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仁清法师:修准提神咒有很多的不可思议的功德
2025-09-08 08:25

准提神咒在佛教史上流通的比较广,有很多人专门修这个准提法。准提神咒也有很多的不可思议的功德,我们在这里列举一下。这个是这样说的:「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受持读诵此陀罗尼满八十万遍,无量劫来所造五无间等,一切诸罪皆悉消灭。」

准提神咒不管是谁,出家众也好,他说像比丘比丘尼,在家众也好,优婆塞优婆夷,受持读诵此陀罗尼,就是受持读诵准提神咒,如果是满八十万遍的话,无量劫来我们所做的一切罪过,包括所造的五逆重罪,等等,一切诸罪皆悉消灭,这是灭罪的不可思议功德,非常殊胜的功德。因为人啊,无始劫以来到底做过什么,谁都很难掌控,很难知道。还不错,我们今生能得到人身,并且能得闻佛法,我们有缘在这解释讲解,释迦佛的咒语的不可思议。不管是什么样身份的人,如果是「准提咒诵满八十万遍,无量劫来所造的一切罪过,包括了五逆重罪,悉皆消灭。」这是原经文。

这个受持读诵大家一定要知道。受,才开始你要信他,而接纳他这叫受。持是忆持不忘,忆持不忘就是修行,经常的修行,而不仅仅是相信就算了,相信就万事大吉了,信是前提,持是实行啊。只有受持包括读诵,读诵是受持的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受持还有礼拜,还有印诵经典去流通,还有抄经等等。读诵,是受持的非常重要的一种传统方法,这个我们一定要知道,要相信他。这里面实际上,如果破译的话,包括了很多很多的内容。

接下来,「所在生处,皆得值遇,诸佛菩萨。」所在生处,如果你是发心求往生西方的,那么肯定能够往生西方。为什么呢?往生西方是我们神识的转移,迁移吗,神识迁移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是「所生之处,皆得值遇,诸佛菩萨。」往生到西方还是跟诸上善人聚会到一处,阿弥陀经上讲的。其他的呢如果你不发心往生西方。而发心往生其他佛国,照样是在佛跟前的,「与诸佛菩萨聚会一处,所有资具随意充足。」所有资具随意充足,是说的世间法的利益。我们不以世间法为究竟目的,但是世间法的一些福报我们不得不用。比方说今天我们大家来听经的,没有一个是光着膀子来的,啊是吧?没有一个是光着膀子来的,都是皮大衣棉袄棉裤,什么小棉猴。为什么呢?你最起码把你基本的生活资具保障了,你才有可能来修行,对不对?我们以前讲过一个例子,假如我们这个佛台上,供着一尊释迦牟尼佛像,还供着一盘苹果和馒头。这个时候来了一个乞丐,几天没吃饭了。来了一个乞丐,一进门我就告诉他了,你皈依我佛吧。那个乞丐可能先这样说,我先皈依馒头吧。皈依完馒头咱在商量皈依佛的事情,是不是?先吃饭,先要活命,是那个道理吧。如果天这么冷你们没有棉衣,出来以后冻的不行了,没有基本的生活资具,不要说来听法,你在家念佛都不可能,在家修行不可能。会这样想,哎呀我上那个大姐那去借个棉衣穿穿,冷啊,是不是?

所以说「所有资具随意充足」。随意也非常重要,随意是什么?在很早很早以前,我出家以前,十几岁的时候就,我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说什么叫有钱?那时候我经常跟他们探讨,我没有同龄的朋友,从小全是老汉老头的朋友,老私塾底子的老先生,老伙计朋友,同龄人我没有朋友,怪不怪。有一天一个老汉就说:什么叫有钱? 我十几岁的时候当你用钱的时候就有,那叫做有钱!不是银行里存的就叫做钱。懂那意思吗?当你需要的时候他现前了,这就叫有钱,这就叫随意具足,用的时候他就有了,是不是?当然形式很多,形式非常多,这个不说了。随意具足,当我想供佛的时候,那么我们就有了供佛的资具了,有了花了,有了水果了,有了香了等等。当我们想修行的时候,想读经的时候,哎佛经遇到了,不管是怎么来的。或者是别人跟你结缘的,或者怎么样的,懂不懂?当我想庄严佛教道场的时候,我要能有钱,请一块黄布,请一块红布,庄严一下等等,随意具足。当你想买汽车的时候,哎呀,正好你的朋友说你买车吧,我给你钱。就这个意思。

「生生常得出家。」所以佛教的任何经典,当他讲到世间利益的时候,都离不开随顺引导出世间法,随顺引导大家趋于佛之正见,你看「所有资具随意充足,生生常得出家。」出家是什么?出家有双层的含义,事相上的出家,就是一般说的像我们这种,就是抛弃家庭,断一切私欲,然后剃发披上袈裟现僧相,那叫出家事相是这样。究竟意义上的出家,是出轮回之家。出轮回之家,我们不再轮回了。想不再轮回那怎么办?就是修行!修出世间法,我们在家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实际上也是出家的一种表现。但是大家一定知道,事相上的出家人和你们这种,为了了脱修出家法所谓的出家人,是有差别的,不要混了,不要说师父说了我们和出家人一样那就乱套了。

