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七几日了,因病没能进堂,今日勉强供养数语而无气力,恐不能入众位之耳,希望讲经法师再为重说,使之达到目的。讲什么呢?在没启七前,梦中劝人尊重善根,恭敬善根,不轻慢善根,醒后想想以往讲善根时也有,但没
 
听人说,修净土不过是种种善根罢了,对吗?很对。树无根不长,怎么还能开花结果呢?念佛是因根,往生是果实。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某人这句话的毛病在不过是三字,他的善意或者恶意姑且不管,只看
 
念即助对方往生。助念者对往生之道理与方法,必须清楚,对方才能得到利益。人临终时,各人神识不一。平日所为,此刻影子会一一现行,带著本性往外走。此时完全是业力在作主,力量大者,在前头。恶业多,则恶种子力量
 
◎ 龙树菩萨 造颂 达真 译讲颂词 数两盐转少水味 非能改变恒河水 如是当知微小罪 无法摧毁大善根 释义刚才讲了对境、意乐、时间和对治法。如前所述,把德田、恩田、悲田作为对境而做善法、功德,力量非常强
 
  深信业果也是下士道的重要修行内容,其中包括见和行两方面。见就是缘起因果,行就是止恶行善。佛法非常重视正见。所谓见,就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什么是生命延续的规律?什么是世界形成的规律?世界和我们又是
 
◎ 广 行善根指的是破恶、生善的根本。你可以把善根理解成好的根机、好的基础,善根主要是针对身口意三业的善法而言的,因为身口意三业的善坚固,所以称为根,根还有生长的意义,就像树根扎入土壤中,可以使树木长
 
NO1.高端服务业在发达国家,高端服务业已占GDP50%左右,特大城市通常占6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仅占20%左右。高端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它对经济的带动作用通常比一般商业服务业高10~
 
佛像的各种手势代表佛像的不同身份,表示佛教的各种教义,是具有印度特点的人体语言,表达的含义极为丰富。常见的有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降魔印、禅定印5种,即释迦五印。手印形式可有多种变化,尤其是密教手印
 
说起佛教吉花,大多数人脑海里面就会闪现出莲花的身影,但佛教吉花,并非只有莲花。其实佛教有四大吉花,分别是优昙花、曼陀罗花、莲花、山玉兰。优昙花梵文优昙波罗(Udumbara),亦作优昙婆罗、乌昙跋罗、
 
我们时常看见很多晨练太极拳的人们,那么您是否有想过,他们为什么都在早晨练习太极拳,小编在今天的文章里,就告诉您,太极拳练习适宜的时间,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古代医家依据十二时辰来推算某一个时辰某脏器气血旺
 
一,太极拳可以通过腰部的活络运动,改善腰部气血循环,充养肾气,治疗肾虚:肾脏位于腰部,肾虚病人大多腰部无力。在中医看来,肾虚的致病原因多为长期积累成疾,情志失调、房劳过度都会导致肾虚。肾虚也分阴虚、阳
 
【经典原文】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阿弥陀经》【经文解释】舍利弗,你知道吗?我就在这五浊恶世中来说阿弥陀经是太难太难了,行此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体力支出的减少,出现了肥胖、高血压等生活方式疾病。此时,杂粮因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其健康价值日益凸现出来。小编提醒你吃杂粮应该注意什么?你知道吗 吃杂粮也有注意事项据
 
我们说善根有几种,一个是退分善根,第二个是上进分善根,再来就是殊胜善根,最后就是无上善根这几种。退分善根就是《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的,在信位的菩萨因为信根不具,所以他经常会退离,退出于他在长养信根时所
 
随缘出自佛教,我想很多人,包括很多佛教徒都未必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随缘。要想了解随缘,先要知道什么是缘?佛教是讲因缘的,从佛法的角度说,任何事情的达成都是需要许多条件和因素的,因就是最重要的条件,缘就是次
 
生而为人,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如己意或被他人损害,于是自然会生气。这心头火就是佛教讲的嗔心。这种愤怒、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会使人们身心产生热恼、不安,也是人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起被称
 
