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六度之布施
2024-10-23 11:18

佛经上记载一个乞丐跑到释迦摩尼面前哭诉:我做什么事都不成功,为什么?

佛陀说: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

乞丐说:可我一无所有,是个穷光蛋。

佛陀说: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第一,和颜施,用微笑与别人相处。第二,言施,对别人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称赞的话,谦让的话,温柔的话。第三,心施,敞开心扉,对人诚恳。第四,眼施,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别人。第五,身施,以行动去帮助别人。第六,座施,将自己的座位让给老弱妇孺。第七,房施,将自己空下来的房子提供出来,供别人休息。如果你有这七种习惯,好运随之而来。

如果你是信士,布施应该是常为的事情,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有,都不该拒绝种种自利利他的善举。财富布施得富贵,法布施得智慧,无畏布施得长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现在的人都喜欢助印经书,因为这种行为一举三得。其实,所有布施都是。如放生,用钱买动物,是财施;又使其摆脱死亡的威胁,是无畏布施;放生举行的仪式,为众生说法是法布施。所有的布施都包容在了一起,像极乐的四土。

可是,很多人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贫困成了布施的最大阻力。其实,很多故事都说只要诚心供佛,物资多少是其次,功德在广大的发心中堆积。资粮溢满,飞身莲邦。

我很穷,每天微笑面对所有的人。朋友、亲人、仇敌、冤家,以善意的眼光关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对所有的人说好听的话;帮助别人其实很简单,举手之劳能让我们之间有爱弥漫。

以前,我像只充满怨恨的刺猬,每天用身体伤害他人来伪装自己,其实内心无奈和迷茫,却整天故意坚强,好像自己永远在胜利,心里受伤,眼泪往肚里流,脸上笑容酸涩。

我开始布施,一个清贫的白衣居士,微笑,让阳光明媚;爱柔语,让寒冰燃烧;善意的眼光,让陌生沸腾;敞开心扉,让感情喧闹,冰释前嫌。

世界因我们而灿烂,我们因布施而完美。

别去想着有一天,我会有稳固的实力,也许会舍得更多,千万别这样,其实有时布施不花钱,只要有心。不是很简单,也许就是雨中为不相识的人撑把伞。陌生也是一种缘,我们惜缘而不攀缘。

其实,生活就该如此,修行有时非常简单。让布施,犹如春雨润万物;恰似夏花独自陶醉;好像秋露折射光芒;仿佛冬雪铺满大地。

摘自《廊坊佛教》

2013年第2期

End

六度之布施

佛经上记载一个乞丐跑到释迦摩尼面前哭诉:我做什么事都不成功,为什么?佛陀说: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乞丐说:可我一无所有,是个穷光蛋。佛陀说: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第

六度之喻

◎ 悟 彻佛教的修行法门很多,其中有六种让众生得度之道,称为六度,即:第一、布施,可以种一收十,改造自己悭贪的性格;第二、持戒,可以清净三业,改造自己恶性的行为;第三、忍辱,可以自他得益,改造自己瞋恨

念佛具足六度

◎ 蕅 益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

六度的程序

六度的程序◎生 根世上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程序,程序也是个自然的规律。做任何事情,以程序而进行,成功的几率上升;不遵守自然的规律而进行,你的成功几率会下降。因此,六度也一样,它有它的程序,布施、持戒、忍

林克智:施行六度是培养高尚人格的保证

施行六度是培养高尚人格的保证林克智六度是菩萨必修之行,是度过生死苦海,到达快乐的彼岸之六种方法。它能普度众生、培养高尚人格,也能成就菩提,现分述如下:一、布施梵语檀那,汉译布施,就是布己所有,施与众生

佛教中的“三学”、“六度”是指什么

对于信仰佛教的修行之人来说,一些基本概念,是必须要了解的。比如“般若”,比如“菩萨”,等等。而其中,“三学”、“六度”这两个概念,是最基本的佛学概念之一。三学,指的是学佛之人需要修持的戒、定、慧三样。

三学六度八正道

佛教虽然有众多宗派,但对苦的认知和产生苦的原因,观点基本一致。对于信仰佛教的修行之人来说,一些基本概念,是必须要了解的。比如“般若”,比如“菩萨”,等等。而其中,“三学”、“六度”、“八正道”,是最基

菩萨乘:修行六度的加行法

所谓的加行,就是用自利利他的心,勇猛地修行不退,称为加行。菩萨的加行以布施来说是菩萨应该观察:我要给予众生利益,有众生来求助于我,就要欢欢喜喜地布施给他;另一方面,布施可得大财福德,将来会有更多的大财

“精进波罗蜜”是六度波罗蜜的首要

所谓“精进”就是心要专, 行要积极, 这就叫做精进, “精”就是心要专, “进”就是不退, 所以行要积极, 这才叫精进。“精进”是六度波罗蜜其中之一, 这六度就是六种方成佛的方法──布施、持戒、忍辱、

达真堪布开示:六度之精进波罗蜜

要精进学修才能成就。若是没有精进波罗蜜,若是学修不精进的话;你再聪明,再有智慧,也不会成就。所以说精进非常重要!精进真正的本质是一种欢喜,一种迫切。喜欢学佛,愿意修行,都是主动的,不是一种刻意的勉强与

宋智明:第二十七课 四重六度观

第二十七课四重六度观六度是菩萨道上根本的行法,而对于六度的深度与广度的不同体验,即形成菩萨道的位差与作用,所以智者大师以四重六度观的修法来实践菩萨行人的从浅位到深位的开发与胜进。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

洪修平:什么是六度_佛教中的六度是什么意思?

六度,梵文Satparamita的意译,亦译为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梵汉并译则为六波罗蜜多,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等六种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盘之彼岸的方法或途径。大乘佛教认为,自己与小乘

达真堪布上师讲述:六度中的禅定波罗蜜

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禅定波罗蜜。禅定是修行的必经之路,是修行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修法。佛法里讲戒定慧,定就是禅定,慧就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从禅定中产生的。若是没有禅定功夫,无法开悟证悟,无法产生般若智慧,

六度之二:持戒波罗蜜介绍

持戒波罗蜜分三种:一、断恶行戒;二、行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一、断恶行戒:要断除身、口、意的十种恶业1、杀生:伤害自己、他人、动物等其他众生的生命,不论自己亲自杀的或是指使别人杀的其罪过是一样的,而

洪修平:什么是六度?

什么是六度?六度,梵文Satparamita的意译,亦译为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梵汉并译则为六波罗蜜多,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等六种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盘之彼岸的方法或途径。大乘佛教认为

张秉全:六度与四摄

六度。或称六波罗蜜。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谓修此六法,能令行人度生死烦恼河之中流,抵达涅磐彼岸。先说六度,次说四摄。一, 布施度。梵语檀那,华言布施。施有三种:(一)财施。财施又分二:(1)内财施。

赵朴初答:什么叫做六度?

赵朴初答:"度"的梵语是"波罗蜜多Pqramitq",字义是"到彼岸",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的意思。六度是六个到彼岸的方法。第一是布施(Dqna),有三种:凡以物质利益施与大众的叫做"财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