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 生成因果关系之一:原因与成果的关系
2025-08-28 08:47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总第十三讲之: 生成因果关系之一:原因与成果的关系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2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生成因果关系之一:原因与成果的关系

关于空性正见对于世间正理切入的这种关系,看龙树菩萨和月称论师是采取什么方式来进行切入的。首先在生成的因果关系当中,一个是原因和成果的关系,一个是主体和运动的关系。就像造一个瓶子,龙树菩萨有这么一个譬喻:当一个瓶子制造之前,要有水、土、陶泥这些元素,这些元素集攒到一起来了,我们再来造一个瓶子。那么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个圆底方口的瓶子,它跟原来的水土是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确定它是一个生成的关系,龙树菩萨就说:既然是生成的关系,那么我们现在概念的当中的瓶是方底圆口的,这在过去的因当中有还是没有?在过去的因当中没有,因为过去只是泥土和水,这个方底圆口在以前水土当中并不存在,因为并不存在我们就要有好多其他相关摄的条件来加以配合,最终才能产生这个瓶子。实际上如果这个瓶子的因和果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比如说现在这个瓶子是真实有的,那么在因当中应该存在,而因当中并没有这个瓶子的形象和结构,因当中只存在跟瓶子无关的水土,在这个情况之下因当中实际上并不存在果的结构元素,所以实际上知道这个瓶子的主体在果当中也是并没有真实的自体存在。

它的这个自体、我们感觉到的这个自体到底是什么呢?它只是水、陶泥、土、还有人在制造过程当中的智慧,即想要给它结构的这些智慧。实际上这个瓶子的结构是有一定的虚伪性的,它不是在因当中就具备了这个果实,而是由因缘假合的各种条件的聚集,而且这个条件我们也不能确定就是瓶子真正的自性,就像我们的手,只要是按一个医学者的方式来一看我们就知道,哪里是手啊?它其实只是骨肉、筋血等等这些元素而已。我们从因和果的推理过程当中,瓶子也是一样,当我们确定这个瓶子当中只有水、土、人的思维、制作元素的时候,那么这个瓶子的造型已经不是自体了,它的自体应该是水、土、人的思维这些因素。但是为什么我们确定了水土这些因素的时候,我们仍然感觉这个瓶子的自体还存在呢?这种存在是具备一定欺骗性、虚伪性的,它不是这个瓶子真正的属性。原因与成果关系的这种缘起就是要说明这样一个道理。稍微往下一推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瓶子的现前造型是非常虚伪的,它的自性实际上是落在水土、泥和劳动这些元素上面的,但是水土、泥这些元素又各无自体,各自向下推论下去它们自己都不成立;虽不成立,但瓶子的概念、轮廓和造型在我们心里仍然存在。为什么存在而刷新不掉呢?刷新不掉的原因就是因为习气。

习气的清理有几种办法,一种办法是我们按照前面的方式进行加行和资粮的用功,让我们有足够的观察能力。我们现在清理不掉仍然还有残余造型在这个地方,就是因为我们加行功用不够、观察力量不够。我们的眼睛不具备显微镜的能量,我们只具备一个观察表层形象的能量,得到的形象不够真实,表象我们就得以满足了。清理这个习气还有一个步骤,就是我们利用龙树菩萨所提供的这些正理思维的方式反复熏习,形成习惯,形成我们的另外一种习气。这种习气如果养成了,是健康的,而且我们还总希望它能够越来越强大,这种习惯思维的愿望叫做正法欲。即使在《中观论颂》或者是《入中论》这样尽是破、从头破到尾的论典当中,正法欲还是被鼓励的。

End

李炳南:佛教有何原因要分宗派?自古以来有分几宗派?

问:佛教有何原因要分宗派?自古以来有分几宗派?(庄庆贤)答:佛法无量,门类繁多,如天有日月风云,似地有山海草木。人无绝世之资,何能遍学遍通,必不得已,故有择类专一之举,如世学之设专科然,于是而宗派出焉

李炳南答:广大之宇宙是何原因造成的?(妙元)

问:广大之宇宙是何原因造成的?(妙元)李炳南答:来函中言,常与朋友谈佛,每遭不易解李炳南答,故来质问。居士学佛未久,何能先谈此等问题,莫若埋头读书,到时自能明了。就以此问而言,详细则连篇累牍,简要恐不