「具持菩萨律义净戒。」具持菩萨律义净戒,如果没有福报、没有因缘、没有善根,出不了家,即使出了家福报没有,善根道心不坚定的话,出家以后可能也起修不起来。或者出家以后可能就是,不持戒啊不精进啊,甚至是知见不完全正确。所以说佛门啊,佛教啊不是缺僧人,而是缺僧才,懂不懂?僧才是什么呢?道心坚定,知见正确,菩提心很大,大行功德,戒律清净,僧相威仪如法,那么就是僧才!是不是那道理?这种道理为什么缺少呢?为什么少呢?正是因为众生的福报欠缺一些。历史上很多高僧大德都能做得到,也就说只要你念诵这个咒语,可能你就积累了这种福报。可能你就断送了,修行而再犯戒,而再被别人误导的这种恶缘,懂吧?

「恒生人天,不堕恶趣。」虽然我们不求生天,不求再来世当人,但是你读诵这个咒语,他就有这种功德,明白这个道理吧?记得一个美国人,拿着一个很大的曲别针,换了一栋别墅吗,懂吧?很大的曲别针换了一栋别墅,是这个意思。恒生人天不堕恶趣,虽然我们不求生天,不求再来世当人,但是他有这种作用,明白吗?人民币能够买油条,能够买馒头,人民币能够买衣服,能够买项链。如果一个项链三千块钱,哎你这一天挣了三千块钱,就等于说挣了一条项链钱,是不是?但是你这三千块钱,可能不去买项链,可能去印经去了,是不是?虽然我们不是求的这个买项链,但是呢,我今天挣的钱等于这条项链等值。就这个意思,能够买条项链。

「常为诸天之所守护」我们就少了很多的违缘,可以这样说,根据佛经佛经上的原理,作为人来讲,经常有冤亲债主的讨债,和恶龙鬼神的扰恼。如果我们能够读诵这个咒语,就常为诸天之所守护。诸天他们威德很大,神通很大,他们当我们护法的话,一般的诸龙鬼神可能就不得其便。

「若有在家善男女等诵持之者,其家无有灾横病苦之所恼害。」如果家里有一个人诵这个准提咒的,那么全家都免除灾横病苦的恼害。「诸有所作,无不谐偶。」诸有所作无不谐偶,谐是和谐的谐,偶是配偶的偶。什么意思呢?诸有所作所求,皆能随意。谐偶就是相应,相应圆满的意思啊。

「所说言语,人皆信受。」如果一个人所说的任何的话,别人听起来像圣旨一样,别人恭敬不怀疑,那就是一种福报,那就是一种富贵的表现,那就是业障轻的表现。有的人老是撒谎老是撒谎,大家知道有一个故事,狼来了知道不,狼来了喊着,玩狼来了狼来了。第一次大家信了,第二次狼又来了,第二次大家又信了,第三次狼真来了,没人信他了,失去大义了连生命都打上了。

古代的时候有一个国家,娶了一个妃子,这个妃子老是愁眉不展的,但是她非常漂亮。这个国王说你到底怎么样才能笑一笑呢?怎样才能笑一笑那。这一天发现,怎么才能笑呢?把这个烽火台上的烽火点起来,狼烟一片,妃子一笑,他一看,哦原来这种方法你能够欢喜啊。他经常为博得妃子一笑,经常点这个狼烟,狼烟是报告军情的,那意思是狼烟一起来,他们邻国的国家,就马上派部队来帮他,那意思是我们是友邦,共来对敌是这样。第一次博得妃子一笑,友邦骑着马带着兵来了,来了以后国王说了:没事,这个狼烟嘛,是为了博得我妃子一笑。人家帮忙的一看这是啥事,你这是军情谎报军情啊,回去了。第一次没有什么事,隔了一次,这次邻国就来反叛了,就来侵略了,点起狼烟来了。别人一看,啊某某人的妃子今天又笑一下子,结果笑不起来了,把国家也丧失了,是这个道理吧。所以很多人经常撒谎,经常撒谎,我昨天讲到了,啊我是地球的酋长,我是宇宙的州长,我是人民的民长,他非得是个长,大大的,太阳系的系长,得大大的才行!经常撒谎,这种人可以这样说。我说过一句话我这个人个性很倔,这种人再说一加一等于二,我都不会相信了,一加一等于二本来是很正确的吗,是不是?小学算术吗?但是呢他造成了一种不好的影响,可以说很多人都会这样认识,他说的真的都不会再相信了。如果诵持这咒语,那么消除了很多恶业,这个口语啊语言的清净,那么所说言语人皆信受。

