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如果家人反对在家里做烟供该怎么办?
2025-06-12 08:54

问:如果家人反对在家里做烟供该怎么办?

海涛法师答:

如果你的家人反对你在家里做烟供,那你就到别的地方做。做还是做,就是可以换个方法来做。如果没有办法做烟供,那就用水和米对不对,或者点根香,但是要注意,你不要真的把它熏到大家都跑光光,我们不能太执着。家人担心在家做烟供会引起某些众生而无法心安,有些家人其实并不是不慈悲,他只是说你在这边做烟供,然后鬼就会统统跑来我们家,我们怎么办?大部分都是这个问题,并不是他不相信,而是他怕鬼。所以你要拿佛经给他看,告诉他做烟供的人,鬼永远都没办法侵犯你,因为佛菩萨护你像眼睛一样,鬼神不能侵的。你要拿佛经给家里人看,让他有信心,不然他用传统的方法,你赵青它就来,然后它不走怎么办?这是他一般的想法。

所以到底做烟供还是不做烟供呢?做还是不做?做!然后你要带他来法会,我请师父跟你讲,师父跟我保证了,有事找海涛法师。你就尽量做,那我找谁,找佛陀,佛陀叫我做的。佛经已经写得这么清楚了,所以各位不要烦恼!大家一起念一下随喜国际千场烟供功德,已经两千八百多场了,这短短的八个月不得了了。所以各位,希望你做只是连续作业而已,你只要点一枝香,一杯水,两千八百场都统统跑到那边去,吃得饱饱的,鬼跑光光,统统给它超度了。所以各位不要烦恼好不好?我们是为了救社会,是为了净化人间,所以这是我们的责任。因为做这个烟供施食,大家无所求就是慈悲!

End

修行人应该怎么面对是非

净界法师问:我们在僧团当中,经常会看到很多的是非。请问我们修行人面对是非,应该怎么面对?净界法师答:我们说有人就有是非,因为众生有妄想,有妄想就会创造很多的是非出来。古人常说一句话,是非止于智者。这句

在家人不要乱议僧众

◎梦 参这些大德们,大和尚们,他个人如何,你不要管。特别是白衣,你不要评论。出家人跟出家人可以说吗?一个人也不能说,要请大众把他摈除,乃至于制定他,看他属于七法之中的哪一法,该什么罪、该怎么处罚就怎么

没自信该怎么办

◎ 慧 广貌似现在的人都有点信心爆棚,很少有人觉得不自信!害怕失去,不敢面对现实,执着在过去等等,都是自信生不起来的原因。要知道任何情绪,任何心情,任何经历,都会很快过去,不要跟着它,不要执著它,不要

李炳南:主佛七的人,是否一定要是出家人?

主佛七的人,是否一定要是出家人?以出家法师最好,而且在寺庙精舍为宜,因为打七要有时间、地点、主人、道友、经费、说法等等缘分,出家法师就容易做到。如果偏僻处请不到法师,也可请一个在家人代作。但不管请出家

刘素云:孩子有智力缺陷,该怎么做?

有一位应该是学佛弟子(可能这个字写错了),她怀孕时一直诵《地藏经》,儿子已经六岁,身体健康,很少生病,就是不会说话,不会叫爸妈,其他什么都不会说,所以不能上幼儿园,不能和同年龄人沟通。请老师告诉她应该

刘素云:想引导家人学佛,该如何做?