李炳南:净宗最简单的早晚课程

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称一拜或只合掌)二、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如前拜称)三、南无阿弥陀佛(不必礼拜,但恭敬念去。跪念、坐念、立念、行念皆可。至少百声。千声、万声,以个人工夫忙闲而定。越多

刘素云:为什么念佛功夫不得力?有四个原因

不管修学哪一个宗派,修学哪一个法门,都要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大家所知道的净业三福。从我们净宗来说,老法师为我们提出了五个修学科目,那就是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这是老法师给

性情疏懒的原因

◎ 生 西纵然是胸怀宽广之人,如果性情疏懒,那么很多事情也不可能圆满成办,就像海底之石一样无利无害,此也是放逸所生之过失。有些人胸怀宽广、心胸大度,对事情的得失并不斤斤计较。他人骂他几句,或当面指摘其

现代人学佛不得力的原因

◎ 元 音 现在的人学佛不得力,有多种原因,大概分起来,不外下面几种: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学佛必须要自学、自修、自证。第二、误以为求佛可以消罪灭障得福报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三集)

蔡老师:大家好!刚刚我们有一个互相的承诺,每天神交古人,每天看两则德育故事、两则历史。这一段话不知道大家熟悉没有?文天祥先生说的,「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夕」。典型,他们的风范、他们的行持,都印在我们的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七集)

蔡老师:大家好。我们一开始先来「温故而知新」。我们看《古文读本》第四十八页。熟能生巧,古文我们看多了以后,就愈来愈熟悉了。它有一个过程,但你要喜爱它,你要抱着感恩的心去看它。我们看四十八页,这个故事我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一集)

蔡老师:大家好!这一堂课想跟大家作一个交流。就是说从昨天开幕,到「师志为己志」,到今天早上,这样总共三次跟大家作交流,在这三次的交流当中,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段?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听的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五集)

蔡老师:大家休息得好吗?昨天我们林学长举到的一个事例,在这里我也再补充一个角度跟大家交流一下。就是这一位主人翁他对他的父母、兄弟非常的好,可是在叙述的过程当中,好像对他太太的体恤不是很够。所以,我们这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四集)

蔡老师:大家好!这一节课我们就上一节课谈到的内容,大家再回顾一下。哪一句、哪一段您印象最深?有什么体会?或者有什么疑问?好,这一位学长,陈学长。陈学长:老师、诸位学长,大家上午好!学生听了上一堂老师的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八集)

蔡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用抽签的好了,有没有签?好,你们的心动了没有?有?没有是吧?如如不动,好样!是吧,要用心像镜子,任何情况来,平等心、平常心应对。我们很多的压力、紧张都来自于没有平常心。我们讲出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十集)

蔡老师:大家好。那大家先热热身,我们复习一下刚刚上一节课谈的一些内容。栾学长。栾学长:谢谢老师。上堂课对「父慈子孝」第一条信心,非常有感受,对孩子永远抱有这样一个信念,孩子会愈来愈好。尤其是学习传统文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十一集)

蔡老师:大家好!「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当然要移风易俗,首先这些音乐感动我们自己,每一句唱出来的歌曲、歌词,诚心去唱。我们上一节课跟大家谈到的「父子有亲」这个部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刚上课的内容。请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九集)

蔡老师:大家好!我们本来是礼拜一到礼拜四,都是第二节课大家复习上一节课,然后有什么问题,大家一起来探讨。那现在问题比较少了,所以我们想做一个调整,跟大家讨论一下,就是礼拜一跟礼拜三我们有交流跟回答问题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十三集)

蔡老师:大家好,我们就这几天,包含昨天听师长的教诲,大家体会比较深的哪一段话、哪一句,跟大家交流一下。你们不要看笔记,现在要讲的是印在心上那一段、那一句。杨学长。杨学长:老师好,我印象比较最深刻的一句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十二集)

蔡老师:大家好。我们就这几天的课,大家印象比较深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跟大家分享一下。陈学长。陈学长:老师,各位长辈、学长们好。今天老师讲到,我们女性同胞怀孕的时候,其实我感触很大。在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当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十五集)

大家早安。我们先几个问题跟大家交流一下。问:第一个,子路让他的同学去做官,边做边学。答:这故事没讲完,对不起对不起。他让同学去当官,孔子说,「你要害死人家的孩子是吧」,子路就觉得,「边做边学就好了嘛,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十七集)