「若有诵此陀罗尼咒满十万遍,梦中得见诸佛菩萨声闻缘觉。」在这里讲到,如果是诵满十万遍的话,在梦中就能见到诸佛菩萨声闻缘觉。在这里讲梦,讲一讲梦,底下还有一部分说到梦的啊,这个梦在佛教经典当中它有分析。它是一种什么分析呢,梦也是一种境界,像我们人一样,是虚幻不实的。我们一般平常为什么不谈梦,人都很难琢磨,很难把握何况是梦境。梦境是虚幻的,我们不去执着。平常就怕有的人执着,所以我们不谈梦。但梦境往往有所指有所表,比方说刚才一个,我诵这个准提咒诵满十万遍的话,如果因缘和合在梦中,就能梦到诸佛菩萨声闻缘觉,这是业障消除的表证,这是佛缘深厚的表证,这是非常吉祥的梦境,是这样!梦啊一般在晚上做,白日做梦的那都是一般的啊,特殊的人物,我们一般都是晚上做梦。 那么晚上分三段啊,古代印度是这样分的,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把一晚上分为三段,初夜分做的梦,一般是跟白天所作的习惯性动作,或者是受的刺激有关。突然一个场面吓了一跳,或者是经常做一个动作经常做一个动作,那么在初夜分做梦,梦中会显现,显现一种东西。中夜分做梦呢,往往是非人的干扰。非人的干扰,就是咱们看不到的,另外的众生一种境界显现。后夜分做梦就是临天亮时做梦了,那时候可能是八识田的种子的显现。八识田的种子以梦境这种情况显现,我们人生也是八识田的显现,是以人生的,我们人认为的那种现实情况来显现,那也是缘起,是这样。不好的梦有所表,好的梦也有所表,在这里我们就不执着梦,不去执着于梦境。佛教当中对梦有所解释,但是绝不是世间的那种周公解梦。佛教当中那是,佛也说梦,不是周公解梦,懂吧?

在这里诵准提咒满十万遍的话,梦中就会得见诸佛菩萨和声闻缘觉,并且是「自见口中,吐出黑物。」口中喷出黑物,佛教历史上有一个法师,有一个法师啊,他发了个大心,要弘法度众。但是他从小有一个最大的习气毛病,口吃,口吃知道吧,结巴,结巴知道吧,哎他修行道相当的程度了,也就说他一看到经书啊,心中充满智慧,想给大家讲出来,解释出来,想带领大家修行,更正确的理解佛陀的含义。那么他想讲,但是呢一讲就口吃,一讲就口吃,这就是障碍。后来求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我真的想讲经,但这结巴,那人们怎么能听呢?不好啊这是语言的障碍咋办?求观世音菩萨!求观世音菩萨,求到几天以后,晚上做了个梦,做了个什么梦呢?说白衣大士就是说的观世音菩萨,白衣大士在梦中显现就说这个僧人,张开你的嘴,这个僧人就张开嘴了,梦中吗他不自主啊,然后观世音菩萨把手伸到他嘴里,哗掏出来一把虫子,掏出来一把虫子,实际上这就是消灾免难,消业的表证,和刚才自见口中吐出黑物,也是种消灾和消业的表证,那个资料这样讲。这个法师从此以后,智辨无碍,智辨无碍是什么知道吗?不仅仅是辩才无碍,是智辨无碍。智慧和辩才无碍,那是佛教的理论和智慧,而不是世间的世智辩聪,懂这意思吧。世间有很多人,用他世间的那种语言来解释佛经,或者是用世间语言来跟法师辩论,这样的话他是一种过失。这所谓的智辨无碍,就是讲的正确,智慧无碍,辩才无碍,真正的能给人讲法,这是佛教史上的一个典故。

底下,「若有重罪诵满二十万遍,梦中亦见诸佛菩萨,亦復自见吐出黑物。」你看若有重罪,他随着罪业的轻重不同,念诵的遍数不同,梦中显现的境界不同。你看若有重罪诵满二十万遍,刚才是十万遍吧,梦中亦见诸佛菩萨,亦復自见吐出黑物。底下「若有五逆重罪」,更厉害了五逆重罪是更重的,「不得如是善梦之者,宜应更诵满七十万遍。」也就说有个人造了五逆重罪了,念了十万二十万遍,没有这种梦境,梦没有这种验象,那怎么办呢?说明他的业障更重一些,应该念满七十万遍,是时还得如前之想,如果你发心,是为了消业念得七十万遍的话,肯定有一定的梦境显现,一定的境界显现。乃至梦中见吐出白色如酪饭等,当知此人即是罪灭清净之相。罪业清净了。

接下来释迦牟尼佛说到准提神咒的所作之事,「若有鬼病,以咒茅草而拂病人,即得除愈。」鬼病知道吧,你们太知道了,吹风感冒都有说是鬼病,是那个意思吧。鬼病就是莫名其妙的,医院里看不了的,哎神婆巫汉看的那种鬼病。只要你抱着孩子上他二大娘那去叫她看一下,肯定说某个人压着他,肯定是这样的,因为他就是看这个的,知道吧?所以鬼病有,佛经上经常出现,那么怎么办?我们就是用佛教的方法来处理,正确理解,正确处理才能超越。若有鬼病以咒茅草而拂病人即得除愈,如果一个小孩被鬼压着了,被什么混子啊闯着了,或者是莫名其妙的的哭恼,或者莫名其妙的的发烧,说胡话,出来正确医疗手段用以外,如果你想用准提咒也可以,念准提咒加持茅草,用茅草在小孩身上,扶擦抽打,这是一种方法。

