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五台山有个僧,法号必救,德行好。阎罗王都很恭敬他。山下有个人,叫做王有相,有一天他梦见黑白无常跟他说他寿命不远。他说:我死了无所谓,但我父母没有奉养,所以希望能等我父母百年后,我就死而无憾,希望阎罗王能满足我的要求,我感激不尽。黑白无常就跟他说,你去找必救禅师,阎罗王很敬重他,你去求他,也许有转机。王有相就连夜找到了必救禅师,跟他说,自己上有老母要侍奉,等我母亲百日后再抓我去。必救禅师入定后,出定,跟他说,看你如此孝顺父母的份上,命运会有好转,但以后一定要行善积德。果然,王有相平安无事,过了十二年才去世。
人活着要有价值,这个价值就是完成使命。比如孝顺父母,或者奉献三宝等。凡是能让生命具足正能量的,都是有价值的。横死的很多,比如现在很多人死于病苦,癌症,车祸。车祸等灾难,属于突发事件。那癌症,则是属于病苦。遇到癌症的人,如果能发心改过,同时发愿做利益众生的事情,他就会延长寿命。
人只要具足一个品德,鬼神都恭敬。比如孝顺,忠义,或者仁厚,或者讲信用。在《了凡四训》中,讲到台州有个应尚书,以前在山中读书,常听到鬼呼,但不惧怕,有天,他听到鬼在说,某妇因为她丈夫久去不归,他亲家要她改嫁,她不从,要在这里吊死。刚好我可以找她做替代。如果吊死的人,就喜欢找替代。应尚书听了,就把田卖掉,换成银子,然后做了一份假书信寄给她家。她家人见了信,觉得不像。但银子是真的。所以就不逼迫她改嫁。后来那个鬼又说,都是这个读书人在干扰我,害我投胎不成。别的鬼就说,那你怎么不去害他。那个鬼就说了,这个人阴德很厚,护法神都护持他,要他做尚书,我没有胆量和本事去害他。
可见,人只有宅心仁厚,鬼神都敬重他。古人讲的,德重鬼神钦佩,那德行不重,鬼神都要欺负他。中国人讲要积累阴德,阴德就是别人看不到的,默默做的,这样上天会看得到,一切鬼神都会看得到,鬼神都会很敬重。
人活着,一定要有一个优点,要么忠心耿耿,要么讲义气信用,要么孝顺,要么仁慈宽容。总之一定要有一个优点,这样才能成为人。如果你觉着自己在这方面还很欠缺,就去读诵《地藏经》,修补自己缺失的灵性。
End
净界法师我们手去摩头的时候,产生那个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呢?看佛陀回答: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所以我们知道,当我们的手去摩触头的时候,它其实就是一个因缘所生法
◎ 广 钦★有什么不知道的,应该问师父或师兄,不要怕丢面子而自己擅做主张。★只知道吃而不知道修行,吃多了就难消化。★今天我们出家是要修行,了脱生死,不是来享受。修苦行就是磨练我们的身心,能够使我们没有
有播种,才会有收成星云大师记得一九五一年,我在新竹台湾佛教讲习会教书时,有一次在路上,一位正在扫地的沙弥来问我:我常看到有人送面给您吃,为什么别人都喜欢煮给你吃,却不煮给我吃呢?他问得天真,但我一时却
唐朝时,五台山有个僧,法号必救,德行好。阎罗王都很恭敬他。山下有个人,叫做王有相,有一天他梦见黑白无常跟他说他寿命不远。他说:我死了无所谓,但我父母没有奉养,所以希望能等我父母百年后,我就死而无憾,希
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心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心放下了,永恒的安乐与幸福也就随之而来了。人
晋美林巴尊者皈依佛门,想清净涅槃的人,要把积累的一切福泽,去为众生做完全的回向,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涅槃的果位。回向在梵语里叫做巴热那达,意思是完全变成或发展。由智者把一切善根都变成大菩提道,不至于半途
◎ 圣 严佛教对神通、异能看法如何?佛教承认有神通的事实,凡夫可得五通,出世的圣人有六通,佛有三明六通。所谓五通,一、能知过去世,叫宿命通;二、能知未来世及现在的远处和细微处,叫天眼通;三、能知他人的
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就会发现,现在有些法,只讲人道,就是有些提人间佛教的。就完全讲人道。其它道都不讲。我想这个是不究竟的。为什么呢,因为人和鬼,天神的差别就在于人有身体。而鬼没有。但鬼道和天神道,人虽
古人说:“厚德载物”,我们越是长大,越是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们只有知道感恩,懂得奉献,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要多多积德行善,这样我们才能有厚报。从前有一个小孩从小就特别善良,每次吃饭都会多拿一些饭菜,来供奉
