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三法印◎ 静 波我们依谁学佛?依三法印来学佛。若有佛教徒十几年甚至一生都在学佛,但是不知道三法印为何物。当我说:如果一个佛教徒不知道三法印是什么,他就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佛教徒。他茫然地说:三法印到
 
◎ 杨维中所谓法印,即标准,三法印就是用来检验一部经典或者思想是否是佛说、是否是佛法的三个主要标准。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所谓诸行无常,是指世间一切事物时时处于迁流不息、瞬息即变、无始
 
第七讲 缘起的组成架构三法印一、 三法印、四法印在原始佛教中,[ 三法印 ]是佛法的基本教义。这是说明宇宙人生现象的三项定律,也是衡量一切教法的标准,凡是符合三法印尺度的,是了义佛法,若与此三法印相违
 
“诸行无常、bai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是三du法印。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zhi槃寂静印。诸行dao无常是说世间一切事物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化,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诸法无
 
(三)检验佛法的标准:三法印所谓“法印”,亦即标准,“三法印”,就是用来检验一部经典或者思想是否是佛说、是否是佛法的三个主要标准。“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所谓“诸行无常”
 
三法印与四法印其实是一回事,因为四法印中的最后一个法印,是修持前三个法印的结果,真正的修法,已经包含在前面的三法印当中。前三个法印是因,第四个法印是果,修好前面的三法印,就能到达第四个法印的境界。一、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是识别真佛法与假佛法的标准:一切法若与三法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口所说,也是不了义;若与三法印相契合的,纵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也可视同佛说。因为三法印是
 
小乘佛法中有一个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个三法印实际上就是三足鼎立的一个基础,是学佛人的一个基础。其中佛说了,诸法无我,也就是说,我们把人间称为法界,在这个法界当中,你所做的一切,你所
 
三法印即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及涅盘寂静,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盘寂静印。此三法印的教理在佛教中才有,在其它宗教是绝对没有的,这是佛教的特色,是与其它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三法印是阐释人生宇宙的三个
 
大乘和小乘是佛教的两大宗派。小乘的教义,是以四阿含经为依据,说的是三法印:一、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三、涅槃寂静。而无常无我的道理,就是佛教对于宇宙人生万事万物的解释,也可以说是世界一切诸法的总则。
 
独觉说:我认为你念的这二句道理不完整,只有一半,一定还有一半,能不能请你把下面二句再念给我听听?鬼王说:你想再听后面二句,哈哈!没有那么容易,你知道佛法是难闻的。你想再听后面二句,那么你就应该发供养心
 
凡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印也。小乘经,则有三法印,谓无常、无我、寂灭。有此三印即系佛说。或谓小乘,何以有三印。大乘何故但一印。良以小乘根钝执重,生死非涅槃,涅槃非生死。以无常无我二印,印生死。寂灭印涅槃
 
一般的说法为小乘说三法印、大乘说一实相印,阿含经及部派声闻佛教确实是多说三法印乃至四法印[ 《增一阿含经·卷十八》:“……今有四法本末。我躬自知之。而作证于四部之众.天上.人中。云何为四。一者一切诸行
 
三法印这个概念,早在唐朝之前,在汉传佛教中已被确立。隋代天台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中就有这么的记载:“《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盘三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三法印之,即是魔说。如世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意指世间一切事物,皆在刹那间迁流变异,无一常住不变。有为诸法概皆无常,众
 
佛教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佛教用三法印来辨别佛法的真假。佛教认为但凡是符合三法印的,就可以称为佛正法。三法印的作用如同世间的公文,凭借印鉴即可辨别公文的真假,故名法印。一切法若是与三
 
【论文】三.三六七又契经说:寿、暖、识三,更互依持,得相续住。【疏翼】第二引经申其理证或依经附理十证中,第五三法互持证。于中有三︰一、引经,二、遮余非或正解,三、归本识。初引经中分二︰一、引经颂意,二
 
第十二课三法无差三法是指众生法、佛法和心法三个方面。这三法虽有自他、因果、色心等不同,而它们的体性都具足三千,互相融摄,所以叫做三法无差。众生法即一切众生生命的迷情因缘,具有业力果报等诸因素。佛法即觉
 