接着注意,「若有幼小,为鬼所着。」就是有小孩啊被鬼扰闹了,「以五色缕,应令童女,搓以为缐。」五色缕五色,这五色是什么呢?白红蓝黄绿,这五种色彩的绳子线,然后令童女搓以为线,让一个小姑娘搓起来,搓成五彩线,「一咒一结,满二十一。」就是念一遍打一个结,念一遍打一个结,打二十一个结。「用系其颈」,系在脖子上,这是一种系在小孩的脖子上,可以避免这种鬼灾鬼闹,「以芥子咒满七遍,散其面即便除差。」就是把绳索系到脖子上,然后用芥子,用白芥子再念咒加持七遍,然后把加持完了的白芥子,撒到小孩的面上,头上身上都可以,那么这种病就治好了。白芥子知道吧,不知道吗?白芥子是佛教内部经常用于降魔的一种作物,白芥子是一种中药,中药店里就有,白芥子芥末油知道吗?芥末油他妈就叫白芥子,还没有磨成芥末油的粒子就叫白芥子,芥末油他妈,知道吧,是不是叫芥末油他妈?就是白芥子啊。医院的白芥子一般是炒治了的,佛经上用的白芥子是生的,生的大家要知道要注意。

「復次有法,若有病人为鬼所著,身在远处。」如果一个病人被鬼所著,就是莫名其妙的病,咱们民间经常遇到。我们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的话,就是不知道怎么处理。求奶奶告爷爷最后是个白告,明白吧,佛教经典当中什么方法都有,佛教经典当中除了正确的方法以外,还有正确的理念指导,我们用而不去执着,也就说我们在用。但是呢,我们有正确佛教的理念的指导,不至于迷信了,不至于下了道了,懂不懂?「復次有法,若有病人为鬼所著身在远处,应咒杨枝具满七遍,寄人持打即以除差。」杨枝知道吧?杨树条子,杨树条子,或者柳树条子都可以,杨柳枝在佛教当中是经常一块用的。杨树条子,杨树枝,我们拿过杨树枝来,观想着念准提咒七遍加持杨树枝,把这个杨树枝捎到远方病人那,那么这个远方的病人再抽打身上那才就管用,前提是真的鬼在扰闹他,是鬼病啊。如果是感冒发烧你在那抽打抽打,哎呀师父你说的方法打青了也不管用,感冒了,是不是,前提是鬼病,打青了也不管用那是搞错了是吧?

「復次有法,若在路行,诵此咒。」走路的时候诵此咒,「无有贼盗,恶兽等畏,」没有盗贼和猛兽的恐怖,他们的侵害,走路的时候念诵此咒的话。

「復次有法,常持此咒,设有争诉无不获胜。」如果是打官司,刚才讲到了,如果是打官司了,斗讼了,或者是跟你的邻居朋友闹意见了,长期的争论不休,那么我们诵准提咒,那么可能就能获胜。

「若欲往渡江河大海,诵咒而渡无有水中恶兽等难。」水中恶兽啊,我们现在见的少,水中的恶兽现在也怕人了,都远远的躲到深海里面了。因为现在说句实话人更可怕了,大鱼大鳖都怕人来抓它们,都跑了。但是在特殊环境下会有恶兽显现,特殊的环境之下,我们知道他有这种作用这种功德,如果说我们渡江河的时候诵这个咒语,一方面免了水中恶兽的这种侵害灾难,并且是也可以免去大江把你冲走的水灾。

「復次有法,若被击闭枷锁禁其身,诵此咒者既得解脱。」或者是被强盗逮住了,我们现在叫绑架。我们现在见到的听到的是绑架,如果你真是一个富翁啊,那得小心,得小心,真的叫让人绑架了,拿一千万那麻烦了,人家把你绑起来了,绑起来怎么办你就准提咒,准提咒念一念,可能大悲咒上也提到过,讲到过这种例子,讲到过这种例子。还有一个如果说我们犯了国法了,我们犯了法了把你关起来了,也就是禁闭其身,禁闭吗,把你关起来了,打入大牢里了,你念这个咒有可能提前放出来。你的罪过一减轻了,或者遇到皇帝大赦了,皇帝他妈过生日那天一高兴,哎为了老太太长命百岁,我今天大赦天下,无论你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走!还给你发的钱粮路费,就会遇到这种事,当然我们不要去违犯国法。

「復次有法若诸国土水旱不调,疫毒流行。」记住水旱不调就是日月失度,该下雨的不下雨,该晴天的不晴天。有一年我们山上,山上树特别多,夏天雨水又多,哎呀哪一段不给我晴天了,我说哎呀,我藏起来的那个金蛋蛋都长毛了,霧了,发霉了都,该晴天的不晴天也非常恼人。