这是一个佛学术语。说的是,行为、语言、思想(即身、口、意)的三种善行(即三善业),坚固不拔,犹如大树之根,故称“善根”。又,三业清净能生妙果,生余善,犹树之根能生花果,故称“善根”。维摩经菩萨行品曰:
 
文:生西法师佛菩萨调化众生的时候,没有善根的众生让他种下善根,有善根的众生让他善根成熟,善根成熟的众生让他解脱,就是这样的过程。有一部分人以前没有善根,现在通过上师的加持开始种善根;还有一部分人以前有
 
我们可能常听到类似的话,“某某善根深厚,与我佛有缘啊……”那么如何评价一个人学佛的善根深浅呢?严格说来,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为妄想、分别、执着的遮蔽,不能显发。所以善根深浅主要是看被遮蔽的少
 
《大品般若经》中说: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的根本。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则为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
 
善根,即善法的根,产生诸善法的根本。善根就是埋藏在每个人内心的慈悲与智慧的种子,它具备增长广大的潜力,就好比植物的根一样。人的内心有善法的根,就能慢慢积累起种种功德。反过来讲,恶法也有根,如果一个人常
 
佛法真的是难信之法,净宗是难信当中的难信。佛在经上说得好,我们要记住,我们要相信。对净宗能够相信的人,都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如果没有这个善根,他不会接受的。无论是什么人,男女老少、贫富贵贱
 
文:达真堪布我们的寿命就像一桶水,有些人桶里的水是满的,有些人只剩半桶水,有些人桶里只剩下一点点水——因为桶是漏的,里面的水一直不停地向外流——我们的寿命也是这样,每时每刻都在减少。死魔随时都在你的身
 
文/道伟法师通常,佛门里经常会赞扬一个人有善根。佛法中讲的善根,是建立在自他增长的菩提心的基础上而言的,不仅是诸恶莫作,更应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的意思就是自律,众善奉行就是利他。或者说,用世间人比较熟
 
怎么样叫种善根呢?种善根,就是要在叁宝面前来种善根。供养叁宝,这是种善根。你恭敬叁宝,这是种善根。你信仰叁宝,这是种善根。这个善根,就是和这个恶根是两样。你不供养叁宝就增长你的恶根;你不信仰叁宝也增长
 
相信对于“四大皆空”这个成语,很多人都是熟悉的。其实这个不仅仅是成语,在佛教中,关于四大皆空也是经常被提起的。不过我们要知道有一个词非常容易引起人的误解,这个词就是“空”。空,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就是什么
 
四善根张慈田在《阿含经》中没有说到证入初果前的阶位问题,在后来的论书中就提出四善根(或顺决择分),便修习解脱道的证入次第更加明确化,可以参考。四善根就是暖、顶、忍、世第一,它们都是持续修习四念处,并在
 
说起观世音菩萨和阿弥陀佛的关系,我想先和大家讲一则佛门故事。据说,观世音菩萨还是一个凡人在世间修行的时候,就善根具足,他看到众生遭受生老病死等诸般痛苦,看到众生颠倒迷惑,造恶业受恶果,在六道里轮回,却
 
也就是说,人有纯粹的善良的习惯,长长久久保持不变,这就叫善根。就像树有根了,它能够吸收营养,维持生命,健康成长,开花结果。一个人内心培养成善意的习惯,不管遭遇如何,不会改变。当前我们学佛的朋友,生活中
 
食物在没献给佛僧的时候,勿得先食。所以在家人在庙上吃东西,必须要等到供过佛,出家人也来吃了,大家一起吃才可以。不可以在出家人还没吃之前,你先吃,这是不可以的。不只是供佛,供养三宝,都是要这样。所以在庙
 
信愿持名,是多善根,多福德,决生净土。弥陀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持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
 
一句弥陀,是多福德,非少善根。彻悟禅师在《念佛伽陀教义百偈》中,有一偈云:“一句弥陀,开往生门,是多福德,非少善根。”此偈的教义依据,出于《佛说阿弥陀经》经文云:“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
 
「众生之宿根有无量差别」,宿世所修的善根不一样。《弥陀经》上告诉我们,「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少了不行,福德少了也不行,因缘不具足也不行,三个条件凑在一起不简单。人身难得,佛法难闻,闻到
 