问:刘老师您好,我初闻佛法,家人不信佛,我想引导家人学佛,应该从何做起,又不至於用力过猛。刘素云答:你刚闻佛法你就想引导家人学佛,太快了吧,因为你还没学出个模样。你先学出个模样,一个好样子,给家人做好

正确称呼佛教出家人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个在家居士,乃至出家人,对于出家师父的称呼方式,皆有佛门中的规矩。因此身为佛弟子,都应该知晓对出家师父适当而得体的称呼法,方能彰显内心的恭敬,从而得到佛法的利益。一般我们称呼

世间无僧宝 大地皆沉沦:请尊重每一个出家人

世间无僧宝 大地皆沉沦:请尊重每一个出家人◎ 佚 名轻视:  第一种,星星之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以摧灭整个宇宙;第二种,国王的小太子。他虽然小,但动他一根手指头,后果不言而喻;第三种,龙子不可欺

一个能让家人吃素的好办法

妙莲老和尚佛法是最讲孝道的,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是度化父母能信佛念佛,将来永离生死之苦。话又说回来,如果父母的业障深重,不但不信佛,对佛法还有反感,你又不能劝勉他们,这要怎么办?只要你至诚念佛、修一切

出家人别称

出家人别称◎ 李炳南 刘定炽问:比丘、沙弥、僧、和尚、道士、僧伽、头陀、尊者、行者有何分别? 答:出家人受 二百五十大戒者,即称比丘。受十戒者即称沙弥。僧指众多之出家人。和尚乃印度呼吾师之意,原音为乌

出家人必须能节俭,乃能安其淡泊之生活

太虚大师雪窦寺训:俭勤诚公今夜召集诸位职事茶话,特拈四字勉各位身体力行。学校有校训,寺亦有寺训,今以四字作为寺训:第一、俭字,即节俭。去除奢靡的浪费,作为恰当的用度,即是节俭;出家人必须能节俭,乃能安

出家人的爱国观,出家无家爱国家

如瑞法师阿弥陀佛,大家好!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今天是端午节--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我国民间,端午节至今沿袭着赛龙舟、吃粽子等古老习俗。同时,这一天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因报国无望投汨罗江的

出家人养父母吗

◎ 宗 舜问:出家人养父母吗?对待家人会因为出家而大有变化吗?宗舜法师:出家人不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孙悟空,他肯定有父母,应当孝顺。那么,对待家人的态度会不会因为出家有变化?我相信,如果是一个真正念父

在家人披袈裟的果报

◎ 善 言在佛门里,袈裟是代表佛陀的传承,袈裟所代表的就是佛法的正传。所以没有受过戒,是不能披袈裟的。尤其是在家人没有受过出家戒,不能随便乱披袈裟。有一些在赶经忏的在家众,他穿着出家人的袈裟,既没有佛

沈家桢:在家人如何修行的商讨

如筏喻者自己订功课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不要批评不要为烦恼所转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我从前做船生意,对船很有缘分,因此对《金刚经》中佛说的如筏喻者,特别感到有兴趣,这里先以如筏喻者作个引子。【如筏喻者】如筏喻者

沈家桢:在家人如何修行制定适合自己的功课

怎样订您自己的功课呢?当然每个人不会相同。我也订过不少不同的功课,试验过好几种法门,我目前的结论共有四点,想贡献给大家。第一点,要决心起早,自己订一早课。晚上订的功课,极容易因一天工作的疲劳或者因为有

沈家桢:等明天再修的观念是在家人修行的大忌

各位,我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几年前,显公法师等六个人坐一辆我的车子,由居培诚先生开车。我坐在司机后面窗边的座位上。当车在高速公路上驰行时,右方同一方向开的一辆车,突然绕过我们的车前,撞在我车的左方。

恭敬出家人,就是为自己积累福报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见到出家人,都应恭敬!出家人穿佛的衣服,代表的是佛的形象,是解脱的形象。我们要恭敬这个解脱的形象。《地藏十轮经》说,如果在末法时代,众生都看不到佛了,突然有个人发疯

修行中遇到病痛该怎么办?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若气促,则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除此一念外,心中不可再起一丝毫别种的想念。亦不可望病速好

在家居士怎样正确称呼出家人?