疫毒流行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就是头几年的Sasi,现在流行甲流感是吧,是叫甲流感吧猪流感,这就叫疫毒流行。「应以酥和胡麻粳米」你看这有方法了,酥就是酥油,和这个胡麻,胡麻就是芝麻,粳米是什么,不黏的大米。大米有黏的和不黏的,长的细的那种,这个大家都知道是吧?粳米知道吧?是米的一种这种米不黏,不是黏大米就是大米。酥油芝麻大米合起来,「用手三指,取其一撮。」三指,地水火风空,不讲那个不讲,就是三手指头,大拇指二拇指三拇指,捏一撮,「咒之一遍,置火中烧。」念一遍吹一下投入到火中烧,「或经七日七夜,六时如是相继不绝,一切災疫悉皆消灭。」七天七夜六时不绝啊,很多人做不到,七天七夜都在念都在烧,六时就是昼夜六时,如是相续不绝中间不间断,一切災疫悉皆消灭,去瘟疫方法。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的话,我们可以联合起来做,联合起来就是轮流,一部分做一部分休息,没有办法七天七夜不睡很多人撑不了,是不是那道理,如果这样做的话就吧瘟疫消除了,就是这样。有缘的话我们可以做,这个好做不难,明白吧?刚才讲的那个是绳索,这个是准提咒的绳索,还有大悲咒的大悲绳索,当然还有密法传承的金刚绳,也是一种绳索,他都具有加持力,消灾免难护身等这种作用啊。

「若于塔前或佛像前或舍利塔前,诵持此咒三十万遍,復於白月十五日设大供养,一日一夜不失正念诵咒,乃至得见金刚手菩萨,而彼菩萨即将是人往于自宫。」 你看如是在佛塔前面,或者是在佛像前面,佛堂前面或者舍利塔前面,诵此咒三十万遍,三十万遍满了以后,「復於白月十五日设大供养」白月是什么?白月是什么,懂不?不讲我们根本不知道,白月黑月,古代印度一月是十五天,我们国家一个月是三十天,古代印度一个月是十五天,虽然是十五天一个月,但是古代印度的太阳和月亮和我们是一个。他也是初三的时候,月亮就露了十五的时候就在正中,满月了,月晦等等。白月十五天是什么?白月十五日是什么意思?白月就是从初一到十五,这叫白月。黑月是从十六到三十,这叫黑月。也可以这样说,从初一到十五是月亮渐满的那个时段,在印度叫做白月,他是十五天,月亮渐亏的那个月叫黑月,也是十五天,印度的二个月相当于我们的一个月,白月十五日,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阴历的十五,阴历的月的十五,如果他说黑的十五就相当我们阴历的三十,这个能知道吗?哎是这样解释,復於白月十五日设大供养,就是阴历十五日这一天,设大供养,「一日一夜不食,正念诵咒。」一日一夜不食就是不吃饭,实际上这里面涵盖了一个很深的内容,就是斋戒,沐浴斋戒,一日一夜不吃,就是设大供养。这个时候可能得见金刚手菩萨,而彼菩萨即将是人往于自宫,如果你这样修,你可能得见金刚手菩萨,并且金刚手菩萨领着你上他的宫殿区住一住,哎呀舒服啊,金刚手菩萨是谁知道不?又不知道了,不知道的有点太多了,金刚手菩萨是大势至菩萨的另外一种身形,大势至菩萨也叫寂静形,寂静,那么金刚手菩萨是大势至菩萨的愤怒形,是金刚像,表示佛菩萨的金刚力无畏,大力,明白吗?不可摧的那种坚固之力,金刚手菩萨。

底下,「若有诵此陀罗尼者,乃至未做道场,一切菩萨常为善友。」如果我们诵此陀罗尼,哪怕你还没有成就,还没主持道场,或者是还没有正式讲法,或者是还有在非常庄严的佛堂专修,只要诵这个咒语,那么一切菩萨常为善友,一切菩萨常为善友,常随拥卫,护着你们,这个意思。

「若有薄福众生,无少善根者,无有根器之者,无有菩提分法者,若得闻此陀罗尼法,速疾证得阿耨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这准提咒也是普度三界的,福报少的人,没有福报的人,或者善根少的人,或者不是那种修法根器的人,或者是没有发菩提心的人,如果是得闻这个准提神咒,速疾证得阿耨罗三藐三菩提。就说这个法殊胜,阿耨罗三藐三菩提是印度话,翻译过来就是无上正能正觉,在这里我们理解为佛果,就是一个没有福报的人,或者善根很少的人或者没有发菩提心的人,如果是得闻这个「准提咒」的话,也非常快的证得佛果,就是这个含义。

「若有人能常自意念,诵持此咒,无量善根皆得成就。」无量善根皆得成就,分两大类,一类是究竟的善根圆满佛果,和上一句是又相应了,那么当时的善根就是道心的增长,菩提心的增上,知见的确立,出离心的生起等等。再就是一切资具,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都圆满,什么都不缺,违缘少是这个意思,在这里我们简单的把「准提神咒」也讲解完了。

