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次,南泉普愿禅师偶然到达一个村庄,不料见到庄主在庄外迎接。
这使南泉大为惊讶说:我凡是要到一个地方,事前从未告诉别人,你怎么知道我今天要来呢?
庄主回答说: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到土地公说你今天会来,所以就出来迎接。
南泉叹口气说:这是我修行还未到家,所以才会被鬼神看到呀!
若鬼神可见,则仍在有里,要空到鬼神不见才是极处。
处辉真寂禅师就任方丈那一天,一位和尚问他:释迦牟尼佛说法时,地上常常开出金色莲花,今天你就职方丈,我们可以看到什么祥瑞呢?
真寂说:我只是扫却门前雪罢了!
南泉禅师与真寂禅师告诉我们的是同样的东西,真正的大道不需要任何神通与炫奇的涂染,地涌金莲当然是很好的,但没有金色莲花的平常时候,也是很好的。
玄妙能动人,却不如平常平易来得真实有情味,让我们人我两空,善恶具离。修行人因此不必炫耀神通,也不要执着神通,同样,对待有神通的人,也要有平常的心。
神秀的徒弟道树禅师,和几个学生住在山上的时候,常出现一个异人,穿着奇怪,讲话十分夸张,并能随意变化,常化成佛、菩萨、罗汉等等形象。道树的学生都很害怕,但也不能对他如何,这位怪人一连作怪长达十年之久,最后终于消失了。
道树对弟子说:这个术士为了欺骗人心,施出千方百计,我应付他的方法,只是不见不闻。他的诡计虽然层出不穷,总有使完的一天,我的不见不闻则是无尽的。
僧稠神师住在嵩岳寺时,跟随他的有百位僧人,寺里的泉水正好够喝。某天正在诵经,有一位妇人,穿破衣夹着扫帚,坐在台阶上听经,众僧便呵谴她,妇人脸有愠色,以脚踏泉,泉水立刻就枯竭了,人也随之化去。
众僧惊慌的禀告僧稠禅师,禅师叫了三声优波夷!妇人才现身。禅师说:众僧行道,宜加拥护。妇人用脚拨泉水,水即上涌,众人才知她是神人。
僧稠在鹊山修行时,也有神来挠之,抱肩捉腰,气虚项上,僧稠因而入甚深禅定,九日才起。
后来,他住在怀州王屋山,闻两虎相斗,咆声震动山林,僧稠用锡杖丢去,两虎止斗而去,这时有两卷仙经出现在他的禅床,他说:我本修佛道,岂拘哉中长生者科?说完,仙经就消失了。当他移住青罗山的时候,有时打坐疲困,在床前舒脚,便有天神来扶脚,令他重新跏坐。
这使我们知道,修行者四周必有神异之事,神人或扰或助,那是犹其余事,若能心净神空,则神通是自然的外境,既是外境,就应该放下。
End
◎ 王丹桂大道岂分贵贱,人人个个圆成。休教方寸万缘生。念念常归清静。达了这番消息,不须屈体劳形。灵台皎洁胜冰轮。照破无明种性。 摘自《赠平州菩萨堂刘僧》
李炳南老居士讲述民国五十八年于善果林弟子徐醒民敬记解脱六道轮回之苦,人天皆不究竟。证罗汉果,断一百六十余品见思惑,本性已放光明,不再迷入轮回之路,若依大乘法修成佛果,则万德万能,最为究竟。解脱之法虽经
一 梦的启示 发人深省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海贤老和尚从虚空中向我飘来,愈飘愈近。老和尚满面笑容,手里拿著一个条幅,上面写著八个大字:「大道至简原来如此」。我想问问老和尚,这八个大字是什麽意思?可是还没等
广钦老和尚问宣化上人弟子:令师神通超人,平时是否教你们神通?美国度轮老法师弟子恒某师、恒某师,来承天寺参拜老和尚,是日傍晚,老和尚与两位客僧在佛殿旁纳凉,老和尚问:令师神通超人,平时是否教你们神通?神
◎ 梦 参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时代呢?叫末法。末法是什么情况呢?魔胜法弱,邪说横行。明明是正法,他给你说成邪的,添加很多,不标奇立异,显不出来他的道德。他总要说得跟别人不同,我不同,你要信我吧!这就是标奇
◎ 圣 严佛教对神通、异能看法如何?佛教承认有神通的事实,凡夫可得五通,出世的圣人有六通,佛有三明六通。所谓五通,一、能知过去世,叫宿命通;二、能知未来世及现在的远处和细微处,叫天眼通;三、能知他人的