我们来看几篇文章,跟我们刚刚从《论语》里面这一些很精辟的经句来再做一个呼应。八十一页,「谏太宗十思疏」。这一篇一来彰显唐太宗很能接受下属的劝谏;第二,魏征也是很有智慧的人,所以他也把整个为人君应有的德

蔡礼旭:第二届进修班课程研讨(第十六集)

大家好!这里有八个问题。我们昨天好像回答了四个问题。随着大家交流的问题,感觉到大家要回去了好像挺紧张的,有一些问题可能希望探讨一下,回去比较安心。好,问题我们找时间再回答,我们先来把这个跟大家交流一下

寿命变长变短的原因

◎ 禅 心依照《中阿含经》,很久以前有轮王出世,名叫顶生,奉持斋法并修行布施,国中有贫困的人就给他财物,后来经历很长时间,然而国中还是有贫穷的人,又没有给他财物,因穷就偷盗别人的财物,被主人捉拿捆绑,

贫苦及多病的十种原因

贫苦及多病的十种原因贫苦的十种原因1、亲自窃盗他人财物。2、教别人偷盗。3、看见别人偷盗,加以称赞。4、看见别人偷盗,心生欢喜。5、侵犯或剥夺圣贤维生的物品。6、减少或撤走父母的维生物品。7、看见别人

贵贱贫富的原因

大安法师 因果的法则是决定不虚的。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人活在这个世间上,为什么有的贫穷,有的富贵?社会地位有的高贵,有的低贱?有的坎坷痛苦一生,有的非常安逸快乐一生

读《金刚经》得财富无量的原因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

修命难以成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今天的道人不懂道家真正的修命之法,不得不走向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修行道路。一类人是修炼那些随处可见可学的道术,可这样的道术,却很难修成正果;另一类人的修炼,迷茫于难遇的修真法门。1今天人们知道道门崇尚修命

人为什么会做梦?原因不外乎这五种

佛法论梦之起缘,约分为五:一想,二忆,三病,四曾更(经验影像),五行引起(未来事实)。梦之起作用者,乃独头意识,亦称独影意识。相当于心理学上之潜意识。意识具分别明了功能,独头意识乃意识之影子。独于睡眠

宋美龄活到106岁原因

一般女性40岁以后,皮肤开始变黑,嗓门变粗,腰围增加,肚子凸起。然而,宋美龄60多岁时,仍然身材适中,体重始终保持50公斤左右。她的肌肤依然白净,柔软润泽,青春焕发,光彩照人。80多岁,面容依然姣好,

太极拳常见膝关节疼痛原因

膝关节是人体下肢支撑身体最重要的关节,太极拳运动虽不是激烈的体育运动项目,但由于练习过程中要求身体放松下沉,下肢松胯屈膝,经常有一腿支撑重心,所以对腿部力量的要求很大,膝关节的正确锻炼则更要。  一、

雪漠:事部瑜伽有作用吗?做事非常愚痴是啥原因?

◎陈亦新:您认为事部瑜伽有作用吗?●雪漠:当然有作用。当你还没有真正契入空性时,你必须借事部瑜伽来净障、生起信心、集聚资粮,用宗教仪式净化你的心。这时,世俗中的许多东西还会污染你的心,你就用事部的那种

有些人做事为啥屡屡失败?佛剖析原因

【经典原文】(佛言):睡眠集会之为事,又懒惰而不精进,忿恚为自之标识,此是败亡者之门。--《经集》【白话解】天神请问:请教为何有人生活中会遭受失败甚至毁灭,请世尊告诉我们,关于他们遭受失败甚至毁灭的原

因陀罗:学佛的原因是什么

佛不是神仙,佛也不是救世主。佛是全知,但不是万能的!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我们能够回归宁静、光明、智慧的本心;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的众生能够究竟解脱,能够离苦得乐。学佛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读经也不是高深莫测

六祖惠能之后衣钵不传的原因是什么

相传在禅宗创立时,佛祖赐给摩诃迦叶两件宝物,一件是紫金钵盂,另一件就是木棉袈裟,那时候,佛门弟子一般是依靠布施和乞讨为生,经常居无定所,风餐露宿,而佛祖传下的这两件“温饱”器物倒也非常的实用。公元52

祥寿五佛母--心在哪成果就在哪

朋友小丁是一个厨师,也是我见过的最奇怪的厨师。我和小丁从小玩到大,可是自从他开始学厨师之后,我就发现他有了不小的变化,常常会有一些怪异的举动。那年夏天,天气格外炎热,大地像是被扣在了蒸笼里一样,闷热异

