有一种无比崇仰的感觉,就像一朵白莲花从心里一瓣一瓣的伸展开来。

证严师父的慈济志业,三十几万位投身于慈济的现代菩萨,他们像蜡烛一样燃烧、散发光热,但是不滴落一滴忧伤的泪,他们有的是欢欣的菩萨行。

他们在这空气污染、混乱浊劣的世间,像一阵广大清凉的和风,希望凡是受伤的、跌倒的、挫败的众生,都能立刻得到肤肤,然后长出新的皮肉。

他们以大悲心为油、以大愿为炷、以大智为光,要烧尽生命的黑暗,使两千万人都成菩萨,使我们住的地方成为净土。

慈悲真是一种最大的力呀!

我把从花莲带回来的水晶石也拿来供佛,觉得好像有了慈济,花莲的一切都可以做为天地的供养,连花莲这两个字也可以供养,这两个字正好是妙法莲花的缩写,写的是一则千手千眼的现代传奇,是今日世界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End

林清玄:生命的馅

在面包店,我为了买奶酥面包或花生面包而迟疑半天,因为两种我都爱吃,但一天只能吃一种。后来我买了奶酥面包,是不得不作的选择。排队付账的时候,我想到,买面包时的迟疑也就像人生里的每一个选择一样:我们要买一

林清玄:养壶

一个朋友家里有几十把茶壶,用以泡不同的茶,对我来说有一点不可思议。他说:茶壶是很奇怪的,只要混过了别的茶叶,就一辈子也洗不清了。所以一把壶只能泡一种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问。可以这样说,陶壶是有细胞

林清玄:咸也好,淡也好

一个青年为着情感离别的苦痛来向我倾诉,气息哀怨,令人动容。等他说完,我说:人生里有离别是好事呀!他茫然的望着我。我说:如果没有离别,人就不能真正珍惜相聚的时刻;如果没有离别,人间就再也没有重逢的喜悦。

林清玄:烦恼中生出的菩提

人生的实相是烦恼。佛经里常说:人生有八万四千种烦恼,也就是八万四千种尘劳,我们看到这个数目一定会心生惊吓,原来人生竟人这么多的烦恼,但这是指烦恼的种类,如果说到一个人一生所遇到的烦恼,那么,八万四千也

林清玄:出家、受具足戒之前,要问你是人吗?

从佛陀的时代到现在,每当有人请求出家,或受戒之前,一定要先问:你是人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是,才有资格出家或受戒。我听到这种说法时非常感动,在六道中天人、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只有人才可以出家受戒

林清玄:东坡三章

安之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有一个方外知己佛印禅师。有一天两个人在杭州同游,东坡看到一座峻峭的山峰,就问佛印禅师:这是什么山?佛印说:这是飞来峰。苏东坡说:既然飞来了,何不飞去?佛印说:一动不如一静。东坡

林清玄:为现在,做点什么

有一天,我在敦化南路散步,突然有人从背后追上我,她一面喘着气,一面说:请问,你是林清玄吗?我说:是的。她很欢喜地说:我正想打电话到出版社找你,没想到就在路上遇见你。你有什么事吗?我说。我她欲言又止,接

林清玄:山谷的起点

一位烦恼的妇人来找我,说她正为孩子的功课烦恼。我说:孩子的功课应该由孩子自己烦恼才对呀!她说:林先生,你不知道,我的孩子考试考第四十名,可是他们班上只有四十个学生。我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很

林清玄:忏悔从前的坏种子

如何改变我们的命运?第一个叫忏悔,这不只是宗教的,你对着太太忏悔、对你的小孩子忏悔,都可以改变命运。什么叫忏悔?就是承认我们今天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有很多的意外,有很多的遗憾。为什么有很多遗憾?因为从前

林清玄:佛鼓

住在佛寺里,为了看师父早课的仪礼,清晨四点就醒来了。走出屋外,月仍在中天,但在山边极远极远的天空,有一些早起的晨曦正在云的背后,使灰云有一种透明的趣味,灰色的内部也仿佛早就织好了金橙色的衬里,好像一翻

林清玄:请把开心当成一种习惯吧!

已看惯了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圆缺;习惯了春夏秋冬的冷暖,世间万物的改变;却很难看淡人间的悲欢离合、情仇恩怨,更难将伤心难过看得风清云淡。经过了很多年的改变以后,将开心当成了一种习惯,于是我发现我

林清玄: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

在我的家乡有一句大家常用的俗语: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这是一句乐观的、顺其自然的话,大约相当于船到桥头自然直,或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意思。由于在家乡的时候听惯了大人讲这句话,深深印在脑海,在我

林清玄:先吃冰激凌 还是先拜佛

到圆通寺的大殿拜怫,在我右边拜佛的是一位中年的妇人,很虔诚地在那里顶礼。我也专心地拜着佛,突然听到右边传来劈啪两声巨响,回过神来,发现右边的妇人正打着小孩的耳光,由于用力极猛,连静寂的佛殿都回响着嗡嗡