像我们心中心法,也是为了开智慧成佛。六个印有不同的作用,第二印可以消业障,治毛病,也可以开天眼。开天眼就能看见佛、菩萨、地狱、鬼道与十方世界。但是你不要怕,一切相都是你自己,怕的话,就不要用。从前有个
我们心中心法,是为了开智慧成佛。六个印有不同的作用,第二印可以消业障,治毛病,也可以开天眼。开天眼就能看见佛、菩萨、地狱、鬼道与十方世界。但是你不要怕,一切相都是你自己,怕的话,就不要用。从前有个人想
◎ 刘江川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来不生,本来不灭,只因迷悟而致升沉,何以故?众生长迷不觉,所以永劫堕落;诸佛长觉不迷,所以永成佛道。若有男女求佛道者,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
所谓的修道就是远离尘世、谢绝一切往来、与物隔离吗?未必。无人触着,不遇境、不遇物,此心如何见得真静?人生是一个有生活内容的有机结合,本性就是在生活中呈现,道教经典《阴符经》说:天性,人也;人性,机也,
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中华文化有着多重内涵,对待中华文化,实有汲取精华、革除糟粕的必要。在丰厚广博的传统文化资源中,最具活性、最富启示意义的,当属古人观察世事的思维方式、对待事物的行事方法。这是蕴含于文化
第九讲 证得涅槃的大道八正道一、 佛陀的中道思想印度的传统宗教婆罗门教,向来有以修行而达到身心苦恼之解脱的思想。奥义书哲学的最终目的,即在于以修行而求得解脱。该书中尝曰:脱离住于彼胸一切之爱欲时,是时
父精母血阴阳交媾成功,形成一个血肉腔子,或曰生理太极。此时人天相感,无极之道立即感知,无极而太极,太极真种子跃然而出,以圆坨坨、光灼灼先天一点灵光形式,进入母胞血肉腔子,成为吾人性命主宰的天命元神!胎
科仪立教,修斋阐事,弘我大道!斋醮科仪不仅是高层修炼,而且包含了道教所有的教理教义,是道教开展正常宗教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道众表达信仰的主要方式,是道教联系群众的纽带,也是群众了解和信仰道教的桥梁,总的
我们要借假修真,效法诸佛菩萨超人的智慧,难思的神通。为什么会有超人的智慧?为什么会有难思的神通?一言以蔽之,因为诸佛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处处认真修行,处处谨慎持戒;无论在什么时候,以身作则,行住坐卧具足
虚空藏菩萨是非常厉害的一位菩萨,我们平时修行虚空藏菩萨是有很多的好处的,因为虚空藏菩萨是主管智慧和财富,我们平时修行的时候也是可以增加智慧和财富的。但是这些都不是虚空藏菩萨的殊胜之处。虚空藏菩萨在本国
神迹、超自然现象及人类的心理需求人类对未来有着各式各样的梦想,在现实世界里,可以实现的称为理想;无法实现的,即寄情于宗教。如果确实能进入另一个超自然的神秘世界,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值得详加探究它的真伪、
佛法的神通是什么?很多中国人接触佛教,是从读《西游记》开始的。孙悟空拜菩提祖师为师修道,修成了七十二般变化的神通。于是乎,很多人就误以为,学佛修行,就是修神通;谁有神通,谁有特异功能,谁就修得好。甚至
运水搬柴是神通摘自 卢志丹居士 新书《日常生活中的佛心》日常生活中,时时是佛心,处处有禅机,所谓神通及妙用,运水与搬柴。可惜,多数人由于内心无明覆蔽,意识不到自身本来具有的佛性和体验禅的潜能,这就叫做
目犍连尊者听到琉璃王又集兵要去攻打迦毗罗卫国,怜悯那些即将受害的人,于是向佛陀禀白说:“现在琉璃王要去攻打迦毗罗卫国,我希望以四种方便来救护迦毗罗卫国的人:一是将人民安置于虚空中,二是安置在大海中,三
「神通」是永远迷人却又容易引发争论的话题。许多人喜欢神通,却无法了解神通,只能以臆测、附会的方式来理解。许多人表面上对神通嗤之以鼻,但私底下碰到不可知或是无法解决的事情时,也往往求助于极不可靠的神通。