End

宗性法师:缺乏信仰的综合症

必须确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信仰,这个药方是给现代社会开的。现代社会面临很多问题,总的来说根源就在于缺乏信仰,以至个人道德修养失落,公德荡然无存。在这信仰失落的时代,大家普遍感觉无依无靠,内心空虚、浮躁,就

倓虚法师出家后度化妻子的精彩对话

倓虚法师九二零年,我和禅定和尚,离观宗寺,一块回北方,预备到北京去请藏经,路过营口。那时我的家眷还住在那里,我到营口时,住到佛教宣讲堂,那里边的人,都是我在家时的老朋友。我走之后,原来开设的那间小药铺

圆瑛法师:佛弟子如何修身摄心

◎ 圆 瑛我佛所说法门,因机施教,犹如对症开方,由众生有种种病,故佛说种种法。果能信解依修,无不得益。是以称为无上医王,乃能医众生之心病者。一切众生,皆依妄心,迷惑不觉,妄执此身为我。因有我执之病,遂

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 倓 虚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老人有一最器重的学僧持律法师,外号人都喊他晒蜡的法师。大家知道,这个名字并不是恭维他,而是嘲笑他、揶揄他。 原因是他最初在金山住禅堂当香灯,每年到了六月六这天,照例常住

“三车和尚”窥基法师:玄奘认定的衣钵传人

窥基是唐朝一代法师玄奘的高足弟子。窥基之于玄奘,犹如子夏之于孔子。孔子学说须有子夏辈西河传经,方可阐扬宏发,广被于世;而玄奘之学,窥基不仅有克绍箕裘力,且具后修转密的功绩。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后,天天在

慧律法师开示的小故事

有一次忏公带领了我们一大堆的法师,还有这些护法居士,去参广钦老和尚,广钦老和尚就坐在那藤椅上。那时候我在南普陀佛学院,因为我们总共差不多有二十多个大殿,大的、小的统统拜,我们没意见。因为煮饭九点十五分

律航法师

◎ 陈义孝律航大师,晚年才出家,平日不论行住坐卧,佛号不离口,念珠不离手。大师念佛是用并耳念佛法,即将阿弥陀佛四字洪名,字字念得清楚,耳朵听得清楚。先将右耳听力,作意并在左耳,听一百声。再将左耳听力,

若衲法师

临安上天竺沙门若衲法师是宋代著名高僧,奉旨住锡杭州上天竺。法师经常带领徒众 千人修行,为大众弘扬一心三观、十乘观法、五重玄义、六即之道。法师辩才无碍,出言如泄悬河,堪称为当代四依。南宋淳熙三年,宋高

优昙法师与《莲宗宝鉴》

优昙法师是元代高僧,俗姓蒋,安徽丹阳人,家族世代奉事佛法。二十岁出家于庐山东林寺,后来住在安徽丹阳的妙果寺。元武宗至大初年(1308),皇帝下诏解散净土莲宗,优昙法师十分恐惧地说: 我承受净土教法将近

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

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宣 化 唐朝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时,途中见一位老修行在打坐,小鸟在他头上筑巢,衣服都已破了。玄奘法师用引磬为老修行开静。老修行问:你从何处来?玄奘法师答:我从大唐来,现在去印度取经。

弘一法师往生的最后时光

陈慧剑1942年七月初,永春王梦惺居士二度聘请弘公到永春宏法,并寄来旅费,为弘公婉谢,也将旅费寄回去了,一心在温陵养老院安居。到中秋节这天,在开元寺尊胜院讲《八大人觉经》,由广义法师译闽南语。此时,他

玄奘法师到凉州

◎ 觉 悟玄奘法师遍谒了各位大师,广泛吸收了各家的学说,经仔细推求,发现各有所主,按之佛经,有合也有不合,无所适从。因此发誓亲自到西方向人求教疑难之处,同时取得《十七地论》来解众疑,这《十七地论》就是

印光法师辩一心不乱与佛念三昧

念佛修持的最高境界达到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进而往生西方净土。关于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的关系,古德的论述比较少。念佛本身是佛教禅定的修法之一,欲得三昧,必须达到一心,达到一心者,则自得三昧。如莲池说:至于

供佛斋僧的缘由及功德

供佛斋僧是佛教的一种传统,也是为了让僧俗二众有培养福报、消除业障、积功累德、报恩报德的机会,佛陀特别指定的方法。经云:佛弟子要行慈者,皆应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

黄念祖:泉池功德 第十七卷

泉池功德 第十七卷黄念祖老居士【又其讲堂左右。泉池交流。纵广深浅。皆各一等。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湛然香洁。具八功德。】本品是讲泉池的功德。上品中所说的讲堂,在其左右是泉池交流。开头这两句

南怀瑾:注意!持《准提咒》最容易疏忽之处!

