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的典籍2025-02-13 09:34
《大乘起信论》称:“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佛教大小乘对涅槃有不同的说法。一般分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两种。一个修行者证得阿罗汉果,这时业报之因已尽,但还有业报身心的存在,故称有余涅槃;及至身心果报也不存在,称无余涅槃。
《肇论》:小乘以“灰身灭智,捐形绝虑”为涅槃,是为有余涅槃;
《中论》等则以“诸法实相”为涅槃,是为无余涅槃。
《楞伽经》说:由 于“众生畏无我”;为了“摄引计我外道”,所以方便说有如来藏。众生迷了如 来藏,受无量苦;若悟了如来藏,便得涅槃,一切常住的,本具的清净功德,圆满的显发出来。
《阿含经》中,佛的弟子舍利弗尊者,回到自己的家乡,入了涅槃。他的弟子均提沙弥,如 法的火化了以后,把舍利----骨灰带回去见佛,非常的悲伤。佛就问他:“均提 !你和尚入灭了,他无漏的戒定功德,和深广的智慧,也都过去而没有了吗”? “没有过去”。“既然生死苦灭去了,一切清净功德都不失,那何必哭呢”!这 是同于大乘涅槃,具足功德的见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