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执着由不显现而显现的自生主义者—数论派
2025-08-28 12:43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总第十七讲之:执着由不显现而显现的自生主义者—数论派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24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执着由不显现而显现的自生主义者—数论派

诸位下午好!

上节课,我们已学到第六地破四生的内容,也说到一些实修人无我空性和法无我空性的方便。这两点,今天的课还要继续深入。首先,继续学习表格上中观破四生的内容。

在中世纪印度,持自生观点的代表派别是数论派。他们的观点如表格所述:

数论派用 “从不显现到显现”来确定因、果间的关系。表面看简单,实际也是挺复杂的一套思路。

上次说到数论派的思想,我们用“无中生有”来概括。“无中生有”比较能打动我们的想法,容易让我们记住数论派是怎么一回事。但“无中生有”是不是就能把数论派的这些道理说完呢?也没那么简单。

End

完美主义者与出离心

佛教中,出离有很多种涵义和解释,我遇到的很多人都把佛教的出离理解为远离人世,就象悉达多太子曾经做过的那样。不过这种解释容易把尚未准备好的人吓跑,佛陀并不打算剃光每个追随者的脑袋。 对于生活在城市里,喝

一日禅:放下执着

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的,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一日禅:迷中不执着 悟中有受用

人在迷惑的时候,往往会有许多心结打不开,这通常都是因为自己钻牛角尖,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逆耳忠言所致。所以当我们遭遇不顺、陷入烦恼的时候,无论迷惑、愚痴或邪见,只要不执着,就有办法化解。所谓穷则变,

面对抑郁 必须见到自己的执着然后放下自在

就容易起执著造成伤害。有人把脾气发在无辜的人身上,有人受不了心头剧烈的郁闷而自我麻醉或甚至自杀。依四念处的修行法看,这就是因为人没有把受念处修好,充分看清那只是自己的一个感受。人往往不自觉地把一东西扩

刘先和:说执着

说执着执着是学佛悟道的一大忌,也可以说是学佛修行人的一大智障。之所以说其是大忌,是大障,这不仅是从理论上来谈学佛和修持,也是通观天下学佛人,无论是居家人还是出家人,可以说皆以执着为最大通病。这是为什麽

静波法师:执着贪嗔痴而不能悟“空”,必然会起情绪

佛经中说四大苦空,这就是《八大人觉经》的第一觉四大苦空。我们要出离,不要去执着它,但又不能不面对现实。而面对现实,我们又不能去执着它。如果执着它,会越来越麻烦,反而不执着它,我们会天天很快乐。不执着,

迦叶执着于头陀苦行 佛陀涅槃后集结佛经

摩诃迦叶又叫做大迦叶、迦叶波,意思是乌龟,又翻译成饮光。传说他的祖先在修炼时,有一只具有灵性的乌龟背负着玄妙的图案而来,因此得道,所以以龟作为姓氏。又传说上古时代曾有仙人能吸取日光,平时隐藏着,见不到

佛理禅机:放下对利益的执着,回向本来的解脱

可怜一定有因,恶人一定具善。莫让利益冲昏了头、洗了脑。利益这两个字让我们迷失,让我们不信因果,让我们造一切恶,让我们知错不愿回头。放下对利益的执着,回向本来的解脱。原标题:华平法师修行法语开示转自微信

佛理禅机:常净法师:修行无关文字,勿起文字执着

修行,它无关文字。若用文字,也不要让它束缚你,起了文字相,起了文字的执著。一切法本来没有什么造作的东西,这些造作,都是我们自己造作起来的,自己把自己给造作了。一切法本来是平实无华的东西,可是到了我们这

禅宗思想:为什么说禅修之时不要执着觉受?

现前有许多禅修的人说,他往常在修行傍边有许多觉受,其中有好的觉受,也有坏的觉受。当感触自个的禅修十分酣畅的时分,心里就会十分高兴;但有时禅修又会有令人不悦意的觉受,贪嗔痴烦恼十分沉重,此刻内又十分沮丧

林清玄:有所执着,必有所束缚

朋友带我去看一位收藏家的收藏,据说他收藏的都是顶级的东西,随便拿一件来都是价逾千万。我们穿过一条条的巷子,来到一家不起眼的公寓前面,我心中正自纳闷,顶级的古董怎么会收藏在这种地方呢?收藏家来开门了,连

净土经论:执着

人恒病执着,然亦不可概论。良由学以好成,好之极名著。羿射,辽着丸,连着琴,与夫着弈者至屏帐垣牖皆森然黑白成势,著书者至山中木石尽黑,学画马者至马现于榻间,夫然后以其艺鸣天下而声后世。何独于学道而疑之?

