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善用思维
2024-10-06 07:15

孩子的想象无论多么荒诞,多么不合常识,都不要给予抹杀和封堵。教育者应该启发和诱导孩子的想象力,而不是去规范他们的想象力,然而可悲的是,我国的教师们都热衷于教给孩子如何去想象,他们把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归纳成种种标准答案灌输给孩子,把他们以为最高明最正确的一些什么伟人和圣人的理念强加给孩子,从而剥夺了孩子的思考权力和选择权力,把孩子训练成一些没有自我判断能力奴性十足的木偶,动辄炫耀他们的学生多么听话,多么乖,多么规矩,炫耀他们会背诵多少名句,岂不知这些并不是他们将来获取成功的主要条件。一个只会被动接受别人思想的人只能成为一个随大流的芸芸众生,真正有大成就的人都是不轻信权威,善于用自己的脑子思考问题的人。

教给孩子一千个标准答案,不如教给孩子一个思考问题的方法。答案是死的,方法是活的。标准答案会把孩子的思想限定在一个约定俗成的壳子里,从而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一个好的思想方法,却会给孩子打开一片广阔而五彩斑斓的世界。

摘自《草香庐》

End

善用思维

孩子的想象无论多么荒诞,多么不合常识,都不要给予抹杀和封堵。教育者应该启发和诱导孩子的想象力,而不是去规范他们的想象力,然而可悲的是,我国的教师们都热衷于教给孩子如何去想象,他们把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归纳

做供养的六种思维

◎ 达 真我们凡夫都会执着自己的善根和功德。其实,自己的善根算什么?都是有漏的善根。自己的功德算什么?都是世间的功德。要想让这些能起到殊胜的作用,就要供养给佛菩萨、布施给众生,成为自己圆满福慧资粮之因

《道德经》最厉害8种思维,读完真的不一样

01对立统一的思维老子认为,高下,美丑,前后,祸福这些都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甚至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辩证法思想,让我们看到对立物之间的真实关系

《易经》里的思维智慧:思辨之宗,大道之源

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中华文化有着多重内涵,对待中华文化,实有汲取精华、革除糟粕的必要。在丰厚广博的传统文化资源中,最具活性、最富启示意义的,当属古人观察世事的思维方式、对待事物的行事方法。这是蕴含于文化

吴言生:《起信论》“一心二门”的思维模式

《起信论》显示大乘正义,提出一心二门理论: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大乘起信论》,《大正藏》卷三二,

赖永海:试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

试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赖永海昔日释氏振法鼓于天竺,夫子扬德音于华夏,两个思想巨匠,在东方两个文明古国的宗教、文化史上,都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两汉之际,佛法东渐,东方两大文化系统之间开始了一场

方立天:中国佛教直觉思维重要词语略说

直觉是现代用语,指人类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一种不需要经过分析、推理而对客体直接洞察、完整把握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方式。中国佛教探讨人生和宇宙的真实本质,教化众生超越生死轮回,追求人生的解脱境界,最终以体验

禅宗思想:思维活动出现的两种状态:智慧与妄念

妄念和智慧本质上是同一种东西,是人的思维活动出现的不同种状态。点状的思维就是妄念,它们随机出现,难以把握。线状、面状和体状的思维即是智慧,它们有条不紊地出现,能够把握。所以我们就不应该说妄念是坏的垃圾

佛理禅机:思维当与佛法相应具自觉利他性

对于是非舆论当具正见,思维当与佛法相应具自觉利他性。不要以先知的好心去盲目的传播,心当安于无所住行自然顺于利他。不取道德去凌驾于任何之上,也不拿道德去绑架他人。不彰显个人主义下的道德是非认定去舆论宣扬