林清玄:老板打瞌睡的启示

午后,路过一家家具店的门口,看见老板坐在门口打瞌睡。他打瞌睡的动作相当奇特,不像一般人只是点头,而是从腰部以上打折倾斜,整个人好像要载倒在地上一样。更奇特的是,他每次倾斜的时候,口水就从嘴角流出来,到

林清玄:戏与梦

一位在电影上都演出完美爱情的女明星,现实生活的感情却一再遭到挫败。当她接受记者的访问时,感慨地说:演了这么多年的戏,设想到演自己是最辛苦和失败的,因为演别人时可以根据剧本的情节来演出,但是演自己时,却

林清玄:感恩心使他得到更大的回馈

在家后的市场,有一位卖古董、玉石、民俗艺品的小贩,他的声名远播,原因是他每天开市卖的第一件东西,不论价钱高低,都是以成本出售,这开市不赚的哲学,使得他的摊子每天清晨都有人排队等待,要买下他的第一件东西

林清玄:大佛头上的避雷针

我带孩子到南部乡下去玩,顺道参访南台湾的寺庙,才发现台湾的大佛愈来愈多,而且好像在比高一样,十几层楼高的大佛到处都是。有一些很小的寺庙前面也盖了大佛,在视觉上造成一种荒谬之感。有一天,我带孩子去参观一

林清玄:莲花的眼泪

我曾经听过一个关于西藏喇嘛美丽的传奇:在一次围战中,一个士兵正要用枪打死一位老喇嘛时,喇嘛对那个兵说:你可以等一下吗?早晚也是死,为什么要等?那个兵说。他的话还未说完,喇嘛已腾空而起,飞上数丈,霎时又

林清玄:空心看世界

当我看到水田边一片纯白的花,形似百合,却开得比百合花更繁盛,姿态非常优美,我当场就被那雄浑的美震慑了。这是什么花?我拉着田边的农夫问说。这是空心菜花呀!老农夫说。原来空心菜可以开出这么美丽明亮的花,真

林清玄:蚂蚁三昧

烧香的时候,突然看见一队蚂蚁,从庄严的佛像爬过,它们整齐地从佛的足尖往上爬高,从佛的胸前走过,然后,走过佛的脸颊,翻越佛的宝髻,顺着佛背,最后,蹑足由金色的莲花台上下来。看这些无声的蚂蚁爬过佛像,我简

林清玄:功名威赫归掌上

布袋戏的历史起源有一则动人的故事。相传在明朝,有一位泉州秀才梁炳麟赴京去会考。考完试以后,梁炳麟自觉考得不错,心情愉快地回泉州等待放榜,途经扬州借宿在一间天公庙里,晚上睡觉时就梦到福禄寿三仙在唱词做乐

林清玄:内外皆柔软

日本京都大仙寺的住持尾关宗园,是当代著名的禅师,也是有名的演说家。由于自己的经验极有信心,有一次他接受了一个中学的演讲邀约,并没有约定题目,他心想大概和平常一样,谈一些教化的演讲。演讲当天,学校的老师

林清玄:玫瑰与刺

在为玫瑰剪枝的时候,不小心被刺刺到,一滴血珠渗出拇指,鲜红的血,颜色和盛放的红玫瑰一模一样。玫瑰为什么要有刺呢?我在心里疑惑着。我一边吸着手指渗出的血珠,一边想着,这作为情侣们爱情象征的玫瑰,有刺,是

林清玄:你是人吗

从佛陀的时代到现在,每当有人请求出家,或受戒之前,一定要先问:你是人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是,才有资格出家或受戒。我听到这种说法时非常感动,在六道中天人、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只有人才可以出家受戒

林清玄:清凉菩提

清凉菩提有一天,佛陀走到菩提树下,对自己说:如果我不能得证,就不起此座!然后,他坐在菩提树下,接受了魔王及内心的严格试炼,经典上说,他进入禅定三昧,经过七天七夜的时间才从三昧中张开眼睛,他已彻底地觉证

林清玄:与父亲的夜谈

我和父亲觉得互相了解和亲近,是在我读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随父亲到我们的林场去住,我和父亲睡在一起,秉烛夜谈。父亲对我谈起他青年时代如何充满理想,并且只身到山上来开辟四百七十甲的山地,他说:就在

林清玄:水晶石与白莲花

在花莲监寮海边,有一种石头是白色的,温润含光,即使在最深沉的黑暗中,它还给人一种纯净的光明的感觉。把灯打开,它的美就碰然一响,抚慰人的眼目。把它泡在水里,透明纯粹一如琉璃,它给人的感觉不像是人间之石。

林清玄: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因此,我忍不

林清玄:苦瓜变甜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并朝拜它。弟子朝圣走过许多圣河圣殿,并依照师父的

林清玄:吝啬的人

从前有一个非常吝啬的人,他从头上的每一根头发到脚上的每一个脚趾头都很吝啬,他从来没有想过要给别人东西,连别人叫他讲布施这两个字,他都讲不出口,只会布、布、布个半天,好像一讲出这两个字,自己就会有所损失