出家众位列三宝之一,是在家居士皈依的对象,又是殊胜福田。身为居士,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称呼出家人,往往被人笑话,失弟子之礼,折自身之福。下面略微介绍有关这方面的基本常识。一、师父可以说是对出家人最稳妥的一

一日禅:你心安了 家人的心就能安

修行要有真正的常态。所谓真正的常态是说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今天该打坐就打坐,该念经就念经,该吃饭就吃饭,该喝茶就喝茶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你心安了,你的家人心就能安,你周围的朋友心就能安,至少你影响到的

宽见法师:精进念佛后,遇到境界就攀缘,该怎么办?

问题:师父,我现在迷失了。当时我学佛,黑夜白天不停地持诵阿弥陀经,精进念佛。现在遇到境界我就去攀缘,一个不善的念头就把我的境界全转了,忘记念佛号,黑白不停地念不善的念头,前途一片渺茫。我现在不知道该怎

宽见法师:觉得人生没意义特空虚,不知道该怎么办?

问:师父新年好,您在哪我想看看您,我现在读高三了,可没心思读书,觉得人生没意义特空虚,不知道该怎么办?释宽见答:新年好,你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不过想想看,你才不到20岁,而这个世界变化很快,你再执著的

静波法师:出家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能把放不下的都放下

出家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能够把别人放不下的东西放下了,为了担当学佛和弘法的责任与使命,所以别人才会尊重他,而他自己一直告诉佛教徒的应该是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如果有

在家做烟供有需要注意的吗

生西法师答:可以在家做烟供。按照仪轨,把自己观想成观世音菩萨,在菩提心的摄受下,通过念诵嗡啊吽、观音心咒,仪轨本身的加持力就非常大。如果自己观想稍微不到位,应该也没有问题的。是不是因为看到过一些公案,

出家人的锡杖具有哪些含义

锡杖的形状锡杖依不同的形状,象征着不同的意义。迦叶曾白佛:何为锡杖?佛言:“锡者轻也,依倚是仗,除烦恼,出三界。锡,明也,得智明故。锡,醒也,醒悟苦空、三界结使故。锡,疏也,谓持者与五欲疏断故。”杖头

五戒十善该怎么修行

五戒十善,大家都知道不需要讲解,可是“三岁孩童都道得,八十公公行不得”。纵然有人行得,但要做得圆圆满满,却是很难办到。佛法,是重修证的,不是知道一些就算数的,如能依教奉行,则功德无量,知而不行,则等

五戒十善的五戒该怎么做

怎样戒杀呢?上自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蜎飞蠕动,微细昆虫,凡是有生命的动物,都不能有意杀,教他杀,随喜赞叹杀;被杀的众生肉,都不应吃。当念众生如父母,如同六亲眷属,如同自己身体,等无差别。古人说

托梦能利益家人吗

周老师出身于一个非常贫寒的家庭,他的祖父母甚至穷到无以立锥之地,家里只有一个碗、半个锅。锅是破了一半的,煮饭要把锅放倾斜才能够煮。周老师腾达以后,在他家和所有孩子的家都挂了一个匾额,“半锅一碗之堂”,

出家人受戒一定要烧香疤吗?

烧香疤与皈依受戒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世人大多混淆,很多人认为烧香疤就是受戒,其实烧香疤是布施、供养性质,是以自对他,行其布施之供养。其实,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在受戒人头顶上烧戒疤的

即身成佛该怎么解释

“一切法门,皆须以戒定慧之道力,断贪嗔痴之烦恼,烦恼断尽,方可出三界了生死。在昔颇有此种人,而今则恐全世界也无一 二人可得也。密宗提供即身成佛,乃以了生死为成佛。则是以松栽为栋梁,其材可以为栋梁,非现

出家人为什么还俗

然而今天聊的话题是出家人还俗。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真实见到过出家人还俗,至少一般出家人还俗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因为还俗的出家人都会遭受世人的奚落和冷嘲。原因在于以为他不守规矩破戒啥的,就好比一个被班主

麒麟摆放在家里什么位置好 麒麟放哪好

麒麟摆放在家里什么位置好 麒麟放哪好麒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之物,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在家居摆设中,麒麟的摆放位置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够增添家居的气氛,还能够带来好运和福气。那么,麒麟应该放在家中的哪个