五台山隐峰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建州(今福建建瓯)邵武人,俗姓邓,人称邓隐峰。幼年时狂顽不慧,父母管不了他,于是听任他出家。出家受戒后,邓隐峰禅师即游学四方。他最初来到江西马祖门下,参学多年,未能
学者问禅师:您得道前,做什么?禅师:砍柴、担水、做饭。学者:那得道后呢?禅师:砍柴、担水、做饭。学者:你何谓得道?禅师:得道前,砍柴时惦着担水,担水时惦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禅宗讲明心见性、当下成佛,表面上直截了当,效率很高,实际上是以牺牲利用语言文字作为有效教育手段为代价的。禅宗所讲的不立文字是指无法用文字把佛陀的真理表达出来,并不是说无法通过文字发现佛陀的真理。禅宗同
各位同修,我们无论是打坐、念佛、诵经、拜忏,这些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华我们的心灵,来净化我们的精神状态,来优化我们的身、口、意。其实修行就是来改善自己的本身。修行不是为了求神通修行不是为了求得神通,修
谈物质之状态与四大的关系兼论密勒日巴的神通药师山紫虚居士一、前言本文以佛法的观点来看物体的温度、动能以及人的「生命能」,对于物质间的各种作用「力」,我们也用佛法来阐释。本文中也提到无情类物质的起源与四
在面包店,我为了买奶酥面包或花生面包而迟疑半天,因为两种我都爱吃,但一天只能吃一种。后来我买了奶酥面包,是不得不作的选择。排队付账的时候,我想到,买面包时的迟疑也就像人生里的每一个选择一样:我们要买一
一个朋友家里有几十把茶壶,用以泡不同的茶,对我来说有一点不可思议。他说:茶壶是很奇怪的,只要混过了别的茶叶,就一辈子也洗不清了。所以一把壶只能泡一种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问。可以这样说,陶壶是有细胞
一个青年为着情感离别的苦痛来向我倾诉,气息哀怨,令人动容。等他说完,我说:人生里有离别是好事呀!他茫然的望着我。我说:如果没有离别,人就不能真正珍惜相聚的时刻;如果没有离别,人间就再也没有重逢的喜悦。
人生的实相是烦恼。佛经里常说:人生有八万四千种烦恼,也就是八万四千种尘劳,我们看到这个数目一定会心生惊吓,原来人生竟人这么多的烦恼,但这是指烦恼的种类,如果说到一个人一生所遇到的烦恼,那么,八万四千也
从佛陀的时代到现在,每当有人请求出家,或受戒之前,一定要先问:你是人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是,才有资格出家或受戒。我听到这种说法时非常感动,在六道中天人、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只有人才可以出家受戒
安之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有一个方外知己佛印禅师。有一天两个人在杭州同游,东坡看到一座峻峭的山峰,就问佛印禅师:这是什么山?佛印说:这是飞来峰。苏东坡说:既然飞来了,何不飞去?佛印说:一动不如一静。东坡
有一天,我在敦化南路散步,突然有人从背后追上我,她一面喘着气,一面说:请问,你是林清玄吗?我说:是的。她很欢喜地说:我正想打电话到出版社找你,没想到就在路上遇见你。你有什么事吗?我说。我她欲言又止,接
一位烦恼的妇人来找我,说她正为孩子的功课烦恼。我说:孩子的功课应该由孩子自己烦恼才对呀!她说:林先生,你不知道,我的孩子考试考第四十名,可是他们班上只有四十个学生。我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很
如何改变我们的命运?第一个叫忏悔,这不只是宗教的,你对着太太忏悔、对你的小孩子忏悔,都可以改变命运。什么叫忏悔?就是承认我们今天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有很多的意外,有很多的遗憾。为什么有很多遗憾?因为从前
