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人寿岁数是否即指当时全人类的平均寿命?(城阳)答:一个时劫,人类有一种寿数,一个世界,人类有一种寿数,而是空间时间,俱有不同,经上所言人寿,须按上说分别。
问:山河大地是众生共业所造,现钴弹可以毁灭全人类及生物,设全人类及生物悉数死亡,然则地球亦随之毁灭乎?月球半月为昼,半月为夜,昼则酷热,夜则奇寒,不生生物,何来业力,不知此球何以成之哉乎?先有根器界后
问:人类之始,据说是由细菌而再进化成人,确否?(张鸿声)李炳南答:佛法所重之学问,在乎心性,故曰万法唯心。居士问人之始,佛家亦曾经言之,有‘原人论\’,即说此问题。本刊问李炳南答中,经屡言之,祈查阅。
◎ 希阿荣博佛经上把痛苦分为三大类:苦苦、变苦和行苦。所谓苦苦,就是显而易见、不折不扣的痛苦,比如身体和精神的创伤,病痛、恐惧、生离死别。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谁也不会把它们误认为是别的东西而想去追求、亲
人们之所以领悟不到宇宙的秘密,是因为他们习惯于将自己桎梏在眼见为实的牢笼里,不允许自己尽情想象,大胆假设,从而掩盖了直觉的光芒。真理需亲自体悟,亲自实践,本文仅供参考。人类所具有的潜力和被封印的超级能
以智慧生物自命的人类,生来便陷入了智慧与愚昧(用佛教术语,可称为明与无明)矛盾冲突的困扰中。诚如庄子所慨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无限的未知领域,如同宇宙空间那浩渺深邃、隐藏着无穷奥秘的黑暗,紧紧包
老子之道,启迪人类智慧的第一缕曙光!老子是道家思想创始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祖师、享誉全球的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激励下,近几年纪念老子的活动尤为丰富多彩。推崇老子、喜欢老子的思
佛学研究真实,不是一味朝外看,把真实作为孤立的客体去研究,而是从缘起论的立场出发,首先对人认识真实这件事本身作客观、全面的分析。这是佛学真实论最为重要的特质。从缘起论观察,人认识真实,是处在认识主体与
二、自身养生1人生的态度古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经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人师是宽人律己做楷模。所以学问好教,人师难做。人生的态度主要来源长者谆谆教诲的传播。人才是打造出来的。造是生,打是克。生是必需的
修行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修行指的是什么呢?修行,就是一个人心灵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心性提高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生命层次提升的过程。那么,修行的准确定义具体又是什么呢?修行的定义,就是一个人自主、自愿、主
人类的堕落(2009年10月 上海图书馆讲座)人类最可怕的不是屠杀,而是对屠杀的讴歌。你可以翻开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或者文学史等,就会发现人类顶礼摩拜的,其实是屠杀自己同类的人。杀人越多,可能越被认为
人类所有烦恼都源于分别心和执著要永远记住,人类的所有烦恼都源于分别心和执著。你富有,我贫穷,我就痛苦;你美丽,我丑陋,我就烦恼;你对他好,对我不好,我就失落……烦恼的起源,就是分别心。有了分别心,才有
欲界人类的祖先是堕落天人《增一阿含经》卷第三十四载:“水灭地复还生。是时,地上自然有地肥,极为香美,胜于甘露。……观看彼地形还复之时,光音天子来下世间,见地上有此地肥,便以指尝着口中而取食之。是时,天
从人道中还复人间的众生:1.这样的人,个性贤良正直,亲近善友,性常有信,有忠有孝。2.具惭愧心、心性柔软,对于给自己恩惠照顾的人,会知恩图报(有机会会报答回去)。3.对善知识的教导,其心顺且无违背。4
相信人们都是非常害怕灾难的,因为这些东西从来不讲情面,而且很可能夺走我们最珍贵的东西,而其实这些灾难,其实也都是婆娑世界的苦啊!总是在一个接着一个的向人类走来,生命中的无奈啊!总是让我们的生活面临着诸
问:佛教里说:“人的始祖,是从光音天来的。”这与现代科学理论,有没有抵触?譬如,科学里有“进化论”,说人是从最原始微生状态,若干亿兆的逐步进化演进,最后从猿猴变为人。这个在佛理上讲得通吗?答:人是从光
人类的祖先,最早最当初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在佛教「增一阿含经」及许多经典里,都有明确的记载,说地球上最初的人,是从「光音天」来的。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我们的始祖,绝对不是有什麽神用泥土捏成的,那是神话;也
光音天为第二禅之第三天,光音天人会发出殊胜、清净的光明,并都有神足通。当时地球刚开始出现陆地,一些光音天人寿尽而来到地球,后来因为贪著和食用地球的食物,身体开始变得粗重污浊丑陋,失去天身妙色,丧失了天
如何以中华禅开创人类新视野洪启嵩 演讲 董飞整理10月10日18:30,在复旦大学老逸夫楼一楼报告厅,复旦大学禅学会邀请到了国际中华禅创始人洪启嵩先生,以《如何以中华禅开创人类文明的新视野》为题,为大
佛法要义人类有三特胜可以学佛人含有众生性,也含有佛性,人又有人的特性,人类根本的特色是有非常发达的意识活动。在六道众生中,地狱太苦,饿鬼饥饿不堪,二者都无心学佛。畜生大多愚昧不能了解佛法,阿修罗猜疑心
导语: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人类社会的两大问题,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并没有改变威胁世界和平和损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其中包括人的思想观念,尤其是世界观、价值观因素。我们认为,确立人类互相依存和共同发展的理念,
佛法与人类文化梁乃崇教授【引言人类的问题】今天的讲题是「佛法与人类文化」,原先觉得这个题目很大,很好发挥;可是当我开始准备时,却发现要讲的东西太多了,有点不知从哪里讲起才好。今天下午我到东吴大学来时,
问:依法师智慧,佛教的护生观,如何走入宗教以外的领域,而通向二十一世纪人类都能共同意识到的一个环保课题。答:这课题已经走出宗教了,但是还需要靠所有宗教,这些领导人、传教师,共同努力来劝导广大的社会大众
福是从善行来的,行善是因,得福是果,业障没除,福也不易得到。先要修清净心,心地清净是第一善。心地不清净,纵然修善,善里有掺杂,不纯,业障消得不彻底。使自己心地清净,要改过,将心地真正做洗刷的功夫。
佛教对于将来人类之任务、种性地点:汉藏教理院客堂时间:民国三十一年一月二日午后出席人:太虚、王恩洋、法尊、苇舫、严定、张纯一、陶冶公、阳懋德、周贯仁、福善、慧明、印法、天慧、超明、北海、常光。太王居士
问:若想创造快乐的世界,人类该做什么努力?证严法师答:这需要大爱。人因欲念高涨,不断造成国与国的争战以及人与人的互斗。
微笑,是人类独有的智慧,就像静静绽放的花朵,无声地散发出恬静的香气,感染着周围每一个人,既美丽了自己,也装点了这个世界。微笑,一个平凡的动作,一个神奇的表情,它能化解多年的积怨,它能改变坎坷的命运,它
梦参法师答:确实是。我看过一本书叫《报应》,是收集很多科学家数据而写成的。天灾是报应,是大自然的报应,我们把大自然伤害太多了!现在人类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地球沙漠化,以及缺水,沙漠逐渐吞没绿地,人类未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