事实上,他们并不是佛教的正信弟子,他们也没有皈依三宝,如果皈依了三宝之后,他们就不会如此的“迷信”了!因在三皈之中,就有三项规定:(1)尽形寿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2)尽形寿皈依法,不皈依外道邪说
透过交流才会进步讲者:梁乃崇教授时间:民国92年12月22日地点:崇友人文讲堂记录:吴金英整理:羊忆玫、汪满妹※无意识的修行效果最好我们修法本要修成习惯,当它变成了我们的习惯时,就可以进入「无意识」的
诚敬孝心神灵佑之 恶逆不道鬼神祸之萧睿明。母病风。积年沉卧。睿明昼夜祈祷。时寒。下泪为之冰。如。额上叩头。血亦冰不溜。忽有一人。以小石函授之。曰。此疗夫人病。睿明跪受之。忽不见。以奉母。函中有三寸绢。
仁厚传家房景伯。性醇和。诸弟宗之如严亲。及弟亡。蔬食。终丧期不内御。其次弟景光亡。幼弟景远。期年哭临。亦不内寝。母崔氏。严明有高节。亲授景伯景光九经。学行修明。并当世名士。景伯为清河太守。郡民刘简虎。
安祥,是真正的生命。心里面没有祥和之气的人,永远得不到幸福。想得到幸福,从内心里头要有安祥两个字。要能够放得下,才能保持一颗祥和之心。有一位女信徒,他的独生子才十一岁就生病逝世了,她来到我的面前一直哭
问:对六道轮回、鬼神之说始终半信半疑,怎么办?济群法师答:我们现在的人接受力很多科学的教育,唯物的教育,有时候我们就会迷信于科学。其实科学也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之所以不能相信鬼神,主要是因为我们有一个
有一句话说:会念【大悲咒】,敢和阎王斗;念会【大悲咒】,鬼神不敢斗。说是你若会念【大悲咒】,敢和阎王老子斗一斗,阎王老子都没有办法。念会【大悲咒】,鬼神不敢斗,鬼神都不敢惹你,都怕你了。这个怕,并不是
问:打坐以来,一直没有入定的感觉。妄念较少了,处于观照中,偶尔有思维,观照了就能打住,但没有达到过入定忘我的状态。请问法师,这也是正常的吗?功夫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更不同禅定觉知?答:提起观照、扫除妄想
如农夫种田,播下种子(如宿世的布施业),还得勤劳地去灌水、施肥、除草(就是现在的努力)。我们把种子播下去了,生长出来了,然后我们得:旱了灌水,缺肥施肥,长草了除草不努力行吗?其实佛法是讲道理的!如此才
所谓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就像人病了之后,开始冒汗了,于是这个病一点点地就减轻了,一点点地就要痊愈了,事实上就是这样的,忏悔也有这样的作用。我小的时候有病,吃一镇痛片,然后蒙着两床被发发汗,常常病就好
就佛法的基本教义而言,有几点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基本事实。必须要知道的,不知道就不行!知道什么?第一个是因果论。如果不知道因果,那么我们就无法把握自己的行为;即使我们不学佛,也要服从因果律,因果律谁都回
所谓慈悲出祸害,方便出下流。什么样的慈悲才会出祸害,这个慈悲一般人都不知怎么用,请师父详细讲明?(2010.12.28灵峰寺)答:可以呀,就是刚才所讲的。慈悲出祸害,方便出下流,这讲的就是没有智慧的滥
我经常到一些地方,大家一谈论佛法就胳膊一伸(指打哈欠),连眼泪都出来了,眼睛一眯就睡过去了。一谈论怪异神奇,哪儿有个什么影子啊,天上出现什么个龙鬼呀,哪儿冒光啦,哪儿有风动啦,哪儿出现怪事啦,那大家的
问:师父慈悲!如果有很好的姐妹碰见鬼神,可是她又不知道,她也不学佛,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那我们作为学佛的人,应该怎么才能尽力帮助她们呢?净界法师答:好,请坐。这个鬼神障是这样,他自己对这个鬼神障是非常
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不是为自己念的,为全世界苦难众生念的,声声佛号都从这个大愿心出生,这个功德无量,感应不可思议。如果起心动念都是为自己,这个心量太小了,怎么样去苦修、怎么样精进,得的效果很少、很微
念佛之人为何不用惧怕祸患鬼神?印光法师答:学道之人,凡遇种种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会。逆来顺受,则纵遇危险等事,当时也不至吓得丧志失措。已过,则事过情迁,便如昨梦,何得常存在心,致成怔忡之病。汝既欲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