准提菩萨这个咒子感应是非常大的,但是要感应大,千万注意啊!诸位,我们修佛法的人要有利他的心( 利益他人的心 ),不要专求自利;以利他之心去念,感应就很快。某个人找你,这个人很自私自利,专为自己着想,到

南怀瑾:普示准提咒念诵方法

准提菩萨这个咒子感应是非常大的,但是要感应大,千万注意啊!诸位,我们修佛法的 人要有利他的心( 利益他人的心 ),不要专求自利;以利他之心去唸,感应就很快。某 个人找你,这个人很自私自利,专为自己着想

南怀瑾:持诵准提咒的九品成就

念准提咒这些大概法师们都给你们讲过的,我重复一道,提醒你们注意。心里念,不要做形式,不要太管外表了!心不诚恳,外表光好,没有用的。要心里真正诚恳的念,不要求感应,自然有感应!所以准提咒念法告诉你,法本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于凌波 圆瑛法师,俗姓吴,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他是福建省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阙氏,因祷于观世音菩萨,梦观音送子至,于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生此子。

玄奘法师

◎ 汤用彤玄奘法师(602-664)俗姓陈,名祎。隋仁寿二年生于缑氏之陈堡谷,即在嵩山少林寺之西北。兄弟四人,法师最幼。其第二兄长捷先出家,住于东都净土寺。因其奖劝,法师十三岁出家于洛。好学不倦,跋涉

供香的功德

数千年来,香与佛教的发展唇齿相依,佛前一柱香代表了礼佛的最高敬意。燃一柱好香,透过鼻的嗅闻,能使心灵宁静,息止心中的贪嗔痴,步入平和安乐之境。若修学静坐禅定的人士,更可藉由妙香的助缘,镇静心神,理气调

弘一法师的三个约定

弘一法师的三个约定◎ 善 缘 1937年梦参法师奉倓虚法师之命,到厦门万石岩万石禅寺邀请弘一法师赴青结夏安居,讲律弘法。弘一法师应允,并与梦参法师立下三个约定。本文记述的是1937年弘一法师在青岛湛

法师自述求观音菩萨感应

法师自述求观音菩萨感应◎ 圣 严今天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这对圣严本人来说,尤其感到无限的亲切和无限的赞仰。因我自幼至今,无一天不是沐浴在这位大菩萨的恩光之中。我生而病弱,由我母亲虔信观音而得不

常惺法师塔铭并序

常惺法师塔铭并序太 虚常惺法师名寂祥,族如皋朱氏。母贤且慈,五岁亲为授学;以其颖慧而端静,才九龄送福成寺依自诚长老落发为弟子。长者独具只眼,当清末佛门多难,识其为僧中弘护才,乃使入学校读;旋升学如皋省

弘一法师出家因缘

弘一法师出家因缘◎ 弘 一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河东有一个地藏庵,庵前有一户人家。这是一座四进四出的进士宅邸,它的主人是一位官商,名字叫李世珍。曾是同治年间的进士,官任吏部主事,也因此使李家在当地的声名

饰演弘一法师影响我一生

◎ 濮存昕问:演了很多好戏、好角色,让你印象最深刻、或者说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几个?濮存昕:很有幸,我演了影响我人生的两个角色--电影《一轮明月》中的弘一法师和电影《鲁迅》中的鲁迅。但是,在商业放映渠道

供僧斋僧的功德利益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已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一、佛经中说供僧功德  《俱舍论》云:若能一昼夜持不杀戒,于未来生,决定不逢刀兵灾;若能以一粒诃子,以殷净心奉施僧众,于当来世,

就这个回向心,这功德就大了

梦参老和尚我们要想求福德的话--我们多分是求解脱的,但是我们也求福德,在你回向的时候,你要特别地回向。回向得愈大,功德辗转增胜--不是那个物质多少,这是一般的物质供养。我们念经的时候,我们读《普贤行愿

佛陀功德——四无畏

无畏即无怯惧,如来智力内充明了,凡有所说,皆安稳清净,不可倾动,无惊怖恐惧,故名为无所畏。四无畏是指佛陀具有四种临众无畏的信心,无论说法、问答、论难,从容而安详,勇猛而安稳。佛陀功德-四无畏一、一切智

佛说孝顺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议

广行法师《本事经》里说:世间聪慧人,恭敬于父母,恒时修供养,常生欢喜心。意思是说,世间有智慧的人,都会对父母特别恭敬,恒时供养,让父母心生欢喜。释迦牟尼佛在多部经典中宣说了子女孝顺父母的福德。下列若干

出家功德无量无边

农历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佛陀为什么要出家呢?依照佛教经典来说,出家乃成佛必由之路,十方诸佛皆示现出家而成佛道。悉达多太子出家因缘释迦牟尼佛,原名乔达摩悉达多,释尊降生于三千多年前的古印度,是迦

舍利不可思议,却又真实存在

明海法师今天的开窑活动是我们老和尚示寂荼毗仪式的最后一个法会,这么多天有很多信众都期盼着开窑这一天,对老和尚荼毗以后的舍利都非常关注。我简单和大家介绍一下,舍利这个词是印度梵文的音译,在有的地方翻译成