林清玄:浴着光辉的母亲

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个母亲不断疼惜呵护弱智的儿子,担心着儿子第一次坐公共汽车受到惊吓。宝宝乖,别怕别怕,坐车车很安全。那母亲口中的宝宝,看来已经是十几岁的少年了。乘客们都用非常崇敬的眼神看着那浴满爱的

林清玄:开发新生命的大美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开发生命的大美。开发生命的大美,是希望一个人在平凡、平淡、甚且平常的生活中,建设一个好的、美丽的、光明的心灵,来面对这个世界。◆学佛要躲在山中?很多年前,当我刚开始学习佛法时,我非

林清玄:天下第一

从前有一个非常有天才的人,不管什么事情,他看一眼就会做了,他以为自己的聪明无人能比,到二十岁的时候,他就发下豪语:天下技术,要当尽知,一艺不通,则非明达也。这位想要通晓天下一切技术的青年 ,就开始游学

林清玄:椰子壳的万卷书

江州刺史李渤有一次来参访归宗智常禅师(智常是马列祖的高足),他问说:佛教里常说纳须弥于芥子,如果说芥子纳于须弥山里,我就不感到怀疑,如果说芥子可以包纳整个须弥,这不是妄谈吗?智常反问说:大家都传言你读

林清玄:如是我闻

释迦牟尼佛将涅槃的时候,弟子阿难随待在侧,想到师父很快就要命终,忍不住悲从中来,流下眼泪。这时候,另一位弟子须跋陀罗也赶到了,他看到阿难哭泣,就劝阿难说:师父在世的时候我们可以随问道,师父死后我们就无

林清玄:系好你的牛

师父带着一个弟子,各自骑一头牛,到外地去参访。到了晚上,他们抵达一个客栈,师父把牛交给弟子照料,自己先进去休息了。弟子在客栈外面的院子,做着例行的晚课,诵经和祈祷,然后面对天空礼拜:菩萨呀!请您照顾好

林清玄:悲心的感召

下雨的时候走在衔上,有时会感觉那雨是天上的泪,心里感到忧伤。有阳光的时候走在街上,差不多都能保持愉快的心,温暖地看待世界。从前不知道原因何在,后来才知道,水性不二。我们心中的忧伤不就是天上的雨吗?明性

林清玄:味之素

在南部,我遇见一位中年农夫,他带我到他耕种稻子的田地。原来他营生的一甲多稻田里,大部分是机器种植,从耕耘、插秧、除草、收割,全是机械化的。另外留下一小块田地由水牛和他动手,他说一开始时是舍不得把自小养

林清玄:何况恶人

日本净土真宗的祖师亲鸾上人有一册《叹异钞》传世,他有一段话令我非常非常感动,就是连善人都可以往生净土,何况恶人?他说:具足无量虚妄和烦恼的我们凡夫,除念佛以外没有任何修行法能借以脱离此迷妄的人世,由于

林清玄:善听

在部分地藏王的塑像,我们会看见他的身旁蹲着一只狗,这只狗有很好听的名字,叫做善听。就像许多菩萨的坐骑,文殊菩萨的青狮子,普贤菩萨的白象,孔雀明王菩萨的孔雀一样,这只善听常常给我非常美丽的联想。传闻善听

林清玄:鸟声的再版

有时候带一部录音机可以做很多事。清晨,我们可以在临近海边的树林录音,最好是太阳刚刚要升起的瞬间,林间的虫鸟都在准备醒来,林间充满了不同的叫声,吱吱喳喳窸塞卒宰。而太阳升起的那一刻,不仅风景被唤醒,鸟与

林清玄:快乐无忧是佛

当我们读到了四祖道信对牛头法融说:快乐无忧,故名为佛。真是令人深深的感动,对于我们修行佛道的人是无与伦比的教化,像我们在生活里还有许多的烦恼、不安、忧伤,心灵中充满了喧闹、哀愁、骚动的人,哪进而配谈什

林清玄:随俗罢了

收到您的来信后,我不敢称呼您洪博士,但是我想不管称呼您的名字或头衔,您我都知道那叫的就是您,不是别人!您的问题是:佛要人去我执,可是我阅读的佛学书籍的作者,总是把自己的履历及著作列出来。看他们讲的是禅

林清玄:胸怀千万里

有一部《老女人经》记载了一个年老的女人向佛陀问法的故事,这个故事非常有意思,因为老女人所问的问题,差不多是我们都想问的问题,在下面。我把老女人的第一个问题保留文言,其余的译成白话。有一天,一位贫穷的老

林清玄:以自己为灯

一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有一天问师父慧思一心具万行之意。慧思说:汝向所疑,此乃大品次第意耳,未是法华圆顿旨也,吾者夏中苦节思此,后夜一念顿发,吾即身证,不劳致疑。这是说明了实践的重要,如果没有透过实践,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