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日常生活中该怎样修行
2025-01-07 09:33

衣服,为蔽体御寒之用,但求整齐、清洁、简单、朴素,不必奢求华丽,但也不能故意穿著垢腻破烂之衣,而表示修行。

因衣服不整齐,或太华丽,将为世人所讥;若穿著太垢腻破烂,亦将为人所耻。

佛陀曾教弟子于穿衣时,当念偈云:“著下裙时,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

“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若著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

说到饮食,乃为增益身心,不必拣挑美食。佛陀曾教诫弟子于饭食时,需作五种观想,即: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粒米维艰,来之不易,因此,吃饭时,不能作践饭粒,想到农民的辛苦,应带着感恩的心情,欢喜的受食;又想到为了资养色身,修行办道,更不能挑剔饮食的美恶。

至于住、行当以方便为宜,不应尽贪求享受。

以佛法来说,一个修行的佛弟子,要时时警策自己的生活,不要流于糜烂,以禅悦为食,以道德为衣,以虚空为安住,以无牵挂自在的心境为行,不必萦萦于物质的追求,而为物欲所束缚。

End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保持正念?

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保持正念?答:一、试试把左手握紧拳头,这代表紧张的身体状态。而我们的右手是张开放松的,这代表正念的能量。右手代表的正念能量可以觉察到左手的紧张,右手代表的正念能量可以包容左手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起起伏伏,如何来对治它

净界法师问:师父您好!关于权法、实法的操作,弟子这边再具体问一些生活上面操作的细节。我们凡夫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受到业力的刺激,可能一天下来情绪起起伏伏的,有时候会烦恼。在烦恼当中当然不是那么的清醒,可能

日常生活中的四念处观

◎ 圣 严修五停心得成就便入定,然后出定而观四念处,那是次第禅观。由修定得有漏慧,再以有漏慧观四念处,由观四念处发无漏慧而出三界,证解脱果,这是相当花时间的修行方法,对于一般人而言,的确难得有此因缘修

在日常生活中去悟道,去感受道法自然的真谛!

近年来,教内外一些道士、居士隐居山水静地专心于打坐静养。无疑,静坐炼养是一种悟道养身的行为。许多宫观名胜古迹都是开放旅游场所,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大,暇时静下心闭目打坐,为长时精神状态紧张的人

日常生活中该怎样修行

衣服,为蔽体御寒之用,但求整齐、清洁、简单、朴素,不必奢求华丽,但也不能故意穿著垢腻破烂之衣,而表示修行。因衣服不整齐,或太华丽,将为世人所讥;若穿著太垢腻破烂,亦将为人所耻。佛陀曾教弟子于穿衣时,当

女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菩萨道

学佛,是学会生活。因为佛法,并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生活之中,时时处处,吃饭穿衣,行往坐卧,举目扬眉之间。许多人学佛,以为是加法,从而不断的向外驰求,想证个什么,得个什么,修个什么,结果徒劳辛苦,一无所

净土因果:放生问答:日常生活中的蚊虫问题

问:杀蚊虫是不是算杀生,是将我们的血利他好,或者灭他好呢?(黄天送)答:生指动物,杀指杀害,此甚简单明了。将血与他名布施,灭他名杀害,乃是两件事。肯布施者自然不杀,此是大乘菩萨境界。亦不杀亦不布施,普

净土经论:家庭主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菩萨道

每天做同样的工作,一定会觉得很厌烦。尤其是家庭主妇,好像永远没有解脱的一天,许多人都觉得苦恼。假如能将观念转变过来,就会做得非常快乐。凡夫观念中执著有我我在做,我好辛苦,我为什么替他们做,愈想烦恼愈多

海涛法师:从日常生活中开发觉性

从日常生活中开发觉性海涛法师开示:『无上正觉的快乐---佛果,是我们必须努力追求的,但不是只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让一切有情成就无上正觉,我们必须尽力带给每位有情最高层次的安乐。』太重要了各位,我们要发愿

传喜法师:日常生活中培养好习惯的重要

日常生活中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人,你知道业障有多重啊,不得了。你平时的任何一个动作,到临死的时候它都会现前,过去老和尚喝茶,他就想着喝茶,临往生的时候还不行呢,死了过一会儿自己回过头来,

圣严法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禅修?

一、身心合一身体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身体在做什么,心就在做什么;手在做什么,脚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身心不可分离,身心一致。例如:1.在厨房中烧水、挑水、拣菜、切菜、洗菜,心就放在动作上,心中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