郭耀华:第七章 第一节 大圆满法修行成果介绍

第七章 第一节 大圆满法修行成果介绍第一节大圆满法修行成果介绍除了第一章第七节的描述之外,这里笔者再对大圆满法的修行成果作介绍。一、四种道力大圆满法不立一切果,不求证果而果自证。晋美林巴尊者在《大圆胜

立三藏原因

大乘庄严经论卷四亦举出设立三藏之九种原因,即:(一)为对治疑惑,故设立修多罗。(二)为对治受用之二边,即令远离乐行之边、苦行之边,故设立毗尼。(三)为对治自心之见取,故设立阿毗昙。(四)为说三学,故设

经常随喜赞叹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随喜的对象不仅仅是诸佛,十方世界所有众生,对他们一丝一毫的善举也要表示随喜。我们不仅对诸佛菩萨所有成就的一切功德表示随喜。对一切众生的善行或幸福也要由衷地欢喜,由衷地随喜赞叹。随喜赞叹的内容是一切

广钦老和尚讲解:修“忍辱波罗蜜”的原因

1、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2、有功夫的人,耳朵不听人的是

耕云:真心被六尘所覆盖的八个原因

真心被埋没,真心给失落,真心被迷失,真心被六尘所覆盖,主要由于我们没有认知它、肯定它、珍惜它,其错误原因如下:一、为形所役人的一生,忙忙碌碌,就是为这个肉体服务,我们所有的念头动机,都是根据肉体产生,

戒杀的原因是什么

不杀生是佛门中的根本五戒之一。根本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门中的不杀生,包括一切众生——有情识的生命。为甚么呢?因为佛门的基本观念,是众生平等,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既然众

二祖断臂的原因是什么

魏朝邺中神光(慧可)大师,学问义解当世第一。达摩大师从印度来,神光大师到少室峰去,要拜他为师。达摩大师面壁坐著,却不和他说话。有一天晚上下大雪,神光大师站在庭院中站到天亮。雪都积高到超过了膝盖,达摩大

持咒不灵的原因有哪些

一、【怀疑心、起恶心、不诚心】,有这三种心,持咒必不如愿。什么是起恶心呢?就是害众生之心。恶心尚且如此,做恶事当然更不好了,比如杀生、邪淫、偷盗等这些统统包括在里面。二、【吃肉、喝酒、吃五辛、淫欲、在

投生畜生道的原因有哪些

过去生在人道造了中品的十恶业,会直接堕落畜生道。一身行恶,二口行恶,三意行恶,四从贪而起诸恶,五从嗔起诸恶行,六从痴起诸恶行,七毁骂众生,八恼害众生,九施不净物,十行于邪淫。亦或多生业熟而忽牵其报,他

禅七原因

为什么是「打七」?不「打六」、「打八」呢?有两种说法:一、打七是要打我们的第七识末那识。第七末那识是轮回的祸首,因为它执着现前虚妄的身心为自我,安于此三界牢宅而不思脱离,所以修行即要破除此第七识达到

朝圣的原因都有什么

朝圣要求我们离开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喜欢旅游,四处去游山玩水,可能比我去过的圣地还要多。朝圣就是抛开自己生活中的一切琐事和内心的挂念,然后加入朝圣之旅的行列。朝圣同时也是在帮助我们去更好的

附体的原因是什么

附体大致分为:精魂鬼魅附体;神祗附体;天魔附体三大类。这三类附体的情况,其原因也是多样的,也有相通的原因和各自不同的原因。精魂鬼魅附体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宿债恩怨”,宿债就是过去世与那些精魂鬼魅有彼此

不净观修持原因

佛教认为,修持禅观,获得解脱,必须首先断除贪淫,否则不能得到成就。如《楞严经》中,佛祖释迦牟尼嘱托弟子阿难:“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

陈星桥:法难形成的原因影响及其启示

法难形成的原因影响及其启示二千多年来,佛教以其慈悲、和平的形象,充满智慧的教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的传播,发展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这是令广大佛教徒感到自豪和欣慰的。不过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佛教在各

阿难为什么是最晚得道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阿难陀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是一位对佛经传播起到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一位很有名望的佛教人士。作为释迦牟尼的常随侍者,不仅侍奉佛陀二十七年,而且充分发挥了他强闻博记的特长,凡是佛陀讲过的佛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