请出家人做佛事有什么用处

请出家人做佛事有什么用处?出家人是修持佛法的人,也是弘扬佛法的人;是职业的修行者,也是职业的弘法者。因他们做的佛事有功于人也有德于己,你供给他们生活的所需,使得他们安心地做佛事,你也就间接地有了功德

出家人法号有哪些

僧人自称法号应为:释某某(字号)、草字某某(字号)、衲子某某(字号)、沙门某某(字号)、比丘某某(字号)。而某某法师、某某禅师、某某律师、某某上人、某公上人、某某长老、上某下某这些称呼,是他人依据你的

出家人如何称呼父母

父亲就是父亲,母亲就是母亲,父亲、母亲的称呼是不能改的。即使成了佛,也还是有生养我们的父母,就像释迦牟尼佛有母亲摩耶夫人,有父亲淨饭王。甚至在父亲去世之后,佛陀也回到俗家,为父亲担棺尽孝。在父母的面前

如何称呼出家人

1、不得单称名字,对年长比丘当尊称作【长老】、【某老法师】、【某老和尚】、【某某上人】、【某某大师】、或【师父】、【法师】。2、对年长比丘尼当尊称作【师太】、【尼师】、【法师】、【师父】等。若不知分辨

出家人要做哪些事

第一:守戒:守戒的目的是要戒除 “贪、嗔、痴、妄、淫、杀、盗、邪”等种种恶习,使自己返朴归真,六根清净,为入定证果了生死打基础。因为一个六根不净的人是不可能能入定证果了生死的,所以你如果想要证果了生

怎样对待出家人

一、遇大德入寺院中,当集合大众,敲二鼓一钟,直到大德进入大殿站好为止,由班首称:“顶礼某大德”、或“向某大德接驾”,若大德要离开时,亦敲二鼓一钟,直至上车为止,此乃迎来送往应有的礼节。若仅是个人欲行

在家里供佛,千万不要流失添加福报的机会!

每一天早晚,比方来说,你早上准备上班,上班前一定要顶礼三宝,然后出门,这样才如法。我们有一些同修不注意,一早起床刷牙洗脸,然后去佛堂做功课,做完早课下来煮早餐,叫醒儿女送他们上学,就忘记了回佛堂顶礼三

本智法师开示:出家人具有的五种净德

本智大和尚,湖南省汨罗人氏。受法于云门宗第十三代佛源老和尚,为云门宗第十四代禅人,东山古寺第十三代肇始人和。1983年在广东省云门寺礼佛源老和尚披剃出家, 1986年圆满具足大戒。先后在云门寺担任典座

八正道该怎么解释?

八正道 Ba zhengdao(梵文 ārya-aāgika-mārga),佛教名词,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意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盘)的八种方法和途径:1、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坚持佛

佛理禅机:华平法师:出家人的僧格

出家生活自身所完成的是用全部生命的担当去完成和守护出家人的僧格。这不仅仅是自身的修持,最大的意义是从而给予引导众生觉悟的因缘。从僧格的建立到完成处处离不开佛法的深意,以慈悲为最终去完成僧伽。不管是对内

印光大师:在家人的念佛功课

早起洗漱已,至佛前焚香一炷,或三炷,念《香赞》一遍,香云盖菩萨三称。一心顶礼常住十方三宝(三称三拜,或一称一拜),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一心顶礼阿弥陀佛,一心顶礼观世音菩萨,一心顶礼大势至菩萨,一心

印光大师:家人杀生不听劝阻,该怎么办?

家人杀生不听劝阻,该怎么办?印光法师答:人生世间,各有职分。汝上有父母,中有弟,彼等既不能依汝,只可任之。自己但为父母弟等,与所杀之生,念佛超度。为父母弟等,解怨释结,何可生此极大之瞋恨心乎。(孝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