随喜增长功德

◎ 梦 参随喜功德,随喜一切众生、随喜一切诸佛菩萨,愿一切众生舍离嫉妒障碍,看见人家有一点善事、有一点进步、对三宝有功德,都应当赞叹随喜。若师长对某同学、师兄弟表扬了一句,你就生起嫉妒心,说:有些事我

虔诚读诵《法华经》的不可思议感应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因经中宣讲法义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华经》也誉为经中之王。 不入法华,不知佛恩之浩瀚;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妙法莲华经》被称为成佛的

功德

◎惠 能凡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其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

学诚法师的楞严感悟

【楞严经和大乘经典的当机众】常讲的几部大乘经典,古人读起来都不费什么劲,现代人读着就吃亏了,因为都是文言文,我们读的时候,除了一些有古文功底的人,大多数都要先熟读古代行文,然后在心里转化成方便理解的白

慧律法师清心语录

◎慧 律充满热诚的人,会像磁石一样,深深吸引四周的人。知足的乞丐,强过贪求财物的富翁。快乐就像一副眼镜,可以校正你心灵的近视。快乐有如香水,向人们洒得多了,自己也必沾上几滴。土木工程的技师,懂得如何疏

袈裟之功德

袈裟之功德◎ 海 涛袈裟功德殊胜,凡有袈裟所在,一切天龙善神悉予守护,使此安宁。佛曾告阿难:过去诸佛着如是衣,得成佛道;未来诸佛亦当着如是衣,得成佛道。如我今日以刀割截,成沙门衣,不为怨贼所劫,此是解

礼拜佛菩萨的功德

◎ 宣 化礼拜佛菩萨的功德有五种:(一)端正圆满。相貌生得端正圆满,人人见了都生一种爱敬心,对你有一种好感。(二)得妙音声。声音清朗宏亮,好像铜钟。(三)多财富。能礼拜瞻礼佛菩萨的形像,等到将来,会有

结夏安居的意义与供养安居僧的功德

何为结夏安居?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订定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之期。在此期间,出家人禁止外出,聚居一处精进修行,称为安居。这是雨季期间草木、虫蚁繁殖最多,恐外出时误蹈,伤害生灵,而

证严法师的大智慧

袁瑶瑶  1.两个小故事在接触慈济前,我对证严法师一无所知,直到有一天陪阮义忠至台中分享拍摄希望工程的心路历程。演讲结束已是傍晚,两位慈济师兄、姊开车送我们去火车站,谈到法师,其中两个小故事让我印象深

出家真正利益与功德

◎ 莲 池(著) 吴锦煌 (译) 古德云:最胜儿,出家好。俗有恒言曰:一子出家,九族生天。此者赞叹出家,而未明言出家之所以为利益也。岂曰:不耕不织,而有自然衣食之为利益乎?岂曰:不买宅,不赁房,而有自

能安安静静地坐一会儿观照自心 真是功德无量!

如孝法师大家要细心,要去分析人生,学佛并不是如有些人所想象的,要让大家放弃当下的生活。就像我们生命的这一列火车已经开了,它不能够停下来,如果我们想要换轨道,要有一种技巧,首先要在现在的轨道旁边再造一条

献灯之功德

献 灯 之 功 德灯是智慧、光明的表征;燃灯供佛始以佛说,是佛门中重要的供养具之一。祈望透过燃灯的说明和意义,能点燃您心中的自性灯。在佛前燃灯,是用以标帜佛的智能波罗蜜。《无量寿经》说:为世之灯明,乃

礼佛塔庙得十种功德

礼佛塔庙得十种功德◎ 佛 言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诸佛塔庙。得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一者得妙色好声。 二者有所发吐言辞人皆信服。 三者堂堂处众无畏。 四者天人世间爱护。 五者具足威

功德、福德与福报

功德、福德与福报仁焕法师人人有优点,个个有缺点,所以我们普通凡夫,都做过好事,也做过坏事,好坏间杂。这样于生活当中,容易有什么后果产生呢?首先理解:福德是人的智慧和健康;福报是人的富有和缘分。如果人福

各种佛号的作用及功德

东方妙喜世界 南无阿閦如来:看见别人生气或自己生气,念南无阿閦(音:触 chu)如来 ,阿閦如来过去世修忍辱和持清净戒律而成的佛,生在其国土者皆相貌第一。自己起了欲望的心,对方起了欲望的心(如有男子

持诵《药师经》的功德

◎弘 一药师法门以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念药师咒,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为根本,法门殊胜。修药师法门,如经所说而行,可以帮助病苦的人。弘一法师说:如法修持,获福无边。维持世法佛法本以出世

不可思议,这个念佛方法妙啊!

1.只要能够念念不离弥陀,真闭关啊,不是把自己关在一个地方啊,是要把妄想杂念把它关到外面去,决定它不能干扰我,我念念就一句阿弥陀佛,白天也念,晚上也念,一切时一切处什么妨碍都没有。2.人多我们念佛会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