什么是三法印?三法印是对佛教基本教义学说的一个概括。印,有印信、印证之义。三法印,即三种印证是否真正佛法的标准或标记。凡符合这三条者,为真正的佛法,反之,则为外道。《大智度论》卷三十二中说:佛说三法为
 
三法印是对佛教基本教义学说的一个概括。印,有印信、印证之义。三法印,即三种印证是否真正佛法的标准或标记。凡符合这三条者,为真正的佛法,反之,则为外道。《大智度论》卷三十二中说:佛说三法为法印,所谓一切
 
佛法要义三法印佛是由觉证空性而得自在解脱的。空、无我、寂灭是大乘的甚深教义,这是世俗的、哲学的、科学的知识所不能通达的。这是超越世间一般的知识、是佛陀亲证的、无漏无分别的般若智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如鼎三足,缺一不可。阁下既已笃修净业,信之一字,谅已全体担荷,究竟无疑矣。至于愿行二法,似犹有彼此对待之执,不能融会贯通。致于圆融无碍法中,生起许多障碍。俾彻悟[1]、坚密
 
惟贤法师答:三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行无常,这个无常代表一切有为法,都是变化的,没有不变的东西。人有生老病死,宇宙有成住坏空,事物有兴衰成败,世间法就是这样。了解无常就有厌离心,有
 
禅修有三法禅修有三法,即声闻禅、摩诃衍禅及真言禅。声闻禅法以止息妄想、欲望后,让生命本来面目的观境自然呈现,此中不加以任何的作意,唯让观境自然呈现;行者唯持超然态度,随缘运作,唯活在此观境中,此中无生
 
佛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如何学佛?依谁学佛?依三法印来学佛。很多佛教徒学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一生都在学佛,但是他不知道三法印为何物。当我说如果说一个佛教徒不知道三法印\是什么,他就不能算
 
体证三法印是否有秩序?一定要先体证无常、缘起之后,才能体证到无我吗?(2010.3马来西亚32)答:是这样,不错!因为如果你没有真正深刻体会无常、还有缘起的话,你对于无我,你只是一些很抽象的观念、概念
 
我们念佛的人,如果早课念阿弥陀佛,晚课念阿弥陀佛,日夜虔诚称念,但是不曾听闻阿弥陀佛的净土教法,不曾研究净土三经的教理,那么这样就是有行无解。有行无解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形呢?有可能逢遇障缘,就退失念佛的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十九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善巧方便品第二十之二尔时世尊告尊者须菩提言。我今复说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种种相貌。汝当谛听如善作意。须菩提言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二十二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坚固义品第二十七尔时尊者舍利子。谓尊者须菩提言。若菩萨摩诃萨。行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是行坚固义。须菩提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十二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恶者障法品第十一之二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故恶魔于其长时勤作方便起诸障难。而令诸修菩萨法者不得般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十五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贤圣品第十五之二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所为甚难。为无量无数众生故被精进铠作大庄严。普令众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十一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恶者障法品第十一之一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先已说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多法者。诸善男子善女人所有功德。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十七卷西天译经三藏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空性品第十八尔时尊者须菩提复白佛言。希有世尊。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乃能成就如是功德。又复世尊能善宣说诸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不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十三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显示世间品第十二之二佛告须菩提。又复如来因般若波罗蜜多故。如实了知无量无数众生。及诸异见补特伽罗诸行出没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十六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不退转菩萨相品第十七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不退转菩萨摩诃萨当有何相。我等云何而能识知是不退转者。佛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十四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譬喻品第十四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正法。不惊不怖不退不失不疑不难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二十一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学品第二十五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欲学一切智当云何学。佛言。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尽学则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十八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甚深义品第十九之二尔时尊者舍利子作是念。慈氏菩萨摩诃萨已得甚深智慧。于长夜中勤行般若波罗蜜多。尔时世尊知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二十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善知识品第二十二之二尔时世尊告尊者须菩提言。如是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若如是行者是为不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二十三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散华缘品第二十八之二尔时世尊。说是般若波罗蜜多正法时。于大会中现神通相。而此众会菩萨摩诃萨。苾刍苾刍尼
 
一、信入:信有信信、解信、行信,未到解信、行信,须有信信为基,信信之表示即受三皈是。三皈者,皈依佛法僧为师,更不以其余之天道、魔道、外道、神道、鬼道为师也。二、解入:闻熏教义,研思经论,法界事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