编者按:你知道慈悲心有多重要吗?慈悲心是成佛之因,因慈悲心而产生的福德力量是无限的。复次地藏。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见诸老病及生产妇女。若一念间。具大慈心。布施医药饮食卧具。使令安乐。如是福利
 
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的地方,在那里都是一生补处的大菩萨。那么,如何到达如此绝妙的极乐净土呢?《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经中没有具体说明什么是少善根,但经文接下说:若有善男子
 
你的「想」会化成你的行动,你知道吗?我们这里要你看得清楚,行! 你怎么行起来的? 血液循环有没有在行? 呼吸有没有在行呢? 要知道你在作很多事情,是受你潜意识在逼迫在行,受到你设定的程式在行! 那叫「
 
如何栽培善根?兹以五节说明之。一、略释栽培善根义二、众苦所恼,应生厌离尘劳之心三、善根成就者功德殊胜,应生欣慕之愿四、如何栽培善根五、结语一、略释栽培善根义何谓「栽培善根」?《阿毘达磨品类足论》卷一云
 
净界法师:没有善根你怎么能听到佛法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居士叫做因儒童居士,这个居士信奉婆罗门教,生长在一个大富长者的家庭,后来他喜欢上一个女众,跟这个女众就要结婚了。在结婚的当天,释迦牟尼佛领着
 
净土法门最怕的是什么你知道吗?净界法师问:为何忏公师父常常在佛七法会的时候,鼓励大家要证得一心不乱,并说:假若未得一心不乱,临终的时候是否会往生,就是碰运气,没有保障?这种一心不乱,须到什么程度才能够
 
这以下蕅益大师解释什么叫做多善根呢?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信愿具足;第二个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在这样的信愿具足当中,每一句佛号都具足无量光、无量寿,所以叫多善根、多福德,平常的念佛所成就的福善亦不可
 
我们凡夫在「证得」无上「菩提」之前,就是在这个金刚道之前,这个时候,第八识异熟识都是存在的。我们在因地的时候,所积集的戒定慧的善根,都是依止在阿赖耶识当中。怎么依止呢?「随在一种所依转处,寄在异熟识中
 
接下来我们看五点记数法。◎「五点记数法」:(一)安置地轮,令必下沉。(二)所缘行相,清楚分明。(三)宁可少念,不可草率。(四)先依记数,再求圆满。静坐五点记数: 一、安置地轮,令心下沉。 二、所缘行相
 
问:无漏善根加入阿赖耶识 减损阿赖耶识吗?净界法师答:这个地方是说:我们无漏的善根,它保存在阿赖耶识当中,好像「水乳」一般的和合。和合的结果,这个时候「非阿赖耶识」所收摄的无漏种子,跟「阿赖耶识同」时
 
问:转依的因相是出世善根渐增 杂染种子渐减吗?净界法师答:这个净法的「熏习」,它的体性是无漏的,所以它跟「阿赖耶识」是不同的,它有趋向于「法身」跟「解脱身」的功德。如果是大乘,是万德庄严的法身;如果是
 
在《阿弥陀经》里面有一句话: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很多人一念到这句话,就会有疑惑,觉得自己业障很重,到底有没有条件,有没有机会往生到极乐世界?在这里想问在座的诸位,大家有没有善根啊?(众答:
 
善根,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对于三毒而立三善根:一无贪,二无瞋,三无痴。此三者皆为生无量善法之根本,故名善根。就圣道教法的道理来了解善根这二字的意思,就是如
 
智随法师答:此段话很容易误解,以为女人、六根有缺的人乃至二乘人不能往生,此乃不明其义所致。今引用一段印光大师开示,观之即可明了。凡有心者,皆堪作佛,何得谓盲聋喑哑不得往生?佛说八难中有盲聋喑哑,谓其难
 
本师在世时,一座法讲下,很多人证果,座下也有千二百大阿罗汉很出名。无量劫来,我们肯定也遇见过佛,听过法,种过善根,为何我们还在生死轮回?智随法师答:南无阿弥陀佛:得好好问问自己,由此可知自己是圣人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