住在佛寺里,为了看师父早课的仪礼,清晨四点就醒来了。走出屋外,月仍在中天,但在山边极远极远的天空,有一些早起的晨曦正在云的背后,使灰云有一种透明的趣味,灰色的内部也仿佛早就织好了金橙色的衬里,好像一翻
已看惯了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圆缺;习惯了春夏秋冬的冷暖,世间万物的改变;却很难看淡人间的悲欢离合、情仇恩怨,更难将伤心难过看得风清云淡。经过了很多年的改变以后,将开心当成了一种习惯,于是我发现我
在我的家乡有一句大家常用的俗语: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这是一句乐观的、顺其自然的话,大约相当于船到桥头自然直,或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意思。由于在家乡的时候听惯了大人讲这句话,深深印在脑海,在我
到圆通寺的大殿拜怫,在我右边拜佛的是一位中年的妇人,很虔诚地在那里顶礼。我也专心地拜着佛,突然听到右边传来劈啪两声巨响,回过神来,发现右边的妇人正打着小孩的耳光,由于用力极猛,连静寂的佛殿都回响着嗡嗡
午后,路过一家家具店的门口,看见老板坐在门口打瞌睡。他打瞌睡的动作相当奇特,不像一般人只是点头,而是从腰部以上打折倾斜,整个人好像要载倒在地上一样。更奇特的是,他每次倾斜的时候,口水就从嘴角流出来,到
一位在电影上都演出完美爱情的女明星,现实生活的感情却一再遭到挫败。当她接受记者的访问时,感慨地说:演了这么多年的戏,设想到演自己是最辛苦和失败的,因为演别人时可以根据剧本的情节来演出,但是演自己时,却
在家后的市场,有一位卖古董、玉石、民俗艺品的小贩,他的声名远播,原因是他每天开市卖的第一件东西,不论价钱高低,都是以成本出售,这开市不赚的哲学,使得他的摊子每天清晨都有人排队等待,要买下他的第一件东西
我带孩子到南部乡下去玩,顺道参访南台湾的寺庙,才发现台湾的大佛愈来愈多,而且好像在比高一样,十几层楼高的大佛到处都是。有一些很小的寺庙前面也盖了大佛,在视觉上造成一种荒谬之感。有一天,我带孩子去参观一
我曾经听过一个关于西藏喇嘛美丽的传奇:在一次围战中,一个士兵正要用枪打死一位老喇嘛时,喇嘛对那个兵说:你可以等一下吗?早晚也是死,为什么要等?那个兵说。他的话还未说完,喇嘛已腾空而起,飞上数丈,霎时又
当我看到水田边一片纯白的花,形似百合,却开得比百合花更繁盛,姿态非常优美,我当场就被那雄浑的美震慑了。这是什么花?我拉着田边的农夫问说。这是空心菜花呀!老农夫说。原来空心菜可以开出这么美丽明亮的花,真
烧香的时候,突然看见一队蚂蚁,从庄严的佛像爬过,它们整齐地从佛的足尖往上爬高,从佛的胸前走过,然后,走过佛的脸颊,翻越佛的宝髻,顺着佛背,最后,蹑足由金色的莲花台上下来。看这些无声的蚂蚁爬过佛像,我简
布袋戏的历史起源有一则动人的故事。相传在明朝,有一位泉州秀才梁炳麟赴京去会考。考完试以后,梁炳麟自觉考得不错,心情愉快地回泉州等待放榜,途经扬州借宿在一间天公庙里,晚上睡觉时就梦到福禄寿三仙在唱词做乐
日本京都大仙寺的住持尾关宗园,是当代著名的禅师,也是有名的演说家。由于自己的经验极有信心,有一次他接受了一个中学的演讲邀约,并没有约定题目,他心想大概和平常一样,谈一些教化的演讲。演讲当天,学校的老师
在为玫瑰剪枝的时候,不小心被刺刺到,一滴血珠渗出拇指,鲜红的血,颜色和盛放的红玫瑰一模一样。玫瑰为什么要有刺呢?我在心里疑惑着。我一边吸着手指渗出的血珠,一边想着,这作为情侣们爱情象征的玫瑰,有刺,是
从佛陀的时代到现在,每当有人请求出家,或受戒之前,一定要先问:你是人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是,才有资格出家或受戒。我听到这种说法时非常感动,在六道中天人、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只有人才可以出家受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