慧律法师:慧律法师《执着心是痛苦的渊薮》

我们不难看出「心」才是痛苦的根源,否则社会愈进步,大家应该活得比往昔自在才对。慧可向达摩求安心的故事,无非点明这个事实。佛经上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原本是等同虚空,没有束缚,只因妄想执着,造成

慧律法师:放下执着 本性自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无非是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如见。甚么是「佛之知见」呢?就是「觉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如来藏」、「自性清净

慧律法师:关照无常 放下执着 感悟佛性

初学佛的人,观照的力量不够,自己的悟性也不足,自然对法的觉受较薄弱。学佛最怕一种人,师父问他:“你有什么问题?”他说:“师父,我都没有问题。”没有问题的人问题才大,他的问题就是不晓得自己问题在哪里?没

圣严法师: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执着和固执

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执着和固执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执着和固执我们常说坚持己见的人太执着,到底什么是执着?执着与固执又有什么不同?执着又有什么不好呢?固执的意思就是坚持自己想法、做法是最对的,一旦

圣严法师: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花开花谢,不执着

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花开花谢,不执着花开花谢,不执着世间的万事万物,不论是山川大地、环境中的任何事物与现象、我们的身体、思想、心理反应、等,都是在不断的变动之中,没有一样是永恒不变的,甚至包括所

梦参法师:随缘业消 放下执着

咱们拜佛也好,礼忏、念经也好,一天当中上殿过堂的,里头夹着毒素。所谓毒素,就是还有贪瞋痴,起心动念,不清净的地方太多了。吃饭的时候,今天很合口味,不知不觉就多吃两口;那不好吃的,勉强哪,差不多就算了,

达照法师:执着于相时,就忘记了是谁把它想出来的?

本次法语学修重点1、无尽觉海,业风吹,波浪起,水泡现,执泡为相。然,没有一个叫浪花的东西,它只是加上了风,风一吹,吹什么样,它显现什么样,所有做成浪花的内容全部都是水,除了水没有第二个,而且那个水跟整

达照法师:执着有就是垢,了不可得就是净

执着有就是垢,垢就是污垢、罪业;了不可得就是净。就像佛陀讲的,如果心不清净,众生就不清净;如果心清净了,众生就是诸佛。禅宗二祖神光向初祖达摩断臂求法时,就说:弟子心不安,请师父安心。达摩说:将心来,与

静波法师:因为执着相,所以烦恼轮回

佛陀夜睹明星悟道,由此感慨:奇哉!奇哉!山河大地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大家听了之后,一头雾水,也没有什么感觉。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法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尊者笑了,于是释迦牟尼佛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

静波法师:不执着才会有希望

所谓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就像人病了之后,开始冒汗了,于是这个病一点点地就减轻了,一点点地就要痊愈了,事实上就是这样的,忏悔也有这样的作用。我小的时候有病,吃一镇痛片,然后蒙着两床被发发汗,常常病就好

静波法师:放下执着简单生活方可得和谐

有些人认为,佛门就是远离尘世,不理会世间人情,这当然是一种误会。从汶川大地震赈灾活动中佛教界弘扬佛法利生的真实事例中,大家都看到了,佛法原来与世间时刻相连!佛教不是消极地避世,而是积极地救世;不是空洞

静波法师:学佛最关键的是改变自己心中的执着

所谓而自崇最:慢慢地自己的品味就升高了。人们在秋天感慨,说春天没有了,花谢了,充满伤感,如林黛玉的葬花满腹的惆怅、伤感,感念人生的无常,感念自己青春的易逝!但是大家想想看,这就是画地为牢了。诗人白居易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不要不服气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总第十七讲之:不要不服气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主办:北大禅学社时间:2009年5月24日晚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不要不服气说到这,多说一句。谈到繁体字和简体字的问题。繁体字里包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余论无此法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总第十七讲之:余论无此法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主办:北大禅学社时间:2009年5月24日晚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余论无此法所以,到最后月称论师就以一首颂词,说明了中观道最核心的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随许时节因缘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总第十七讲之:随许时节因缘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主办:北大禅学社时间:2009年5月24日晚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随许时节因缘月称论师为什么在不观察状态下,让我们一定要随许世间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止观释名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总第十七讲之:止观释名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主办:北大禅学社时间:2009年5月24日晚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止观释名破完自生,我们要学的另一内容,就是上次课学过的一些实修基本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止观为根本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总第十八讲之:止观为根本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主办:北大禅学社时间:2009年5月24日晚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止观为根本刚才讲到了对止和观,众多经论分别用什么样的名义,这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